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淀粉粒分析方法,对安徽濉溪石山子遗址(约7000aB.P.,33°51'N、116°49'E)出土的5件石磨盘和5件石磨棒表面附着残留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批石器表面残留物中包含了种类丰富的植物淀粉粒,其可能的植物种属来源至少有8类,包括薏苡(Coix lacryma-jobi)、小麦族(Triticeae)、山药(Dioscorea opposita)、莲藕(Nelumbo nucifera )、 莲子(Nelumbo nucifera)、豇豆属(Vigna)、燕麦属(Avena)和姜科(Zingiberaceae)等,此外还有一部分未知种属的疑似禾本科植物的淀粉粒。统计结果显示,来自薏苡、小麦族以及疑似禾本科植物的淀粉粒无论是绝对数量还是在器物表面的出现频次都远高于其他植物种属的淀粉粒,应为这批石器的主要加工对象,此外,来自山药、莲藕等块根块茎类植物的淀粉粒,其数量和出现频次也较高。石山子遗址出土石磨盘、石磨棒表面残留物中淀粉粒组成的多样性表明了这些石质工具加工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古人类植物性食物资源组成的多样性,同时,从观察到的淀粉粒植物种属来源来看,石山子遗址先民的生业模式似仍以采集经济为主,其农业经济的发展则相对滞后,这一特点的形成可能与该遗址所处的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有较大关系。研究结果为探索新石器时代中期淮河中游地区古人类对植物资源利用以及当时的农业发展状况等问题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杨晓燕 《第四纪研究》2017,37(1):196-210

自20世纪末21世纪初淀粉粒分析方法应用于考古学领域以来,已经在中国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中国学者通过开展现代植物淀粉粒形态学研究建立了一系列不同种属植物淀粉粒的鉴定标准,而对现代淀粉沉积过程的相关模拟实验的开展则为古代淀粉数据的解释提供了理论基础。经过近20年的普及和发展,古代淀粉研究帮助我们在粟作和稻作农业系统的形成和演化、生产生活工具的功能以及社会生计模式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认识。然而,伴随着发展,淀粉粒分析方法在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却越来越多,如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大量出现的小麦族淀粉该怎么解释、现代数据库样本量不足导致的鉴定标准不统一、容易受到污染等,都需要面对与解决。

  相似文献   

3.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中心,自然环境复杂,生业经济形式多样,东西方文化交流频繁,是了解欧亚大陆古代人类活动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区域。从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在该区域出土了丰富的石制品,但对其功能的研究较少,尤其是一些中国内地不常见,而与中亚、欧亚草原类型相似的石器。本文对新疆伊犁地区青铜时代吉仁台沟口遗址(82.77°E,43.84°N;3600~3000 cal.a B.P.)出土的具有安德罗诺沃文化特征的长条形石磨盘、石杵和饼形石器的表层残留物进行了淀粉粒和植硅体分析,为这些石器的功能研究提供了直接证据。分析结果显示,石器表面的淀粉粒来自禾本科小麦族(the tribe Triticeae)和某些块根块茎类植物,而石器表面发现的775粒植硅体中,粟类作物稃片植硅体占9%,其他类型的植硅体以早熟禾亚科(Pooideae)型和棒型为主,另在石杵上发现栝楼属(Trichosanthes)植物果皮植硅体及植物组织。结合遗址中大植物遗存证据,研究结果表明:石磨盘曾用于研磨麦类作物种子和某些块根块茎类植物,石杵亦用于麦类作物研磨,但也对粟类作物进行脱壳以及加工栝楼属植物果实。用于分析的饼形石器有两种类型,第一类为打制饼形石器,残留物中的植物遗存显示可能与石磨盘组合用于加工植物的块根块茎;第二类为磨制饼形石器,其表面发现极少量粟类稃片植硅体,推测其可能用于粟类作物脱粒。研究结果为新疆伊犁地区考古遗址出土安德罗诺沃文化石器的功能、农作物加工过程,以及古代社会生计模式的认识提供了依据;石器残留物中块根块茎类淀粉粒以及农作物植硅体的发现,是对已有大植物遗存分析结果的进一步补充。

