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望谟县包树地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已有资料显示,存在寻找萤石等重要矿产的潜力。为了推进区内萤石矿的找矿工作,为下一步找矿提供找矿靶区,本文通过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剖面测量、槽探、物探、钻探等手段,在区内发现了两套构造蚀变体(SBT),圈定了13个萤石矿体。初步查明了这些矿体的分布范围、赋存状态、规模、数量及其变化规律,估算了潜在资源。结合对区内萤石矿成矿地质条件和成矿规律的分析,圈定了望谟打岩萤石矿找矿远景区、望谟新屯萤石矿找矿远景区及望谟石屯萤石矿找矿远景区三处成矿远景区。应用固体矿产预测方法,建立预测模型对这些远景区的萤石矿资源进行预测,得出:望谟打岩萤石矿找矿远景区存在潜在萤石矿资源,具有较大的资源潜力;望谟新屯萤石矿找矿远景区存在潜在萤石矿资源,具有较大的资源潜力;望谟石屯萤石矿找矿远景区,成矿概率为≤01,具有成矿的基本条件,资源潜力较小。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构造地球化学角度,论述了区内Ag,Pb,Zn等多金属成矿元素的聚矿成矿环境,阐述了成矿元素聚矿成矿与印支燕山期NNW向构造岩浆活动晚期脆性形变的密切关系。聚矿成矿具一定规律,受NNW向压性形变控制。从元素集散规律分析了区内的重要找矿前景,被破坏的NNW向构造岩浆岩带是该区寻隐伏和半隐伏矿带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3.
闽东地区前震旦系基底变质岩在火山岩中呈"天窗"零星出露,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火山-侵入岩活动强烈,断裂构造发育,是福建省重要的成矿找矿远景区之一.文章对区内各类矿(床)点的成矿地质特征加以归纳、总结,并对区内控矿因素及找矿前景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石门磺厂雄黄矿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成矿主要控制因素等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一号窿已知矿体反映的找矿标志与区内其它有成矿可能地段类比,且为今后的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研究区位于安徽北淮阳成矿带西段。本文在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和研究区内物化探异常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研究区内矿(化)点的成矿地质条件进行综合研究,总结归纳了研究区内各矿(化)点的矿化成因类型,对研究区找矿潜力作出评价,并指出下一步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6.
研究区位于安徽北淮阳成矿带西段。本文在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和研究区内物化探异常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研究区内矿(化)点的成矿地质条件进行综合研究,总结归纳了研究区内各矿(化)点的矿化成因类型,对研究区找矿潜力作出评价,并指出下一步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7.
延边东部金铜矿化区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焦玉凯 《矿产与地质》2008,22(2):158-163
珲春东北部金铜矿化区与古生代、中古生代火山岩浆活动有关。通过对中生代火山岩及矿区地质特征,构造控矿特征及已知典型矿床的研究,提取多元综合成矿信息,总结出矿化区控岩、控矿条件及找矿标志,确定了区内找矿靶区和找矿方向,并对成矿远景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8.
沙坪沟整装勘查区位于安徽北淮阳成矿带内,是皖西地区最主要的钼铅锌多金属矿化集中区。研究区内已探明十余处铅锌矿,以小型矿为主,但缺乏较为系统的研究和总结。为了厘定区内铅锌矿与成矿地质体的关系以及成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的类型和属性,总结成矿作用特征标志,指导找矿预测,本文开展了区内典型矿床"三位一体"成矿特征的总结研究。研究结果揭示区内铅锌矿化类型分为角砾岩型、矽卡岩型、构造蚀变岩型和热液脉型4种,成矿地质体为燕山晚期中酸性岩浆岩,成矿构造为NE向和NW向断裂构造交会部位,成矿结构面主要为NE和NW断裂构造面、角砾岩筒、层间破碎带以及接触带等。在总结归纳铅锌矿成矿作用特征和找矿预测要素的基础上,建立起区内铅锌矿找矿预测地质模型,并对找矿潜力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9.
川西可尔因矿集区稀有金属矿床成矿规律与 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可尔因矿集区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查明矿集区地质找矿方向,对矿集区内成矿地质条件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总结。研究表明稀有金属成矿主要与印支晚期—燕山早期的中-酸性花岗岩有关,岩浆侵位与成矿伟晶岩脉之间具有结晶分异演化关系。含矿岩浆不均一的结晶分异作用,导致了稀有金属矿化多分布在可尔因岩体东部和南部。在过铝质高挥发分的钙碱性-高钾钙碱性岩浆侵位和结晶分异演化过程中,在岩体与地层的接触带构造发育地段,形成了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体,具有"岩浆岩-地层-构造"控制成矿的特征。据此提出了矿集区内的找矿标志和岩体与地层接触部位为今后找矿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0.
重点介绍大顶金矿区的地质特征及区内主要矿脉体(36号矿脉群)特征,同时,对控矿因素作了一定的分析,初步总结了36号矿脉群在双顶矿段北东缘的成矿规律,指明了本矿区的找矿标志及下一步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1.
豫西寨凹隐伏岩体对周边银多金属矿的控矿作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总结了寨凹地区的地质背景、寨凹隐伏岩体的地球物理特征和成矿特征,探讨了该隐伏岩体对区内银多金属矿的控矿作用,建立了成矿模式并指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2.
