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云南宣威煤矿开发遥感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10年获取的WorldView -2遥感图像为主要数据源,以GIS平台为支撑,对云南宣威市(羊场、东山、海岱、田坝)煤矿矿山进行调查;结合野外实地查证及研究区矿权数据和地质资料,系统建立了煤矿矿山遥感解译标志,对矿山开采情况进行解译.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煤矿矿山硐口分布明显受含煤地层及断层限制,硐口越界现象较为普遍.建议矿政管理部门充分考虑矿区地形、地质条件,针对硐口越界矿山,变更采矿权范围,促进矿业秩序全面好转.  相似文献   

2.
基于RS和GIS的浙江省矿山地质环境遥感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16年和2017年获取的浙江省高空间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为信息源,通过对影像进行数据处理,根据影像特征建立了矿山遥感解译标志,并对部分图斑进行野外验证,结合浙江省自然环境、地形地貌等情况,对浙江省矿山地质环境及恢复治理情况进行了遥感调查与动态监测。摸清了该矿区矿山地质环境的现状与变化趋势。取得的成果可为政府部门制定下一步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的决策及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资源一号02C卫星(ZY-1 02C)数据为主要信息提取源,对山西省高平地区的环境地质进行遥感调查。经过室内解译和野外调查,不仅建立了高平地区环境地质的遥感解译标志,还查明了工作区内矿山环境破坏、矿山环境污染和地质灾害的类型及分布情况。调查结果表明,遥感手段的应用可以提高研究区内环境地质调查工作预见性,指导环境地质测绘工作,有效减少野外工作量,提高项目整体工作效率,是环境地质调查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多时相遥感资料的动态对比解译,分析了神府—东胜地区 48000 km2(包括矿区 2756km2)范围地区的地质环境特征及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的现状和演变发展趋势,并对全区地质 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5.
针对三维环境下地质灾害遥感解译成果制图需借助第三方软件,难以自动实现的问题,介绍了基于三维GIS平台iTelluro(网图)的地质灾害遥感解译成果的自动成图方法.以遥感解译专题图制图规范为依据,根据用户选择的比例尺和制图范围,从影像数据库和三维GIS图层中自动获取遥感影像图层、矢量图层、地质地理图层和解译专题图层数据,设置专题地图的渲染样式,并在基于iTelluro的地质灾害三维遥感解译系统上实现了该方法.该方法提高了地质灾害遥感解译成果的制图效率,可及时为地质灾害防治与应急提供信息产品.  相似文献   

6.
在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要修建一大型水利工程,都需要先查明工程地区的地质情况,对基底稳定性做出评价、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地质依据。为此运用遥感与GIS技术对雅鲁藏布江区域进行遥感地质调查,本文通过项目的实践研究,对遥感在区域地质调查中的遥感片种及谱段的选择、图像处理、解译标志的建立、构造断裂地层断层以及地质灾害等方面的解译以及GIS地质制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的认识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石嘴山矿区地表环境动态变化遥感监测,选取覆盖石嘴山矿区的20世纪70年代(1970s)航空遥感图像、2003年SPOT5卫星图像和2009年RapidEye卫星图像,结合野外实地调查资料,建立了完善的地类解译标志;基于ArcGIS软件,对3个时相、不同传感器的遥感图像进行人机交互解译和解译结果叠加分析,得出1970s-2003年和2003-2009年地类变化图;通过对地类变化图的统计分析,得到矿区地类变化及相互转化情况,进而分析其变化规律及成因.结果表明:1970s-2003年间,石嘴山矿区地类变化主要体现为由基础设施建设和水土流失造成的植被覆盖区和耕地向城镇居民点及荒地的转化,而采矿活动则造成煤矸石山、煤堆、水体等地物面积的增大;2003-2009年间,植被覆盖区面积增幅最快,而煤矸石山、煤堆等矿山地物面积减小明显,这与矿区的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8.
青海省聚乎更煤矿区矿山地质环境遥感监测及质量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2011年和2012年获取的2期IKONOS2数据为信息源,在波段组合、数据融合和正射纠正等图像预处理基础上,针对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人机交互解译,对青海省木里煤田聚乎更煤矿区因煤矿开发而引发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情况进行了遥感调查与监测;并将矿山环境调查结果与矿区基础地理及地质资料相结合,根据矿区环境的实际状况,合理选择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因子及权重指标,对该矿区的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进行了动态评价。结果表明:聚乎更煤矿区的矿山地质环境质量呈明显下降的趋势,2012年采矿活动对矿山地质环境有影响的面积较2011年增加了近10 km2,主要是地表植被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破坏,且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进程远远跟不上矿山环境恶化速度。  相似文献   

