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付顺 《地质与勘探》2014,50(1):88-95
[摘 要] 祁连山中段托勒山岩金多分布在奥陶纪火山岩地层内,地层控矿特征十分明显。区内与火山活动有关的成矿作用主要是火山喷发后期火山热液形成的热液型矿床,其次是后期岩浆活动提供热源和大量的岩浆热液交代、充填形成中低温热液矿床和接触蚀变型矿床。从找矿前景上来看,本区虽然金矿点、矿化点分布较多,但少有规模较大的矿床。因此本区找矿上应该以寻找火山热液蚀变型矿产为主。  相似文献   

2.
石炭系阿羌岩组为本区的矿源层.灰绿色糜棱岩化强蚀变安山岩、英安岩夹中层状大理岩的绿岩组合是本区的主要含矿层位,矿体在空间分布上有明显的层控特点,是本区最具找矿意义的地层.从矿区地层岩性、变质作用、岩浆作用、脆-韧性变形作用等主要控矿因素综合分析,成矿物质来源于火山活动和沉积作用,后经变质作用和岩浆作用的改造,形成绿岩带中与火山-沉积作用有关的沉积变质型金、铜、铁矿床,同时经脆-韧性变形,具有构造蚀变岩型金铜和磁铁矿型金铁铜共生的特征,区域变质、岩浆热液、韧性剪切共同作用促使了本矿床的形成.认为本矿床属于多型共生的多元矿床.  相似文献   

3.
云南澜沧老厂银铅铜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远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澜沧老厂银沿铜矿床成矿受裂谷扩张,火山-沉积-后期热液等成矿作用控制,火山机构,地层岩性,有利构造,燕山期花岗岩侵入与矿密切关系,并控制矿床,矿体的产出,多期同位岩浆活动带来的多期同位成矿作用是本区形成大富矿的特点。提出了矿区找矿新地段。  相似文献   

4.
云南镇康地区芦子园铅锌矿床控矿因素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小峰  罗刚 《地质通报》2011,30(7):1137-1146
镇康芦子园矿床经初步评价为一大型铅锌多金属矿床,属于早期沉积(火山沉积)、后期热液改造的热液型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镇康复背斜北西翼的次级芦子园背斜的晚寒武世沉积地层中,是由晚寒武世的沉积成岩作用局部形成富含Pb、Zn、Cu、Ag等元素,后期经区域浅变质作用,特别是区内岩浆影响下的热变质和热液交代作用使元素发生迁移、富集而形成的,构造和层位等控矿明显,热液蚀变是区内找矿标志之一。矿体形成与矽卡岩化、硅化、大理岩化、磁铁矿化等蚀变有关,成矿与构造、深部断裂、岩浆活动、成矿热液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兴胜岩金矿处于大兴安岭中段东西向金银钼成矿带上,位于火山盆地边缘隆起带,火山期后热液活动强烈,构造都很发育,控制着矿(化)体的分布。火山期后次火山岩、花岗斑岩、似斑状花岗闪长岩和闪长岩等岩浆热液活动是重要的成矿热源,成矿与近东西向次级构造有关,矿体产于蚀变破碎带石英脉及蚀变角砾岩中。通过对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认为构造、岩浆活动在成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大兴安岭中段东坡找矿起到指导作用,明确了本区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6.
浙东火山岩型银矿成矿条件及勘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区火山岩型银矿赋存于上侏罗—下白垩统陆相火山岩中;由于中生代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大陆边缘火山岩浆活动强烈.嵊县—黄岩地区由于断裂为造、火山岩发育而形成南北向的矿化集中区.成矿与火山岩浆活动晚期的潜火山岩、脉岩有关.属于浅成中低温热液矿床.根据矿床围岩蚀变、矿化类型及成晕元素的分带规律,可指导找矿及预测隐伏矿床.并初步建立了勘查模式.总结了成矿预测、综合找矿、详细评价三个层次的勘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西吉诺山多金属矿点地质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武广  权恒  李广远 《地质与资源》2001,10(4):226-234
西吉诺山多金属矿点位于大兴安岭呼中区白卡鲁山林场.矿床产于得尔布干断裂带的北西近侧额尔古纳隆起区内的次级火山盆地中.矿区内出露的地层为上侏罗统塔木兰沟组安山岩和上库力组酸性火山碎屑岩,侵入岩不发育,北西向构造破碎带为容矿构造,矿化和矿脉均分布于塔木兰沟组内的北西向破碎带中.已圈出Cu、Pb、Zn、Au、Ag和W矿脉30余条.矿脉呈带状、透镜状,沿北西向蚀变带平行分布,为多金属硫化物蚀变安山岩和石英脉等.金属矿物组合比较单一,主要为金属硫化物.西吉诺山矿区围岩蚀变普遍较弱,围岩蚀变由两期叠加而成,早期为青磐岩化,晚期为硅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和碳酸盐化.本区矿化亦可分为两期,一是由塔木兰沟中早期火山热液引起的塔木兰沟组地层矿化;二是由于晚上库力期的侵入岩浆热液引起的矿化.矿床形成温度为148~230℃,大部分在200℃左右.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塔木兰沟组火山岩.矿床成矿时代为晚侏罗-早白垩世.晚侏罗世塔木兰沟期火山热液使成矿物质初步富集,早白垩世上库力晚期,由于次火山热液和超浅成侵入斑岩体热源的影响,在大气降水的参与下,成矿物质进一步富集,在断裂破碎带沉淀就位形成矿体.矿床类型为次火山热液-侵入岩浆热液复合类型.  相似文献   

