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摘 要]黑龙江省塔河县十五里桥金矿床位于上黑龙江前陆盆地南缘,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具较大找矿潜力的金矿床,金矿化与石英脉关系密切,矿体受北东向断裂构造和角砾岩带控制,赋存于安山岩火山地层内,主要以脉状形式产出,具有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特征。矿区内安山岩、流纹岩属于过铝质钾玄岩石系列,流纹斑岩为过铝质高钾钙碱性岩石系列,二者为同源岩浆结晶分异的产物。矿床形成于早白垩世伸展环境,其成矿物质来源于以安山岩为主的火山岩地层,深部岩浆活动和区内脉岩是金矿化作用热源的主要提供者,而成矿流体则以大气降水为主;通过对矿区剥蚀程度的分析,初步认为矿床自东向西剥蚀程度逐渐减小,矿床西部深部找矿潜力大。  相似文献   

2.
卡拉盖雷铜钴金矿是那拉提构造带内发现的首例以Cu为主,伴生Mo,Co,Au,Pb,Zn的火山岩型热液矿床.矿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石炭系下统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地层,矿区岩浆岩主要有花岗闪长岩、闪长岩和辉绿岩脉.通过火山岩地层和侵入岩样品的地球化学分析,认为区内大哈拉军山组是一套由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组成的连续亚碱性的火山岩系列,且以钙碱性系列为主;矿区钾长花岗岩属于准铝质—过铝质岩类,碱性系列,花岗闪长岩和闪长岩属于准铝质—过铝质岩类,钙碱性—碱性系列,基性侵入岩属于弱碱性—碱性系列.稀土元素特征显示中酸性侵入岩可能属于地壳重熔型花岗岩;基性侵入岩与基性火山岩来源一致.  相似文献   

3.
大兴安岭北段旁开门金(银)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旁开门金(银)矿床地处爱辉—呼玛成矿带,矿床主体赋存于侏罗系甘河组火山岩中,矿体主要以脉状形式产出,严格受硅化角砾岩带控制。区内甘河组玄武安山岩、安山岩、流纹岩属过铝高钾钙碱性系列,玄武岩和石英斑岩属过铝质钾玄系列,它们均来源于地幔岩浆,为同源岩浆分异的产物。矿石中流体包裹体发育较差,以气液两相包裹体为主,仅见少量含子矿物三相包裹体。气液两相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68.8~331.6℃,盐度(w(NaCl))为8.67%~13.11%,含子矿物三相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88.8~313.3℃,盐度为37.32%~39.23%;表明成矿流体为中温、中—高盐度的热液体系。根据流体包裹体氢、氧同位素分析结果推断其为岩浆流体与大气降水混合热液。矿床形成于早白垩世由挤压转变为伸展环境,成矿物质来源于深部岩浆及火山岩地层,成矿温度为中温,成矿深度属浅成,其成因类型为浅成中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4.
柬埔寨KW铜金矿床产于安山质火山岩中,矿化受NE-NNE向断裂控制,为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化;矿体一般长80~640m,厚0.13~7.05m,品位Cu0.56%~3.48%,Au0.36×10-6~2.56×10-6;矿石金属矿物以黄铜矿、黄铁矿、毒砂为主,非金属矿物以石英为主,含少量绢云母、绿泥石、方解石等,近矿围岩蚀变以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矿区安山岩属高钾低钠的钙碱性岩类,矿石与安山岩有相似的稀土配分特征,显示成矿与安山质岩浆活动有密切的成因联系。矿区青磐岩化、细脉状石膏较为普遍,显示可能存在与次火山岩体有关的蚀变岩型矿化,该类型矿化是下一步找矿突破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5.
老挝班康姆铜金矿矿体呈似层状、脉状赋存于矿区F_1断裂构造破碎带中,矿体近矿围岩为二叠系-三叠系(P-T)安山岩。矿床成因为安山质岩浆活动相关的构造热液型矿床,沿断裂带出现的黄铁矿化、硅化是主要的找矿标志。矿区具有较好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6.
老柞山金矿床的热液成矿作用分为早、晚两期和七个成矿阶段。矿化作用与麻山岩系浆地层分布及后期海西期、燕山期岩浆活动密切相关,其分布严格受韧性剪切带控制,根据与矿化有关的围岩蚀变、找矿矿物学标型、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地层、岩浆岩、构造等多方面的综合找矿信息,矿区外围及矿区内的成矿远景预测区,并对正在开采的矿体进行了深部预测。  相似文献   

