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我国河口海岸动力沉积和动力地貌研究以沉积学和地貌学的方法侧重静态描述,动力地貌相互作用的定量研究不多,与缺少动力地貌模型技术有关。本文介绍了中长时间尺度的河口海岸动力地貌模型技术及其发展和应用,讨论了决定动力地貌演变的泥沙余输运及引起泥沙余输运的主要动力因子,介绍了动力地貌模型的应用进展,进而分析了河口海岸地貌过程的机制和地貌平衡系统。本文指出对淤泥质及复杂动力条件下的河口海岸动力地貌过程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论地貌的平衡与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珂 《热带地理》1999,19(2):97-106
地貌的平衡与演化牵涉到地貌学的理论核心,是其他地貌问题研究的前提和基础。但长期以来对此缺乏共识,认识混乱文呈讨论了地貌平衡的基本含义,认为根据剥蚀速率和堆积速率的大小,可把地貌平衡分为稳定平衡、不稳定平衡及动力平衡等3类,除稳定平衡外,其他两类平衡连同不平衡和非平衡都是与时间相关的,因而都是地貌演化的表现形式。即平衡可以伴随地貌演化而存在,把平衡与演化对立起来的错误观点引起了不少混乱。真实地貌作为  相似文献   

3.
晚冰期风成地貌(沙丘、风蚀脊、凤蚀盆地等)的大陆调查——根据陆地卫星成象和高空航空摄影,已经有可能详细的重建北美中部威斯康星冰期之末的气流。在北美中部已识别出晚更新世风成地貌450多处。把这些风成地貌的走向与毗邻的现代沙丘进行比较,同时也与遍布美国和加拿大南部的167个气象站计算的沙玫瑰图结果(Sand rose resultants)进行比较。在许多地区,晚冰期地区风方向与现代环流有40°—90°的相位差。放射性碳年龄测定表明,风向活动的极盛期出现在距今约14000年。分布于大陆的残存风成地貌使有可能重建对流层上部,晚冰期环流型。控制体系是中纬度地区(北纬40°—50°)的三个行星波,而现代环流典型地呈现出四个或五个波。在中纬度地区持续的三个罗斯贝波产生的气修影响包括:增加了从落基山脉东部到大西洋沿岸广大地形引起的低压槽地区内的干旱:为美国西部的盆地和山脉区增加了水汽的供给。最后,讨论劳伦特(Laurentide)冰原质量平衡模式的含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貌与第四纪研究的近今进展与未来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在来自国民经济建设巨大需求的推动下,我国地貌与第四纪学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本文对近年来(主要为2006-2008年间)我国在地貌与第四纪方面所取得的主要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构造地貌、流水地貌、风沙地貌、冰川地貌、河口与海岸地貌和第四纪环境演变方面的进展.同时,还指出了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文中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提出了推动学科发展的若干建议:(1)加强地貌学基本理论研究;(2)加强应用地貌研究,更好地为国家建设的重大需求服务;(3)加强地貌学的实验研究;(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5.
流域划分是研究区域水量平衡的基础和前提。山区和大平原区流域划分的技术已较为成熟,但在山区、平原区复合的复杂地形地貌特征区域,流域划分方法仍处于探索阶段。该地区陆面水文循环过程复杂,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补给关系密切,单以山区流域划分技术平原区流域划分技术无法完整的划分出研究区所在的全流域,进而导致流域内水文循环体系不完整。选择典型代表内蒙古河套灌区流域为例,综合山区山脊线、天然河流和灌域边界来进行流域划分,提出了采用修正系数处理平原灌区小地形起伏,依据灌溉排水系统重新划定子流域和结合土地利用图确定山区、平原复合地貌区边界的综合处理技术。划分结果表明,研究区河网拟合度高,水文循环单元符合用水管理特点,复合地貌区山区流域面积占总流域面积的58.1%。在以全流域尺度计算区域内水量平衡时,山区流域面积不能忽略。该方法的成功应用为灌区流域内的供水用水平衡及农业施肥对下游污染研究提供基础。同时也为其它具有相似地貌类型的地区流域划分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上海城市地貌环境的致灾性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随着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上海城市地貌环境呈现出明显的致灾性。通过从地貌物质、地貌过程和地貌形态三方面进行了剖析,认为地貌物质中含水沙层广泛发育和层数多是地貌灾害发生的重要因素,其横向上的不连续性、成因和形成时间的差异性更为地貌灾害的发生埋下阴影;地势低平及中心城区碟形洼地的存在使得洪水构成对上海城市安全的最大威胁;高强度人类活动不仅改变城市自然地貌面(下垫面)的性质、特征和规模,而且直接导致它的沉降变形,从而使城市地貌环境更为脆弱和致灾机制的复杂化。特别是地貌形变过程的不可逆性,已引起城市自然地理其它要素(如水文、气候等)的一系列变化和造成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对城市规划建设起到明显的制约作用。上海只有重视城市地貌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城市地貌环境的有效保护才能走上健康、持续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
“嶂石岩地貌”学术考察研讨会于1993年9月28日——30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 嶂石岩召开并圆满结束。与会专家学者边考察边议论,畅所欲言,各述已见,在主要问题上取得 了共识,一致认为“嶂石岩地貌”之发现和研究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工作,给予很高评价;肯定 了其在理论和应用两方面对推动地貌学,特别是应用地貌学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认为“嶂石 岩地貌”为地貌二、三级分类增添了新的类型,可与丹霞地貌、张家界地貌等并存;同时也对一 些不足之处提出了补充意见,并对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方法等问题提出了建议,期望能申请国  相似文献   