9.
长江流域基础地质遥感调查与监测,以2000年左右ETM图像为主,20世纪70年代MSS图像和2007年左右CBERS图像为辅,进行地貌、第四纪地质及新构造断裂遥感解译.通过长江流域遥感解泽实践,归纳总结了新构造遥感解译标志.  相似文献   

10.
岩性解译是遥感地质解译中十分重要的内容,解译前首先要根据待解译区地质体的岩性及其组合类型建立遥感解译标志。北巴颜喀拉山群复理石建造因岩性单一、地层厚度巨大、难见顶底且化石稀少,长期以来对该套地层的划分相对困难且争议颇多,形成了众多划分方案。针对这种情况,采用遥感方法,以SPOT5和ETM卫星遥感数据为基础影像,从岩性解译入手进行了最大程度的地质信息挖掘。从4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岩性解译和岩性组合划分的依据,系统地介绍了研究区基于遥感影像的岩性可视化解译标志的建立过程。并利用所建立的解译标志重新厘定了地层的影像特征,细分了各地层岩段或岩性组合,取得了对研究区地层岩性的新认识,为北巴颜喀拉山群地层对比及区域地质调查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11.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数据的获取是研究LUCC的重要基础工作。随着遥感技术的飞速发展,通过遥感提取土地利用/土地覆盖专题信息已成为LUCC研究必不可少的一步。目前遥感专题信息提取水平相对滞后于遥感数据获取,为了提高遥感数据在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应用,寻找一种较好的、具有相对适用性的方法是目前遥感应用的一个迫切要求。本文比较了目前比较常用的几种土地利用/土地覆盖遥感信息提取方法,分别以西部干旱区(柴达木盆地)和东部地区(鄱阳湖地区)为例,提出在GIS支持下基于知识的分层综合分类方法,并通过和其他几种常用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得到如下结果:在自然环境相差较大的柴达木盆地和鄱阳湖地区,采用了GIS支持下基于知识的分层综合分类方法的提取精度均要比单独采用最大似然法、纹理分析法、神经网络分类法等方法的总体精度高出25%,Kappa系数高出0.2。由此可以说明了该方法对于土地利用/土地覆盖专题信息的提取是可行的,同时它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人工神经网络遥感影像分类模型及其与知识集成方法研究   总被引:37,自引:5,他引:37  
骆剑承  周成虎  杨艳 《遥感学报》2001,5(2):122-129
以多层感知器(MLP)为例,探讨了地学知识与ANN融合进行遥感影像分类的方法。首先对MLP网络结构、学习算法及其改进进行分析;然后总结了MLP进行遥感影像分类的一般方法和存在的缺陷;发展了基于知识的MLP神经网络遥感影像分类模型,并具体利用基于规则的MLP方法进行了遥感土地覆盖分类的实验,把获得的结果与传统统计方法与一般ANN方法进行了综合比较,获得了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环境一号卫星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王桥 《遥感学报》2010,14(1):113-126
2008年9月发射的环境一号卫星是中国自主研发的首颗专门用于环境与灾害监测的新型卫星,对中国环境遥感监测技术发展与应用具有里程碑意义。围绕环境一号卫星应用关键技术研究与业务运行,首先对在大量研究基础上形成的环境一号卫星技术性能指标进行了介绍和分析,给出了环境一号卫星CCD、红外和超光谱数据的实例,并从几何精度和辐射特性等多个方面对环境一号卫星数据质量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然后从大型水体环境遥感监测、区域环境空气遥感监测、宏观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的角度,系统提出了环境一号卫星的应用需求;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包括业务流程和数据产品定义在内的环境一号卫星应用方案;最后将所建立的基于环境一号卫星的环境参数反演方法用于京津塘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及巢湖叶绿素a浓度反演,显示了环境一号卫星应用的作用和效果。  相似文献   