7.
李海艳 《山西地质》2012,(3):111-113,115
芦家坪铜矿产在中元古界西洋河群许山组中基性一中酸性火山岩及沉积岩夹层分布区内。区内岩浆岩活动强烈,以晋宁起岩浆喷发,绛县期、中条期岩浆侵入为主,火山作用为铜矿床的形成提供了大量的成矿物质。区内构造断裂发育为成矿物质的运移和沉淀提供了空间。铜矿体主要赋存于安山岩构造破碎带中的石英脉或石英一方解石碳酸盐脉以及石英脉接触的蚀变安山岩中,主要矿石矿物为黄铜矿、斑铜矿、黄铁矿,次为赤铁矿、孔雀石。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斜长石、碳酸盐矿物。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碳酸盐化、赤铁矿化、绿帘石化、绿泥石化等。矿床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认为区内铜矿体类型为中温热液金属硫化物石英脉型铜矿。此区找矿无论从岩性、构造、蚀变、物探、化探都具有明显的标志,所以研究此区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对同类矿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全面搜集研究区区域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西沟金矿床地质特征、控矿条件及金矿石硫同位素组成特征(氢氧同位素组成特征及石英包裹体成分)等要素的综合研究发现,金矿体呈群分段产出,以脉状(似层状)分别产于燕山期晚期花岗岩体的外接触带、晋宁期晚期片麻状花岗岩及熊耳群许山组第一岩性段安山岩之中,受断裂构造控制明显;成矿流体以深部岩浆水为主,其次为少量的热卤水。矿石类型主要为构造蚀变岩型,矿床成因属变质-岩浆热液充填交代型,研究区及其周边尚有较大的金银多金属矿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9.
坦桑尼亚塔拉尼(Tarani)金矿床位于穆索马-马拉绿岩带内,矿体受近EW和NW向韧性剪切带控制。围岩为尼安萨超群绿泥千枚岩。矿石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型,矿石构造以细脉状、块状和蜂窝状为主,有用矿石矿物为自然金。矿化蚀变的主要类型有:硅化、硫化、绢云母化等。成矿阶段分为早期(S1)、中期(S2)和晚期(S3)3个阶段。矿床类型为剪切带石英脉型金矿床。金矿严格受地层和构造控制,尼安萨超群铁镁质火山-沉积建造是含矿地层,近EW和NW向韧性剪切构造带为赋矿构造。矿区内近EW和NW向韧性剪切带中变形强烈地段为矿区找矿有利地段。激电中梯和测深资料显示,在M1金矿脉两侧延伸方向和深部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0.
甘肃党河南山地区鸡叫沟金矿床成矿特征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鸡叫沟金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找矿标志及控矿因素等到诸方面分析,指出鸡叫沟金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岩,矿体主要分布于黑云母花岗闪长岩、超基性角闪石岩岩体与奥陶纪地层的内外接触带上,且受多级断裂裂隙系统控制。矿石类型为石英脉型、蚀变岩型、石英脉+蚀变岩型,矿化类型主要有黄铁矿化、黄铜矿化、磁黄铁矿化、方铅矿化、毒砂化等。深部岩浆房为矿床形成提供了热动力,矿床成因类型为与岩浆岩有关的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了该矿床的成矿模式与综合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1.
鹿井矿田铀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鹿井矿田以往的勘查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认为鹿井矿田是构造-岩浆作用导致的铀成矿物质汇聚区,燕山晚期岩浆热液及基性脉体热液促成了汇聚区内成矿物质的再迁移及成矿作用的发生;矿田内现有矿床的空间分布特征是剥蚀作用的结果;控矿因素本质上是地球化学障;铀成矿壳层分析表明矿田仍具较大的找矿潜力,现有矿床的近外围地区、以酸性矿石为主的矿床深部及红层覆盖区均值得开展新一轮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12.
龙尾沟铜、金矿床是在青海省柴北缘成矿亚区内所取得的重大找矿突破,该矿床产于下元古界达肯大坂群(Pt1dk)地层内,并受F6断裂破碎带控制.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矿石及花岗斑岩脉地球化学特征研究,首次提出龙尾沟铜、金矿床是与岩浆作用有关的斑岩型矿床.从已查明铜、金矿床(体)的控矿因素和矿化特征分析,深部存在规模较大矿化体的前景,应进一步加强该地区深部勘探及研究力度,以期获得找矿的更大突破.  相似文献   

