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河南省缺水山区的基本找水模式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将系统理论分析方法运用到找水实践中,将水文地质方法与综合物探方法紧密结合,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初步建立了河南省灰岩缺水山区的基本找水模式。它体现了缺水山区地下水赋存的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反映了缺水山区地下水富集的基本特征,是对缺水山区地下水运移规律和赋存特征的高度概括。并在具体找水实践中予以初步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珠琳地区岩溶水分布规律及找水经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在研究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珠琳地区岩溶水的分布规律,认为新构造运动的间歇性和持续上升、弱透水层的存在是造成自分水岭至排泄区岩溶水的富水性由弱到强及岩溶发育均匀程度由高到低,地下水埋深呈阶梯状降低的主要因素。总结提出了高原斜坡地带岩溶石山区找水要在古溶蚀台面上接近分水岭的地段、溶蚀洼地的扬起端寻找表层带岩溶水,以及悬托的弱透水层之上寻找滞水型岩溶水;不宜在强迳流区、负地形最低部位布井。  相似文献   

3.
根据前人已有的成果资料,对南部山区岩溶水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阐述,并对找水工作的体会及今后进一步找水的方向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河西走廊祁连山山前缺水区找水方向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根据近20年来在河西走廊从事水文地质工作所掌握的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将山地与平原的接触关系归纳为3种类型,每一种类型都具有特定的水文地质条件,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存在于山体与走廊平原之间的“叠瓦状”大型逆冲隐伏断裂带及其所派生的山麓中新生界皱褶,阻止了山区基岩裂隙水与走廊平原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之间的水力联系,使山林与走廊平原衔接地带地下水位突变,产生100~200m或更深的“地下跌水”,也正是这一原因,使历年来在这一缺水区的地下水勘察变得尤为慎重,正确找水方向在于根据山体与平原的接触关系的不同,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地下水(泉水)资源。  相似文献   

5.
郭庄泉为一全排型、侵蚀—构造上升泉,出露于中奥陶纪灰岩中。对泉流量及降水量进行了谱分析,泉流量周期为8.5年、25个月及12个月等,泉的年内滞后期为6—7个月、经回归分析和滑动平均模型计算,当年的泉流量与自前一年起的11年内的降水量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四川地质学报》2022,(4):644-647
岩溶山区深切河谷河间地块,岩溶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表岩溶发育,缺水严重,但通过有效的找水方法,查明其岩溶发育规律、水文地质特征、岩溶水开发利用条件,有针对性地布置岩溶水开发工程,是解决此类区域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该文通过贵州晴隆县近年在岩溶山区找水的实践,总结了一些经验及认识,可供类似地区找水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黔西北地区岩溶水系统划分及找水方向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王伟  向群 《贵州地质》2010,27(1):49-53
黔西北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岩溶水系统小型多样,传统的岩划分方法难以较准确地刻画溶水系统特征,本文根据区内地质构造、地形地貌以及地表水文网对地下水补、径、排条件的控制,提出一种将岩溶水系统划分成封闭型和开放型系统的新方法。以新的划分方法为基础,重点阐述了开放型岩溶水系统中有利地下水富集、适宜成井的微观条件,指出了不同岩溶水系统地下水开发利用方向。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天然露头作为岩溶山区农村的重要供水水源,其流量动态的变化对供水的保障程度起到决定性作用。本文以堰塘泉为例,分析了泉流量的年内、年际变化规律,采用SARIMA模型,建立了拟合预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堰塘泉流量存在年内的季节性变化;拟合及预测结果表明,SARIMA模型应用于短期预测精度较高,长期预测虽然精度降低,但实测值仍处于95%的预测范围之间,说明该模型可用于短期预测,其长期预测结果对地下水天然露头开发利用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张林  吉勒克补 《贵州地质》2012,29(2):86-90,103
河南省登封市岩溶区,受人为采矿工程活动的影响,区域地下水位下降,部分区域岩溶含水层已遭受破坏,地表缺水严重,水文地质条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本文以2011年3月至4月在登封市岩溶区实施的抗旱找水打井工程为例,对区内的岩溶水赋存特征及规律作初步分析总结,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找水布井方向。  相似文献   