8.
区内太古代变质岩、长城系蓟县系白云岩及燕山期花岗岩体内有较多辉绿岩墙(脉)侵入,其规模较大,分布普遍,明显反映了变质作用后期和燕山期晚期的岩浆热液活动。辉绿岩强烈的蚀变和矿化与本区银、金多金属矿床关系密切。辉绿岩墙(脉)严格制约着银、银金、银铜矿体的展布。有的蚀变辉绿岩、辉绿蚀变岩与矿石共生或本身即为浸染状矿石。此外燕山晚期岩浆热液活动形成的辉绿岩墙(脉)对铅锌矿床起到了再次富集成矿作用。辉绿岩墙(脉)是本区银、金多金属矿床明显的直接的有效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9.
江西银山铜多金属矿床成因再认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定堂 《矿产与地质》1999,13(4):199-203
从矿体形态、蚀变、矿化分带、稳定同位素和矿物包裹体等方面论述了矿床与本区岩浆活动在时间、空间和成矿物质来源等方面的关系,提出了银山铜多金属矿床是与燕山早期岩浆活动有关的火山—次火山热液矿床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0.
耿庄次火山热液型金矿的特征与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西耿庄金矿床产于中生代中酸性次火山隐爆(角砾)岩筒中,是典型的复成因矿床。在深断裂控制的深源岩浆热力作用下,由岩浆析出的高硫气体与围岩封存水、成矿物质相结合,形成成矿热液。同时形成的热液角砾岩、炭质角砾岩和蚀变带,可作为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吉林宝力格银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研究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认为内蒙古吉林宝力格银矿床是火山喷流沉积-燕山早期岩浆热液叠加改造块状硫化物多金属矿床。区域上EW向古生代形成的裂谷型上泥盆统-下二迭的浅变质沉积-火山岩系,是本区找矿的最佳区段。含银流纹质晶屑凝灰岩是银多金属矿的重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2.
青龙沟金矿床位于柴达木盆地北缘赛什腾山-阿尔茨托山造山亚带,是青海省柴北缘成矿带最具找矿潜力的矿床。分析和研究滩间山地区青龙沟金矿床成矿条件及模式,对于在该区进行进一步找矿工作和寻找构造热液蚀变型矿床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为研究青龙沟金矿床成矿条件及模式,笔者首先收集了青龙沟金矿床大地构造背景、地层、构造、岩浆岩等方面的资料,对青龙沟金矿床特征分别进行了描述;然后从地层、岩浆岩、构造等3个方面对成矿条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总结,认为青龙沟金矿床具有沉积变质变形,岩浆热液成矿作用的先后富集、叠加等特点,其成因应属岩浆期后热液型和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其成矿模式经历了:(1)早期黑色含金岩系沉积期。(2)金元素初步富集期。(3)金矿化富集期。(4)金矿化叠加富集期。该研究对于该区进一步深部找矿工作和寻找构造热液蚀变型矿床具有借鉴意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铁炉坪银铅矿床地层、构造、岩浆岩及围岩蚀变等地质特征研究,认为矿体受花岗绿岩带及构造断裂带的联合控制,并受后期热液叠加改造,属海底火山喷发-变质热液改造块状硫化物型矿床,归纳总结其找矿标志,对熊耳山地区寻找同类型矿床具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萤石矿床区域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国成  张永山  程海艳 《矿床地质》2015,34(6):1209-1222
萤石矿是浙江省的优势矿种之一,储量在中国名列前茅。根据矿床成因可分为火山-次火山热液充填型、岩浆期后热液充填型和岩浆热液交代型3种类型。火山-次火山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床主要分布于浙东南火山岩分布区,成矿作用与中生代火山活动关系密切;岩浆期后热液充填型和岩浆热液交代型萤石矿床主要分布于浙西北燕山期花岗岩周围,成矿作用与燕山期岩浆侵入活动密切相关。文章根据浙江省萤石矿床的成因类型、成矿作用、构造环境、成矿时代等特征,可将其归纳为2个成矿系列:与中生代火山-次火山热液有关的萤石矿床成矿系列和与中生代岩浆侵入作用有关的萤石矿床成矿系列。其中,与中生代岩浆侵入作用有关的萤石矿床成矿系列又可分为与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期后热液充填作用有关的萤石矿床成矿亚系列及与燕山期中酸性岩浆热液交代作用有关的萤石矿床成矿亚系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2大萤石矿床成矿系列的找矿方向分别为浙东南晚白垩世火山断陷盆地边缘断裂、火山口环形和放射状断裂及浙西北高氟岩体。  相似文献   

