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通过对天津市地震局宝坻地震台新旧场地的地电场观测资料曲线动态变化、潮汐特征和相关系数、归零差值等内在质量参数的对比分析,得出结论:1尽管新旧场地在地域上相距12 km,布极方式和观测系统不同,但所观测到的地电场资料在曲线动态和潮汐特征上有很大的相似度;2新旧场地的地下介质电性结构、电磁环境及观测系统的不完全相同,客观存在地电场观测资料的差异;3在平原地区地电场观测场地近距离搬迁后,地电场观测资料在大尺度上有一定的可移植性,即对新场地的地电场观测资料进行分析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借鉴旧场地地电场观测资料变化的特征和规律,但要注意新旧场地的地电场观测资料之间的区别,特别是二者之间可能在量级上的重大差别。  相似文献   

2.
系统整理分析了2007年6月1日以来的陇南地电场观测资料,对一些影响地电场数据变化的干扰因素进行识别与分析,认为这些干扰主要为地电暴、地电阻率供电、降雨、农田灌溉和雷电干扰等。对观测数据的日变形态和特征进行总结,认为干扰的表现形式主要为台阶型、方波型和阶跃型以及高频脉冲和不规则大幅度突跳等。正确识别和排除各类干扰,并正确处理观测资料,对进一步提高观测资料质量及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沂地震台新建地电场观测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由于观测系统故障、电阻率测量、雷电、降水及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地电场观测资料质量降低的客观现象,并对地电场观测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论证,提出异常分析方法,结果表明:新沂台地电场观测数据能真实反映观测场地的客观变化,排除各类影响因素,其观测精度很高。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通河地震台地电场观测资料的分析判断,利用本台站地电场观测同时段不同测项、附近地电场观测台站地电场观测同时段相同测项对比分析,排查影响本台站地电场观测干扰源,识别干扰形态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地电场观测过程中存在可控的干扰源有:人为抽水干扰、工厂运行干扰、农田灌溉干扰等;不可控的干扰源有:雷电干扰、高压直流输电干扰、地电暴干扰等。通过对观测数据干扰形态的识别与排除,对提高地电场数据质量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河北省4个地电场台站的观测资料全面分析判断,总结地电场干扰变化的可能因素;对"十五"新建的两个地电台站受到的干扰做出分析、判断;并结合台站实际观测环境,解决干扰源,对提高观测资料质量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崇明地震台地电场观测资料为基础,对影响地电场观测的因素进行分析与研究,并对不同影响因素提出解决方法与思路,该研究结果对提高观测资料的内在质量和正确识别各类信号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介绍平凉中心地震台地电场观测系统,对观测资料的连续率、完整率、观测精度(包括相关系数和差值)、变化形态、频谱特征、长短极距的相关性、矢量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平凉地震台地电场观测数据质量符合相关技术规范要求,能较好地反应区域地电场的变化特征,并分析平凉台周围中强地震与地电场异常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收集了芦山7.0级地震震源区附近39个地电场台2010年以来的地电场观测资料。对所有台站原始观测资料进行检查分析后发现,多数地电场观测资料中存在着与固体潮相关的周期性变化和不规则的扰动变化,造成不能从地电场原始观测资料中识别和提取地震前兆信息。为了排除地电场各种周期性变化和远场的干扰,突出近场的地震前兆信息,本研究通过计算同台站、同测向地电场观测资料长、短极距测值的比值来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芦山地震前地电场观测有较丰富的地震短临前兆变化信息。  相似文献   

9.
山东地区地电场观测资料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山东地区7个地电场观测台的概况,选取各台2007~2011年的观测数据,从资料的完整性、内在质量(包括相关系数和归零差值)、数据变化及受干扰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各台地电场观测资料保持了较好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数据能够满足分析预报使用的要求。从数据质量来看,郯城、菏泽、陵阳和大山台的数据较好,其相关系数大于0.95,更换电极后归零差值控制在1mV/km左右,可为地震预测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资料。在数据变化形态方面,山东地区地电场变化形态多数属于潮汐型地电场,日常观测中,主要受到了地电暴、雷电及外线路故障等干扰。  相似文献   

