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2013年底召开的全国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新型城镇化"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里强调既要充分利用大自然,保护好生态环境,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绿水青山保留给城市居民;又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历史文脉。由于承载历史文脉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留数量太少,历史文脉的传承还需要提炼其脉络和基因,因此,在有限的文化遗存上发掘其文化脉络,传承其文化基因,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正"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李、杜的这两句千古名句,表达了中国人的乡愁情结。乡愁是对故乡永远的思念和情愫,是割不断的文化记忆。中央领导在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让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一重要论述指明了在城镇化历史巨变中要努力留住"乡愁"的方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传承丰富的文化传统,彰显着  相似文献   

3.
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古村镇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新型城镇化不是“去乡村化”,而是要在“记得住乡愁”的理念下,加强对整体文化生态的保护,传承历史文脉和地方文化基因,创建历史与现实融合、文化与生态映辉的舒适、温馨、宜居的新型家园。城镇化建设难免对古村镇保护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只要注重古村镇的整体性保护、原真性保护和地方文化基因保护,就一定能够留住乡愁,传承文脉。在体现“保护优先”原则下的古村镇旅游发展,不仅可以因地制宜地解决当地农民利用本土资源就近就业创业的问题,而且能推动古村镇及其周边地区的新型城镇化进程。基于新型城镇化的古村镇旅游地规划可以在“景观信息链”理论的框架下有序进行,真正体现古村镇文化基因的挖掘和彰显。传统乡村旅游吸引物不外乎“村、景、人、物”四大要素,共同组合成有地方特色的村落景观,湖南萱洲古镇的保护与旅游规划就是典型的例子。适应信息化和智能化社会发展趋势,开展古村镇的三维虚拟景观呈现(VR),推动新型文旅产业——网络虚拟旅游产业的崛起,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正>传统村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本土文化的活化石,是"留住乡愁"、传承乡土文明、建设美丽乡村的前提和保障。时至今日,保护传统村镇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政府出台了相关的保护制度、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民众参与传统村镇保护的热情也在不断提高。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中国传统村镇的协同保护与发展,深入挖掘传统村镇的社会文化价值,协调各学科领域、各政府部门和社会大众  相似文献   

5.
王新歌  张希月  陈田 《地理研究》2020,39(3):682-695
地方失忆危机背景下,“留住乡愁”理念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探讨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地理学领域,旅游发展被认为是“留住乡愁”的有效途径。然而,目前相关研究多是定性描述及逻辑推演,相关的案例分析、定量研究较少。基于此,本文以徽州地区为例,立足“留住乡愁”旅游发展的基础-乡愁文化资源的挖掘,通过构建游客视角下的乡愁文化元素体系,借助认知测度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等,对游客视角下的乡愁文化元素认知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游客对旅游地乡愁文化元素的总体认知程度较高,但个体间存在较大差别;具体维度上,游客对旅游地建筑风貌格局的认知程度较高,其次是自然景观映像以及乡土故事人物,认知程度最低的是地方节庆展演;影响游客乡愁文化元素认知水平的因素主要有年龄、到访次数、休闲体验动机、购物动机,这四个因素对游客乡愁文化元素认知水平的影响为休闲体验动机>到访次数>年龄>购物动机。其中,休闲体验动机、到访次数、年龄对乡愁文化元素的认知程度起显著正向影响作用,购物动机对乡愁文化元素的认知程度起显著负向影响作用。本研究对于回应学界关于旅游发展作为“留住乡愁”理念下新型城镇化模式的论断、拓宽文化旅游资源内涵、指导地方细分客源市场进行乡愁文化元素挖掘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特色小镇建设是探索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手段。由于特色小镇规划的多元复合性,需改变传统小城镇规划模式,引入"全域+"理念,从"全层面""全空间""全要素""全方位"4个层面梳理规划策略,并结合广东省河源市古竹镇特色小镇总体规划实践,从资源分析、空间格局、产业建构、交通连接、生态控制、系统更新6个维度提出具体策略,以期为我国特色小镇规划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当前,保护历史地名、维护历史地名的尊严、注重历史地名与人类情感的历史传承,已经成为时代不可缺少的的主题一部分,它不仅被地名研究者所重视,而且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受到重视传统文化保护的有识之士的高度关注。本文以云南省澄江县的历史地名为例,对人类的情感认同与地名使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形象的地名用字是家乡的真实情感传承的桥梁、是本地区所具有的独特的历史文化积淀,是这个地区的内韵之所在。  相似文献   