8.
地貌调查与制图已成为许多国家地貌研究的主要方法,它不仅涉及地貌学本身的发展,而且促进地貌学的实际应用。国际地理学会(IGU—下同)自1960年成立有关组织以来,已进行了积极的活动,并已取得可喜的成果。组织简介为推动各国地貌调查与制图的发展,IGU 在第19届(1960)会议上,正式在应用地貌委员会之下,建立地貌制图分会。分会由波兰 D.M.克利马舍夫斯基任主席,其成员来自波兰、法国、瑞士、苏联、捷克、加拿大、比利时、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英国、匈牙利、罗马尼亚和美国。1969年分会又晋升为 IGU 的直属委员会,并取名  相似文献   

9.
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地区绿洲附近沙丘移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 沙漠地区沙丘的移动,一方面影响着沙漠地区农业和交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反映着沙漠地貌形成发展的现代动态过程。所以沙漠地区沙丘移动的研究,在近二十余年来成为沙漠地貌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对沙丘移动的研究,不能只停滞在一般的定性描述,必须进行数量上的分析,这就要求沙丘移动的研究必须建筑在航空相片分析、地面考察和定位观测试验相结合的基础上。目前国外许多关于沙漠地貌研究的文献对这些都进行了讨论。如R. A. 拜格诺(Bagnold)  相似文献   

10.
(一) 沙漠地区沙丘的移动,一方面影响着沙漠地区农业和交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反映着沙漠地貌形成发展的现代动态过程。所以沙漠地区沙丘移动的研究,在近二十余年来成为沙漠地貌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对沙丘移动的研究,不能只停滞在一般的定性描述,必须进行数量上的分析,这就要求沙丘移动的研究必须建筑在航空相片分析、地面考察和定位观测试验相结合的基础上。目前国外许多关于沙漠地貌研究的文献对这些都进行了讨论。如R. A. 拜格诺(Bagnold)  相似文献   

11.
黄土高原地貌形态信息图谱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首先阐述了在实验区范围内,运用国际流行的大型GIS、RS软件包MGE和ERDAS,归纳黄土高原地貌形态信息图谱的方法和步聚;其次,分析了上述过程中的儿项关键技术和应注意的问题;第三,展示和分析了黄土高原地貌形态信息图谱的表达样例,包括沟间地个体单元形态表、沟间地组合单元形态表、垂直带谱表、沟间地空间分布格局表、沟谷空间格局表、地貌形态个体/组合体的重组表等6类图谱表.最后,概述了黄土高原地貌形态信息图谱在土壤侵蚀研究中的应用.该信息图谱从目前来看对于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研究和地貌制图与形态表达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秦皇岛柳江盆地大石河河谷地貌为研究对象,利用1∶50000石门寨地形图和野外观测资料,通过ArcGIS应用技术对数据进行矢量化,生成TIN、DEM图,旨在定量地演绎秦皇岛大石河河谷地貌的形态特征。用立体图像直观表达地貌形态,为研究柳江盆地的构造演化提供基础,有助于地貌学教学中理解河谷地貌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关于地貌资源的含义,在“地貌学在国土整治中的任务”一文中已有阐述,说地貌是一种资源,主要是指地貌的形态,物质组成及其动力过程,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经过开发,能够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部分。认识和评价地貌资源,是地貌工作者的任务之一。海岸地带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有特殊的意义,它的调查区划和规划是国土工作的基本内容之一,它的开发利用是经济建设高涨的必然结果。自一九八四年以来笔者曾在河北省东北部海岸地带进行多次野外工作,对海岸地带的地貌资源做了较系统的调查。该区在历史上盛产盐和鱼、蝦、蟹蛤等海货。著名的秦皇岛港和北戴河海滨区,开发已有百年的历史。因此,  相似文献   

14.
本书是由朱诚著录的我国第一部现代冰缘地貌研究专著.它根据作者和国内同行多年来对中国天山、南极长城站地区和南美中安第斯山地的冰缘地貌过程野外考察观测以及大量实验分析所获资料撰写而成.全书共分十章,第一章主要阐述冰缘地貌的研究内容、现代冰缘地貌研究的意义及其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第二至第七章介绍天山地区冰缘地貌发育的地质地貌背景和区域特征;讨论坡地冰缘地貌的形成及其对寒区交通和建设的危害;分析冰缘块体运动的高级形式——石冰川的分布、类型、结构模  相似文献   