10.
11.
贵州山区水利水电工程的喀斯特环境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景春 《中国岩溶》1989,8(4):276-281
喀斯特区水利水电工程的兴建再塑了新环境(第二环境)。它改变或调整了“稳定”的地貌、气候、生态、喀斯特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自然应力、污染等一系列条件。在这个复杂的再塑与改造的全过程中,良性循环始终战胜着恶性循环的效应,最后趋于新的“稳定”。  相似文献   

12.
张祯武  洪世兴 《中国岩溶》1998,17(2):97-103
岩溶区的小型水库能否发挥效益,取决于两大因素,即是否存在岩溶渗漏与有没有名符其实的补给水源。本文仅探讨后一因素。文中阐述了岩溶山区小型水库水源类型及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13.
皖北岩溶地下水的动力特征及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掌珠 《中国岩溶》1988,7(2):101-110
安徽北部岩溶地下水的动态特征,可用泉的流量动态及地下水位动态来表征。(1)大泉的衰减特征值β=0.03~0.04。(2)岩溶裸露区的水位动态特征方程为:ht=hoe(3)隐伏岩溶区为向斜储水盆地,上覆第四系含水岩组,有“天窗”与岩溶水发生水力联系。从某大型供水源地的孔群抽水试验表明:凡有“天窗”补给量加入岩溶水的观测孔,其S—lgt曲线在出现第一直线斜率段m1之后又出现第二较缀的直线斜率段m2,同时每个孔在该段的斜率相近,因此可以 则可同时求出岩溶水的导水系数T、及“天窗”补给量Q天。  相似文献   

14.
根据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把所论岩溶地区划分为“基岩裸渗区”、“山前平原连通区”和“深隐伏越流区”三种资源评价区,采用水均衡的方法,进行岩溶水开采资源的计算,并以此为据,预测了有远景的水源地八处,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意见。   相似文献   

15.
北方岩溶区地表水库—地下岩溶水库联合决策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我国北方岩治区地表水库—地下岩溶水库联合决策模型。给出了一个实例,并采用有限单元法进行模拟、预报,对各种不同的建库方案进行了优选。结果表明,在我国北方岩治区,进行地表水库—地下岩溶水库联合决策,将可有效地截取地表洪水,增加地下水开采量,调节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从而为解决我国北方岩治区水资源紧缺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北山泥石流分布规律及形成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北山泥石流的分布受构造控制,呈北东方向展布。其分布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均有一定的规律可寻。一条泥石流沟谷的形成从开始到结束,概括分为形成、位移和堆积。区内泥石流的形成主要有三种形式:以水力侵蚀为主,以坡面侵蚀为主和以沟源崩、滑塌形式触发沟床物质活动而形成的泥石流。  相似文献   

17.
济南岩溶水资源的分析与泉水名胜的保护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李传谟 《中国岩溶》1985,(Z1):31-39
<正>近些年来,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济南地下水位连年下降,不少泉眼相继干枯,号称“第一泉”的趵突泉经常处于断流状态,如今“泉城”已难负盛名。笔者1981年曾提出《济南地下水资源的回归分析和泉水名胜保护问题的探讨》一文。现在对济南岩溶水观测资料作进一步计算和分析写出本文,作为上一篇文章的补充,仅供有关部门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北部地区赋存丰富的岩溶水资源, 该岩熔水为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 在1:5万水文地质调查研究中, 以岩溶水为主要研究对象, 查明了区内基础水文地质条件; 对岩溶含水岩组进行了划分, 查明了区域岩溶储水结构特征, 将研究区划分为滦河流域下游柳河流域主要储水结构及滦河流域下游柴白河流域主要储水结构. 在研究区实施探采结合孔3眼, 施工配套观测孔3眼, 对探采结合孔供水服务能力进行分析评估, 可为该地区岩溶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国西南岩溶石山贫困地区的生态重建   总被引:80,自引:3,他引:80  
我国西南岩溶石山地区的贫困-环境退化问题非常突出,这里的生态重建研究,对当地的消除贫困和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也是我国扶贫攻坚的重点和难点。生态重建研究还有助于促进岩溶学的综合化、人文化、模型化和实用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