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火星,实在是一颗很有趣的天体,想必也是众多守望星空一族倾慕的对象。不过,想真正看清它的容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于火星公转轨道的偏心率较大,它的视直径又较小(譬如比它的左邻右舍的金星、木星的视直径小,当然地球就别算作邻居了,因为我们的视点是在地球上),因此,火星其实是一颗小而难以观测的行星。不过,火星每隔一段时间会与我们近距离接触一次,即所谓的火星冲日,这可是我们观测火星的良辰吉日。  相似文献   

2.
掩星情报站     
在星空中除了我们常见的月掩星和小行星掩星以外,还有一种我们极少看到的一种掩星现象——行星掩星。行星掩星之所以非常罕见,就是因为行星的角直径通常都在几角秒至几十角秒左右,而且视运动速度又比较慢,所以我们很难观测到行星掩星现象,尤其是行星掩较亮恒星的现象就更为罕见。  相似文献   

3.
从零开始     
行星在星空背景上的运行动态自古以来就引人注目。哥白尼就是从观测行星动态入手创立日心说的。太阳系八颗行星中,除地球外,水星因为距离太阳太近不易看到,天王星和海王星则过于遥远,肉眼不能直接看到。人们能够经常看到的是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  相似文献   

4.
3月4日 木星冲日 木星冲日是指木星和太阳的视黄经相差180度的天文现象。行星在围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太阳、地球和行星的位形随时变化。从地球看去,外行星和太阳间的方位在不断变化,当行星和太阳方位相同(黄经相等)时称为合日,当行星和太阳的黄经相差90度时称为方照。冲日时,行星和太阳的黄经差最大,方位刚好相反:太阳在东方,行星在西方,太阳落山之际,行星刚刚在东地  相似文献   

5.
月球以大约27.32天的周期在天球上运行一周,每小时相对于星空背景向东移动约半度,其运行轨道和黄道有大约5°09’的夹角。不同的行星其运行轨道和黄道也有不同的夹角,其中金星的运行轨道和黄道有大约3.4度的夹角。这样,月球由西往东在星空中周期性运行时,每个月都会发生恒星合月或行星合月现象。有时月球会将背景上的恒星或行星遮掩,就产生了月掩恒星或行星的现象。每次当发生这类掩星天象时,地球上只有一部分地区的人可以观测到。  相似文献   

6.
2014年9月的星空,缺少了一份喧嚣,多了一份宁静。没有激动人心的流星雨,也没有华丽的特殊天象上演,但在日暮后的夜色之中,月亮、行星的轻歌曼舞,也会为9月的星空渲染出一份恬淡、舒缓而又惬意的气氛,平添几分温馨与浪漫。可以说,9月的星空,正是交响乐中的慢板乐章,需要我们细细品味和欣赏。  相似文献   

7.
天象仪和天文馆在英文中是同一个词planetarium;最初用来称呼一种能展示行星运动的机械模型——行星仪;现在用来指一种光学投影仪器,它把恒星、行星、太阳、月亮以及其他天文现象投影到半球状天幕,演示人造星空.  相似文献   

8.
几颗经典行星,将成为3月星空剧场的主角。其中难得一见的水星将迎来一次观测条件很好的东大距,而到了本月下旬,土星也几乎整夜可见。随着落下时间的逐渐提前,木星的观测条件正逐渐变差。作为晨星的金星升起时间也正不断推迟,我们将越来越难观测到它的身影。  相似文献   

9.
星空探宝飞马座中的球状星团M15(NGC7078)是一个不寻常的球状星团,它是已知的唯一的含有行星状星云的球状星团。它的位置为:赤经21时300分;赤纬12°10′(20000)。这个星团是1746年9月7日首先被意裔法国天文学家让·多米尼克·马拉耳第发现,当时他正在星空中寻觅德·谢...  相似文献   

10.
古人通过观察星空了解时间和季节、判断方向。随着科技发展,现在的人们不再通过日月星辰了解时间和季节、辨认方向,但依然喜欢仰望星空。著名的法国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jules Gabriel Verne,1828~1905)说:"星空,仿佛是一本翻开的大书,谁懂得阅读,谁就能感到十分有趣。"著名的荷兰画家文森特·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创作出许多与之相关的作品:《星夜》(Starry Night),《满天星斗下的罗纳河》(Starry Night Over the Rhone)、《夜间咖啡馆》(Night Cafe)等。  相似文献   

11.
德意志博物馆的哥白尼行星仪 上期我们介绍了18世纪荷兰的艾辛格行星仪,它被安装于艾辛格起居室的天花板之上,整个房间被布置成演示星空和太阳系模型的空间,这样的理念已经非常接近今天的天象仪和天文馆的概念了。  相似文献   

