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旧沈阳县治以南4里处,有浑河的支流“沈水”,亦称“小沈河”,俗称“五里河”。于是,辽、金的“沈州”,元代“沈阳路”,明代“沈阳中卫”,近、现代的“沈阳县”、“沈阳市”,其名称中的“沈”或“沈阳”皆因其坐落于沈水之滨。  相似文献   

2.
于从明 《地理教学》2009,(11):27-29
一、重“理”轻“地” 先“地”后“理”是中学地理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中学教材也是按照这一顺序编写的。初中主要学习“地”——中国、世界,即了解“在哪里”“有什么”“怎么样”等知识;高中主要学习“理”——自然地理基础理论和人文地理基本知识,即掌握“为什么”“怎么办”等知识。但是,由于现行中学教育体制和高考应试模式的深刻影响,许多学校并没有科学有序的执行好先“地”后“理”这一地理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3.
王德 《地理教学》2010,(16):10-11
陶行知先生认为:课内获得的知识是“闻知”“说知”,实践获得的知识是“亲知”,“亲知”是根本,“闻知”“说知”要结合在“亲知”上,才能成为“真知”。以往的地理教学往往过于“重结论、轻过程”,这使学生的思维和个性发展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4.
凌锋 《地理教学》2009,(5):30-31
“学问,学问,学就得问”。“问”,是思维的起源,是探索的开端,是学习的钥匙。学生“问”的思维一旦被打开,如同火山爆发,学习潜力会最大限度的开发。那么,如何培养学生“敢问”、“想问”、“会问”、“再问”的“问”的思维,让学习因“问”而精彩呢?  相似文献   

5.
王颖  段霞  吴康 《地理科学》2020,40(5):786-792
剖析北京“腾笼换鸟”产业转型升级的现状,在针对“新鸟”进笼“老鸟”去哪问题,“老笼”空间结构合理优化问题,“老鸟”涅槃“新鸟”培育问题,“老鸟”和“新笼”承接问题的分析基础上,提出应完善京津冀产业链协作,“腾笼换鸟”拓展区域联动发展空间;东西城合并成首都特区,“腾笼换鸟”保护北京历史文化名城;切实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腾笼换鸟”提升企业内在动力机制;规划建设“微中心”小城镇,“腾笼换鸟”促进北京人口有效疏解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任明 《中国地名》2009,(8):142-142
沈阳最初称“侯城”,“承德”“奉天”是别称。一二九六“沈阳路”,一六三一为“盛京”。七千余载太阳鸟,建城二千二百龄。秦开开埠功昭日,清朝两代帝王陵。紫气东来“浑河”水,绕城西游入“辽中”。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理》课程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融合“开发校本课程”“优化分级教学”“践行混合教学”“深化学科群建设”“丰富课外实践”“建构多元评价”六个教学环节,提升大学生核心素养,解决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脱节的难题;将“研”“学”“赛”“练”等环节深度联结,实现《中国地理》课程的教学模式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8.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倡导“以学为中心”的单元式学习形式。本文打破碎片化教学束缚,完成对教材固有“内容单元”的解构,重构出初中地理复习课系统化的“学习单元”教学模型,并以“地形”学习单元为例,设置“取复习内容,开展基点分析”“梳理复习知识,重构学习单元”“创设驱动问题,创建学习活动”“聚焦生命在场,贯彻多元评价”“践行减负提质,巧设单元作业”五环节开展复习课教学,最终实现学生的“生命在场”而非“身体在场”。  相似文献   

9.
一、向“戏化”活动课说“不” 活动课“戏化”,就是人们常说的教学“做秀”、“演戏”。  相似文献   

10.
白宝石 《中国地名》2013,(12):19-19
中国“琴、棋、书、画”当中的“琴”,是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弹拔乐器之一,现称“古琴”或“七弦琴”。古琴的制作历史悠久,许多名琴都有可供考证的文字记载,而且具有美妙的琴名与神奇的传说。其中最著名的当属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和蔡邕的“焦尾”。  相似文献   

11.
地理科学是提升人类对地球表层认知、探索人地关系、解决资源、环境、发展所面临的复杂问题的重要支撑。引领科学发展,支撑领域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培育,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使命与职责。追踪地理科学领域前沿,优化学科布局并开展战略引导是基金委地理科学学科工作的重要任务。以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理科学领域4 479项申请书为样本,运用词云分析方法,对申请书的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剖析了地理科学及各分支学科的研究热点。结果表明:“深度学习”“气候变化”“生态系统服务”“高光谱遥感”“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等是2021年地理科学研究内容与方法的热点关键词。在分支学科间交叉融合方面,信息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共现关键词主要有“空间分析模型”“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机器学习”等;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共现关键词主要有“生态系统服务”“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可持续发展”“情景分析”等;自然地理学与信息地理学的共现关键词主要有“遥感监测”“尺度效应”“机器学习”“数字土壤制图”等。未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将从关键词设置、学科间交叉融合等途径入手,进一步从战略层面优化地理科学研究布局,引导科学家聚焦地理学基础理论与热点前沿问题,服务碳中和、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相似文献   