8.
汪芳  孙瑞敏 《地理研究》2015,34(12):2368-2380
传统村落的集体记忆承载着村庄的文化传统与人们的乡愁情感。但随着城镇化及其带来的大规模人口迁徙,使得这些记忆正面临巨大冲击。就此展开研究,对于乡村规划和发展、乡村记忆保存和传承等意义重大。归纳出集体记忆的社会选择性、动态重构性、媒介依赖性等属性后,构建传统村落集体记忆三要素的研究框架,即主体(记忆者)、客体(记忆对象)、时间,借助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选取60个典型的中国传统村落,采用内容分析等方法,探讨主体诉求及其相应的情感特征、客体如何承载传统价值以及时间演变中村落发展阶段划分等问题。并初步分析了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这三者是如何发生变化的,最后结合乡村规划和乡村旅游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特色旅游小镇作为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承担着产业发展、文化传承、社区管理、空间整合和生态优化等多种功能。针对当前特色旅游小镇产城不融合、特色不鲜明等发展现状,论文以产业整合与景观重构为视角,探讨特色旅游小镇建设的双轮驱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① 以产业整合实现特色旅游小镇建设的转型升级。在挖掘产业共性与识别产业特色的基础上,运用整合手段实现产业互融,激发出产业整合极强的人口集聚、产业集聚、消费集聚、服务集聚、空间集聚以及生态集聚等效应,促进特色旅游小镇的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② 以景观重构实现特色旅游小镇建设的基因传承。通过识别景观基因、提取景观节点、组合景观廊道、构建景观形态的重构路径,描绘出特色旅游小镇文化景观的建设蓝图,以凸显特色旅游小镇的文化基因。③ 将产业整合与景观重构有机结合,形成特色旅游小镇建设的双轮驱动器。在识别景观基因与确定形象定位的前提下开展产业整合,同时利用整合成果提取出景观节点,组成旅游通道,进而整合社会空间功能,形成和谐的景观形态,为特色旅游小镇提供一条产业化与特色化高度融合的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0.
黄震方  黄睿 《地理研究》2018,37(2):233-249
快速城镇化和旅游发展背景下的乡村文化衰落现象,已经成为制约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旅游发展的重大紧迫问题。以乡村文化保护为主线,通过综述乡村文化的研究进展,围绕城镇化和旅游发展对乡村文化是“繁荣”还是“衰落”、是“原真”保护还是“创新”利用、是景观“美化”还是文化“重构”等学术争论的焦点问题,提出了乡村文化保护利用和恢复重构的研究思路、研究方向及主要科学问题。强调应运用区域性、综合性的地理思维和人地关系的视角,综合集成多学科理论和多种研究方法与现代技术,聚焦引领性科学问题,关注城镇化对乡村文化胁迫效应测度及其影响过程与机制分析,重视乡村文化的科学保护、旅游活化利用、旅游村镇化与村镇旅游化、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和乡村多元价值提升,运用社区恢复力理论构建乡村文化恢复模型,依据文化基因、乡愁记忆等理论和建构主义方法确定乡村文化重构内涵,构建符合中国乡村特点的文化重构模式,从而为乡村振兴、乡村文化保护和乡村旅游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据,为国内学者进行乡村文化和乡村旅游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
"冰臼"与"壶穴"之争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李孟华  谢小康 《热带地理》1999,19(4):381-384
对目前见诸报端的“冰臼”之说进行了讨论, 认为目前广东范围内所见之“冰臼”实际上是现代流水地貌之“壶穴”, 并指出, 以“冰臼”作轰动效应来吸引游客, 发展旅游业是不够严谨的。  相似文献   

