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1980年1月~1983年12月已滤波的OLR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方法,对1980~1981年(正常年)和1982~1983年(异常年)低纬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区低频振荡的空间分布及遥相关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正常所下异常年,这些地区低频振荡的强度,空间型及时间系数的变化有较大的差异,此外,还发现正常年这些地区存在3种低频遥相关,即赤道西太平洋型,北热带西太平洋型和赤道印度洋型,异常年  相似文献   

2.
郑明肇 《贵州气象》1996,20(6):38-41,34
贵州届亚热带湿润气候,年降雨量在1000~1500mm左右,素有“天无三日晴”之称,但由于特殊的岩溶地理环境,水旱灾害十分频繁。解放后的44年中,有水灾的38年,有旱灾的40年,一年内既有水灾又有旱灾的36年。例如1985年,全省大旱、大水、大旱交替出现,灾情严重。至于1990年的大旱,1991年的大水,则更是记忆犹新。特别是旱灾,对贵州国民经济的影响尤为严重。仅自1985~1990年的6年间,全省农作物受旱面积即达600万公顷,平均每年100万公顷;工农业因灾减产及救灾平均每年损失20亿元(按1990年价)。影响水旱灾害的因素很多,前人多从气…  相似文献   

3.
贵阳近八十年降水变化的小波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墨西哥帽状小波分析了1921-1999年贵阳市年,月降水的小波变化特征,结查表明:降水距平绝对值越大,相庆的小波周期越长,四季及年降水均有多个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特征,其中,冬,春季有明显的16,32年左右尺度的周期,其余不明显,夏,秋季年降水分别有11,21,12年左右的明显周期特征。  相似文献   

4.
1996年(1995年12月至1996年11月)陕西上半年气温低,降水少,日照不足,干旱严重。下半年风调雨顺。年降水量大部正常,平均气温偏低,日照时数偏少。全年夏粮总产433.9万吨,为1982年以来的最低值;秋粮总产783.0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粮食总产1217.0万吨,与大丰收的1993年基本持平。从农业角度看,全年气候明显好于1994年和1995年,属较好年份。  相似文献   

5.
山西省1997年至2001年的气候概况为:干旱少雨,气温偏高。山西省从1997年以来,连续出现了少雨干旱年,尤其是1997年,1998年9月至1999年8月.2001年1月至7月10日,全省降水量显著减少,气温明显偏高,风沙天气较常年同期偏多,对山西省农业生产尤为不利。  相似文献   

6.
黑河流域生态环境气象卫星遥感监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13  
郭铌  杨兰芳  王涓力 《高原气象》2002,21(3):267-273
根据甘肃降水资料和农业气象资料得出1989年和1998年为相似年景,利用1989年和1998年NOAA气象卫星AVHRR晴空资料,判识出黑河流域植被,积雪和水体,并根据相应的计算方法得出植被指数,积雪面积和水体面积,对10年来黑河上游地区的植被和积雪,中游地区绿洲植被和下游地区植被和湖泊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0年来黑河上游和下游地区植被在退化,中游地区绿洲面积增加,植被指数增高;1989年与1998年黑河上游山区积雪面积变化特征一致,但1998积雪融化明显快于1989年;下游湖泊面积1998年较1989年严重退缩。  相似文献   

7.
东南亚地区年际降水变化及其与ENSO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用Chen等最新创建的全球陆地和海洋的月降水资料(PREC/L和PREC/O),采用加权平均的降水距平指数和旱涝面积指数分别划分1948-2002年东南亚地区年、季的旱涝年,并对划分的旱、涝年进行了旱涝年差异的Monte Carlo检验。研究了东南亚地区降水与ENSO的关系,指出东南亚地区年、秋季和冬季的降水与ENSO事件的关系比较密切,春季降水与其关系稍差一些,夏季与ENSO事件没有明显的联系。研究了东南亚地区旱涝年的分布规律和特征,指出1948-1959年期间除了夏季旱年比涝年多以外,年和春、秋、冬季都是涝年明显多于旱年,60年代年、四季的旱涝相差不多,年和夏季在70年代涝多于旱,春、秋、冬季旱涝相同;1980-1989年是旱年的多发期;1990-2002年期间旱涝年频繁爆发,旱年多于涝年。通过计算东南亚地区年、季的降水趋势系数,得出东南亚地区年、季的降水量大都存在下降趋势,其中年和秋季的下降趋势很明显,春夏两季存在弱的下降趋势,而冬季则有较弱的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气候学角度,利用香昌市1960年至1993年的气象资料,按我国日降雨量>50born的暴雨标准,统计分析香昌市发生暴雨的一些气候规律和特征,为防御暴雨危害,提供参考。五县两次独的年际变化番禹市1960~1993年间,共发生暴雨222次,平均每年6.5次。暴雨的年际变化较大,从表1中看出,番禺市暴雨发生次数太多是1965年和1993年,均为13次。历多江两月份是1981年的7且份,出现了6次,最少的年份是1969年,全年只有1次,1968、1990年也较少,各2次。2暴雨量的车流变化1960~1993年的资料统计,香昌市的年平均暴雨量为548.smm,占年均降雨…  相似文献   

