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一、城市活动断层的研究方法1.应用遥感技术应用遥感技术,如卫星影像及航空照片的地质解译,是鉴别的发现活动断裂,尤其是隐伏活动断裂的重要手段。由于城市中第四系松散沉积物覆盖严重,遥感技术在城市活动断裂中的研究中的应用更是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知识社会的城市生态系统复杂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知识经济诞生为标志的第三次城市革命的来临,正对城市发展和人类社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用生态学、复杂性科学的研究思想、方法,围绕具有生命特征的城市及城市生态系统进行相关问题研究,着重分析了知识社会的城市生态系统复杂性,并进一步探讨了知识社会城市生态环境下的城市管理变革。  相似文献   

3.
<正>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抑制全球气候变暖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森林分布的广阔性、区域性和复杂性等特点,使遥感技术在森林结构探测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不同类型的森林植被由于光谱特征的差异,在遥感影像上表现出一定的灰度差异,为森林资源分类提供了可能。遥感技术具有信息量大、观测范围广、精度高、速度快、实时性以及动态性等特点,使开展大范围  相似文献   

4.
遥感技术是综合了世界上现有的最新科学成就而形成的新兴技术,引进遥感技术将在地球科学上带来一次技术革命。地震科学研究,必须研究遥感技术在地震中的应用问题,现分几个方面来谈。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已上升为我国的战略方针,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地质灾害的恢复与治理是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其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获取客观、真实、准确的地质灾害数据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以湖南省为研究区,利用2015年度的遥感数据,系统地研究了地质灾害遥感监测技术体系方法,开展湖南省地质灾害遥感监测,获取地质灾害信息。相比于传统方法,提出的方法提取了湖南省全域范围内2015年的地质灾害信息,查清了湖南省的地质灾害的情况与特点。利用遥感技术手段,能客观、真实、准确地获取地质灾害信息,能有效地对其进行监测与分析,能为湖南省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修复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卫星遥感技术是"数字湖南"、"数字城市"等信息化建设中信息获取的主要手段。湖南省卫星遥感技术应用于国土资源管理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经过近40年的宣传普及和试验研究,特别是近10年来的长足发展,现已进入到比较成熟的生产实用阶段。已形成湖南省遥感中心、湖南省国土资源规划院、湖南省第一测绘院、湖南省第二测绘院、湖南省第三测绘院、湖南省测绘科研所以及湖南省国土资源信息中心等单位遥感力量组成的遥感技术应用队伍,拥有500多名遥感专业从业人员,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遥感技术的研究发展和产业化面临着巨大的需求和发展机遇,完善遥感技术体系的建设,实践科技发展三大战略,规范和提高遥感产品生产能力,将遥感技术发展成为一项工业,是遥感技术顺应新时代的战略选择。本文基于产业经济学原理和遥感技术本身特点,对遥感产业化提出了技术发展、产业化和市场竞争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生态敏感性评价对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治理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和科学价值。本论文在RS、GIS技术支持下,采用ETM影像、土壤分布特征以及其他相关地理信息,选用土壤类型、植被覆盖程度、土地利用现状等作为生态敏感性评价的主要因子,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因子的权重值,建立生态敏感性评价模型,对农牧渔交错区(以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为例)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的研究。该文的研究结论是:低度生态敏感区以湿地生态系统和湖泡生态系统为主,包括生态状况维持较好的草原区域,抗自然灾害能力较强;中度生态敏感区以农田、草原复合生态系统为主,具有一定的生态恢复能力,能抵抗适度的人为扰动;高度生态敏感区以沙土农田、沙地草原以及湖泡周围的盐碱地生态系统为主,自我调节能力弱,相对稳定性较差。本文研究表明,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影像信息,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相关空间分析方法进行区域的生态敏感性评价,具有实际可操作性,评价结果合理可靠,可以为区域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了航空摄影测量、倾斜数字航空摄影、三维激光扫描、D-InSAR等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技术特点,深入分析其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的具体应用,为城市管理的决策工作提供重要支持。  相似文献   

10.
根据遥感技术成果,建委于1984年编制了腾冲县城总体规划,规划面积5.88km2,并经省地批准于1985年实施,对城市建设发挥了重要的龙头作用。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城乡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实现了历史的飞跃,城乡的面貌在日新月异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对城市公共信息导向识别系统中冗余信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公共信息导向识别系统是围绕城市公共空间和公共场所的信息传播,是城市信息传播的符号载体,具有着导向指示、视觉识别、信息传达和文化传播等多方面功能。本文将以城市公共信息导向识别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冗余信息在城市公共信息导向识别系统中的构成因素。另外,笔者认为城市公共信息导向识别系统中的冗余信息分为有效冗余和无效冗余,两者的存在各有其因,它们对于导向识别系统中的信息传播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城市生态环境地球化学风险性评价已经成为地球化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近年来我国进行了大量的城市地球化学工作,但还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完善的系统评价体系与方法。结合济南市发展现状,尝试从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地质环境角度,提出城市地球化学系统评价体系的模型,以期协调城市化进程中人为扰动(工程活动等)和地质环境的对策,也是对城市环境地球化学工作的一种探索。  相似文献   