12.
章怡虹 《地理科学进展》2011,30(12):1570-1573
德国浪漫主义诗人荷尔德林与中国田园诗人陶渊明都被誉为“诗人中的诗人”,他们的诗中都蕴涵着深深的“故土”情结。研究他们的代表作——荷氏的《返乡》与陶氏的《归去来兮辞》,都有许多耐人寻味的地方。尽管文化背景、文化语境、情感基调不一,然而,他们构筑的对“诗意栖居”的憧憬和神往却折射出人类共同的生命艺术境界。本论文分别从两首诗的归因、归程、归宿三方面来论述,两种文化和不同地理环境的特质和基因塑造了两个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诗人,形成了他们别具风格的诗境。  相似文献   

13.
在“双减”及“五项管理”背景下,本文根据题目难易程度,将沪教版修订版《地理练习部分》的填图题、填空题、选择题、连线题等分为浅层学习内容,作为学生的课堂预习学案;将讨论题、辩论题、问答题等作为深层学习内容,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地理练习部分》中综合性强的章节可以作为教师教学质量监控的良好载体。  相似文献   

14.
15.
中国地理学会海洋地理专业委员会集体撰写、王颖教授主编的专著<中国海洋地理>,由科学出版社在1996年9月出版.<中国海洋地理>全书近80万字,图133幅,表158张.共分4篇24章.专辟第一章作为绪论,介绍海洋地理学的发展、现状与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6.
广西边境旅游依托边境的特殊区位和特色旅游资源得到稳步发展,“南博会”对广西边境旅游大发展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借助“南博会”的联动效能,加快资源整合,建构边境旅游新三角,积极参与区域旅游协作,拓宽边境旅游发展空间,实现边境旅游的新跨越。  相似文献   

17.
经济学家廖士(AugustLsch)十分重视空间和区位的关系,他在德国传统的区位理论基础上从事经济与空间配置的研究,提出了经济景观学说。廖士曾希望他的研究能够形成一个新的领域--空间经济学,并能引起经济学自身的重构。但实际上,经济景观说对经济学并没有多少影响。相反,在19世纪50-60年代,他的名著《区域经济学》却对经济地理学发展和区域科学孕育产生了巨大贡献。最近几年来,由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西方经济学家又开始地理学产生兴趣,新经济学或地理经济学应运而生。主要就其研究内容和发展动向进行综述介绍,并在此基础上以西方经济学与地理学融合的新趋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卢衍衡  钱俊希 《地理研究》2019,38(7):1609-1624
公共空间是城市社会互动与文化实践的最重要载体之一。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城市正在经历着从“熟人社会”到“生人社会”的深刻转型。这一背景下,本文以广场舞休闲活动作为切入点,探讨中国城市空间公共性的理论内涵。利用基于Python的数据挖掘及文本内容分析技术,本研究获取了2011—2015年五年间中国社会有关广场舞的公共话语,并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提取出关键的语义要素进行相关分析。本文认为,社会群体通过广场舞这一空间实践来抵抗人与人之间的疏离,试图恢复正在瓦解的集体归属感。广场舞是在“生人社会”转型的宏观背景下,一次微观尺度上的“再熟人化”实践,是对宏观社会变迁的响应和调适。另一方面,什么是公共生活的规则,对于中国都市居民来说没有现成的模板,当代中国城市公共性的建构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协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现代日本的水田开发>一书是由日本古今书院于1997年2月初版发行,日本琦玉大学教授元木靖博士撰写的一部全面系统研究明治时期以来近百年间现代日本水田开发过程、机制、影响因素等方面内容的学术论著,全书30余万字,附图62则,附表55例.本书在充分参考有关研究文献基础上,汇集和融注了著者20余年的研究成果和心得,可谓内容详实、图文并茂.  相似文献   

20.
"数字广州"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探讨了空间数据基础设施(SDI)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数字广州”的要求和发展现状,指出了目前广州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不足,并从政府管理的角度提出了加强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若干策略,涵盖了机构设置,数据政策,数据生产管理模式,人才培养和市场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