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云状不仅反映当时大气的运动、稳定程度和水汽状况,也是预示未来天气变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正确观测分析云的变化,是了解大气物理状况,掌握天气变化规律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为预测天气和气象服务提供依据的重要手段。因此,每位观测员都必须高度重视并能正确观测云。  相似文献   

2.

云状不仅反映当时大气的运动、稳定程度和水汽状况,也是预示未来天气变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正确观测分析云的变化,是了解大气物理状况,掌握天气变化规律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为预测天气和气象服务提供依据的重要手段。因此,每位观测员都必须高度重视并能正确观测云。

  相似文献   

3.
云状的判断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小飞 《广东气象》2007,29(B12):78-79
根据云的定义、特征、成因及一般发展演变规律,结合季节、地形、天气系统及天气现象、气象要素、云图及雷达资料变化,就如何正确判断云状,总结出一些经验,并初步详细探讨了部分相似云的区分,提出观云时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朱长河 《黑龙江气象》1994,(4):45-45,30
怎样判定云状朱长河云的判定是台站地面观测记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难度较大的目测项目。每一个观测员,对云的发展演变、观测要准确、及时编码发报,所以就得经常注意观察云的发展变化,懂得各种云的性质,掌握云的演变规律,知道什么是系统性云,什么是指示性云...  相似文献   

5.
在地面气象观测中,云的观测是比较复杂的,《规范》将云状按云的外形特征、结构特点和云底高度,分为三族、十属、二十九类。云在大气中的生成、发展和消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某一天、某一日天气系统移经各测站上空的时空变化,也是反映大气稳定度最直观的重要标志之一。所以,能够准确无误地识别和判定出当时的云状,特别是判断罕见云状是非常必要的。文中所要论述如何识别和判定的罕见云状是二十九类里,其中的Ciunc、Cc、Acflo、Aclent、Accast、Sclent和Sccast七种云。能否准确地识别和判定出这七种云,无论对本站天气还是对天气形势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高轩 《陕西气象》2010,(3):31-32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4章详述了二十九类云的不同特征,观测员可以依据各种云不同的外形、结构、排列、色泽、高度等特征,分析判定云状。这是云状判定的基本方法。但在观测实践中,由于云常常变化复杂,或因雨、雪、雾、沙尘等天气影响时,云的部分特征不明显甚至目测不到,给云状判定带来难度。  相似文献   

7.
结合多年地面测报工作的实际,对可能出现的各种云状误记或漏记情况进行归纳和分析,供业务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8.
浅谈云状的观测及云与天气现象的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谷富生 《山西气象》2004,(2):41-41,46
在管理工作中,常常发现在云状的观测记录及云与天气现象的配合方面存在某些问题和不足。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各类云的定义及其所代表的天气意义掌握的不够,对相似云及复杂天气下的云不能准确地判断。二是在值班期间缺乏对云的连续观测或对云的演变规律掌握的  相似文献   

9.
张斌 《山西气象》1999,(1):51-52
云状和云量的观测是目前地面气象测报中难度较大的项目之一,也是目测项目中较为复杂的一部分。准确地识别云状及估计云量,对于分析未来天气转变,取得更佳的经济效益和气象更好的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都有着重要意义。我在下站实习测报工作中和跟班当中,发现问题不少。其...  相似文献   

10.
针对地面气象测报工作日常云状观测记录中,对低、中、高云观测时容易出现一些失真和疑误记录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准确观测记录云状时应该注意的若干问题。包括Cb(积雨云)、Fc(碎积云)、Fs(碎层云)、Fn(碎雨云)、Sc lent(荚状层积云)、Accast(堡状高积云)、Acflo(絮状高积云)、Ac(高积云)、Cs(卷层云)、C iunc(钩卷云)、Cc(卷积云)和C iden(密卷云)等云状的判定及记录。  相似文献   

