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1.含金建造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本区主要出露中元古界武当群、晚元古界跃岭河群及古生代地层。跃蛉河群底部的底砾岩以及与武当群的角度不整合接触,其同位素年龄为7.81~10亿年,为晋宁运动产物。郧县上津下泥盆统与中志留统竹溪群呈不整合接触,其同位素年龄为4~6亿年,属加里东运动。结合构造演化及地球物理资料,本区含金建造的时空分布可划分为中元古(?)造层和晚元古-早古生代构造层;三个含金建造带:银洞沟—鲍峡含银、金建造带、凉水河—高庙—白崖沟含金建造带和泉溪关垭子含金建造带。区内武当群双台组含金建造为硅化、黄铁矿化等蚀变的绢云石英纳长片岩夹大理岩、火山岩、凝灰岩及碎屑岩。经分析,其原岩为流纹质等酸性火山岩类。化学成分:底部CaO、MgO相对较高,Na_2O>K_2O,明显富钠贫钾;中部SiO_2、Al_2O_3及Na_2O较低,顶部K_2O含量高,含金建造由钙碱性向碱性系列过渡,A·R=3.9;跃岭河群含金建造为变基性火山岩,富N_2O、低TiO_2、Al_2O_3为特征的细碧角斑岩系及粘土岩、含炭硅质岩、灰岩等。下志留统  相似文献   

2.
论述金的成矿背景——含金地质建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含金地质建造的概念表述成矿前矿质的分布,进而阐述金的成矿背景.原生含金地质建造系指各地质时期具金高丰度值的超镁铁质岩石,主要来自上地幔.转生含金地质建造是地质环境发生重大改变之后,由原生含金地质建造转化所形成.  相似文献   

3.
乌伦古河中上游地区是阿尔泰重要的金矿化集中区,发育有中泥盆统火山岩含金建造,下石炭统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含金建造,华力西中期深成花岗岩类含金建造和蛇绿混杂岩含金建造。这四类含金建造控制了区内三类金矿的分布。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中泥盆统火山岩含金建造形成于岛弧环境,由钙碱性和弱碱性火山岩组成,富含成矿元素Au,Cu,Pb,Zn,赋存金矿以Au-Cu类为主;下石炭统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含金建造是由钙碱性火山岩组成,形成于岛弧环境,富含Au,As,Sb,Bi等元素,赋存金矿以Au-As类为主,华力西中期深成花岗岩类含金建造属高钠“Ⅰ”型花岗岩系列,该建造为碰撞带附近构造环境,富含Au,Pb,W,Mo等元素,赋存金矿有Au-W类和Au-Cu类;蛇绿混杂岩含金建造系俯冲带产物,富含Au,Cr,Ni,Co,Cu等成矿元素,赋存金矿主要有Au-Cu类。  相似文献   

4.
湘黔桂浅变质岩区含金建造及其与金矿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湘黔桂相邻区中、新元古界浅变质岩系的含金建造多为斜坡-盆地相、深水-较深水、远源-中源的浊流沉积,常富含凝灰质、碳质及硫化物,属于活动大陆边缘地壳强烈拉伸环境的产物,形成于扬子古大陆裂陷和再度裂陷时期.中、新元古代火山活动为其提供了丰富的成矿物质,多数成为原生含金建造,个别成为衍生含金建造.这些含金建造在形成之后,先后遭受了区域埋深变质作用、区域动力变质作用,以及脆韧性、脆性剪切作用,最终形成了变质细碎屑岩型金矿.  相似文献   

5.
华南含金建造中的有机碳及其成矿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凯  翟建平  刘英俊  于辰声 《矿床地质》1998,17(Z1):159-162
对华南赣东北元古界双桥山群、挂东下寒武统水口群和湘东泥盆系等3个不同时代的含金建造岩石中有机碳的分析与金含量的相关关系研究后认为:华南3个主要含金建造均是以富含有机碳为显著特征的。有机碳含量总平均值分别是0.17%、0.89%和0.19%。有机碳对含金建造的形成与后期地质改造成矿作用的地球化学环境起了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华南含金建造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主要讨论华南含金建造中金及其有关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并对含金建造类型的划分和据金成矿能量的形成与地质-地球化学环境进行金矿床类型划分的设想.  相似文献   

