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卢鋈 《气象学报》1935,11(4):167-178
我国之温带风暴,以长江流域霉雨季中者,发育最为完全。其与欧西之风暴,组织上究竟是否相同?此一问题,极关重要,然欲知风暴之组织,端赖高空探测之纪录。我国气象事业,尚在萌芽时期,设备未完,研究极感困难。惟於风暴过境之时,注意地面天气及各项气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2000年4月6日辽宁大风扬沙天气的地面、高空天气形势和物理量场的分析 ,试图找出此类天气的预报依据。  相似文献   

3.
南京三千公尺高空之风向与天气之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近日本籐原笑平(Fujiwhora)博士于地球物理杂志发表「根据三千公尺高空等压线,以预测天气之一例证」一文,谓日本最近用三千公尺高空之等压线,作每日天气之预测,已得相当成就。氏之经验法则谓自九月以迄五月,日本太平洋沿岸,三千公尺高空之等压线,来自西南者,可形去致雨,而来自西北者,则可期晴明。此种倾向颇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朱文荣 《气象学报》1936,12(1):20-30
本文取材于南京气象研究所出版之高层气流观测纪录第一,二,三卷。稿成後,复承所长竺师藕舫评为校阅,颇多指正,书此志谢。作者附识.高空测候之方法,种类繁多,所用器械计有七类:  相似文献   

5.
2000年4月6日辽宁大风扬沙天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00年4月6日辽宁大风扬沙天气的地面、高空天气形势和物理量场的分析,试图找出此类天气的预报依据。  相似文献   

6.
利用高空、地面观测资料及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对2008年7月13-14日郑州地区的一次强对流暴雨天气过程,从影响系统、物理量场及雷达回波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空东移的西风槽和副热带高压边缘的暖湿气流为此次强降水提供了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地面偏东气流为降水输送了充足的水汽;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强烈上升运动为降水的发生提供了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7.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中尺度天气模式MM5对2010年1月14—19日沈阳大气污染天气系统进行模拟分析。对此次天气过程的地面和高空气压场、地面至高空各高度层随时间变化的水平风场及垂直剖面风场、垂直方向温度廓线等气象要素进行分析和模拟,描述大气污染中天气系统的变化过程,分析造成大气污染的气象要素变化。结果表明:此次污染天气过程对应地面场为长白山高压、地形槽环流型;500 hPa高空天气形势为两槽一脊,地面风场主要受高压辐散气流控制;地面至高空不同高度的水平风场均有偏南风切变和偏西风切变,垂直剖面风场对应有下沉气流,地面至高空的温度廓线出现明显的逆温。这些气象条件共同造成了持续污染天气。而500 hPa位势高度场持续长时间两槽一脊的环流形势,是造成长时间污染天气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2006年4月10日18时至12日20时,鄂尔多斯地区出现了一次罕见的大风、沙尘暴、降雪、寒潮天气。本文从MICAPS所提供的资料入手,对高空500hPa、700hPa、地面形势场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分析,结合涡度场、预告图得出这是一次受地面蒙古气旋影响、高空深槽东移、北路强冷空气南下造成的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9.
中国对於气团分析,向未做过,即高空纪录在予一九三二至一九三四年期间担任北平风筝测候之前,亦甚缺乏。而由予用风筝施放所测之纪录,为量亦向少,且所达高度,亦极有限,普通只达二三公里,在四公里以上者已极少。故此文所述者,尚不足以表示气团正确之范式,不过举示若干例证而已。  相似文献   

10.
通过常规高空和地面资料、单站资料、新一代多普勒雷达资料和从FY2C卫星云图资料,对南宁市2008年7月11~13日的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探讨了此次过程前后的环流演变、物理量场的变化,为以后分析此类天气过程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In a commentary paper, Bamber et al. (Nat Clim Change 3:424–427, 2016) respond to our recent assessment (De Vries and Van de Wal Clim Change 1–14, 2015) of their expert judgment based study on projections of future sea level rise due to the melting of the large ice sheets (Bamber and Aspinall Nat Clim Chang 3:424–427, 2013). In this response we comment on their remarks.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