  相似文献   

4.
The quest for direct lines of evidence for Paleolithic plant consumption during the African Middle Stone Age has led scientists to study residues and use-wear on flaked stone tools. Past work has established lithic function through multiple lines of evidence and the spatial breakdown of use-wear and microscopic traces on tool surface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starch assemblages and the botanical identification of grains from flake and core tools to learn about human ecology of carbohydrate use around the Niassa woodlands, in the Mozambican Rift. The processing of starchy plant parts is deduced from the occurrence of starch assemblages that presumably got attached to stone tool surfaces by actions associated with extractive or culinary activities. Specifically, we investigate starch grains from stone tools recently excavated in northern Mozambique at the site of Mikuyu; which presumably spans the middle to late Pleistocene and represents similar sites found along the Malawi/Niassa corridor that links East, Southern, and Central Africa. Starch was extracted and processed with a diverse tool kit consisting of scrapers, cores, points, flakes, and other kinds of tools. The microbotanical data suggests consumption of seeds, legumes, caryopses, piths, underground storage organs, nuts, and mesocarps from more than a dozen families. Our data suggest a great antiquity for starch use in Africa as well as an expanded diet and intensification.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淀粉粒分析方法对河南唐户遗址(约7.8~7.0ka B.P.)出土的裴李岗文化时期6件石磨盘、2件石磨棒和8件陶炊器残片表面附着残留物进行了分析, 共提取到6类不同形态的淀粉粒, 鉴定结果显示有分别来自小麦族(Triticeae)、粟(Setaria italica)、水稻(Oryza sativa)、栎属(Quercus)、莲属(Nelumbo)以及未知种属的淀粉粒。石磨盘、石磨棒表面附着淀粉粒种类的多样性表明该类工具在当时被用于加工多种需要碾磨或脱壳的植物果实或块根块茎。粟、水稻、小麦族及栎属等淀粉粒的同时发现也表明, 农业种植和采集是唐户先民获取植物性食物资源的主要途径。此外, 根据粟的淀粉粒在实验选取样品表面普遍出现的情况, 同时结合邻近的贾湖遗址植物考古和生产工具研究结果来看, 以粟种植为主, 水稻种植为辅的农业生产活动可能已成为唐户先民经济活动的主体。  相似文献   

6.
青海丰台遗址是一处卡约文化遗址,约3200~2800aB.P.。通过对其灰坑中提取的淀粉粒分析了该区域当时先民们对植物利用情况。灰坑中包含了来自于小麦族(小麦属、大麦属)、粟、百合科及块根块茎类植物的淀粉粒,还包括可能来自于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nch)、豆科豇豆属,或豌豆属及鹰嘴豆属的淀粉粒,但是高粱在该遗址中以前还未发现过,是否含有高粱淀粉粒需要其他证据验证。从发现的淀粉粒种类来看当时先民们利用植物的多样性。另外,结合浮选结果发现,该遗址中小麦族植物包括大麦(Hordeum vulgare L.)和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但以大麦为主,可能是先民们对气候环境变化适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现代淀粉粒形态数据是鉴定古代淀粉粒的基础。为完善块根块茎植物形态数据库及建立相关鉴定标准,我们采集了17科33属52种现代块根块茎类植物样品进行淀粉粒形态对比和分析。实验结果显示,块根块茎类植物淀粉粒形态多样,在平面上呈现多边形、半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在三维空间里呈现碎球形、球形、椭球形、钟形等多种形态;黄独(Dioscorea bulbifera)、地涌金莲(Musella lasiocarpa)等具有特殊形态特征的植物类型可以鉴定到种;包含多种淀粉粒形态的植物如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则需要通过多种形态特征的组合规律进行鉴定。通过比较发现,文中所涉及块根块茎类植物与已知其他类型植物的淀粉粒在形态上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能够进行区分。此研究对提升古代淀粉粒鉴定的精度,加深对古人类植物利用情况的了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郑州望京楼遗址出土的二里头文化时期石杵和石臼进行淀粉粒分析,发现了5类可鉴定的不同形态淀粉粒,主要为粟黍类、小麦族(Triticeae)、薏苡属(Coix)、栎属(Quercus)和豆科(Fabaceae)等,以及部分未知种属的淀粉粒。石臼和石杵的使用部位形态多样的淀粉粒表明此类工具在当时被用于加工处理多种植物种子或果实。望京楼遗址二里头文化时期石器上粟、黍以及小麦等多种农作物淀粉粒的发现,同时结合二里头、南洼、皂角树等二里头文化遗址植物浮选结果,表明二里头文化时期中原腹心地区已普遍存在多品种的农作物种植。  相似文献   

9.