15.
荒漠风成地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貌是地表物质——岩石及岩石碎屑——对能量变率的系统反应。不同的地质过程,包括化学及机械风化(就地变化),物质坡移(重力引起的下移运动),水成活动(流水引起的侵蚀和堆积),及风成活动(风力引起的侵蚀和沉积),为荒漠提供了大量的能量。这些地质过程形成的各种地貌能发展到一种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在某一特定地区,地貌发育的平均规模和形态与有效过程的能级近乎平衡。这一阐述的内在含义就是粗屑沉积、相互作用、及张弛时间的概念。而这个时间又影响着各种地表过程变化的反应时间。例如,从能量变化(在此情况下为风速)的反应看,小沙丘变形比大沙丘快。因为,小沙丘移动到重建平衡所需要的沙量没有大沙丘那么多。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三峡库区现代坡地剥蚀速率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三峡库区以山地为主 ,人口密度较大 ,三峡工程引起的移民搬迁以及经济建设的需要 ,造成坡地上人类活动强度越来越大 ,从而造成现代坡地剥蚀作用的加剧。采用简便、实用且操作方便的地貌测量方法 ,对三峡库区草堂河流域三个坡段进行了现代坡地剥蚀速率研究。结果表明 ,<15°的缓坡、15°~ 4 5°的斜坡和 >4 5°的陡坡的现代剥蚀速率分别为 4 .0、4 .9和 7.1mm/a。当地平均现代坡地剥蚀速率已达 4 .9mm/a (790 2t/km2 ·a) ,即达到强度剥蚀标准 ,未来三峡库区坡地退耕还林 (草 )以及水土保持等生态建设任务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试图陈述“边缘化”如何顺应关于“不平衡”、“空间与极化的增长”等多文献潮流首先,我们必须记住,可能在空间所表现的不平衡,并不一定是空间现象的本身,按安德森(Andrson,1983)等关于所谓工业衰退的“内城问题”的注解说:“这并不是……由于内城地点的原因而产生了问题,也不能从更广泛的社会过程中如普遍的经济危机不断变化的世界劳动分工等现象中,孤立地在本地区内寻求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现阶段各类地图中,县挂图(以下简称县图)已成为能在较多方面与农业生产结合并直接为之服务和引起广泛注意与应用的最主要图种。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农业的发展,无疑对县图的数量和质量将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对县图的内容、图型、科学性等又将产生重大影响。为了探讨我国县图编辑设计理论和有关技术规范问题,我们对十四个省(区)近期出版的一百五十余幅县图进行了阅读分析,结合我们多年来参与县图编绘的实践和体会,对我国县图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作一概略分析,对编辑设计工作提出几点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9.
基于网络加权Voronoi图分析的南京市商业中心辐射域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谢顺平  冯学智  王结臣  鲁伟 《地理学报》2009,64(12):1467-1476
道路网络在城市社会和经济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它是联系商业中心与需求间的桥梁.道路系统的更新与变化必然会对它们的关联产生影响Voronoi图足划分势力空间的有效工具,基于道路网络分析构建的加权Voronoi图可以模拟城市商业中心功能辐射的实际情形.本文给出了基于道路网络分析的Voronoi图和加权Voronoi图构建方法.通过对各种Voronoi图的比较分析,认为基于网络路径时间分析构建的加权Voronoi面域图在商业中心辐射域模拟中最为有效.将空间相互作用和断裂点理论与网络加权Voronoi面域图相结合.模拟不同交通条件下南京市商业中心辐射域空间格局及其需求覆盖变化,并提取了辐射域的覆盖面积、覆盖人口、最远辐射路径距离和平均辐射路径距离等信息.对商业中心的地铁邻近度与其辐射域的扩张面积进行相关分析.采用域邻接矩阵描述空间划分平衡与不平衡之间的相互转变过程,可分析道路系统变更后商业中心之间空间竞争的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商业中心的地铁邻近度与辐射域的扩张具有较大的相关性,快速轨道交通在商业中心空间竞争中发挥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20.
基于多源数据的山地地貌数字解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3S”技术与地学的结合,对传统地貌制图的编绘方法必然产生较大影响。遥感影像不仅作为地面调查的重要辅助手段,而且是一种可以根据需要缩放到所需比例尺的重要数据源;各种数据源的参考数据如地形图、植被图、地质图、土地资源图等均可以数字的方式在GIS环境中集成、叠加与运算,从而改变了地貌制图依赖于地形图进行多次综合概括的制图方式,使基于多源数据的遥感地貌信息定量解译成为可能。以青藏高原昌都幅遥感地貌解译为例,探讨不同类型的数据在山地地貌解译过程中的使用方式和对地貌判读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基于多源数据的遥感地貌解译方法,为全国1∶100万地貌遥感解译和地貌信息系统的建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