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空观测欲知各种气流之移动及其性质,仅恃地面观测之纪录,仍难得其真相。必须有高空风向,温度与湿度之纪录以济其穷。我国每日施放测风气球之地,不出十处;以飞机或风筝探测高空者仅北平与南京二处,且每月不过举行三四次。关於高空风向,作者已收集有北平,南京及汉口三地测风气球之纪录。不幸在此期间,平京之飞机及风筝均未腾空,无材料可用。北平南京施放气球之时间均在上午七至八时之间。汉口除十三日与十五日在六时外,馀皆在十时至十一时左右。 相似文献
2.
民国二十年六月十日迄十一日,中国东部有飑线经过,自北而南,所经之地,狂风骤发,温度突降,雷电并施,雨雹交作,拔树摧屋,伤人损畜,为一时之浩劫。气象研究所事後曾发表格多通,分致各地测候所,详细调查各地飑线经过时之情形。惟当时国内测候机关,为数有限,而设备又复不完,所得材料无多,研究极感困难。兹篇之作,不过将当时之纪录与调查所得,略加整理而已,非敢有所称述也。飑线每与冷面俱来,乃寒燥暖湿二种极端相反气流之 相似文献
3.
东亚春季强冷锋结构及其动力学诊断研究 I. 东亚春季强冷锋结构 总被引:1,自引:7,他引:1
本文利用常规探空资料和华东中尺度试验的部分资料,对1983年春季一次快速南下,并在江淮地区产生大范围强对流天气的冷锋进行了三维结构的分析。通过研究发现,这次冷锋过程主要有以下特征: (1) 与冷锋相对应的高空槽前存在一支下沉(DVM)气流;(2)有一强的辐合区出现在对流层中层,锋前上升运动的最大值也出现在对流层中层;(3)比较强的锋生过程主要集中于对流层中下层;(4)存在一支明显的热力直接环流(TDC),即暖湿空气沿冷锋倾斜上升;(5)在冷锋后存在一支较强的下沉气流(DVM),这支DVM对冷锋逆温层(或等温层)的形成可能有重要作用。并将此次东亚春季强冷锋个例与小仓义光(Ogura)等分析的北美春季冷锋(SESAME)个例作了对比,发现此次冷锋个例中,锋区的温度密集区主要在对流层中层,而北美SESAME个例温度密集区主要在对流层低层。这可能是由于东亚高空急流较强,动力强迫而引发锋生所致。 相似文献
4.
在本文第I部分对东亚春季强冷锋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第II部分对该锋面的增强过程作了动力学诊断的研究。通过研究发现:(1)从27日08时至28日20时(北京时,下同),该冷锋处于加强阶段,锋生函数的计算显示,最大锋生区出现在对流层中层,各项的量级相同,但以倾斜项的数值为大;(2)在锋生区的南侧发现有很明显的条件对称不稳定(CSI)区域,这有利于倾斜的对流上升运动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强对流系统发展的环境,对冷锋中尺度雨带的形成,CSI的激发可能有重要的作用,然而东亚春季强冷锋的CSI与北美“典型”的CSI有较明显的不同;(3)本例与Hoskins-Bretherton(HB)的理论模型所进行的比较表明,HB模型的结果可说明实际观测到的锋区的基本特征。然而,理论模型中,可能由于采用半地转假设所限,对锋后的一支下沉气流描写较弱,而这支气流对强烈天气的发展可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2012年3月17日北京降水相态转变的机制讨论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由于受到资料分辨率的限制,对于降水相态转变过程以及机理的认识一直不够深入.在北京地区2012年3月17日夜间的降水过程中,降水相态经历了降雨、雨夹雪和降雪3个阶段.本文利用常规探测资料以及时间和垂直方向上分辨率较高的微波辐射仪温度廓线及基于雷达探测和中尺度模式的反演资料,首先分析了上述3个降水阶段温度的垂直分布,而后讨论了导致温度差异的机制.结果表明,降雪阶段冰雪层(包含冰雪和过冷水混合层)的厚度较降雨阶段增厚并且其下边界距离地面更近.3个降水相态温度分布差异较大的层次在对流层下层特别是抬升凝结高度附近.0℃层相对于云底的高度与降水相态密切相关.在降雨阶段,0℃层在云内,雨夹雪阶段在云底附近,降雪阶段下降到云底以下.冷空气活动是造成3个降水相态温度乖直分布不同的原因,但是在不同阶段影响的方式各异.在降雨转成雨夹雪阶段,“回流”东风将冷空气输送到北京,导致边界层内降温;雨夹雪转降雪的阶段,对流层低层温度进一步降低主要缘于高空槽后冷空气的侵入.因此,在北京地区导致降水相态转变的机制是多样且复杂的. 相似文献
6.
采用常规资料以及欧洲中心(ECWMF)和T213数值预报产品对我市2003年3月4~6日强降温天气过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Suxiang Yao Qian Huang Tim Li Chunying Zhang 《Meteorology and Atmospheric Physics》2014,123(1-2):67-79
The rainfall from January to March in 2010 in East Asia is positive anomaly and the temporal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present the cycle of 20–40 days. In the present paper, the low-frequency circulations and its formation mechanism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during the peak rainfall phase, the upstream of the rainfall regions is controlled by low-frequency cyclone, and the downstream is controlled by low-frequency anticyclone in the middle and low troposphere. In the upper troposphere, the westerly jet presents the oscillation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Both the integrated (from the surface to 100 hPa) diabatic heating and the horizontal vorticity advection contribute to the vertical velocity. In addition, the vorticity vertical advection has effects on the vertical speed, which is a self-feedback process. The latent heating in the precipitation has influences on the westerly jet in the upper troposphere.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precipitation and the westerly jet are mainly manifested as the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s. 相似文献
8.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榆林多普勒雷达(CB)观测资料,分析2009年7月16—17日发生在陕北地区的大暴雨天气过程,结果表明:大暴雨发生时段,对应着低层偏东或东南气流风速增大后再减小的过程。当低层气流风速增大后再减小,中低层低空急流建立时出现强降水。暴雨区高空急流南侧强辐散形成的上升气流和中低空急流风速持续增加形成的上升气流的叠加耦合为大范围暴雨天气的产生创造了有利的上升运动条件。大暴雨出现在中尺度辐合线附近,中尺度辐合线为大暴雨的发生提供了充分的水汽和更多的不稳定能量,使水汽的上升和不稳定能量的释放集中在一个更小的区域,从而使得降水雨强比仅由高低空急流耦合形成的更大。上游西北气流侵入强迫抬升前方偏南暖湿气流促使中尺度辐合线产生,当高层西北气流侵入到低层海拔3 km以下,暴雨天气结束。 相似文献
9.
本省今年自入秋以来,气候亢旱,雨泽稀少;粮价曾一度高涨,人心惶惑,望雩者致为殷切。顾今岁秋季雨量,虽非绝对过低,较谐前光绪二十八年及民国二十一年等大旱时代,已迥不相同,然若考之於近数年,与夫在四季雨量上之分配,则减逊良多,此实属昭彰难讳之事实。作者为明瞭其原因,不揣譾陋,试为探讨,讹误难免,尚幸方家指正之! 相似文献
10.
数月来北方各地,因受寒潮盛行影响,天气奇寒。渤海湾至塘沽一带海河一百余里之河道,自二月初至三月初被冰凌封锁达一月有余。号称不冻港之秦皇岛及北戴河、昌黎、留守营各海滨,於二月下旬,亦均封冻二十余里。船舶被困,航运断绝,冰灾情形之严重,为三十年来所未见。兹参阅各方纪载,报告其经过情形如次: 相似文献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