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台湾花莲地震前电磁辐射异常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台站基本情况及仪器性能 杭州地震台建于1980年,位于杭州市植物园内,地处偏僻,地形开阔,环境幽静。台站距公路2.5 km,周围无高压线、变电所和工业干扰源,观测环境较好。根据浙江省地震局“十五”前兆台站数字改造要求,杭州地震台于2002年2月架设了地震电磁辐射仪(EMAOS-L)。 超低频数字地震电磁辐射仪(EMAOS-L),频率范围0.01~10 Hz。传感器由电极和磁探头两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接收地下电场和磁场信号,测量电场和磁场的扰动变化。埋地电极的材料是1铬18镍9钛优质不锈钢,有较好的防腐和导电性能。其埋设深度为6 m。埋…  相似文献   

2.
陈有发 《内陆地震》1989,3(3):292-298
苏联是世界上最早开展研究电磁参数预报地震的国家。早在1924年E.A.切尔尼亚夫斯基就在札拉尔—阿巴德采用大气电位方法进行观测,离测点120—150km处4.5级地震前4小时,观测到大气电位增高的现象,场强达100v/m。1948年10月4日土库曼首府阿什哈巴德7.2级地震后,苏联在地壳、大气层、电离层相继开展了介质电磁参数预报地震的观测和研究工作。地震电磁辐射()前兆是最有希望突破地震短临预报的方法之一。本文主要介绍苏联近十来年地震短临前兆的现场观测,室内实验和理论研究的观状。  相似文献   

3.
电磁辐射异常与岫岩地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叙述了岫岩主、余震电磁辐射异常和各种手段的异常形态,总结了我国区近震和地方震的主要异常指标,对模拟、数字化的设备异常都做了详尽的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4.
介绍四川台网记录到的雅江6.0级地震前电磁辐射的前兆异常,所用的仪器为JD-03,DPJ-Ⅲ型,ULF-Ⅲ,JS-Ⅰ型电磁辐射仪,记录方式为电信息记录和磁信息记录。  相似文献   

5.
MDCB型地震前兆监测仪的前兆异常与岫岩地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岫岩地震为例,介绍了MDCB-3型地震前兆仪所形成的异常形态不同,映震规律也不尽相同。从岫岩偏岭两次地震的前兆特征,对该仪器预测地震三要素做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6.
张毅光 《内陆地震》1993,7(1):93-96
0 前言 1991年6月6日16时02分6.1秒在和静县阿拉沟附近(北纬42°41′,东经87°15′)发生了一次M_s5.2级地震。地震震中距21号温泉90km左右,距呼图壁台150km。震前呼图壁地震台的21号温泉动水位、23号井水位、跨断层短水准测量、水平断层仪等前兆手段出现了前兆异常,根据对这些异常的跟踪分析,对这次地震做出了较好的短临预报,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陈立德  罗平 《地震》1992,(5):13-20
本文介绍1988年11月6日澜沧—耿马7.6、7.2级强震的短期和临震异常情况,研究了短临阶段异常群体的综合特征。短期阶段全省计有地磁Z、水化、水位、水温、地应力、定点形变等6类22个台项异常,占6类手段总台项的28%,且异常形态复杂。临震阶段计有水温、水位、水氡、磁偏角、定点形变等5类14个台项异常,占5类手段总台项的23%。短期阶段部分中期异常出现准同步转折,与此同时新异常台项月频次出现同步增加的现象,将它定义为配套性短期异常,这一特征可以作为异常发展进入短期阶段的判据。1988年10月新异常台项月频次较短期阶段最高的8月(8台项)增大近1倍,达15台项,这一特征可作为临震阶段的判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1992年元月12日嘉峪关5.4级地震的前兆异常,介绍了该次地震的短临预报及震后趋势判断情况。该次地震的前兆异常空间分布范围小,持续时间短,具有中强震前兆异常时空分布的一般特征。  相似文献   

9.
凌芝 《山西地震》2000,(1):47-48
震前电磁辐射接收记录表明,河北张北地震前在北京,山西太原,河南安阳、洛阳记录到震前异常,这些异常全部在地震发生前结束,若在地震前能全面掌握这些异常,似能预报出河北张北地震。这些异常进一步表明电磁波接收仪能反映地震前兆。指出,为更好地发挥电磁波接收仪的作用,需要解决用计算机网络传递数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1992年福建省南日岛5.2级地震序列特征,认为这是一次孤立型地震,震前存在多学科的前兆异常,异常群体特征具有长、中、短临阶段性及形态复杂性.地震学异常持续时间长,前兆学科短临异常突出,可能是少震区地震前兆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MDCB型地震前兆监测仪映震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MDCB-Ⅱ型地震前兆监测仪观测获得的类地应力值,异常频度和8方位异常值等参数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及其与地震关系的研究。资料反映的事实表明,在一定距离,一定强度的地震的短临阶段,确定存在着电磁波异常现象,其动态趋势,变化次数,异常突变和异常方向性反映等参数,可为地震预测预报研究提供科学判据。  相似文献   

