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用DEAE-Sephadex分级和~(13)C-NMR方法研究了中国南方产凝花菜、易曲凹顶藻热带变种和坛紫菜三种经济红藻所含琼胶的结构特点。前两种红藻的琼胶主要由琼胶糖和6-OMe-琼胶糖组成,是优质的琼胶。坛紫菜多糖主要由琼胶糖和含高电荷的紫菜胶组成,还含有微量6-OMe-琼胶糖,但坛紫菜经碱处理后的琼胶则是全由琼胶糖组成的真正琼胶。  相似文献   

2.
江蓠属海藻分布广,数量多,藻体大,生长于潮间带或浅水中,易于采集和人工养殖。由于碱处理法研究成功,提高了江蓠琼胶的凝固性,江蓠已成为制造琼胶的良好原料,我国相继建立了产品质量可与石花菜琼胶相媲美的江蓠琼胶工业,使我国琼胶工业有了很大发展。据Whyte等估计,1980年世界用作琼胶的海藻大约有39000吨干品,其中60%是江蓠,35%是石花菜:5%是鸡毛菜。这表明目前江蓠已超过石花菜。成为制造琼胶的主要原料。 江蓠属海藻的种类相当多,世界上约有一百多种,根据张峻甫和夏邦美1976年的报道,我国共有21种。种类不同的江蓠所含琼胶的数量和理化性质差别很大:即使种类相同也可能由于生长地区、环境和采集季节的不同而有差异。近年来研究这些变化情况的学者较多。但对我国不同种类江蓠所含琼胶的数量和性质的变化情况,除很少数种类外,尚未有人作比较系统的研究。本文的研究工作测定了我国10种江蓠属海藻的琼胶产率、凝胶强度、粘度、凝固点和融点等主要物理性质,同时分析了它们的3,6-内醚-半乳糖,硫酸基和半乳糖的含量,并试图对它们之间的关系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3.
13C-NMR光谱法研究几种红藻含硫半乳聚糖的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于1989年8月对采自青岛地区的5种红藻用冷水和热水分步提取或直接加热提取方法制备含硫半乳聚糖,对其多糖进行的^13C-光谱分析结果表明,扁江蓠多糖主要由琼胶糖和6-硫酸基-琼胶糖组分构成,海萝和多管藻多糖主要由6-硫酸基-琼胶糖组成,并含微量琼胶糖前体,6-OCH3-琼胶糖组分,此两种藻的热水提取物中还含有微量2-OCH3-琼胶糖,三叉仙菜的热水提取多糖主要由琼胶糖的前体组成;从海膜多糖谱图的信  相似文献   

4.
在以江篱(Gracilaria)为原料提取琼胶的试验研究中,碱处理提高产率和强度已有不少报道,表明碱处理是江篱琼胶制造的必需条件之一。我们在江篱琼胶的试验中,发现除了碱处理外,酸处理和漂白同样是必不可少的工艺条件。它们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琼胶的产率、强度和质量。为进一步探索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本试验采用常温浓碱法为固定条件,变化酸处理浓度和控制酸处理漂白时间,对海南岛几种产量较大、藻体较粗长的江篱进行试验,试图找出酸处理浓度和强度的关系,改变以往琼胶制造靠pH值测试和触感等不稳定的操作方法。得出了在一定范围内,产率随酸处理浓度升高  相似文献   

5.
本项研究试验了人工放散的蜈蚣藻(Grateloupia asiatica)与多管藻(Polysi phonia urceolata)孢子及其幼苗在不同粗糙度的附着基上的附着数量、三叉仙菜(Ceramium kondoi)、假根羽藻(Bryopsis corticulans)、酸藻(Desmarestia viridis)和尾孢藻(Urospora penicilli formis)在海水中自然附着幼苗在不同粗糙度的附着基上的附着数量;还试验了不同粗糙度附着基上不同类型的沉积物对自然附着酸藻和尾孢藻的幼苗数量的影响。试验方法是以市售塑料扎带模拟表面粗糙度不同的人工藻礁,使人工刺激后释放的海藻孢子附着在其表面后,吊挂于海中使孢子萌发;空白附着基吊挂于海水中使海藻繁殖体(孢子、合子或受精卵)附着并萌发生长。以普通海泥、高温灭活海泥、底栖硅藻3种不同沉积物覆盖于人工附着基表面,统计各种沉积物在各种粗糙度的附着基上海藻幼苗数量。结果表明,对于无鞭毛的繁殖细胞(蜈蚣藻、多管藻和三叉仙菜的孢子,假根羽藻的合子、酸藻的受精卵)萌发成的幼苗数量受附着基粗糙度影响显著;在一定范围内,两者呈正相关。而萌发自游动孢子的尾孢藻,附着基的粗糙度影响不显著。3种沉积物中,高温灭活的海泥更有利于尾孢藻和酸藻的附着。  相似文献   

6.
凹顶藻属(Laurencia)属于红藻门,真红藻纲,仙菜目,松节藻科,凹顶藻亚科。本属是松节藻科种类最多的少数几个属之一,目前世界上已知约85种左右,多生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海域。本属的种类变异很大,在分类上被认为是很困难的一个属。 本文对我国西沙群岛产的凹顶藻属进行了分类研究,除因标本数量过少或因缺乏必要的生殖器官,有待将来调查采集补充标本后再行研究外,经鉴定共有下列11种,隶于两个亚属和6个组。  相似文献   