9.
我局1992─1993年的气象专业有偿服务在1991年的基础上,仍然处在稳定发展状态之中,服务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一年比一年好,有偿服务的收入一年比一年多,1992年上升到1叩OO余元,1993年又增加到1500o多元,年递增率始终保持在10%以上。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研究新增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推进专业有偿服务我局在1992-1993年内,共与74个用户签订了收费接近3万元的专业有偿服务合同。1992年的有偿服务费14300元,除贫穷落后的艾古斯乡的200元未能收回外,其余全部做到了年底一次性收清,发展是很J顺利的。这些年来,“三乱”现象十分…  相似文献   

10.
从大气环流,海温,太阳黑子,台风等方面分析了2000,2001两年河南汛期降水差异原因,结果表明,500hPa环流形势的差异是两年降水差异的原因之一;2001年登陆台风较多,且多位于水汽通道上,阻挡水汽向河南输送,这是2001年较2000年干旱的又一原因。  相似文献   

11.
西沙群岛基本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沙处于南海西部,了解它的天气气候特征,无论对于海岛及其邻近海域的科学考察和资源开发,还是对于南海季风的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30年(1959~1988年)降水,地面气温、地面风资料,统计分析它们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1气温的统计特征1.1气温的年际变化西沙的30年年平均气温是25.56℃。根据西沙各年年平均气温的30年演变图(图略),结合距平果加方法[1]分析,30年可分为两个阶段:前20年(1959~1978年)为偏冷阶段,期中1971年最冷,只有25.82℃;后10年(1979~1988年)为偏暖期,其中1983和1987年最暖,达27.…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气温的年代际振荡及其未来趋势   总被引:9,自引:13,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用1851~2000年中国年气温资料,讨论了它的变化及其未来趋势。指出:①我国气温有3次全国性的跃变,分别在1920、1955和1978年,每个阶段平均持续期为30年,这和北半球气温跃变点是基本一致的;②我国气温从1978年开始进入了一个稳定增温的气候阶段,直到目前全国年平均气温比上一气候阶段增加了0.3l℃,增暖地区主要在黄河以北的北方地区,冬季增暖比夏季明显,1998年是我国近百年来最暖的一年;③最近一次增温开始于1978年,至2000年持续了23年,估计这个增温阶段至少还能持续10年,但未来10年主要的增温地区有可能南移,长江流域将比现在暖,夏季气温37℃以上的日数要比现阶段增多。  相似文献   

13.
对1996年江淮梅雨的剖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曾奎  张欣  杨秋明 《气象》1997,23(2):15-20
1996年江淮梅雨梅期长,梅雨量大,梅雨期暴雨频繁,属于长江中,下游流域性的洪涝 年。作者通过对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风急流,中高纬阻塞形势,超长波及长波的增衰演变等的研究,分析了1996年梅雨期的划定,并通过对历史上40年长江中,下游梅雨总量M值的非整数功率谱的分析指出:1996年出现流域性的大涝年是符合周期演变规律的。  相似文献   