新疆地区是史前游牧文化与农业文化交融的重要区域,而地处新疆西天山地区的阿敦乔鲁青铜时代遗址,是古代人类活动、文化发展与演化过程的重要时空节点。但是目前对该遗址古人生存策略,尤其是对于当时人们的饮食结构和遗址的季节性使用的认识,存在不同观点。本研究通过对阿敦乔鲁遗址中房址内堆积物、羊粪化石以及遗址周边现代羊粪、自然地层进行植硅体、孢粉分析,发现了农作物植硅体以黍(Panicum miliaceum)和麦类作物的稃片为主,遗址使用后期出现少量的粟(Setaria italica),揭示了该遗址农作物组成以黍、大/小麦(Hordeum spp./Triticum spp.)为主,兼有粟的混合结构。在秋季(9月份)采集的现代羊粪中,孢粉种类(24个科/属)和浓度(平均65533粒/g)显著高于羊粪化石的孢粉种类(9个科/属)和浓度(平均27189粒/g),且现代羊粪以蒿属(Artemisia)植物(7~10月开花结籽)花粉为主(平均54.95%),羊粪化石中蒿属植物花粉仅有19.20%。来自早熟禾亚科(Pooideae)种子稃片的植硅体,在现代羊粪中的含量(平均3.62%)显著低于在羊粪化石中的含量(平均13.84%),羊粪孢粉和植硅体分析结果,揭示了阿敦乔鲁遗址羊类放牧时间应该处于花期结束后,植物已结籽的秋-冬季节,为阿敦乔鲁遗址冬季牧场的性质提供了植物学证据。同时房址内火塘、活动面和储藏间的堆积中植硅体组合与羊粪化石植硅体组合接近,暗示了羊粪可能被大量收集储藏,作为主要的铺垫物和冬季燃料使用。研究结果对于深化青铜时代以来新疆西天山地区古人生存策略、食物结构等的认识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来自中国北方不同区域的9个粟(Setaria italica)样品及其野生祖本青狗尾草(Setaria viridis)的7个样品,9个黍(Panicum miliaceum)样品及其近缘野生种糠稷(Panicum bisulcatum)和野黍(Eriochloa villosa)样本各 1个,共27个样品进行了淀粉粒分析。针对每个样品,统计100~200颗淀粉粒粒径数据,100颗形态特征数据,在此基础上初步明确了5种植物淀粉粒如下判别特征: 1)5种淀粉粒中,除野黍淀粉粒为小粒径(X=4.8±0.8μm)的椭球形和球形外,其余4种淀粉粒都以多面体为主,球形或近球形为辅,脐点居中开放,黍、粟、青狗尾草和糠稷淀粉的平均粒径分别为X=7.3±1.4μm,X=9.9±2.3μm,X=7.7±1.4μm和X=6.9±1.2μm。2)粒径大于12μm的淀粉粒一般不是黍的淀粉粒。3)粒径大于14μm的淀粉粒99.9%来自粟。3)粒径小于11μm的淀粉粒,如果超过40%的淀粉粒表面无裂隙,极有可能为黍属的淀粉粒;  如果有超过30%的淀粉粒表面具有裂隙,则非常有可能来自狗尾草属。4)近乎45%的粟淀粉粒粒径处于11~14μm,而只有约4%的青狗尾草淀粉粒粒径位于这一区间。如果粒径在11~14μm的淀粉粒含量超过获得淀粉粒总量的4%,则其中很可能包含有粟的淀粉粒。以上标准在鉴定时还需要综合考虑。高粱(Sorghum bicolor)与薏米(Coix chinensis)在粒径和形态上与狗尾草属和黍属有部分重合,但大部分高粱的淀粉粒具有层纹,薏米则有30%的粒径大于14μm,与粟只有5%的淀粉粒位于这一粒径范围有很大的区别。通过研究发现,在现阶段,典型黍亚科(Panicoideae)种类淀粉形态在统计上的区别是明显的,但仅依靠少量颗粒特征进行区分是困难的,如何把现代淀粉特征准确应用到考古样品的鉴定中,还有待更多的淀粉埋藏学研究。目前,针对粟、黍及其野生近缘种的鉴别,植硅体分析的效果明显好于淀粉粒分析。  相似文献   

