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周江存  潘尔年 《地球物理学报》2021,64(10):3521-3531
地表质量负荷引起的地球变形问题是大地测量学和地球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负荷勒夫数的计算和收敛的负荷格林函数的构建是模拟地球负荷形变的基础,其中当球谐阶数趋于无穷大时负荷勒夫数的渐近值,在格林函数计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地表质量负荷的边值问题,然后简要回顾了目前已有的计算负荷勒夫数渐近值三种方法的推导过程,最后给出推导渐近值解析表达式的一种新方法.新方法运用求解地球变形边值问题的解析解方法,以及一种高效传播矩阵方法,建立地表边界条件与高阶负荷勒夫数之间的直接联系,解出了负荷勒夫数渐近值解析表达式.本文的解析表达式更准确地描述了负荷勒夫数的渐近特征.新方法仅涉及常系数常微分方程组的基解矩阵及基础的矩阵运算,原理简单易懂.  相似文献   

2.
详细介绍了海潮负荷影响的计算理论,基于PREM地球模型计算了地球内部的负荷勒夫数及负荷格林函数;并以上海台和武汉台为例,计算了海潮负荷对不同深度处的应力和应变潮汐的影响. 结果表明:深度是影响海潮负荷应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靠近计算点的区域,应力负荷的影响随深度增大而减小;而对于远离计算点的区域,应力负荷的影响却随深度增大而增大;另外,深度会影响某些应力和应变潮汐分量时间变化的相位. 在沿海地区,海潮负荷对应力和应变的影响超过了应力和应变固体潮的影响,因此该影响在应力和应变测量中必须要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3.
地球表面质量负荷的静态响应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给出了单位点质量负荷作用在球状成层地球模型上的解。对较新的G-D1066A地球模型求出了n直到10000阶的负荷勒夫数,并利用这组负荷勒夫数计算了格林函数的值。简述了如何利用格林函数计算地球对表面任何负荷的响应。讨论了负荷潮研究在地球物理和海洋学方面的一些应用。  相似文献   

4.
滇池入湖河流磷负荷时空变化及形态组成贡献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研究了2013年滇池主要入湖河流总磷(TP)及各形态磷浓度的时空变化与入湖负荷特征,并探讨了不同形态磷的入湖负荷贡献.结果表明:(1)滇池河流入湖TP浓度在0.11~1.93 mg/L之间,以溶解性无机磷(DIP)和颗粒态磷(PP)为主,溶解性有机磷(DOP)浓度较低;(2)滇池河流入湖磷负荷总量为280.51 t/a,绝大多数河流主要以DIP形态入湖,平均贡献率为43.48%;PP形态入湖负荷次之,平均贡献率为31.64%;DOP入湖负荷较低,平均贡献率为24.88%;(3)DIP入湖负荷贡献率较高值出现在3、4和11月的枯水期,平均入湖负荷贡献率达到55.30%;PP入湖负荷贡献率较高值出现在1和7月,平均入湖负荷贡献率为56.14%;DOP入湖负荷贡献率月变化差异较小,最高值出现在12月,贡献率为21.85%;(4)研究滇池入湖河流污染负荷不仅要考虑溶解态无机磷的贡献,而且需要重视PP和DOP负荷,控制滇池入湖河流污染负荷需要考虑不同河流不同形态磷负荷组成及月变化差异特征,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5.
印尼地区地震断层面上的海潮负荷应力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印尼地区3574次M≥5.0地震震源断层面上的海潮负荷应力进行计算,研究了地震断层上的负荷应力随深度变化以及随断层倾角和走向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地震断层上的负荷正应力大于负荷切应力.逆断层上的负荷应力最大,其它依次为斜滑断层、正断层和走滑断层.倾角范围在0°—50°的断层上的负荷正应力随倾角增大有减小趋势,负荷切应力在30°—50°倾角范围的断层上较大.负荷应力随断层走向的趋势性变化不明显.不同类型断层上的负荷正应力和切应力在震源深度15km处均达到最大,之后随深度增加而减小.当震源深度小于40km时,断层面上的海潮负荷应力的量级与固体潮应力相当.因此指出,在潮汐应力对地震影响的研究中,对震源深度小于40km的海洋和沿海地震,除固体潮汐应力外还需要考虑海潮负荷应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给出了一种计算海潮负荷在地球内任一点产生的应力场的方法,并由此对加卸载响应比进行了海潮负荷改正。结果表明,在近海地区或海域,海潮负荷对加卸载响应比有影响,离海潮负荷区越近,影响越大;而在离海潮负荷区较远的地区,可以忽略海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计算应变负荷潮的积分Green函数方法,计算了全球Schwiderski海潮模型M_2分波在中国大陆产生的应变负荷潮.根据负荷潮的分布特点,中国大陆大致可以分成以东经100°为界的东、西两个区域.在东区,负荷潮主要受太平洋海潮的控制;在西部内陆地区,除太平洋海潮外,它们还明显地受印度洋海潮的影响.根据本文计算结果绘制的M_2分波应变负荷潮在中国大陆的地理分布图,为如何正确考虑M_2分波负荷潮对应变固体潮观测结果的影响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8.
吴庆鹏  朱文璐 《地震学报》1992,14(4):485-492
根据 Schwiderski 海潮图,利用笔者提出的计算应变负荷潮的积分 Green 函数方法,计算了全球海潮 K1分波在中国大陆产生的应变负荷潮,并在此基础上绘制了负荷潮诸分量在中国大陆的分布图.在中国大陆东部地区,K1分波应变负荷潮主要受太平洋海潮的控制.在广东、广西南部沿海地区,它们明显受南海海潮的影响;在西部地区,除太平洋海潮外,负荷潮还显著受印度洋海潮的影响.在东部沿海地区,K1分波应变负荷潮的振幅可达固体潮振幅的15%-50%,在西部内陆地区亦可达百分之几.因而,在解释 K1分波应变固体潮在中国大陆的观测结果时,必须考虑负荷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采用引潮势和海潮潮族作为输入函数,对北京实测的重力潮汐进行了响应分析,将频率相同的引潮力产生的重力天文(引力)潮和海洋潮汐负荷效应产生的重力负荷潮分离开.再对重力天文潮和负荷潮进行调和分析,得到北京重力天文潮和负荷潮的平均变幅分别为121.5和7.5微伽.海洋潮汐的负荷影响为北京重力天文潮的6.2%.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计算地倾斜负荷潮的积分Green函数方法,计算了全球Schwiderski海潮模型K_1、O_1分波在中国大陆产生的地倾斜负荷潮,绘制了K_1、O_1分波负荷潮椭圆及其长轴迹线,沿长轴方向分量的等潮时线,长、短半轴等值线诸地倾斜负荷潮参量在中国大陆境内的分布图,给出了它们的空间分布图象,为国内的地倾斜固体潮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1.
选择合适的人造地震动时程是高层建筑采用时程分析法计算地震作用的基础。介绍了徕远广场结构设计地震波的确定方法及过程。鉴于各条地震波输入进行时程分析的结果的离散性,提出可以采用场地土层反应分析得到的地表加速度时程及按照《高层技术规程》设计规准谱拟合人造波作为结构设计地震波。  相似文献   