14.
南海夏季风强弱年环流形势与热带对流特点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吴恒强  梁隽玫 《广西气象》2003,24(4):1-6,27
利用NCEP/NCAR(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再分析资料,对南海强夏季风年和弱夏季风年进行合成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在夏季风爆发前的1月份或是夏季风盛行的7月份,强弱夏季风年的平均经圈环流和平均纬圈环流都有明显差异。在强夏季风年,1月份的哈特莱环流、7月份的瓦克环流和季风经圈环流都比弱夏季风年同期的明显,强夏季风年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比弱夏季风年明显偏弱,利用OLR资料分析强夏季风年(1981年)和弱夏季风年(1983)4~9月份赤道东印度洋和南海对流活动的季节内振荡,发现在南海强夏季风年,季节内振荡的次数偏少而强度偏强,在弱夏季风年,季节内振荡的次数偏多而强度偏弱,相比之下,在南海强夏季风年,赤道东印度洋的季节内振荡比南海的更具典型性。  相似文献   

15.
黔南春季冷害初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苏锡康 《贵州气象》1995,19(6):18-21
本文利用黔南12个地面观测站1961-1990沂共30年资料对黔南春季低温冷害的时空分布、初终期、强度、年变化等进行了气候统计分析,然后根据气候特点的气候规律结合当地情况着重对水稻育提出初步的防灾减灾对策。结果表明:黔南有一个多冷害区,一个少冷害区。多冷害年冷害平均1.1-2.1次,6.3-13.4天,每次持续4.8-6.5天,最长21天,冷害期达37-47天,冷频率高达97.7%,重级冷害频率为40-65%;少冷害区年冷害平均0.0-0.5次,0.1-2.1天,每次持续3.5-4.3天,最长10天,冷害期为4-20天,冷害频率占50%,重级害频率仅达26.7%以下。冷害高峰周期平均5.3年,最长6年,最短4年;偏重冷害周期平均3年,最长5年,最短2年;低谷周期平均5.8年,最长8年,最短4年。  相似文献   

16.
2003年,是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关键的一年,也是我院通过改革,全院职工奋发向上,精神面貌发生重大变化,各项工作取得可喜成绩的重要一年。《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深化改革实施方案》经2002年12月1117t中国气象局党组通过后,于2003年开始全面实施。领导班子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抓好组织落实,积极稳妥地推进了我院的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17.
里下河地区汛期(6—7)旱涝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铭荣  刘方 《气象科学》1996,16(3):285-290
本文应用气象、水文资料,结合里下河地区历年灾情实况,分析了具有特殊地形的里下河地区旱涝规律和成因,得出了综合旱涝指标,最后对比分析了大涝年1954年、特大涝年1991年大旱年1978年,1994年的气象、水文特征,为防灾减灾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华南登陆台风频数的变化及其与EBSO事件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绮薇  林爱兰等 《气象》2001,27(3):12-16
利用1980-1999年登陆于我国的台风资料(指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及台风),主要采用小波分析方法研究华南登陆台风多时间尺度特征,并探讨台风与ENSO事件的关系,结果表明,华南登陆台风占全国的63%,平均每年5个(最多10个,最少1个),主要周期为15,5,80年,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15年周期显著,60年代及以后5年周期明显,台风频数与ENSO事件的类型及其季节有密切的关系,华南台风在拉尼娜年始于夏季的当年明显偏多(比厄尔尼诺年平均多1.8个),台风偏多年(年频数≥7),也是拉尼娜年数多于厄尔尼诺年数,影响台风活动的因素非常复杂,对拉尼娜年一般可考虑当年台风可能偏多,但厄尔尼诺年台风偏多的可能性亦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9.
谭友帮  谢利娟 《四川气象》1996,16(3):38-40,28
利用1960-1993年内江市各测站的逐月降水量资料,分析了内江市近34年来降水的变化特征,发现区域平均年降水量以-23.86mm/10年的倾向率减少,减少最快在我市西部,东部略有增加,并且指出,近30多年来,内江市的区域平均降水量冬,春两季正在增加,而夏,秋两季却在减少,冬半年与夏半年具有反位相变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贵州气象》1994,18(5):21-26
本文根据省内31个站1961~1990年资料,对贵州的气温、降水年型进行气候诊断,对气候变化趋势和周期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气温和降水的年型分类,基本上是暖年多于冷年,少雨年多于多雨年。冬温明显上升,冬暖夏凉的特点更趋明显,降水呈明显减少趋势。预测90年代后期的气温在连年下降之后,本世纪末将再次上升。夏季降水的干湿交替将以3年为主周期的长度更迭,本世纪末的降水将再度减少,但不会出现大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