11.
庙梁遗址是陕北地区仰韶晚期至龙山时期的一处聚落遗址, 其出土遗存开启的龙山时代后期"双鋬鬲陶器体系"被认为是石峁文化的重要源头。在发掘过程中对房址、灰坑、灶址等遗迹共采得土样32份, 共计143.5 L, 其中包括仰韶晚期的样品14份, 共67 L; 龙山时期的样品18份, 共76.5 L。通过对庙梁遗址开展的浮选工作, 发现了23个种属的植物种子, 包括粟、黍两种农作物, 以及胡枝子属、草木犀、藜属、虫实属、猪毛菜属、狗尾草、野燕麦、大麻、酸枣等其他植物种子, 共计35913粒。浮选结果显示, 庙梁先民发展以粟、黍为主的旱作农业, 其中粟的地位较高, 这一结构从仰韶晚期到龙山时期没有改变。豆科植物的高出土概率表明庙梁周边的植被条件适宜发展牧业。结合动物考古的研究结果, 庙梁先民在仰韶晚期以农业为主; 进入龙山时期后, 以牛、羊的传入为契机, 牧业也迅速地发展起来, 这种农牧兼营的情况与木柱柱梁等遗址比较相似。这一时期生计策略的变化, 可能是当时人类面临气候波动时的对策之一。房址F4内柱洞D2出土植物遗存十分特殊, 反映出房址F4与粮食加工或消费有关。D2本身可能是一个先于房址废弃的柱洞, 也可能是一类少见的地臼, 结合民族学材料来看, 后者的可能性更大。另外, 庙梁遗址出土了27530粒藜属种子, 有可能是人为收集利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是中国长江中游鄱阳湖流域旧石器时期(20~12kaB.P.)的重要遗址,出土有大量的蚌器。本文对两处遗址旧石器晚期地层(大约20~19ka cal.B.P.)出土的两件蚌器表层残留物中的淀粉粒进行了提取和鉴定。在可鉴定的202颗古代淀粉粒中,几乎全部来自小麦族和黍族,很可能是小麦族冰草属(Agropyron)、山羊草属(Aegilops)、小麦属(Triticum)和大麦属(Hordeum)中的某些植物,以及黍族狗尾草属(Setaria)的某些植物。中国现有上述几个属的小麦族植物,除了小麦、大麦和黑麦等被人类种植的物种以外,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西北、甘青地区以及西藏等温干的地区。仙人洞和吊桶环出土蚌器上的古代淀粉粒组合暗示了末次冰盛期江西北部可能存在以禾草为主的草本植物群落。蚌器表面淀粉粒残留验证了蚌器具有收割植物的功能。蚌器表面淀粉粒保存几率的差异也证实了不同埋藏环境对淀粉粒残留物保存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较为封闭的遗址环境中器物表面的淀粉粒可以得到更好的保存。  相似文献   

13.

