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东生先生,早年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地质组(专业),先后在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室、地质研究所(现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他在第四纪科学、黄土科学领域取得辉煌成就,成为中国这方面的领军人物,曾任中国  相似文献   

2.
正发展团队开拓进取"文化大革命"期间,整个科学事业都受到了严重冲击,第四纪科学和黄土科学也不例外。1968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第四纪地质研究室刘东生领导的科研团队大部分成员连他一起都被调到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以后分了一部分人去中科院广州地质新技术研究所(即后来的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又分了一部分人  相似文献   

3.
发展团队开拓进取 "文化大革命"期间,整个科学事业都受到了严重冲击,第四纪科学和黄土科学也不例外。1968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第四纪地质研究室刘东生领导的科研团队大部分成员连他一起都被调到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  相似文献   

4.
李四光地质科学荣誉奖获得者 :叶连俊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杨 起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彭熹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四光地质科学奖野外地质工作者奖获得者 :潘元林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胜利石油管理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蒋炳南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新星公司西北石油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潘龙驹 中国有色金属矿产地质勘查中心地质资料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王启民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吴奇之 中国石油天…  相似文献   

5.
編者的話     
《地质科学》1958,1(3):2-2
在祖国大跃进的新形势下,地质工作有着很大的新发展,各方面取得了丰碩的成果,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为了更加促进地质事业的发展,广泛交流经验,推广成果,加速新生力量的成长,“地质科学”现确定由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古生物研究所、古脊椎研究所、兰州地质室、长春地质研究所、云南地质研究所共同合办,组织“地质科学”编辑委员会。“地质科学”本着创刊号中所规定的任务,自1959年1月起改为月刊。  相似文献   

6.
基于Web of Knowledge平台SCI-E数据库,对2009—2014年中国科学院SCI论文及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领域论文产出进行统计,并与全球及中国论文产出相比较,了解中国科学院在资源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产出及其发展状况。分析结果显示,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在资源环境科学领域尤其是古生物学方向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中国科学院的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城市环境研究所等论文产出快速增长,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等科学贡献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7.
李华梅荣获第六届竺可桢野外科学工作奖李华梅是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她是我国第一个登上南极大陆的女科学家,被誉为南极荒原的巾帼英雄。今又获得第六届竺可桢野外科学工作奖。她1956年毕业于东北地质学院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作。50...  相似文献   

8.
(一) 11月5日—12日,华北地质科学研究所在河北省蓟县召开了蓟县震旦系现埸会议。全国有关省局、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等27个单位的87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由华北地质研究所、地质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和河北省局区测队分别介绍蓟县震旦系剖面研究成果。第二阶段:采用系统和重点参观相结合的方法组织现埸地质参观。代表们由  相似文献   

9.
《地球科学进展》2008,23(7):F0002-F0002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承办的第27期“双清论坛”干2008年3月30~31日在兰州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内陆河流域生态一水文集成研究”。来自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的80余位水文水资源、地理地质、  相似文献   

10.
全国首届断块构造学术讨论会于1984年10月15日至17日在北京科学会堂举行。这次学术讨论会是由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委员会和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委员会联合召开的。出席会议的有中国科学院、地质矿产部、石油部、煤炭部、冶金部、国家海洋局、国家地震局、高等院校、新闻、出版等系统的领导或代表等100多人。中国科学院孙鸿烈副院长参加  相似文献   

11.
《工程地质学报》2006,14(3):430-431
(截止日期:2006-05-24)1王思敬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林宗元中国工程勘察协会3訾剑华江苏徐州市水利建筑设计研究院4刘红星水利部长江勘测技术研究所5张晓炜河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第四设计室6姜衍祥天津市控制地面沉降工作办公室7万凯军中国冶金建设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8刘广润湖北省地矿局9卓宝熙铁道专业设计院10程国栋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11荆志东铁道部第三勘测设计院地质路基设计处12王云鹏铁道部第三勘测设计院地质路基设计处13刘特洪水利部长江勘测技术研究所14杨建国家电力公司成都水利水电勘测…  相似文献   

12.
《地球科学进展》2008,23(8):F0002-F0002,F0003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承办的第27期“双清论坛”于2008年3月30~31日在兰州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集成研究”。来自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的80余位水文水资源、地理地质、环境科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了大会。  相似文献   

13.
自1976年我们在《地球化学》第一期上倡议讨论南岭花岗岩的时代与分期以来,不少单位的地质科学工作者,纷纷来稿发表这方面的见解,已陆续刊登许多稿件,其中包括南京大学(以下简称南大)胡受奚、施央申、冯祖钧、叶俊,地质部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原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宜昌所)叶伯丹、陈好寿、张理刚、黄斌、伍实,北京第三研究所施实,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朱炳泉、周新华,广西区测队汪绍年,二机部中南209队冯维恒,湖南二机局230所周维勋及江西省地质科学研究所  相似文献   

14.
边效曾     
边效曾,山东省济宁市人.我国著名地质学家,1946年毕业于前中央大学地质系后,即在前南京中央地质调查所工作.解放后,曾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质部华北地质局、北方地质总局工作.1958年起历任福建省地质局总工程师,福建省地质科学研究所所长,地质部援越地质专家组副组长,福建省地质学校兼任校长,福建省地质矿产局副局长等职.并先后担任福建省地质  相似文献   

15.
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 (IAEG)中国国家小组2 0 0 4年度会员名单(下列名单按交纳会费顺序排列 )伍法权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黄鼎成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胡瑞林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张政治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李 晓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林宗元 中国工程勘察协会王继红 湖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訾剑华 江苏徐州市水利建筑设计研究院张永双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吴树仁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刘红星 水利部长江勘测技术研究所孙进忠 中国地质大学环境科学…  相似文献   

16.
《西安地质学院学报》2010,(4):F0002-F0002
安芷生院士 男,汉族,1941年生,安徽六安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962年于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1966年于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现从事第四纪地质、全球环境变化和大气污染控制等研究。1991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院长、陕西省科学院院长、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所长以及国际第四纪联合会副主席、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委员会副主席等。现任和曾任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相似文献   

17.
新书推介     
《中国岩溶》2011,30(3):247-247
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师范学院、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广西山区综合技术开发中心的科技人员共同合作,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副所长蒋忠诚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副所长李先琨研究员、广西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副院长胡宝清教授等编著的《广西岩溶山区石漠化及其综合治理研究》一书,近日已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相似文献   

18.
“第二届全国化学地球动力学高级研讨会”于 2 0 0 0年 2月 1 5日至 1 7日在安徽省合肥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召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主任郑永飞教授负责组织并主持了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来自西北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资环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安徽省地质矿产局、安徽地调院等国内 1 5家…  相似文献   

19.
晓生 《地质学刊》2009,33(4):381-381
地层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1941年12月生于上海,籍贯浙江鄞县。1962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1966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生毕业。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20.
于津生男 1933年12月 1956年北京地质学院矿产地质及勘探系毕业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同位素地球化学。叶连俊男 1913年7月 1937年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沉积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