13.
青海省苦海汞(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正江 《地质与勘探》2010,46(2):198-206
为查明本区成矿地质特征及综合评价其找矿潜力,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各类测试分析研究,表明苦海汞(金)矿床位于东昆南造山带南带,其矿体受构造和地层联合控制,呈透镜状、似层状平行产出,矿化边界性较好;矿石矿物以低温矿物组合为主,矿石组构较为单一;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碳酸盐化;成矿流体为低温流体,同时有深部热液参与成矿的显示,属造山型金矿系列矿床之一。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区域成矿条件及区域矿床成矿特征综合对比分析,认为苦海汞(金)矿区剥蚀深度较小,保存条件较好,具有很大的造山型金及多金属矿床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4.
江东湾锑金矿床位于雪峰造山带中段,产在区域主干断裂控制的断块上升隆起区.矿体呈脉状、薄板状赋存于新元古界板溪群五强溪组上段浅变质岩系中.通过矿床成矿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垂向分带、找矿前景等方面的综合分析,认为江东湾锑金矿床是湘西龙王江金矿集区最具有找矿潜力的矿床.矿床浅部以锑或锑金为主,深部以金为主,且越向深部,金矿化...  相似文献   

15.
罗家金矿为中低温热液黄铁绢英岩型金矿床。矿区NNE向断裂与其他方向断裂交会部位及其附近为金矿有利成矿部位,矿床具分带现象,花岗细晶岩脉与成矿关系密切。矿石类型以黄铁绢英岩型为主,含金石英脉型次之,矿石含金品位较高,并伴生较高的Ag,Cu等有益元素。通过对金矿床的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的研究,在分析找矿标志的基础上,提出应进一步查证物化探异常,加大矿区深部及外围的找矿力度,以期发现新的金矿体。  相似文献   

16.
骆驼峰铜钼矿床是祁漫塔格成矿带新发现的斑岩型铜钼矿床,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南缘,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古元古界金水口岩群片麻岩类;岩浆岩以印支期花岗闪长岩类为主,花岗闪长岩为区内主要含矿岩性;构造以北东向张性断裂为主,为区内主要的控矿构造。区内地表及外围矿体以热液脉型铜多金属矿为主,深部矿体以斑岩型钼矿为主,总体形成以含钼斑岩体为中心的斑岩型钼矿,外围为热液脉型铜多金属矿的岩浆热液成矿系列,从地表向深部总体具绿泥石化—钾化—硅化+绢英岩化的矿化蚀变分带特征,初步建立了“上铜下钼”的成矿模式,今后的找矿思路是加强对斑岩体时空分布、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对比的研究,进一步建立找矿模型,为祁漫塔格地区乃至东昆仑地区铜钼多金属矿床的找矿拓宽思路。  相似文献   

17.
吉尔吉斯斯坦柯克苏矿田内晚古生代碳酸盐岩地层发育,石炭—二叠纪岩浆活动强烈,以发育矽卡岩型铜金矿为主,次为构造蚀变岩型及热液型。矿体呈脉状、透镜状、似层状等,产于岩体及地层接触带上,受岩体、岩脉、地层及裂隙带共同控制。通过对左岸等5处矿床地质特征、成因类型、成矿规律的总结分析,认为在矿床深部具较好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8.
西藏改则县波龙斑岩型铜金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波龙铜金矿床是喜马拉雅特提斯成矿域班-怒成矿带西段产出的大型铜金矿床,是多龙铜金矿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找矿潜力巨大。波龙矿区内的含矿斑岩体基本上全岩矿化,矿体呈不规则筒柱状产于早白垩世花岗闪长斑岩体中及其与下侏罗统曲色组砂岩的接触带内。目前控制矿体长度1200m,向深部延伸大于1000m(倾向200o),最大连续厚度为473.47m,未穿透矿体。矿体平面投影呈似椭圆状,面积约1.2km2。本文通过对波龙铜金矿床地质、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认为该矿床的形成与斑岩体侵位、岩浆期后成矿流体的演化有关,矿床类型属于斑岩型铜金矿。矿石构造为斑岩铜矿典型的细脉-浸染状构造。金属矿物以黄铜矿为主,次为黄铁矿、斑铜矿、辉钼矿、磁铁矿、镜铁矿等,非金属矿物有石英、长石、绢云母、黑云母、硬石膏等。通过硅酸盐分析,里特曼组合指数—戈蒂里图解表明波龙斑岩型铜金矿的花岗闪长斑岩属钙碱性系列,形成于岛弧环境;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反映以岩浆热液成矿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19.
小秦岭Q8号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深部资源潜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白和 《陕西地质》2003,21(1):19-27
小秦岭金矿团田Q8号矿脉金矿床受地层、区域变质—混合岩化、岩浆活动及构造控制。矿区混合岩化强烈,岩浆活动频繁,构造复杂。矿脉规模大,赋存矿体数量多,是目前陕西小秦岭金矿田中延深深度最大、赋矿标高最低的金矿床。根据矿床地质特征分析,矿床仍有深延条件,其深部资源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20.
相统辉  赵明悦 《吉林地质》2010,29(2):51-52,63
大东沟银铅矿床多以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为主,与北东向构造有密切的关系,该文总结了矿床地质特征,分析了矿区内找矿潜力,确定了该区矿床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