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徐祥文  黄崇福 《地震研究》1993,16(2):187-192
本文针对专家评定意见有一定伸缩性的特点,将专家意见表示为评定论域上的模糊子集,利用可能性相加原理,对专家意见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综合性的意见。结果表明,利用伸缩性提供的丰富信息,可以较好地总结专家意见。基于几种模型的仿真可靠性分析结果,本文推荐可靠性最高的模型作为城市平房震害预测统计手段。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FAM模糊人工神经网络的原理、学习方法与规则,提出了用于地震震后序列3种震型的判断标准及现场预报规则,建立了基于FAM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地震现场预报手段与准则.  相似文献   

3.
本文收集了西北地区大量的震害资料及实验室试验结果,利用信息分配、模糊综合评判及信息集中等原理建立了一套适用于西北地区的场地震害的预测方法。文中将场地分为三类:稳定区、基本稳定区和不稳定区。以地形地貌、土的液化、土的震陷、人工填土的厚  相似文献   

4.
模糊检测数据下服役钢筋混凝土桥梁的动态可靠度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服役桥梁的可靠性评估中无法基于不完备、缺陷的检测数据准确获得变量统计特征的问题,提出了模糊检测数据下既有钢筋混凝土桥梁的动态可靠性分析方法。以氯盐腐蚀下引起钢筋截面积减弱,导致结构承载能力和可靠性能降低为主线,采用隶属函数来描述缺陷信息,通过等概率原理将模糊变量转化成当量随机变量,进而基于任意概率密度函数的Monte Carlo抽样方法,分析了一座实桥的动态可靠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模糊检测数据的均值对钢筋截面减弱影响较大,其中保护层厚度均值对其影响最为显著,这同样表现在对可靠指标的影响中;变量模糊幅度的影响较小,在确定隶属函数的过程中,更应注重隶属函数的均值。  相似文献   

5.
模糊优先比方法在地震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群分析中可以用模糊集和模糊关系的原理来决定相似选择的取舍,这种方法可称为模糊相似选择法。中央气象局陈国范同志把模糊相似选择法用于气象研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我们采用类似的方法来研究地震学中  相似文献   

6.
双能CT的基本原理、应用和未来展望(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断层影像(CT)的图像对比度与扫描所用的X光源能谱分布有很大关系。传统CT使用具有能谱分布的一个光源进行成像,有时会出现信息模糊致使两种不同材料在CT图像上完全相同。双能CT使用两个不同分布的能谱对物体进行成像,能够消除单能谱情况下的信息模糊。虽然双能CT的基本概念由来已久,但最近商业系统的出现使双能CT迅速成为一个热点。我们首先概述了双能CT的基本物理原理和双能信号处理方法,包括促使双能CT进入现代医学成像的关键技术。其次,双能CT的应用已非常广泛,本文从其在临床应用角度进行了详细介绍使读者有所了解。最后,我们简要探讨了当前的两个技术发展领域:光子技术探测器和技术合成CT。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以来,针对地震孕育期间孕震信息的模糊性,国内开展了多项模糊数学方法在地震预测中的应用研究。应用这些方法可以将多项指标所显示的孕震的模糊信息转化为清晰的地震预测结果。现仅介绍模糊聚类分析和模糊综合评判两种常用方法在地震预测中的应用研究概况及其预测实效。  相似文献   

8.
地震活动中的信息,诸如某时段的地震活动频率;平均震级;相邻时段的震级变化率以及某一时段的最大震级对于下个时段即将发生的最大震级均属于模糊信息。模糊信息检索就是选取这些信息和即将发生的地震震级相符合,从而对未来时段的地震作出预测。 本文应用模糊数学的模糊信息检索方法,初步研究了乌鲁木齐地区1972年以来的地震活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鲜水河地震带和松潘、龙门山地震带未来半年内是否能发生5级以上的地震进行了多因子模糊聚类分析。介绍了应用系统模糊聚类分析方法的具体步骤。根据各单项预报手段预报效能的清理结果,选用了9项地震活动性及前兆手段为指标,分别建立了鲜水河地震带和松潘、龙门山地震带31个时段的半年预报样本。利用这些样本分别对两地震带半年内是否可能发生5级以上地震进行了模糊聚类分析判断,并对其预报效能作了评分。结果表明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进行综合预报的预报评分值明显高于各单项手段的预报评分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新疆地区大量的破坏性地震的震害调查为基础资料,应用模糊信息分析理论评价了破坏性地震震害面积。采用信息分配概念直接形成震害面积与震级之间的二维经验关系。采用推算法则以及信息集中概念,做出Ⅰ≥Ⅵ、Ⅴ、Ⅵ、…、度在各震级Mi=4.9、5.4、5.9…、8.4的最佳预测——模糊决策,并与常规方法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了一种预报地震的模糊数学方法。该方法包括:(1)从特征因素和预报指标二个论域进行多相模糊统计;(2)对所得的隶属函数进行直积运算,并用条件概率公式建立模糊关系矩阵;(3)通过模糊变换和最大隶属优势准则得出预报意见。对云南地区近期地震活动的预报试验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模糊数学方法在地震学研究,特别是在地震预测工作中起到过重要的作用。近年发展起来的模糊查表法是模糊数学中新出现的一种新的模糊系统有效方法,在智能控制、机器学习、序列建模、综合预测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基于此,把该方法引入地震活动趋势预测和预警研究工作中:首先介绍了模糊查表法的方法与原理,然后基于该方法和由最大震级序列形成的多维样本建立了华北地区及主要地震活动带最大震级时间序列的趋势预测和预警模型,并对获得的模型进行了内符检验,最后对建模方法和计算结果进行了详细讨论。综合分析认为,该方法原理简单直观,计算结果稳健,建模与预测精度较高,外推泛化能力较强,可以作为地震趋势预测和预警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A probabilistic method and a retrieval method of fuzzy information are simultaneously studied for assessment of earthquake hazard, or earthquake prediction. Statistical indices of regional seismicity in three adjacent time intervals are used to predict an earthquake in the next interval. The indices are earthquake frequency, the maximum magnitude, and a parameter related to the average magnitude (orb-value) and their time derivatives. Applying the probabilistic method, we can estimate a probability for a large earthquake with magnitude larger than a certain threshold occurring in the next time interval in a given region. By using the retrieval method of fuzzy information we can classify time intervals into several classes according to the regional seismic activity in each time interval and then evaluate whether or not the next time interval belongs to seismically hazardous time interval with a large earthquake. Some examples of applying both methods to the North section of the North-South Seismic Zone in China are shown. The results obtained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actual earthquake history. A comparison of the probabilistic method with the method of fuzzy mathematics is made, and it is recommended that earthquake hazard be assessed by simultaneous use of both methods.  相似文献   