殉人的植物性食物组成分析是了解个体乃至群体生活习性和生活状况的重要基础, 对于殉人的身份辨识及殉葬制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考古学意义。商周时期存在大量墓葬殉人现象, 以往研究多集中在殉人与墓主关系、殉人身份辨识等方面, 对其植物性食物来源的分析十分薄弱。本研究选取陕西旬邑西头遗址M90的37具殉人作为对象, 对其牙齿表面附着牙结石进行淀粉粒和植硅体分析, 并对墓葬中随葬动物骨骼等样品进行14C年代测定。结果显示, M90年代应为商末周初时期; 发现有粟类植物、小麦族(Triticeae)、块根块茎、食用豆类、坚果类等5类植物淀粉粒, 以及粟稃壳、禾草类稃壳、早熟禾亚科和黍亚科等茎叶植硅体。综合商周时期旬邑地区植物考古的证据, 认为西头遗址殉人的植物性食物结构较为多样, 以当时社会主流的粟(Setaria italica)、黍(Panicum miliaceum)等粟类作物为主, 小麦族植物占比较少, 块根块茎、食用豆类和坚果类植物亦有部分摄入。从淀粉粒的损伤特征和稃壳类植硅体的发现来看, 食物在食用前经过了碾磨或蒸煮等加工处理, 其谷物脱壳水平应较为先进。此外, 殉人在以粟黍为主的主粮摄入上无明显差别, 仅在小麦族植物的食用上有所区别。目前所知商周时期殉人的食谱均以粟黍为主的C4类植物为主, 但由于殉人与墓主关系及殉人身份等级的差异, 在以小麦族植物为代表的C3类植物摄入上差异明显, 这种差异性的饮食结构显示了不同时期先民在饮食上的选择偏好, 以及等级差异对古人饮食的影响。本研究首次从植物利用角度对殉人的食谱进行分析, 填补了以往文献、植物大遗存和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对古人饮食来源认识的不足, 为商周时期殉葬制度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北方主要坚果类淀粉粒形态对比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考古学家发现坚果类植物在农业起源中曾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了对考古器物上附着的淀粉粒进行鉴定,我们对中国北方现代主要坚果类栗属(Castanea)中的板栗(C.mollisima)、栎属(Quercus)中的槲树(Q.dentata)、槲栎(Q.aliena)、麻栎(Q.acutissima)、栓皮栎(Q.viriabilis)、蒙古栎(Q.mongolicus)和胡桃属(Juglans)中的胡桃楸(J.mandshurica)共7个样品进行了淀粉粒形态对比分析,以求为建立北方坚果类淀粉粒的鉴定标准积累资料。实验结果发现,除胡桃楸未发现淀粉物质以外,其他6个样品的淀粉粒不仅可以与其他科、属进行区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进行种间的区分。板栗的脐点是闭合的,有层纹,无裂隙;   麻栎脐点是偏心的;   槲树栓皮栎的淀粉粒近乎80%都具有裂隙特征,但栓皮栎的淀粉粒中会出现横裂隙和相当数量的星形裂隙而只有槲树的淀粉粒才具有相当数量的纵向裂隙;   蒙古栎的淀粉也大多具有裂隙(70%)而且纵向型裂隙占主要地位,但是蒙古栎淀粉粒表面有细密的放射线;   60%的槲栎淀粉粒不具有裂隙特征。所有样品的淀粉粒均由大小不一的各种卵圆形组成,而且6个样品的长轴最大值(约20μm)和6个样品的平均值(约10μm)都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15.

