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二届国际地洼构造与成矿学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8月27日至29日在苏联阿穆尔州的布拉戈维申斯克市举行。来自苏联、中国、日本、蒙古、匈牙利等国家的专家学者100多人出席了会议。这次大会由联合国教科学组织委员会远东分会和国际地洼构造与成矿研究中心共同主办。我国著名地质学家陈国达学部委员和苏联科学院杨申院士担任会议主席、大会回顾了”第一届国际地洼构造与成矿学讨论会’”之后,地洼学说理论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举办的“庆贺地洼学说诞生35周年学术讨论会暨陈国达教授80寿辰大会”,于1991年12月12日至14日在湖南省长沙市隆重举行。各地代表135名参加了会议。收到论文127篇,论及的地域遍布全国及世界有关地区。对地洼构造与沉积盆地,地洼区成矿特征及规律,地洼区的地质灾害、地壳演化、运动规律及其力源机制等重大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国际矿床沉积学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8月31日至9月4日在北京友谊宾馆举行。这次学术讨论会是由国际沉积学家协会(IAS)提议,并得到“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219、226和254项目赞助召开的一次盛大学术性会议。会议由著名沉积矿床学家叶连俊教授主持,国际沉积学家协会副主席D.A.V.斯陀博士,许靖华教授、程裕淇教授、孙鸿烈教授、涂光炽教授、地矿部朱训部长、石油工业部王涛部长、冶金工业部徐大铨副部长等和来自27个国家和地区4O0余名代表出席了大会。会议有四个专门议题: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主办的国际花岗岩成岩成矿作用学术讨论会在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中山大学和广州空军等单位的关怀和支持下,经过两年多的筹备,于1987年12月7日—10日在广州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5.
国际大陆岩石圈构造演化与动力学学术讨论会——第三届全国构造地质学术会议于1987年8月24—28日在北京怀柔召开,除我国代表以外,有来自美国、日本、西德、意大利、法国、瑞士、瑞典、荷兰、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和土耳其等十多个国家共558名代表参加了这次盛会。 大会开幕式由程裕淇教授主持,会议组织委员会主任马杏垣教授致开幕词,地矿部部长朱训,国际地科联构造专业委员会主任A·Kroner讲了话,黄汲清、许靖华和钱祥麟等著名地质学家作了学术报告。大会共收到论文762篇,会上宣读了342篇。  相似文献   

6.
7.
8.
第五届欧洲国际牙形刺学术讨论会暨第一届国际潘德尔学会大会于1988年7月26日至28日在西德法兰克福森肯堡自然博物馆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西德、比利时、英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业及中国等28个国家和地区的牙形刺专家、教授共131人。大会由法兰克福森肯堡自然博物馆馆长齐格勒(W.Zieglel)教授及潘德尔学会老前辈——美国的艾利逊(S.P.Ellison.Jr.)教授主持。代表们在大会上共宣读了62篇学术论文,内容涉  相似文献   

9.
据中国水产学会发布的第四届亚洲水产学术讨论会第一次稿件征集公告消息,中国水产学会将承办第四届亚洲水产学术讨论会。会议定于1995年10月16日至20日在中国北京召开。会议主要议题包括:养殖和环境,冷水性鱼类养殖,鳗鲡养殖,观赏鱼类生物学和养殖,  相似文献   

10.
在庆祝中国地质学会成立70周年之际,为进一步推动国际交流和合作,扩大我国地质科学在国际上的影响,发展地质找矿事业。由中国地质学会、广西科协、广西地质学会、国际地科联泥盆纪地层分会共同主  相似文献   

11.
1985年9月23至27日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召开第十届国际固体潮学术讨论会。出席会议的有22个国家共约140名代表,西欧代表较多。中国除了从国内派出参加会议的7位代表以外,还有6名在西欧和美国等地学习的中国留学生直接前往马德里出席这次会议,中国代表  相似文献   

12.
“北京国际地理信息系统学术讨论会”(IWGIS,Beijing)是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的一项重要的定期国际学术会议,是国际上最早的GIS专业性国际会议之一,每三年召开一届,目的是展示和讨论GIS的综合技术和应用。第7届将于2007年8月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GIS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包括GIS的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等有关方面的议题。  相似文献   

13.
由我国地质矿产部与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经济社会理事会矿产资源开发中心联合举办的“国际锡矿地质讨论会”于1984年10月26日—11月5日在南宁召开。出席会议的国外代表51人,来自泰国、巴基族坦、印尼、马来西亚、印度、玻利维业、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英国等18个国家,国内代表66人,共117人。  相似文献   

14.
4月10至15日,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和兰州高原大气物理所主持的“东亚大气环流国际学术讨论会”在成都气象学院召开。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国内外著名生物力学专家、成都科技大学教授康振黄同志,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韩邦彦同志,省高教局副局长卢铁成同志,成都市副市长刘家忠同志出席了会议开幕式。参加会议的有近100名中外气象学者,其中有日本气象学会常务理事,东京大学浅井富雄教授及筑波大学吉野正敏教授为首的  相似文献   

15.
为执行中美地震科技合作议定书,由中国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与美国地质调查局门罗帕克分部联合主办的“中美地壳形变与地震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五年十月廿九日至卅一日在武汉召开。近百名中外学者出席了会议。湖北省付省长梁淑芬出席了开幕式,国家地震局付局长高文学参加了会议。 “地壳形变与地震”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获取地震造成的地壳形变信息和产生这种形变的机理及其观测  相似文献   

16.
由国际地理联合会(IGU)地理信息科学委员会(GISc)主持的第九届国际空间数据处理学术大会(SDH2000,Beijing)8月10日~12日在北京召开。国际空间数据处理学术大会是国际上在空间数据处理和地理信息系统领域内,被公认为学术水平最高的国际学术讲坛。自1984年创建以来,每两年一届,过去的16届全在西欧北美举行。本届是第一次在亚洲,并在北京举办,标志着亚洲特别是中国在这一领域内取得重大成就,为国际学术界所赞许。  相似文献   

17.
1990年8月27—31日在英国诺丁汉召开第十三届国际沉积学大会。我国继参加了十一、十二届之后,这次是第三次派人参加。我国代表团团长由中国科学院环境资源局局长孙枢教授担任,代表团由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地矿部、石油总公司、南京大学、焦作矿院等单位共33人组成。参加大会的代表共1200多人,提交大会学术论文1200多篇。这些论文反映了有关作者最近几年取得的新科研成果,受到外国有关专家的赞扬与好评。  相似文献   

18.
 由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和福建省自然资源学会主办的“海峡两岸资源互补与永结利用学术讨论会”于 2 0 0 0年 9月 4日至 6日在福州召开。来自两岸地理和资源科学的 8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福建省自然资源学会理事长、福建师大自然资源研究中心主任朱鹤健教授主持开幕式 ,福建省人民政府汪毅夫副省长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厦门大学博士生导师洪华生教授等出席开幕式 ,福建省科协林思翔副主席致开幕词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述彭 ,台湾中华地理学会理事长、台湾大学地理系教授张长义分别代表两岸学者讲话 ,福建师大校长曾民勇教授致词祝贺。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 62篇 ,有 32篇论文在大会报告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2007年9月14~15日第七届国际地理信息系统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来自国内外共200多名地理信息系统领  相似文献   

20.
由国家地震局和中国地震学会联合召开的国家地震局第一次传感技术讨论会于一九八六年五月二十二日至二十四日在武汉举行。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司长陈鑫连研究员和中国地震学会观测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副所长赖锡安副研究员出席了大会,并就传感技术对地震工作的重要意义及‘‘七五"期间传感技术的发展讲了话,出席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