7.
胶莱盆地含金建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胶莱盆地蓬家夼金矿床及宋家沟金矿床均赋存于下白垩统莱阳群一段含金建造中,该含金建造由砾岩、含砾砂岩、碳质泥岩及碳酸盐岩等组成,Au100.2~241.0ng/g,Ag1.50~3.73μg/g,Zn560~1021μg/g,Pb356~364μg/g,Cu60~394μg/g,As11.0~25.4μg/g,同时富硫及有机碳。含金建造K-Rb、K-Ba呈正相关,K-Sr、K-Ca不相关,Sr/Ba<1,B、V关系均显示了陆相淡水沉积特征。La/Y-REE组成显示了沉积特征。围岩、矿石及矿石中黄铁矿及磁铁矿的稀土元素分布模式相似,该含金建造是矿源层也是容矿层,是区内重要的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讨论变质热液金矿床、交代一重熔岩浆热液金矿床、火山热液金矿床和渗滤热液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及其找矿前景.一、变质热液型一般认为,在区域变质作用过程中,原地质体中的建造水和结晶水可以形成热液,并促使原地质体中的金活化,在适宜的物化条件下迁移富集成矿.因此,确认本地区是否存在变质前的含金建造具有重要意义.含金建造有原生和转生之分.原生含金建造主要见于中朝准地台的太古界分布区.这里太古界包含了三个火山一沉积巨旋迦迴.每个巨旋  相似文献   

9.
在研究华北某地矽卡岩型磁铁矿矿床时,发现矿体附近的火成岩具有明显的分带现象.过去曾有人认为这是火成岩同化及分异作用的结果.根据笔者的研究,认为这是一种与成矿作用有关的蚀变岩带,可作为良好的找矿标志,现概略介绍如下.一、矿床地质简介研究区位于山西陆台东缘.区内出露的主要地层有寒武-奥陶系底部碎屑岩建造、上部碳酸盐建造、石炭-二迭系含煤碎屑岩建造和陆相红色碎屑岩建造.这些地层一般  相似文献   

10.
青城子铅锌矿是辽河群变质岩系中的大型铅锌矿。矿体主要赋存在辽河群浪子山组火山碎屑岩建造和大石桥组碳酸盐岩建造中,其形态和产状严格受岩性、地层产状及构造断裂控制。矿体的直接围岩为白云质大理岩和云母条带大理岩等。矿石矿物主要是黄缺矿、闪锌矿和方铅矿等;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方解石和白云石。矿石具有沉积、变质等地质作用所形成  相似文献   

11.
姚安金矿床矿石品位富,载金矿物及其共生矿物组合较为特殊,复杂。从含矿段岩石组合,围岩,含金矿石,含金矿物及火山-次火山侵入岩的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结合矿石的同位素及包裹体分析资料对比研究认为:(1)成矿金质来源于围岩(侏罗系碎屑岩)和火山-次火山岩;(2)金成矿滞后于岩浆岩的侵入期,与构造活动同期或稍晚。  相似文献   

12.
阿尔泰南缘与韧性剪切带有关金矿床成矿特征浅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金矿床是阿尔泰南缘原生金矿的主要成矿类型之一,通过对科克萨依、赛都、多拉纳萨依等三处与韧性剪切带有关之典型金矿床的研究对比,总结了区内与韧性剪切有关金矿的基本成矿特征与找矿标志,探讨了成矿物质来源,认为韧性剪切带是成矿的前提,晚古生代岛弧区挤压环境下形成的正常碎屑岩-浅变质火山碎屑岩含金建造是成矿的有利环境。  相似文献   

13.
金矿体赋存于澜沧群惠民组上段中下部F2断层破碎带中,构造角砾岩、碎裂岩、碎斑岩是主要含金岩类.氧化矿石,金包裹于褐铁矿及绢云母中、少量自然金,属中低温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  相似文献   

