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5 毫秒
1.
张行 《甘肃地质》2011,(1):61-61
最近,甘肃省博物馆收到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公函,称该馆一件鱼化石标本——东生甘肃鲨,入选"中国古生物化石大型公益展",这是此次展览中甘肃惟一入选的一件化石标本。"东生甘肃鲨"时代为晚二叠世一早三叠世,该标本为模式标本(即正型),它是我国乃至亚洲首次发现的完整的软骨鱼类化石,同时它也是全球二叠纪弓鲛类的首次报道(见《...  相似文献   

2.
张颖 《世界地质》2013,32(1):189
为贯彻落实《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提高我国地质古生物博物馆馆长的业务素质,更好地开展博物馆及相关工作,由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办公室、中国古生物学会、沈阳师范大学古生物学院、吉林大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研究中心等和辽宁省化石保护局联合主办,2013年1月8-13日在沈阳(辽宁古  相似文献   

3.
《地层学杂志》2015,(2):238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定于2015年8月10日~14日在辽宁沈阳召开。辽宁是我国古生物研究的重要地区,尤其以辽西"热河生物群"和"燕辽生物群"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古生物化石的新发现享誉全球,为全球鸟类起源、被子植物及真兽类哺乳动物等生命起源以及全球重大地质事件、古气候和环境演变等领域研究和学科发展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辽宁在古生物化石保护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在古生物博物馆、科普教育活动以及古生物学人才培养等领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新成绩。  相似文献   

4.
中国微体古生物学会成立大会及第一次学术会议于1979年3月21日至27日在长沙召开。到会代表180多人,煤炭系统有5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上成立了中国微体古生物学会,陈旭教授当选为理事长,我系统甘肃煤田地质勘探公司化验室李祖望同志当选为理事。会议交流了有孔虫、介形类、(竹蜓)类、轮藻、牙形石等微体古生物门类近三十年来的研究成果。有研究微体古生物化石指导找矿、利用微体古生物群解决地层划分方面的研究报告,也有微体古生物分类、演化的研究,微体古生物化石新种属的鉴定命名,现代有孔虫、介形虫生态环境的研究,微体化石分析研究新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论文。  相似文献   

5.
前言     
甘肃的石炭系分布广泛,类型齐全,出露良好,化石丰富,是研究我国石炭纪地层的重要地区之一。根据沉积相、沉积厚度及古生物特征,可以把甘肃的石炭系划分为四个大区(图1)。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安徽省各地质时代古生物化石产地进行调查,本文根据《国家古生物化石分级标准(试行)》和《省级古生物化石保护规划编制指南》对安徽省古生物化石产地进行区划研究。结果显示安徽省化石产地主要分布于淮北-宿州、沿江地区和黄山地区。将古生物化石产地划分为3个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特别集中区,3个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集中区和4个一般保护古生物化石集中区。  相似文献   

7.
<正>甘肃和政古生物化石国家地质公园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境内,面积263.8平方公里,公园及其周边化石分布面积达2000余平方公里,已发现的化石出露点达100余处。园区所处的临夏盆地晚新代(距今200-3000万年)河湖相连续沉积物中蕴藏着丰富的古动物化石,尤以巨犀动物群、铲齿象动物群、三趾马动物群和真马动物群化石最为丰富,占据六项世界之最。园区集科研、科教、科普及旅游休闲为一体,主要景点有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桦林沟古动物化石埋葬原址馆  相似文献   

8.
大兴安岭地区中生代地层特征及侏罗-白垩纪界线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兴安岭地区侏罗-白垩纪地层的岩石地层单位特征、接触关系、分布情况以及古生物化石和同位素年代学资料进行了介绍.根据所划分岩石地层单位的岩性组合、接触关系和古生物化石及同位素年代资料,对侏罗-白垩纪的界线进行讨论.由于获得了一批大于145 Ma的SHRIMP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和古生物化石Peipiaosteus组合、Nestoria-Keratestheria组合、Ferganoconcha组合等资料,认为还应将侏罗-白垩纪的界线暂置白音高老组与梅勒图组及义县组之间.  相似文献   

9.
2011年10月21日—23日,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在贵州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召开。来自全国各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能源与地质勘探部门、博物馆、出版行业以及部分国外古生物学家共90多个单位、420多名代表参加了这次学术年会。本次年会的主题是"古生物科学研究与化石保护",展示了中国古生物学和相关学科近年来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科普教育以及古生物化石保护等领域取得的新进展。本次年会颁发了中国古生物学会青年古  相似文献   

10.
<正>武汉地质调查中心龙化石博物馆是依托古生物研究项目——关岭生物群、远安生物群、南漳生物群以及黄花场、金钉子培面等的研究成果而建立起来的,它是一个以海生爬行动物和海百合化石为主要特色,并伴生有多门类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化石标本的专业展馆。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批准的"关岭生物群研究"项目,在武汉地调中心古生物专家多年的努力下,研究中首次查明关岭生物群各门类生物化石产出的确切层位;首次发现十分完整而精美的大型鱼类  相似文献   