12.
A numerical method is proposed for solving the problem of steady current flow. The electrodynamic model is replaced by the equivalent stationary charge distribution obtained by Poisson's analysis, in which the surface integral equation for field intensity is reduced to a set of simultaneous linear algebraic equations by means of the method of sub-areas. The solution of the set allows the calculation of an approximation for the charge density distribution on the discontinuity surfaces of conductivity. The method is valid for complex conductivities, whereby the apparent phase shift of IP can be calculated from the complex potential or field intensity. The phase shift anomaly calculated as an application is very similar to the corresponding frequency effect anomaly. The method allows the calculation of the mise-à-la-masse effect as a solution to a potential problem, in which the primary current electrode is located within the body to be surveyed.  相似文献   

13.
根据微重力和重力垂直梯度方法对已知地下物质体(定陵地下宫殿)的验测所取得的信息与经验,对于地下未知物质体(茂陵的地下建筑物)进行了探测。在微重力探查的基础上,预测了茂陵地下陵殿的分布形态,所在位置等。此结果可供有关考古部门参考使用,同时也表明微重力方法在考古工程方面具有很广的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折射波地震记录叠加成像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多次覆盖折射波地震勘探是用来追踪反射波成像质量较差地区的地质构造或用于追踪深层基底形态及研究基岩面的一种勘探方法.基于折射波理论,用折射地震记录中的折射波对地下折射界面进行成像,应用共深度折射面元叠加成像理论方法,给出用共深度折射面元叠加成像技术对地下折射界面进行成像的速度分析与动校正计算方法,提出一种适用于折射波发育探区的共深度折射点叠加成像方法,最后以模型和实际例子说明方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测定浅震震源参数的宏观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顒 《地球物理学报》1975,18(4):246-255
本文提出了利用等震线测定地震断层面的走向、倾向、倾角和破裂长度等震源参数的宏观方法。用这种方法测定了35个地震(1830年-1973年)的参数,其结果与用微观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了比较,二者基本一致。 关于破裂方式对等震线的影响问题,本文也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
渗透率场敏感系数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渗流微分方程定解问题,利用格林互易定理从理论上导出了渗透率场敏感系数 的计算公式,并借助于数值积分和差分方法给出了渗透率场敏感系数的离散形式. 由Peacem an方程建立了井压渗透率场敏感系数与网格压力渗透率场敏感系数的关系. 对理论模型利用 三维不均匀非稳定渗流场的压强数值解计算了井压对渗透率场的敏感系数,并用敏感系数的 直接计算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文的计算方法与直接计算方法相吻合.  相似文献   

17.
结构隔震的研究与应用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章珠 《华南地震》1991,11(4):62-66
结构基底隔震是房屋免震的新方法,在国外,这种方法已应用于土建工程。本文介绍基底隔震研究的进展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8.
波场延拓短算子构造方法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频率-空间域显式叠前深度偏移中,波场深度延拓是通过显 式差分短算子与波场的空间褶积完成的. 基于对显式差分短算子的设计方法的研究,提出了 一种基于相移算子约束的离散光滑插值的构造一维显式短算子的方法. 通过离散光滑插值法 ,在频率-波数域中,以传播区内的相移算子为约束,在传播区外的算子两端处以零点为约 束,进行离散光滑插值,使得所得算子具有二阶光滑可导性,则其对应的频率-空间域中的 算子就可以取得很短. 该方法设计简单,精度高,能够满足波场深度延拓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SNREI地球模型负荷勒夫数数值计算的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Longman和Farrell的表面负荷形变理论,深入研究计算SNREI弹性地球模型表面负荷勒夫数的数值计算方法,取得新的进展:采用了一种新的代换方法─r ̄n因子法,比传统的无量纲化法简单易行,且能达到很高的计算精度;确立了检验表面边界条件、微分方程积分线性性和计算结果的收敛性,用于评价数值计算结果精度的有效准则;给出了PREM地球模型的一组高精度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20.
在进行水化学样品全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中,应用原始数据和经过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统计量计算时出现了不一致性。如本无相关关系的原始数据子成份,在经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子成份中却出现了负相关;原始数据和标准化数据的协方差阵相差甚远;因子分析图解中出现了曲面结构等。本文根据JohnAitchison提出的对数比法,结合实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论证了对数比法在水化学资料处理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