14.
罗万全 《云南地质》2012,(2):163-165,148
含金岩石为上二叠统沉凝灰岩。矿体产状与岩层产状基本一致,黄铁矿—毒砂—石英组合含金较好。矿床成因包括火山喷发和热液改造二个阶段。  相似文献   

15.
洪江市大坪金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找矿前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赵建光 《湖南地质》2001,20(3):171-176
大坪金矿床产于黄茅园与中华山花岗岩体之间外接触带,赋矿地层为上元古界及震旦系浅变质绿片岩相碎屑岩系,金源物质丰富,区域构造变形强烈,褶皱断裂发育,矿床总体受NE向大型韧脆性剪切带(F8)控制,矿化明显分为NW向和NE向两组,以NW向矿脉蚀变强,矿物组合复杂,金含量较高,富矿体产于两者交叉处,主要矿体均分布于变形强带内部及附近,矿化与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毒砂关系密切,目前发现含放脉37条,矿体近30个,找矿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6.
BASIN-RANGE TRANSITION AND GENETIC TYPES OF SEQUENCE BOUNDARY OF THE QIANGTANG BASIN IN NORTHERN TIBET  相似文献   

17.
栾绍堃 《沉积学报》1985,3(3):125-129
含煤沉积岩系中,陆源碎屑沉积岩占绝大多数。“杂基”或“基质”是否参加或如何参加陆源碎屑沉积岩的分类与命名,是沉积岩工作者十分关心,经常讨论的问题。部分学者主张杂基在陆源碎屑沉积岩中影响分类与命名,部分学者有不同的论述。本文根据笔者在西北地区几个煤田沉积岩工作中的资料,以青海木里侏罗纪煤田河流环境含煤沉积岩系中,杂基混入特征为例,试谈一孔之见,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8.
黄世全 《矿产与地质》1993,7(4):241-246
赣北地区的金矿床,可分为含金韧性剪切带型、硅化破碎带型、隐爆角砾岩型和微细粒浸染型等4个类型,其原始成矿物质来源于上地幔,通过火山喷发—沉积作用,形成含金沉积建造和含金火山岩建造.钠、钾质两个系列的花岗质岩石都可以形成金矿床.矿化富集主要通过韧、脆性变形和岩浆隐蔽爆破,产生多次破碎,多期蚀变矿化.在中—低温热液阶段,含矿热液体系的HS~-、Cl~-离子减少,还原介质增加的条件下沉淀富集,形成不同类型的金矿床.  相似文献   

19.
云南东川地区含金剪切带型金矿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张翼飞 《云南地质》2003,22(4):360-370
云南东川地区含金剪切带型金矿,1995年11月由云南八0七队从蒋家湾开始发现首个金矿段,继而向北勘查扩大到七角地和新山矿段。随着勘查的深入及大比例尺地质图填制,证实该金矿处在剪切破碎带中,并具大型以上规模前景。特别是新山矿段中砂糖状石英脉的发现,和矿体顶板接触带构造透镜体、糜棱岩的存在,含金韧性剪切带型金矿的特征渐趋明朗。云南昆阳群中多处发现含金石英脉,从拖布卡金矿的事实,促使我们重新考虑其中是否亦有剪切带型金矿类型。观念的转变,有可能促进昆阳群找金的突破。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东部二叠纪沉积盆地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所指中国东部包括浙江、福建、江西以及郯庐断裂以南的江苏、安徽地区。区内二叠系发育较好,分布较广,同时赋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是一重要含矿地层。数十年来,一直为地质学家所注目。本文就中国东部二叠纪沉积盆地演化作一探讨。一、沉积盆地类型中国东部晚古生代沉积盆地系板块内部的盆地,形成于陆壳之上。盆地规模大小不一,基底各不相同,大多为继承性盆地,发育于二叠纪前,至中晚三叠世,受印支运动影响,导致区域性整体上升,海水退出,结束充填。在整个晚古生代,盆地的沉积作用、构造变动、火山活动都表现相对的稳定性,具有克拉通盆地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