稻作的起源与传播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然而关于水稻向南传播的路径和时间节点尚有诸多疑问和缺环。广东茶岭遗址是岭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到商周时期的重要遗存(约4500~3700 cal. a B.P.)。文章综合植硅体、大植物遗存等多方面的证据,来探讨茶岭遗址水稻遗存性质和先民生计方式,并尝试归纳水稻在岭南地区的传播进程。研究显示,至少在距今4400年前,茶岭先民已经开始种植以粳稻为主的栽培稻;新石器时代末期,该聚落的生业经济结构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先民同时从事水稻种植、采集业和狩猎活动来维持生计。商周时期,水稻的种植规模有所扩大,采集业仍是先民食物来源的重要组成。通过对岭南地区的史前水稻遗存梳理发现:新石器时代末期,栽培稻开始出现在岭南地区并获得较大发展,分别在距今5000年、4500年前后传入广东和广西地区;此后在4500 a B.P.左右遍布粤北石峡文化各遗存中,并沿珠江进一步向岭南内陆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扩散。茶岭遗址发现了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直接测年最早的水稻大植物遗存。该研究打破了珠三角地区史前渔猎采集经济结构模式的固有观念,为进一步了解水稻在岭南地区的传播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6.
Morphologies of placer platinum group minerals (PGM) are more variable and resistant to modification during transport than placer gold grains. This study documents morphological evolution of PGM placer grains during up to 120 km of transport in beach placers after river transport from inferred sources up to 200 km inland. PGM morphological changes are calibrated with changes in morphology of associated placer gold. Most of the PGM are Pt-Fe alloy and have been fed into the beach placer system from a large river at the western end of the beaches on the south coast of New Zealand. The incoming fluvial PGM suite includes Os, Ir and Ru alloys which may have been derived from distal ophiolitic sources. More proximal sources have Ural-Alaskan affinities and these contributed cooperite and braggite, or sperrylite, locally, as well as Pt-Fe alloy grains. Some PGM may have been recycled through Cretaceous-Quaternary fluvial sediments before entering the modern placer system. Recycled placer PGM grains have also been derived from elevated Quaternary beaches near the coastline. PGM grains entering beach placers have rough surfaces, with remnants of crystal faces, and these evolve to smooth flakes with progressive long-shore transport. PGM flakes have slightly thickened rims caused by impacts by saltating sand on windy beaches, and the most distal beach placers contain flakes with incipient toroidal shapes. These PGM incipient toroids are poorly developed compared to accompanying well-formed toroidal gold that has developed in nearly all beach placers, including those on elevated Quaternary beaches. Typical PGM and gold placer grain size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distance of transport, from fluvial grain size of 400–1,000 to ~200 microns on the most distal beaches, accompanied by eastward loss of equant PGM grains and associated increase in proportion of flakes. Although net transport distance is ~120 km in the beach placer complex, frequent aeolian transport of grains from beach to dunes and subsequent recycling by storm surges substantially increased total transport distance in a dynamic windy tectonic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7.
目前古代淀粉粒鉴别的两种方法,即显微镜观察法和碘着色测试法,均不能确保鉴别的准确性。针对耐热性α-淀粉酶只对淀粉产生降解的特点,设计出古代淀粉粒鉴别的"耐热性α-淀粉酶降解法",并运用到考古样品中淀粉粒的分析和鉴定之中。本文详细介绍了耐热性α-淀粉酶降解法的原理和流程,并通过古代淀粉粒的鉴别实验,确定了该方法在确切鉴别考古样品中淀粉粒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同时现代大麦和莲藕淀粉粒的降解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植物来源以及同种植物内部不同粒径的淀粉粒其降解速率存在明显差异,而古代淀粉粒在耐热性α-淀粉酶作用下出现的降解速率差异的现象,或可揭示古代淀粉粒的植物来源,甚至长期埋藏对其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湖北郧西黄龙洞古人类石器技术与生存行为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湖北郧西黄龙洞古人类遗址自2004年发现以来已进行过3次系统发掘,出土了距今约10万年的晚期智人牙齿化石、哺乳动物化石和38件石制品。文章从类型、原料、剥片技术、加工技术等方法对石制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黄龙洞古人类选择围岩内部的石英质岩脉和洞外河流形成的河卵石进行剥片和加工石器,类型包括石锤、石核、石片、石器、断块和碎屑等,个体以中小型居多;锤击法为剥片基本方法,砸击法被少量使用;石器多为片状毛坯制作而成,刮削器是石器的主要类型,此外还有手镐、砍砸器、石锥和雕刻器等,石器为锤击法单向简单加工而成。另外,结合洞穴自然环境、动物化石埋藏及考古分析等证据,探讨了古人类于更新世晚期对黄龙洞的利用方式和生存行为。  相似文献   

19.
对大河村遗址出土新石器时代晚期炭化种子样品进行了碳、氮元素分析。结果显示这些种子具有相近的元素组成,表明它们系同一种来源。根据这些炭化种子与现代大豆、高粱及人工炭化的大豆、高粱的元素组成的比较,发现它们与大豆的元素组成较为一致,而与高粱数据存在较大差异。这一发现支持有关大河村种子遗存是大豆的鉴定,说明前人将其鉴定为高粱有误。本研究首次通过元素分析方法对残破古代炭化种子进行鉴定,显示了该方法在植物考古学上的优越性和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0.
谬昕 《沉积学报》1984,2(2):99-103
经国内外很多学者十几年的大量工作和努力,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石英颗粒表面特征,分析搬运机理和沉积环境的工作,在现代沉积中已取得了成功,并且已成为分析现代沉积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方法。然而在分析古代沉积和重建老地层砂岩的沉积环境时,由于在长期的地质时期中,石英颗粒受成岩后生作用的影响,沉积时的原始表面遭到破坏,其搬运和沉积时留在表面的特征被掩盖,使古环境的重建发生困难,研究工作进展缓慢。并且使很多学者对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石英颗粒表面特征重建古环境的可能性产生了不同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