11.
李治中 《甘肃地质》2010,19(2):71-74
会宁位于甘肃省中部,气候类型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温带半干旱气候,年降雨量少、蒸发量大,由于特殊的气候条件,该区地表沉积有巨厚的黄土,该黄土具有湿陷性。本文基于作者多年大量的会宁县城段祖历河阶地勘察实际资料,结合地势、地貌和沉积特征,从空间分布、物理力学性质等方面,系统总结了祖历河阶地的岩土工程地质特性,并从场地建筑持力层的选择、地基的处理和基础类型的确定等方面进行了岩土工程对策分析研究,以便为城市的开发和合理利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冯跃封 《城市地质》2011,6(3):28-30
通过地形地貌、构造特征和地理环境分析,提出了甘肃省甘南舟曲8·8特大泥石流的形成原因,为制定灾区重建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甘肃和青海交界地区的1:257Y民和县幅、临夏市幅和定西市幅数字区域地质调查中,以“数字填图系统(RGMAP)”为平台,使用遥感ETM^+数据和地形数据对岩石地层进行了信息挖掘。数据准备主要是遥感和数字地形多源信息的提取和预处理.从数字地形图的等高线数据中提取高程,进而提取汇水网络等水文信息和地形参数。遥感数据经过地形校正、线性增强、色彩拉伸,进行空间分辨率增强,经彩色合成并结合数字高程,实现了对调查区构造-地层区划和部分岩石地层单元的识别。实践证明该项工作是地质填图的重要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4.
浅谈庐枞火山岩盆地中柳峰山地区的“玄武玢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友进  鲍章平 《安徽地质》2011,21(2):155-160
庐枞火山岩盆地是以中、下侏罗统陆相碎屑岩建造为基底,经燕山运动而发育起来的陆相继承性火山岩盆地,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矿集区之一。本文就前人在盆地内柳峰山地区,圈定的潜火山岩——"玄武玢岩",根据最新证据,证实其为喷溢相的火山熔岩——"玄武粗安岩"。另外,指出该岩石是优质的高速公路路面用集料。结论对重新认识该区的火山活动、构造和在该区寻找、开发金属和非金属矿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拐把头花岗岩具有高硅低铝、富钾贫钠、准铝质或I型花岗岩,明显富集Rb、Th、K等大离子不相容元素,亏损Ba、Sr、P、Ti等元素,并具有弱Nb亏损,稀土元素分布曲线呈明显的"海鸥"型,形成于挤压的构造背景下,代表了北山晚古生代晚期重要的构造—岩浆事件。  相似文献   

16.
冯军 《甘肃地质》2010,19(2):80-84,90
甘肃省西和县大坪测区、礼县马家沟测区、肃南县黑沟西测区应用高精度磁法测量划分弱磁性地层界线的效果良好,岩性磁化率差值在10~20×10-5SI以上,磁异常差值在10~20nT以上的弱磁性地层界线可以明显区分。在实际生产中对地质填图起到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周斌 《甘肃地质》2009,18(4):60-63
环县位于甘肃省东部陇东黄土高原的西北部,总面积9 236.124km^2。受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制约,区内水土流失非常突出,水土流失面积达9 215km^2,占总面积的99.8%。本文在水土流失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对水土流失的防治对策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治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途经和依据。  相似文献   

18.
2010年8月8日,舟曲县城北侧三眼峪沟和罗家峪沟暴发的特大山洪泥石流,给舟曲县城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本文基于对舟曲"8.8"泥石流灾害的现场勘查和治理工程设计项目,从施工的难易程度、工程投资、安全性和服务年限4个方面对拦挡坝的类型,以及从工程投资、占地和安全性3个方面对排导渠的路线进行了详细的论证,选取钢筋混凝土拦挡坝和在原有排导渠的基础上截弯取直修建复式排导渠作为三眼峪沟泥石流灾害最优的治理措施,该措施的应用对同类工程地质条件下灾害治理工程的设计方案的选择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Wang  Qian  Wang  Zhenming  Su  Yongqi  Zhong  Xiumei  Wang  Lanmin  Ma  Haiping  Zhang  Guoxing  Woolery  Edward E.  Liu  Kun 《Natural Hazards》2021,105(2):1413-1438
Natural Hazards - More than 2330 landslides/mudflows in loess were triggered by the 2013 Minxian earthquake (MS 6.6) in its epicentral area in Minxian County, Gansu, China. A comprehensive...  相似文献   

20.
岷县是甘肃南部泥石流频发地区。岷县泥石流多分布于洮河干支流两岸,为群发性泥石流。为了研究群发性泥石流的运动及堆积特征,选取了甘肃岷县麻路河流域为研究区域,以流域内2012年“5·10”暴发泥石流造成重大损失的6条泥石流沟作为整体研究对象,并考虑主河对泥石流堆积物的冲刷携带,运用FLO-2D模拟降雨前主河流动情况及不同降雨频率条件下主河及泥石流的流动情况。根据野外调查结果对比2%降雨频率条件下泥石流模拟结果,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基于模拟结果用ArcGIS进行危险性评价,识别流域内高危险泥石流沟并划定高危险居民区,统计受冲击范围,为泥石流防治和预警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