10.
采用2008年以来腾冲地电场NS、EW测向长、短极距原始观测资料,使用相同测向的长、短极距观测值所得的差值,对腾冲地电场原始观测资料进行震前异常分析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云南多次中强地震发生前,从地电场原始观测资料中基本无法识别出震前异常信息,但在地电场观测资料的差值曲线上前兆异常信息表现较明显。  相似文献   

11.
分析嘉山地震台自2007年运行以来的大地电场观测资料,并对数据的变化特征进行研究,总结分析部分干扰引起的电场变化的曲线特征,给出不同影响因素导致的曲线异常变化情况,为大地电场干扰排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地电场台站均采用单电极测量方法,当电极出现不稳定或故障时,无法快速准确判断电极问题,更不能及时更换电极,从而影响地电场观测质量,可信度降低。洛阳地震台采用固体不极化和铅两种电极观测,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保证地电场观测资料的连续、可靠及真实性。  相似文献   

13.
利用延庆地震台2004年地电场的观测资料,研究其变化情况,分析引起其变化的具体原因,结果表明:延庆地震台地电场的观测容易受到磁暴、雷雨等干扰,电极的极化影响最为严重,这些因素给地电场震前中短期异常的识别带来了困难,但是从短期来看,地电场观测精度较高,对场地的电磁变化反映比较灵敏。  相似文献   

14.
新沂地电场日变化特征及频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新沂地电场平静时段资料与地磁场资料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新沂地震台地电场变化和变化磁场密切相关,其中NS向的主体变化和地磁场H分量的变化准同步;EW向主体变化虽与地磁场H分量变化有相同之处,但其变化形态与其反向,且不尽相同.运用快速傅里叶变换进行频谱分析,发现:新沂地电场NS向和EW向与地磁场H分量的优势周期存在不...  相似文献   

15.
处理、分析榆树地震台自建台以来2 604天的地电场分钟值数据,结果表明;①该台地电场正常的日变化曲线形态呈现典型的"双峰单谷"变化;②地电场分钟值曲线峰谷极值时间与本地日出和日落时间吻合;③地电场观测记录的短周期信号(小于1 h)受观测环境的影响较小;④在中强地震前,能够捕捉到明显的异常信息,等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利用锦州义县地震站"十五"观测以来的地电场分钟值资料,对观测中常见的干扰因素进行了详细的识别与归类,并对干扰特征和判别原理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地电场观测过程中存在地电阻率同场观测干扰、磁暴干扰、雷电干扰、降雨干扰、游散电流变化干扰、电极不稳定引起的数据漂移及观测系统变化干扰、仪器死机、重启仪器造成数据丢失干扰等。  相似文献   

17.
地震台站地电场观测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必须快速发现并消除干扰源,以保障观测数据的正常输出。2019年5月17日—6月4日,昌黎地震台地电场观测受不明原因干扰,观测数据产生畸变,与已知干扰类型数据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与常见干扰源所致数据变化形态特征不同;按照干扰数据变化特征,假设干扰源与观测台站的相对位置关系,布设简易的野外观测点,成功定位本次观测干扰源。最终确认,昌黎台地电场干扰由位于台站东南方向的铁件铸造厂变压器电缆漏电所致。此次干扰源排查,可为同类地电台站观测数据干扰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影响地电场观测数据干扰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电场观测是地震电磁前兆观测方法之一,由于观测物理量的原因,所受到的干扰因素比较多。为了正确鉴别震前异常信息,对临汾中心地震台影响地电场观测数据的各种干扰因素做了详细的研究,并对典型干扰事件进行了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9.
选取应城地电场观测数据,分析地电场日变化规律和数据干扰特征,得到以下结论:①应城地电场日变形态表现为两峰一谷,日变幅约15—30 mV/km;②应城地电测区环境不稳定,降水及高压直流输电干扰显著;③高压直流及雷电干扰会造成地电场观测数据曲线出现台阶变化,而雷电干扰数据表现为恒定值;电磁暴会引起观测数据曲线发生振荡变化,日变幅甚至可达正常幅度的10倍;降雨会导致观测数据出现突跳和漂移现象。研究结果有助于识别地电场数据干扰,剔除无效信息,更好地为湖北省地震监测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