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利用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确定对流层加权平均温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基GPS气象学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垂直方向上GPS信号的湿分量延时确定出可降水分 ,而这两个物理量之间的转换必须使用对流层加权平均温度。本文首先讨论了上述转换估计中加权平均温度的几种逼近方式及其容许误差 ,然后利用香港地区的地面和高空气象资料 ,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 ,建立了适合香港地区的对流层加权平均温度计算公式 ,通过数据分析表明 ,这个公式有效地消除了在香港地区使用Bevis经验公式引起的系统误差 ,较好地满足了地基GPS气象应用中实时性和高精度的要求。本研究也充分表明 ,在地基GPS气象研究中 ,应该利用本地区的气象资料来确定适合本地区的估计对流层加权平均温度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2.
对流层顶与加权平均温度和可降水量(precipitable water vapor,PWV)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然而目前几乎没有学者讨论它对加权平均温度和PWV的影响。针对对流层顶对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气象模型影响研究所存在的空白,基于已有学者提出的联系对流层顶和加权平均温度的公式,首次讨论中国区域对流层顶变化对加权平均温度的影响。在不损失公式精度的前提下,将该公式整理后得到对流层顶与加权平均温度的二次函数关系,分析了中国不同纬度区域的对流层顶对加权平均温度的影响,利用探空站观测数据得到了影响分布图。该图可以预测对流层顶对加权平均温度和PWV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渤海区域对流层加权平均温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了MM4中尺度气象模式输出的渤海地区的温度、湿度参数,建立了渤海区域对流层加权平均温度经验公式,消除了Bevis公式引起的系统误差。  相似文献   

4.
在地基GPS水汽反演过程中,针对因大气加权平均温度的精度而影响大气可降水量计算结果精度的问题,文中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对香港地区2006-2016年的探空数据进行研究,构建适用于香港地区的单因子以及多因子两种大气加权平均温度计算模型.并使用两种模型分别预测2017年加权平均温度,与多种经验公式结果以及真值进行对比,单因子和多因子模型与真值的偏差在-5~5K范围内分别占比80.72%和85.26%,明显优于其他经验公式;且按季节分别建模对大气加权平均温度计算结果的精度并没有明显提高,但按昼夜分别建模能够使计算结果的精度得到明显的提高.因此为了能够使水汽反演计算时的精度得到提升,应当使用当地多年的探空气象资料构建适用于当地的加权平均温度计算模型,对于提高GPS反演大气水汽总量的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大气水汽转换系数K是利用对流层天顶湿延迟反演大气可降水量的关键参数,而大气水汽转换系数K的精度又要取决于加权平均温度Tm的精度。据此,利用中国低纬度地区8个探空站的相关数据,在Bevis公式的基础上加入了测站纬度和测站高程的影响因素,建立了一种与测站地面温度、测站纬度和测站高程有关的新的加权平均温度Tm模型,相比于Bevis模型,其在中国低纬度地区的精度提高了约29.7%,更适用于中国低纬度地区加权平均温度Tm的计算。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GPS大地高与正常高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在GPS水准中将GPS大地高转换为正常高的新方法──加权平均值法。该方法的初步实验证明,具有计算简便、运算速度快、精度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用加权平均值法将GPS大地高转换为正常高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根据GPS大地高与正常高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在GPS水准中将GPS大地高转换为正常高的新方法-加权平均值法。该方法的初步实验证明,具有计算简便、运算速度快、精度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地基GNSS气象学是GNSS技术的一种新应用,其基本原理是利用GNSS信号穿过对流层时产生的湿分量延迟反演可降水量,而湿分量延迟和可降水量之间的转换参数是一个关于大气加权平均温度的函数,因此准确的求取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是GNSS气象学中的关键。以徐州地区为例,利用探空数据建立加权平均温度模型,并与其他几种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地化模型精度更高,更适合本地的水汽反演。  相似文献   