12.
“境脉”式教学综合了问题式教学和情境教学的优点。本文以高三复习课“桥”为例,以“为何修→在哪修→如何修”为“思路脉络”,将“情境脉络”“知识脉络”和“素养脉络”融汇贯通,以此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中国革命中最惊心动魄的搏击。莫过于蒋介石的“围剿”与毛泽东的反“围剿”。 1927年4月12日得手以后,蒋介石没有想到对付共产党人还需要“围剿”。而且是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四而五的“围剿”。后三次不得不亲任总司令。连“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都无暇顾及,一心一意,专心致志地“先安内而后攘外”,“攘外必先安内”。最后一次不得不动用其所能动用的全部力量。直到被张学良“兵谏”于西安。闹到如此之大不可收拾的局面,还感叹最后就差两个星期。“剿共”不成。对蒋来说确实是痛惜之情溢于言表。这些“围剿”都是围绕中央苏区——瑞金展开的。  相似文献   

14.
吴晨辉  张争胜 《地理科学》2022,42(6):1055-1063
“遗产化”是一个动态复杂的社会过程。基于在海南省琼海、文昌两市的田野调查,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融合的研究路径,分析手抄南海航行路线指南《更路簿》“遗产化”路径和影响机制,以及交织在其中的复杂社会关系和地方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他者”和海南渔民在《更路簿》“遗产化”过程中会产生相互作用,其作用力量强于“我者”;《更路簿》由渔民家庭内部相传的用于出海作业的“秘本”转为公共领域的具有主权物证价值的“文化遗产”,渔民被赋予了南海“发现者” “经营者”的身份标签;文物收集和文化活动推进了“遗产化”并使不同群体产生互动,“我者”可在“他者”开展的遗产工作中干预“他者”的遗产认知和行为方式;《更路簿》可转化为旅游资源,但尚未形成强有力的“卖点”带动旅游业,居民在利用其带来的经济机会方面处于弱势;“遗产化”有助于《更路簿》记忆的复现和保存,但渔民的“个体记忆”被削弱,也使地方文化结构被重构;《更路簿》在琼海的植根性和“遗产化”效果强于文昌。  相似文献   

15.
自汉代以来,以各族语言称呼的“伊犁”地名,以不同的汉译方式,见诸汉文典籍。其中最为经典的有自汉至唐的“伊列”,唐之“伊丽”,西辽之“益离”,元之“亦刺八里”,明朝时的“亦力把里”,清代以来的“伊犁”。这些称谓都是汉语对“伊犁”本来发音的不同译写形式,其本质并无差异。从古至今,还很少有人对“伊犁”一词的本来意义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6.
“学材”观强调“用教材教”,而教材内容重构是实现“教材”向“学材”转化的措施之一。本文从师生教学和教材编写的视角出发,分析了教材重构的必要性,提出了“解构、评估、重构”的思路,并以“地球的演化过程”一节为例,说明了教材重构的过程,以期促进师生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落实“学材”理念。  相似文献   

17.
朱爱华  相炜 《地理教学》2010,(8):50-51,25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学生不是“学教材”,而是“用教材学”。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局限在教材的范围内组织教学,而是要以课标为准绳,以学生的特点为出发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即对教材内容进行灵活的“增”“补”“换”“调”。下面就以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为例,谈谈实际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8.
周霞 《地理教学》2010,(22):9-10,15
[探究活动1]阅读课文及图片,了解长江流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概况。(鲁教版教材已经提供了“长江流域图”、“沿32°N中国地势剖面图”、“长江流域主要资源分布图”、“长江流域经济分布图”、“长江主要港口分布及各河段通航能力示意图”,还需要补充“中国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中国商品粮基地分布图”。)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本文说明了“五育融合”的概念及内涵、“五育融合”在地理教学中的价值、“土壤”教学如何渗透“五育融合”。通过课程设计融“五育”、活动探究融“五育”、教学评价融“五育”等方面阐述了高中地理教学“五育融合”策略。  相似文献   

20.
史新强  江晔 《地理教学》2009,(12):37-39,19
《地理:地质学、环境与宇宙》是由浙江教育出版社编译发行的美国高中(9-12年级学生)主流理科教材中的地理教材。全书条理清晰,内容丰富,由“地球科学”、“地球的构成”、“地表的演化”、“大气圈与海洋图”、“动态的地球”、“地质年代”、“资源与环境”、“地球之外”八个单元构建了完整的知识体系。有不少地方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