14.
结合纹理的SVM遥感影像分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波  张友静  陈亮 《测绘工程》2007,16(5):23-27
针对传统统计模式识别分类方法分类精度不高,分类时未加入像元灰度的空间分布和结构特征以及分类时样本不足等缺陷,采用一种结合纹理的支持向量机(SVM)遥感图像分类方法。该方法在对Landsat7 ETM遥感影像进行纹理特征提取的基础上,构建了结合纹理的SVM分类模型。以河南省汝阳县为试验区,利用此模型对该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分类研究,并将分类结果与最大似然法和单源数据(光谱)SVM分类结果进行定性和定量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单数据源分类效果破碎、分类精度不高等问题;对高维输入向量具有较高的推广能力;总精度达到90%,比单源信息的SVM分类法提高了6%,而与最大似然法相比,总精度提高了近9%,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study, remote sensing (RS) with computer-bas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GIS) techniques are used as a tool for monitoring the water basin area and water quality in Istanbul's relatively less polluted and comparatively less destroyed catchment of the metropolis drinking water dam reservoir named Terkos. It is necessary to work with recent data to be able to identify the effects of urbanization on the water quality of the Terkos dam catchment area that supplies drinking water to the metropolis. RS is an important tool to monitor water quality and urban terrain. For this aim, a project has been initiated at the Technical University Remote Sensing Laboratory, under the Istanbul Water and Sewerage Administration (ISKI) sponsorship in Istanbul. The project uses SPOT-PAN, XS and IRS-1C/D PAN and satellite data of 1993 and 2000 for urban analysis and Landsat-TM and LISS-III satellite data of 1992 and 2000 for water quality. For calibration and validation, ground truth samples are collected from the experimental area. The RS data was converted into the UTM coordinate system and image enhancement and classification techniques are used. Raster data is converted to vector data to assess the study area for analyzing in GIS for the purpose of planning and decision-making on protected water basin zones. As a result of monitoring land use and water quality changes, recommendations are made for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of the protected environment of the Terkos catchment protected area. Measuring land use change is a very important issue for controlling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basin, GIS techniques are performed and results are illustrated in established models on the four protected zones of Terkos water basin.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黑龙江省国土资源遥感影像数据管理系统的相关功能,并对实现这些功能所采用的空间数据引擎技术、遥感影像金字塔技术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7.
施国萍  邱新法  曾燕  仇月萍 《遥感学报》2013,17(6):1508-1517
通过遥感影像云量数据和地面站点日照百分率观测数据建立遥感集成日照百分率模型,模拟遥感集成日照百分率的空间分布。基本思路是以空间尺度上的富余弥补时间尺度上的稀缺。云的移动是连续的,所以一幅云量遥感影像中,某一格网点周围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云量都有可能对该点日照情况产生影响,因此对遥感总云量数据在日照轨迹内及云移动所经路径内重采样,能够更接近可照时段内云量的真实情况。然后按云量和日照百分率的负相关性,建立了日尺度的日照百分率遥感集成综合模型,实现对遥感集成日照百分率的模拟,完成日照百分率的遥感集成空间分布模拟图。结果表明:(1)重采样后的总云量克服了云量观测在时间上的局限性;(2)遥感集成日照百分率克服了气象站点空间上的局限性;(3)遥感集成日照百分率模型模拟精度相对插值法有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A study aimed at generating wheat yield maps of farmer’s fields by using remote sensing (RS) inputs was undertaken during the rabi season of 1998-99 in six villages of Alipur Block of Delhi State. RS derived leaf area index (LAI) were linked to wheat simulation model WTGROWS by adopting a strategy christened “Modified Corrective Approach”. This essentially uses an empirical relation of grain yield and LAI, which was derived from WTGROWS simulation model by running model for a combination of input resources, 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soil types occurring in the area. This biometric relationship was applied to all the wheat fields of the study area for which the LAI was derived from single acquisition of IRS LISS-III data (Jan 27, 99). The LAI-NDVI relation adopted was logarithmic in nature (R2=0.83) and was based on ground measurements of LAI in farmer’s fields in the same area. A comparison of predicted grain yield by the modified corrective approach and actual observed yield for the 22 farmer’s fields showed high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0.8 and a root mean square error (RMSE) of 597 kg ha-1 which was 17% of the observed mean yield. Thus linking of RS information and crop simulation model provides an alternative for mapping and forecasting crop yield under highly variable cropping environment of Indian farms, which is a pre-requisite for implementing Precision Crop Management (PCM).  相似文献   

19.
摄影测量与遥感的融合影像质量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遥感融合图像作为一种产品,其质量如何是图像使用者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图像融合可为摄影测量与遥感提供高质量的遥感融合图像。本文运用主观评价、客观评价、几何质量等三种评价方法对融合后的遥感图像的质量展开讨论。通过实践这些评价方法能够达到融合后图像高质量地应用于摄影测量与遥感生产。  相似文献   

20.
流域是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重要监测项目。应用RS与GIS技术,对陕西省内秦岭金钱河流域露天采掘场进行动态监测,得到2007、2009和2011年3期露天采掘场开发现状数据,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近五年来露天采掘场的变化情况,统计出露天采掘场逐年的数量和面积变化。结果表明,近五年来该流域区露天采掘场数量和面积都在逐年增加,但2009~2011年与2007~2009年相比增幅减小,说明金钱河流域露天采掘场开发活动得到了整治,生态环境质量逐渐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