9.
地基GPS气象学的关键技术是在于通过垂直方向上GPS信号的湿分量延迟值来确定大气可降水量-PWV,而这两个物理量间进行转换时需要用到一个关键性的参数——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本文首先讨论了估算加权平均温度的几种方法,然后利用成都地区2005年全年的大气探空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适合成都地区的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精度为±2.21K。最后将该公式应用到成都地区PWV的计算中,得到了非常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推导了GPS三维基线向量向大地坐标差直接转换公式,编制出相应的转换程序。  相似文献   

11.
香港地区电离层垂向电子含量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香港GPS永久跟踪站的长期GPS预测资料,估计出了香港地区电离层垂向电子含量,并分析了垂向电子含量的周日变化规律,对建立香港地区实用的民离层模型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利用GPS技术遥感大气对流层水汽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利用 GPS系统探测大气对流层水汽含量的原理和数学模型 ,对利用 GPS遥感大气对流层水汽的加权平均温度、水汽含量随时间的变化等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对我国沿海地区大连、青岛、闸坡、坎门、厦门 5个测站的实验数据的解算 ,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讨论了出区地形变化较大,在进行GPS高程转换时所应加入的地形改正,给出了改正公式。  相似文献   

14.
地基GPS遥感大气水汽含量的误差分析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5  
陈俊勇 《测绘学报》1998,27(2):113-118
讨论并分析了利用地基GPS遥感大气水汽含量时的误差源及其数值评估。其误差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计算GPS讯号传输时间中湿延迟的误差;二是将该湿延迟转换为大气水汽含量公式中测定转换因子的误差;三是转换模型的误差。  相似文献   

15.
针对现有的模型不能满足新疆地区加权平均温度的高精度应用问题,该文讨论了几种常用计算方法的优缺点,然后利用新疆地区8个探空站2004—2014年的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了新疆地区的加权平均温度区域模型。经过与其他已研究模型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利用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WRF)模式拟合气象元素值对各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文所建立的对流层加权平均温度模型更适应于新疆地区。  相似文献   

16.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的准确获取对高精度的GPS水汽反演至关重要。文中基于线性回归理论,在分析加权平均温度与地面温度间相关性的基础上,采用一元线性拟合的方法,建立大气加权平均温度经验模型。最后,采用香港地区2006-2015年无线电探空资料对经验模型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模型计算加权平均温度的整体均方根误差为2.356 K,较Bevis模型精度提高了41.94%,且季节变化对加权平均温度计算的影响并不明显;对于GPS水汽反演,采用本文经验模型反演水汽的均方根误差为1.807 mm,平均偏差为1.362 mm,能够满足GPS可降水量反演的精度,且优于Bevis模型。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长期的气象探空资料通过数值积分的方法算出每个时次的加权平均温度,然后在此基础上对Bevis回归经验公式进行订正;在加权平均温度模型的建立中,计算公式中系数a、b的求解由计算软件根据最小二乘原理快速结算。最后通过相应的数据模拟计算证明这种方法可以确定出适合昆明本地区的加权平均温度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长期的气象探空资料通过数值积分的方法算出每个时次的加权平均温度,然后在此基础上对Bevis回归经验公式进行订正;在加权平均温度模型的建立中,计算公式中系数a、b的求解由计算软件根据最小二乘原理快速结算。最后通过相应的数据模拟计算证明这种方法可以确定出适合昆明本地区的加权平均温度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19.
GPS水汽遥感中加权平均温度获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利用地基GPS进行大气水汽遥感时,加权平均温度对水汽遥感结果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加权平均温度的获取方法进行了列举和比较,其中经验公式方法既可以快速获取又可以满足水汽遥感精度,同时根据当地探空资料得出的局部加权平均温度模型可比通用加权平均温度模型的精度提高近6倍。  相似文献   

20.
地基GPS技术遥感香港地区大气水汽含量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提出了分段多项式方法计算大气水汽含量,并结合无线电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分析了并评估了地基GPS遥感技术的精度。香港地区的可降水份计算结果表明,地基GPS遥感技术的精度为1mm-2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