赣东北德兴矿集区成矿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厘定德兴地体中德兴矿集区的含矿建造格架,通过分析探讨矿集区内铜厂、银山、金山典型矿床的含矿建造、成矿时代、成矿模式及成矿中心.探索提出今后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3.
华北地台北缘中段金矿成矿规律浅析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华北地台北缘地质环境复杂,金矿类型繁多,金矿空间分布不均一。对区内九处大型以上矿床的区域成矿地质背景、金矿成矿条件、控矿因素、成矿作用、矿床成因等进行对比和研究,认为区内的金矿床均属地层建造、构造、岩浆活动“三位一体”成矿;矿床成因类型有别,是成矿地质背景差异所造成的不同单元中的地层建造、构造运动、岩浆活动三个互补因素各自所起的作用不同所致;总结出不同类型金矿床的成矿规律,指出找矿方向和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4.
长排铀矿床位于诸广岩体南部长江铀矿矿集区中部,区域上处于岩浆岩带、断陷带、深大断裂交会区和华夏古陆隆起与凹陷的交会部位,成矿地质背景有利。区内多期次岩浆活动和白云母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等多种蚀变叠加,北北西向含矿断裂发育,成矿条件优越。通过对该矿床勘查成果的总结和成矿预测研究,认为长排铀矿床由小型到大型的突破,是在开拓找矿思路、创新找矿方法、总结前人找矿经验和棉花坑矿床成矿模式,以及建立区内地质、物探、化探"三位一体"勘查模式的基础上取得的。进一步分析区内构造、蚀变、岩性界面、成矿热液活动及铀成矿环境等控制因素,提出含矿断裂带膨胀、分支复合、多期次热液蚀变叠加等部位为成矿和赋矿的有利部位,结合物化探测量成果,预测矿床南部长坑地段60、78号带和水石地段71、73、86号带等成矿条件好,其深部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5.
<正>1 研究目的(Objective)本文以最新的沉积型锂矿研究方法和思路为指导,以锂为主攻矿种,兼顾镓、锗等矿产,对扬子陆块北缘开展系统的调查评价工作,大致查明区内成矿地质背景,总结区内锂等多金属矿成矿地质条件、控矿因素及矿化富集规律,评价区内矿产资源潜力。为下一步勘查部署提供依据,支撑陕西省战略性矿产找矿行动,促进陕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2 研究方法(Methods)采用1∶50000矿产地质调查、1∶5000地化剖面等手段进行概略检查,圈定成矿有利地段;对发现的成矿有利部位采用1∶10000地质草测、1∶2000地化剖面、槽探等手段开展重点检查,圈定矿(化)体;系统分析区内岩性、岩相古地理等成矿条件,总结矿化富集规律,圈定找矿靶区,评价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16.
灵山岩体演化特征及其与稀有金属的成矿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岩体时空分布、岩石化学成分、造岩矿物、副矿物、微量元素、稳定同位素、成岩温度、压力等特征,论述了灵山岩体演化与钽铌等稀有金属成矿的关系,简述了区内典型稀有金属矿床主要成矿地质特征及其与岩体的成因联系,进而肯定了区内钽铌等稀有金属找矿的良好前景,并提出了今后找矿的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王浩楠  陈建平  刘浩 《江苏地质》2023,47(3):297-304
以祁连山北缘西段为研究区,以沉积变质型铁矿为预测矿种,通过铁矿成矿地质规律研究,总结找矿模型,确定找矿标志。基于GIS信息处理技术及其空间分析功能,运用ArcMap、MapGIS平台提取并分析研究区的多源成矿有利地质信息。认为区内沉积变质型铁矿的成矿有利地层为长城系桦树沟组,断裂是主要控矿构造,8 km是断裂的最佳控矿范围,岩体不是研究区内沉积变质型铁矿的主要控矿因素;Zn、Mn、Ba异常可以作为研究区内沉积变质型铁矿的重要找矿标志。运用证据权法,将研究区划分为810个网格单元,提取17个证据因子进行成矿预测,共圈定了14个A级、3个B级成矿远景区,为研究区的找矿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新疆阿尔泰西南缘金矿成矿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董永观  芮行健 《矿床地质》1998,17(Z1):233-236
阿尔泰西南缘是阿尔泰金重要成矿区之一。经对区内金矿床研究,本文将研究区内由sW向NE分为4个成矿亚带,重点阐述各成矿亚带金矿成矿地质特征、代表性金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控矿条件,总结其金矿成矿规律,指出区内金矿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川北铀矿田主要地质特征、铀矿化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区内铀矿成矿规律、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进行分析研究认为,矿床形成经历了沉积、成岩、后生和表生等几个阶段,是多阶段地质作用的产物。同时结合前人工作资料,对工作区的找矿远景进行了分析,认为区内具有良好的成矿远景及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20.
焦森 《地质论评》2021,67(Z1):67z1143-67z1145
正研究区位于福建省邵武市大坪—张厝一带,区内断裂构造发育,萤石矿化强烈,物化探异常明显,萤石矿床(点)众多。综合区内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区内萤石矿找矿潜力大,新发现的张厝、新坪萤石矿通过进一步工作,有望达到中大型萤石矿床规模。1 区域地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