13.
It is an effective way in realizing urban coordinat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 establish a series of indicators and to evaluate urban environmental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arbin City in Northeast China, an indicator system including five subsystems and 37 indicators was established for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n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indexes of all urban subsystems and complex system were calculated quantitatively using the comprehensively integrated methods composed of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weighed index method, and then the comprehensive level of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degree of urban interior coordination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1) the overall urban development presented an uptrend, however, the interior development was not well balanced from 1996 to 2006; 2) the development in each subsystem presented a strong fluctuation; and 3) the development in resources subsystem showed a downtrend. Based on those results, the suggestions of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ere put forward at the end.  相似文献   

14.
城市空间格局变化监测能够反映城市建设空间的发展规律和特点,为城镇体系发展规划、优化以及城市空间开发集约利用等提供重要基础。该文选取山东省作为研究区域,以全省17个地级以上城市城区为研究对象和统计分析单元,以2000-2017年7个时期高分辨率正射影像提取其城区边界和部分时期内部结构数据,采用城市扩展面积、城市扩展速度、城市扩展强度及紧凑度等指标,对山东省17个地级市城市空间格局发展变化进行综合分析,对城市扩展、城市用地等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地级以上城市空间格局演变整体呈现出以济南青岛为中心的东西两极发展格局,整体发展较为均衡,但东西部差距依然较大。城市紧凑度较低,以粗放型土地增长模式扩展,面积扩张过快,占用耕地比例较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不够。研究成果可为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促进城镇高效、集约、节约、绿色发展等提供了合理的建议以及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青藏高原城镇体系的时空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体系的形成和发育对区域城镇化进程及社会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对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与相对落后的社会经济基础,导致城镇体系不甚健全。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薄弱,不利于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及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为此,本文以建制镇以上的镇区和城市市区为研究对象,结合统计数据与遥感数据,借助GIS空间分析方法对青藏高原1990-2015年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和规模结构进行时空演变格局分析,并采用重心移动模型揭示了青藏高原城镇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重心的迁移规律。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城镇空间分布总体呈现出“东南密集、西北稀疏”、“大分散、小集聚”的格局;城镇分布在时间上具有阶段性增长特征且总体趋于集聚,在空间上不均衡程度呈上升趋势但2005年后明显减缓;虽然建制镇数量大幅增长,但96.88%的城镇规模在5万人以下,大中小城市发育不足;城镇人口规模重心呈现“先向西南,再向东北,又向西南”的移动轨迹;城镇用地规模重心呈现“先向东南,再向西北,再向东北”的迁移趋势。本文研究了青藏高原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及其时空演变特征,为青藏高原新型城镇化及城镇空间格局优化提供基础依据;提出了资料缺乏和统计口径不一致的条件下城镇规模的合理估算方法,对我国城镇化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urban morphology as well as its impact on the transportation system during the urban expansion of Shanghai in the last more than 20 years(1986-2008).Based on data from 3 comprehensive transport surveys of Shanghai since 1986,the changes in residential trip demand,vehicle use,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rips were studied to understand the demands on the transportation system.The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ose changes in transportation demand were discuss...  相似文献   

17.
Since 1949,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amount and distribution of China's urban population. From the analysis on the change in total urban population, it can be learnt that urbanization progress can be controlled mainly by social-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government policy through influencing the migratory growth of urban population and the number of organic cities. In the period 1949-1990, the states of megalopolises had gone up; medium-sized cities had decreased. It is estimated that the total urban population of China will still increase at a rapid speed in the coming 10 years; there will not be great changes in grade system of urban scale; and urban population may shows a tendency to move to coastal area.  相似文献   

18.
烟台市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烟台市为例,从生态环境协调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接受性等方面,构建了2004年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特尔斐等方法计算了其可持续利用度。结果表明,烟台城市土地利用目前仍处于可持续利用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19.
基于潍坊市近50年来历史遥感影像,通过人机结合的方式,对历史影像进行中心城区范围提取,并开展面积变化、扩张速度和扩张强度、紧凑度、分形维数、重心迁移等相关指数的统计分析,发现潍坊市中心城区扩张的历史演变规律。通过提取水系、道路等城市发展相关要素,分析对其历史变化情况进行专题分析,以此为城市发展和规划提供数据和决策支撑。研究发现,潍坊市中心城区的空间形态演变规律初期向东侧发展,与寒亭区、坊子区形成三角状星型结构。后发展形成东西一体相连的单中心城区结构,最终形成潍坊市中心城区东西、南北十字结构。  相似文献   

20.
基于GIS的南宁城市生态系统敏感性评价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建立南宁市区生态系统敏感性评价因子指标体系和利用AHP法确定评价因子权重,构建南宁城市生态系统敏感性综合评价模型,采用ArcGIS的空间叠加分析功能生成评价结果图,根据结果对南宁城市生态敏感性的空间分布特点做出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从而为建立相应的生态安全战略,实现南宁市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决策支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