14.
地震形势的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虞雪君  姚立xun 《地震学报》1990,12(3):265-273
由中国大陆板块内部地震活动与其周缘地震活动的相关性,可以确定我国大陆未来地震活动的主体和地震活动高潮时间[1].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用长时间、大面积的地震活动信息,对重点监测区未来地震作出时、空、强综合评判.全文分为三部分:1.地震强度的预报.对于确定的能有效地估计未来地震强度的5项地震活动性指标,选择加权平均型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监测区未来地震的震级给出明确的结果.2.发震地点预报.对于扫描单元定义了反映b值时空变化的二项指标:b值异常次数Ayi;和b值异常均值byi.通过对二项指标空间分布的综合分析,可以估计未来地震发生的地点.3.发震时间预报.把缺震时间Tlb值回升时间Tbu,作为描述大震前平静过程的二项定量指标.在对未来地震强度作出模糊综合评判后,可用Tl,Tbu二项指标综合推断监测区未来地震发生的时间.总结的九个震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使地震预报定量化、实用化,可以用于地震形势的预测和中、短期地震预报.   相似文献   

15.
在灰色系统理论GM(1,1)模型的基础上,把模糊数学的表达方式用于灰色灾变预测中,建立了地震预测的灰色模糊模型。用此模型对我国川滇、甘宁青、新疆及华北等地区大地震时间序列进行预测检验,结果表明:灰色模糊预测模型比纯灰色系统理论模型要好,因而可在实际地震预测中试用。最后对所得结果及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综合考虑地震预报的三要素(震级、时间、地点),采用模糊集理论的综合评判模型,对预报的效果进行模糊综合评判。在综合评判的基础上,应用判定理论中的序贯分析原理,对多次预报的模糊综合评判的结果进行序贯判定。采用这种判定方法,平均可用最少的预报试验次数判定预报方法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的目的,是把模糊数学中发展起来的模糊识别的直接方法与间接方法,试用于地震综合预报.模糊识别的直接方法,就是直接由前兆指标的从属函数来估计地震危险性并进行预报,其效果依赖于建立前兆指标的从属函数的技巧.文中以地下水氡含量、视电阻率、波速等前兆资料为基础,提出了一种主要依据前兆变化速率及相关系数,并使用其它途径来建立从属函数的具体方法与公式.使用这样的从属函数之后,可以更好地识别出前兆异常,并且更容易区分出异常的起始、终结或发生明显转折的时期.模糊识别的间接方法,本文中采用的是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它与选取表示型类区别的相似系数或距离有关.我们这里采用的是基于模糊等价关系的聚类分析方法.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一系列样本按彼此间的相似程度建立一个模糊相容关系;通过合成运算把这个模糊相容关系改造为一个模糊等价关系;选择一个适当的参数的数值,并对原始样本进行分类.选取某一给定地区的地震活动性的一些统计指标,或者选取由多手段单台或单手段多台得出的一些前兆数据(地形变、地下水氡含量、视电阻率等等),就可以使用上述模糊聚类分析方法来进行地震综合预报.作为说明此方法的例子,文中给出了对我国西部强震及中强震得出的一些初步结果.由所得结果可以看出,利用模   相似文献   

18.
基于模糊概率的多层砖房震害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章军  叶燎原 《地震研究》2007,30(1):99-104
将模糊数学中的模糊概率理论运用于震害预测中,并建立了多层砖房的震害预测模型。研究表明,该预测模型概念清晰、计算简单,具有较好的合理性与实用性,是一种较为精细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9.
探索了用因子分析法识别地震孕育信息。结果很好地反映了共和等地震的孕育信息在震前及震后的演化过程,表明了地震活动性和前兆是同一地震孕育过程中不同阶段或同一阶段的不同表现形式,指出了不同的因子在预报中的时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