12.
1937年10月28日,德国海德堡的天文学家卡尔·赖恩牟瑟(Karl Reinmuth)在刚刚拍摄到的星空照片上发现了一条奇怪的亮纹,其亮度与一颗9等星相当。这颗小行星距离地球非常近,运动得又非常快--因此以奥林匹斯山众神的传令信使"赫耳墨斯(Hermes)"为它命名(我国译为石神星)。发现两天以后,赫耳墨斯在两倍月球的距离内飞越了地球,每小时竟划过5度的天空。至今,我们仅仅知道只有流星和人造  相似文献   

13.
2002年10月7日,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的迈克尔·布朗(Michael Brown)和查德威克·储基洛(ChadwickTrujillo)在美国天文学会行星科学第34届年会上报告,他们于6月4日发现了新的柯伊伯带天体2002LM60。当时它有18.5等亮度,在夏委星空蛇夫座中缓慢爬行。在冥王星之外,它每285年沿着几乎圆形的轨道绕太阳一圈。  相似文献   

14.
从零开始     
火星在黄道星座的星空背景上的位移是所有行星中最明显的,因此火星在黄道星座中的动态是了解行星动态最合适的也是最重要的首选观测对象。有一种用图解来预测火星动态的方法,可以很方便地预测出今后任一日期火星将运行到哪一个黄道星座里。这个方法只要用两块三角板在一张火星动态预测图上推两次平行线就可以预测出火星今后某一天在黄道星座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15.
阳春三月,与转暖的天气相比,星空剧场显得格外冷清。发生在本月的精彩天象虽然不多,但月亮和行星构成的美丽画卷仍将呈现在大家眼前。  相似文献   

16.
谢基伟 《天文学报》2013,54(1):79-81
自1995年在类太阳恒星周围发现第1颗太阳系外行星(简称系外行星)以来,到目前为止发现的系外行星数目已达500多个.恒星一般诞生在双星系统中,因此在双星系统中发现行星是很自然的.目前的观测统计显示,双星系统中具有行星的恒星比例大概为17%.显然这个比例应该看成一个下限,因为很强的观测选择效应使很多行星观测计划避开了双星系统.目前发现的有行星的双星系统大都为S型,即一颗伴星围绕着里面的恒星-行星系统公转.一般S型的双星轨道间距在100 AU以上,不过目前也发现了4个S型双星轨道间距在20 AU左右.这些系统包括Gamma Cephei、GJ 86、HD41004和HD 196885.除了以上介绍的S型双星,还有一类叫P型,即行星围绕两个恒星公转.P型的双星到目前为止只发现并确认了两例.本论文将主要研究S型双星系统中的行星形成. 在第1章,我们首先概括了到目前为止有关单星和双星系统中行星的观测特征.然后,我们系统地介绍了有关行星形成的理论模型,特别是这些理论模型应用到双星系统中时需要考虑的情况变化.双星系统中,由于伴星的引力扰动,行星形成与之在单星系统中相比变得更加复杂.伴星的引力可以激发起星子的轨道,从而使得它们的碰撞速度增大到大于星子的表面逃逸速度,甚至大于使星子碎裂的极限速度.行星形成的中间(第2)阶段—从星子到行星胚胎,因此变得问题重重和扑朔迷离.我们接下来的内容将主要集中在这个问题很多的中间阶段,看星子能否以及如何顺利通过这个阶段.  相似文献   

17.
《天文爱好者》2010,(10):81-81
2009年刚刚送走了旨在纪念意大利天文学家伽俐略首次将望远镜指向星空(公元1609年)之400周年的国际天文年;2010年的金秋9月又迎来了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建系50周年庆典。  相似文献   

18.
今年3月的夜空是行星的舞台,水星和金星相继迎来西大距,在黎明前的夜空中共同闪耀:木星处于冬季星空的亮星群中,主宰着日落后的星空;土星和火星的观测条件越来越好,并且当月亮从它们身边经过时,都是值得观赏的有趣天象。  相似文献   

19.
1846年发现海王星之后不久,勒威耶就预言"对这颗新行星(海王星)观测三四十年以后,我们又将能利用它来发现就离太阳远近而言紧随其后的那颗行星。"果然19世纪后期,一些天文学家开始着手寻找"海外行星"了。但是这次要比寻找海王星难得多,因为这颗行星对海王星的摄动很小,不可能像发现海王星那样,比较准确地预报其位置,而且它距离地球实在太远,观测起来势必非常困难。  相似文献   

20.
在宇宙深处,有一类天体最鲜艳夺目、最能惹人遐思,那就是分布在深邃星空里绚丽多姿的星云。它们色彩艳丽、变幻莫测,或如舒卷的彩云,或如铺开的壮锦,强烈冲击着我们的视觉,尽显神奇大自然的魅力。行星状星云是星云大家族最负盛名的成员,它们都有完整和谐的外形,却又有着超乎想象的千姿百态,似乎隐藏着某种秘不可知的奥秘,无愧为大自然最令人惊叹的神来之笔。自1779年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发现第一个行星状星云(M57)以来,它们就一直吸引着天文学家好奇的眼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