15.
粤东嵩溪银矿形成的区域地质背景、成矿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嵩溪银矿位于粤东晚古生代梅县-惠阳坳陷带的北段,晚侏罗世陆相火山岩盆地的边缘。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研究表明,晚侏罗世是粤东构造岩浆活动最强烈时期,火山岩的原始成岩物质来源于下地壳。地质勘探表明矿体在空间上呈脉状分布于早、中侏罗世的地层中,受断裂构造控制,矿石的结构构造和蚀变的分带性说明矿床具典型的热液矿床特征。矿石的铅同位素组成具壳幔混合铅特征,成矿物质来源于深部岩浆;矿石硫同位素组成和与成矿有关的石英脉的氢氧同位素、方解石脉的碳同位素组成特征,说明成矿热液以岩浆热液为主。根据矿床的矿化蚀变特征和成矿物质、成矿热液来源,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周边岩浆岩分布特征和岩浆岩成份及其来源的综合分析,认为嵩溪大型银矿床的形成与晚侏罗世陆相火山作用有关,矿床成因类型为陆相火山岩浆期后热液脉状矿床。  相似文献   

16.
冀北—辽西地区位处华北准地台北部边缘,燕山期岩浆—火山活动强烈,火山岩分布面积达36200平方公里,火山,尤其次火山热液型金矿的工业意义正在被人们揭示出来。本文根据矿床在火山机构所处的相位,对区内火山、次火山热液型金矿进行了分类,并提出了主攻类型,对其控矿因素、找矿标志和找矿方向进了了客观的总结,最后提出了找矿远景片。已知本区有超浅成、浅成斑岩岩株、岩脉302个,具有可观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7.
通过金厂金矿找矿实践及采矿观察,对成矿条件及找矿方向进行研究,认为矿床的形成受构造、地层和岩浆岩三者控制。安定-九甲大断裂制约区域性超基性岩带分布,次级北西向断裂带成为晚期超基性岩侵位空间。矿床赋存于上泥盆统金厂组浅变质岩层内,为含基性火山岩组成的绿片岩相矿源层,其中硅质岩是矿床中主要赋矿的岩石类型。区内超基性岩分为早晚2期:早期超基大岩体(Σ1)的同位素年龄值302 Ma,岩体蛇纹石化、滑石化蚀变广泛,经自变质作用萃取岩体中的金,形成变质热液向有利部位转移;晚期超基性小岩体(Σ2)沿早期岩体外接触带侵位,岩浆热液活动强烈,具有成矿专属性的铬水云母化(同位素年龄值114188 Ma)、黄铁矿化、硅化等围岩蚀变生成,并环绕小岩体分布,沿围岩构造、裂隙形成石英脉型矿体。金矿成矿经历了海底火山喷流沉积、变质作用萃取及晚期岩浆热液叠加,形成具层控和岩控特征的层-脉二元结构金矿床,其深部及外围有进一步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8.
冀北银矿成矿规律及成矿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冀北地区银(多金属)矿床成因类型可划分为火山-次火山热液型和岩浆热液型,以火山一次火山热液型为主.银多金属矿床的空间分布受火山断陷盆地或凹陷带内断裂构造的控制,时间上则与燕山期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相配套,矿床由南向北呈铜钼矿→金银铅锌多金属矿→银多金属矿→银矿→萤石矿的空间组合规律.文章总结了典型矿床成矿模式,提出了冀北地区银矿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东天山康古尔金矿带金矿床基本类型及成矿规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野外和室内研究证明,东天山康古尔金矿带内存在三种基本金矿类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韧性剪切带蚀变岩型及岩浆热液石英脉型。它们同产于活动大陆边缘上的火山岛弧带内,是岛弧岩浆-火山-沉积作用演化不同阶段的产物,彼此联系又各具特色。本文进行了种类矿床基本特征、分布规律及种类之间的对比研究,旨在建立成矿带成因与演化雏型,为下一轮找矿工作提供可能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陈志广  张连昌  万博 《矿床地质》2006,25(Z1):11-14
得尔布干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伴随中生代岩浆侵入和火山活动,形成了众多Ag、Pb、Zn、、Cu、Mo等多金属内生矿床,构成了得尔布干多金属成矿带。该区断裂构造非常发育,并且断裂构造控矿为主导因素,断裂控制了地层、岩浆活动和内生矿床的成生与发展。得尔不干地区的内生有色、贵金属矿床主要为火山-次火山热液型Pb、Zn、Au矿床及斑岩型Cu(Mo、Au)矿床;矿种以Cu、Pb、Zn、Ag、Au、Mo为主。得尔布干成矿带与毗邻的俄罗斯赤塔州、阿穆尔州和蒙古乔巴山地区同属一个成矿、地质构造单元。综合研究表明本区具有很大的成矿和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