11.
云的观测是地面气象观测的目测项目之一,受观测员主观意识影响较大,近年来,云状记录越来越趋于简单化和模式化,不能真实反映当地的云天状况。该文从云状特点、云的相似性比较等5个方面对云状的观测总结出一些经验,以期对观测员在云状的判定上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冰粒、霰、米雪、雪、冰雹都属于固态降水,它们中的下降情况、形状及来自的云层、着地的特征有时会相同。在实际工作中,雪和冰雹相对比较容易识别,而冰粒、霰、米雪却容易混淆,可这几种天气现象在冬季又很常见。当有固态降水出现时常把霰认为冰粒,米雪记为雪。记录的正确与否,应根据当时的天气条件,配合存在的云层,下降的特征,形状等来区别。  相似文献   

13.
露是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因接触冷却的地面或物体后达到饱和所形成的凝结物。凝结温度在 0℃以上便形成露 ;0℃以下形成霜。夏末秋初 ,近地面空气层湿度较大 ,晴朗微风的天气较多 ,夜间时间长 ,有利于辐射冷却 ,因此常常出现露。另外疏松的沙土、植被表面 ,辐射冷却作用强 ,形成露  相似文献   

14.
龙先菊  吴晶 《贵州气象》2008,32(2):44-45
总结地区级报表审核工作中应该注意的几点问题及浅析审核中的多种方法,对地级地面报表审核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用计算机实现天气报告中云及天气现象的编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目前的地面气象测报软件没有解决云和天气现象的自动编码的难题,仍然采用人工编码,补充输入到计算机内。由于云和天气现象编码很复杂,用计算机编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工作难度,减少错情出现,同时又可避免云、天气现象记载中出现的简单化和模式化问题,提高内在质量。云、天气现象编码程序是针对上述情况而设计的,它使用了自造字符技术,  相似文献   

16.
自动站报表预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洪斌  许单 《黑龙江气象》2006,(1):23-23,46
黑龙江省目前已有58个自动气象站投入业务运行.由于自动站使用时间较短,在资料报表预审中时常出现错误.根据绥芬河市气象局1年来的自动站报表预审情况,总结常见问题,并提出相应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主要研究奇异非线性二阶诺伊曼边值问题的正解个数.应用比较原理、最大值原理和上界方法得出了在一定条件下,该问题恰好有5个正解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A precipitating convective cloud is simulated successfully using the Lagrangian cloud model, in which the flow field is simulated by large eddy simulation and the droplets are treated as Lagrangian particles, and the results are analyzed to investigate precipitation initiation and to examine the parameterization of cloud microphysics. It is found that raindrops appear initially near the cloud top, in which strong turbulence and broadened droplet spectrum are induced by the entrainment of dry air, but high liquid–water mixing ratio is maintained within cloud parts because of insufficient mixing.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downward vertical velocity of a droplet W reveals that the transition from cloud droplets to raindrops occurs in the range 20 μm < r < 100 μm, while the variation of W depends on turbulence as well as the droplet radius r. The general pattern of the raindrop size distribution is found to be consistent with the Marshall–Palmer distribution. The precipitation flux can be underestimated substantially, if the terminal velocity $w_{\text{s}}$ is used instead of W, but it is not sensitive to the choice of the critical droplet radius dividing cloud drops and raindrops. It is also found that precipitation starts earlier and becomes stronger if the effect of turbulence is included in the collection kernel.  相似文献   

19.
We have designed a cloud generation scheme for use in the LMD GCM. It predicts the mixing ratio of the cloud's condensed water as a new prognostic variable. At present it does not fully interact with the radiation schemes, but the aim is to predict the cloud optical properties. We have used the Meteosat/ISCCP data to evaluate this scheme. Such a comparison allows us to place some constraints on the coefficients which are used in the parameterizations, such as the precipitation thresholds for the cloud's liquid water content and the relative variability of water vapour within a grid box. There is generally a good agreement between observed and simulated results, although there appear some discrepancies in the cloud's apparent temperatur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