12.
青海省龙羊峡水力发电厂地震班近几年来观测到了数次中强地震前的短临电磁异常,较详细地介绍了异常特征以及对这些地震的试报和预报过程,最后对某些电磁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首都圈及其邻近地区电磁辐射映震效果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关华平  陈智勇  余素荣 《地震》2000,20(1):65-70
首都圈及共附近地区多年观测的电磁辐射资料表明,地震电磁辐射异常与300km范围内5级以上地震,200km范围内4.5~4.9极地震和100km范围内4.0~4.4级地震具有比较明显的对应关系,其变化规律和映震特点是震中距愈小,地震愈大,信息持续时间愈长,异常幅度也愈大;异常面积(即异常台站数)与地震大小成正相关。统计表明,中等以上地震与异常信息对应率约76%。  相似文献   

14.
伽师—阿图什6.7级地震阿图什地倾斜异常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6 年3 月19 日新疆伽师—阿图什地区发生了6.7 级强烈地震。震前阿图什地震台倾斜仪记录的中短期和短临前兆异常特征为:中短期趋势性异常的方向向背离震中的方向倾斜,持续了13个月;震前两个月趋势异常出现短期恢复,之后加速异常;临震前5 天异常快速恢复,并伴有观测值的临震突跳现象,地震发生在异常的恢复之中  相似文献   

15.
陈绍绪 《内陆地震》1996,10(3):201-208
通过对华北地区强震前兆场时空特征的研究,发现在强震的孕育过程中,异常的累积频次总是呈指数型增长并有较明显的阶段性。长期异常一般都发生在震源区附近;中期异常的分布范围向外扩大,而且基本上都分布在震源区的外围;短临异常的分布范围进一步扩大,在震源及外围地区都有发生。也就是说,地表异常的空间分布范围是由小到大逐渐扩展的,并有一个从"震源→外围→震源+外围"的转移过程。异常在空间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可能主要受台站分布的不均匀及构造活动的差异性影响.  相似文献   

16.
做出了32°~40°N,89°~105°E范围内各经纬度结点1989年7月~1996年12月长波辐射(OLR)月距平值曲线.将各结点的曲线图按经纬度排列起来,构成OLR时空序列剖面图.根据对这些剖面图的分析,研究了强震前OLR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强震前1~4个月震中附近结点OLR曲线变化出现异常,表现为反向变化或振荡型.有的地震前异常的空间展布呈条带状.  相似文献   

17.
根据青海龙羊峡电磁台自1991年9月以来的资料,对电磁波辐射在震前的异常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地震往往发生在电磁波异常结束后,电磁波在一组异常中出现显著异常是地震进入短期(短临)异常的主要特征。显著异常判断指标是一次地震中异常幅度(产生的场强)最大的或异常持续时间最长的异常。通过对有震异常、无震异常和漏报的统计,龙羊峡电磁波辐射的预报效能并不高。  相似文献   

18.
刘允秀  关华平 《地震》1996,16(4):337-346
多年的前净观测和地震预报实践表明,与前兆观测资料的噪声水平相比,中强地震的前兆信息多属弱信息,信息识别较为困难,用功率谱分析方法,将前兆观测时间函数分解为不同周期的谱密度随时间变化的多个时间函数,通过震例分析,探讨在强干扰背景下识别中强地震前兆信息的可能性。从识别中短期地震前兆这一基本目的出发,采用“数据窗”滑动采样的计算方法,满足不同周期对样本长度的要求,实现了频率域的计算结果在时间域具有一定密  相似文献   

19.
前兆群体异常是强震前较普遍存在的现象,利用定义的“前兆综合异常比b(t)”,对新疆不同地区、不同档地震前的群体异常特征进行了研究。在当前的观测条件下,无震时段综合异常比约为0.10~0.20,地震前4~9个月异常比值增大。在异常记录完整条件下,可能出现2次峰值,反映前兆异常发展中的成组特征,峰值异常比为0.50~0.70,震前0.5个月前后降到0.30,可能是地震发生的短临信号。7级地震前远场短临异常显著,在缺少近场资料时,强震多发生在群体异常的峰值前后。该方法较客观地描述前兆异常的发展过程,对强地震的短临跟踪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北部湾6.1,6.2级地震的前兆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时平  王林 《华南地震》1996,16(3):46-52
通过对北部湾6.1,6.1级地震前的震兆分析,认为地震是在区域地震活动出现中期异常背景的情况下发生的,前兆观测的趋势异常较为突出,但短临异常极少,地震活动性和前兆观测手段的趋势异常变化具有稳定性和准同步性,反映了震前区域应力场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