7.
琼胶的研究及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璐  李智恩 《海洋科学》1999,23(4):34-37
近年来有关琼胶研究的趋势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有关本国琼胶原料藻的养殖条件和新开发海藻品系提高琼胶产量、质量的研究,其中重点研究琼胶产量、质量的影响因素;另一个就是琼胶及其分级产品琼胶糖在现代生物技术中的应用。1琼胶原料藻的开发和琼胶产量及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1.1红藻资源的开发生产琼胶的原料过去一直是以石花菜为主,现墨西哥等国的主要琼胶生产原料依旧是石花菜。后来,发现碱处理可大大改善江蓠琼胶的性能,尤其是石花菜资源被过度开采以及江蓠大面积养殖获得成功之后,江蓠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生产琼胶的主要原料…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海藻提取物生物活性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分别采用MTT法、双碟法、酶标法、光度法和增重法测定了广西涠洲岛、广东硇洲岛、山东青岛和威海沿岸具有代表性的大型海藻提取物的抗肿瘤、抗菌、免疫、抗炎、抑制α-葡萄糖苷酶和抗氧化的活性。结果表明,鸭毛藻、松节藻、小粘膜藻和点叶藻的甲醇提取物具有选择性细胞毒活性;酸藻水相、鸭毛藻的乙酸乙酯相有较强的抗菌活性;金膜藻、网地藻、石莼和萱藻的甲醇提取物有较好的免疫抑制活性;三叉仙菜、龙须菜、海萝、绳藻和小粘膜藻的甲醇提取物有较好的免疫增强活性;细枝软骨藻、粗枝软骨藻和绳藻的甲醇提取物有显著的抗炎活性;松节藻、肠浒苔和扁江蓠的脂溶性提取物能有效地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褐藻多酚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9.
藻胆蛋白和琼胶是来源于藻类的重要活性物质,随着藻胆蛋白和琼胶需求量的日益提升,寻找合适的提取原料尤为重要。本研究比较了中国8种常见江蓠(Gracilaria)的藻胆蛋白和琼胶含量,建立了一种环保的综合提取工艺并进一步优化了琼胶提取条件。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品种江蓠的藻胆蛋白和琼胶含量有显著差异,张氏江蓠(Gracilaria changii)的藻胆蛋白和琼胶含量相对较高。以张氏江蓠为综合提取藻源,藻蓝蛋白的得率为0.073mg/g,藻红蛋白得率为0.088mg/g,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模型优化琼胶提取工艺,最佳提取工艺为碱浓度4%,碱处理时间2h,碱处理温度65℃,琼胶得率为43.51%。结果表明,张氏江蓠有较高生物资源利用率,综合提取藻胆蛋白和琼胶可以提高张氏江蓠的应用价值,研究为张氏江蓠的综合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不同碱处理法制造江蓠琼胶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扩大制造琼胶的原料来源,弥补石花菜的不足,早在三十年代就有人开始研究利用江蓠来制造琼胶。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提高江蓠琼胶的凝胶强度。1936年柳川最早发现用碱加热处理能提高江蓠琼胶的凝胶强度。其后陆续出现了不同的碱处理法。归纳起来可分为四类:一是低浓度碱热处理法;二是高浓度碱冷处理法;三是高浓度碱中溫处理法;四是中浓度碱热处理法。这些方  相似文献   

11.
蜈蚣藻、蜈蚣藻节夹变型和拟厚膜藻卡拉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于1988-1990年对采自青岛的蜈蚣藻,河北的蜈蚣藻节夹变型和浙江的拟原膜所含多糖的产率,物理性质,化学组化和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拟厚膜藻多糖无凝固性;蜈蚣藻多糖凝固性很低;蜈蚣藻节夹变型多糖有些凝固性,是三者中凝固性最好的。  相似文献   

12.
极大螺旋藻富积重金属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于1993年5月由南京大学藻类培养室提供极大螺旋藻藻种,用Zarrouk培养基培养后,用活藻体和甲醛杀死的藻体分别进行吸附实验;过滤出的藻体置于6×10-3g/L左右浓度的Co2+,Ni2+,Cu2+,Zn2+离子混合液中。结果显示,死、活藻体都具有相似的吸附能力,对Co2+,Ni2+,Zn2+的富积大于203倍,对Cu2+的富积大于185倍;用热水提取、DEAE-纤维素D-23柱和SephadexG-200柱纯化后,获得了纯细胞外壁多糖,其分子量为52kD。将该糖溶液盛在透析袋内,并置于4种离子混合液中进行吸附实验,结果显示,核糖对Co2+,Ni2+,Cu2+,Zn2+的富积倍数分别达1744,1644,1340,1750。藻体和多糖对Co2+,Ni2+,Zn2+的吸附都高于对Cu2+的吸附。比较藻体与多糖对4种离子的吸附结果可见,藻体对离子的吸附主要是多糖的作用;多糖的红外光谱显示,金属离子改变OH和CO-NH的吸收峰,表明这两种基团与金属离子发生了络合作用;对Cu2+的络合滴定测定表明,Cu2+与多糖的结合度为0.40。  相似文献   

13.
This article presents an instrumental analysis of the kinds and contents of basic amino acids contained in 9 planktonic algae specimens and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nutritive value of amino acids in the 9 planktonic aglae and that of amino acids in prawn. Moreover, a comparison is made between contents of various planktonic algae amino acids essential to animails. It is concluded that such algae as N. Closterium., f. finutissima, C. Simplex var.CaIcitrans, P. tricornutum, Pla. Subc-ordiformis and S. costatum are nutritive foodstuffs.  相似文献   

14.
云贵高原湖泊沉积物─水界面碱度扩散通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1991-1995年间5次在云贵高原泸沽湖,洱海湖和贵州阿哈湖,百花湖的湖心采集沉积物柱芯,界面水和湖水样品,通过其pH值和HCO3浓度剖面及界面碱度扩散通量的研究,首次定量评估高原湖泊界面扩散作用上不体碱度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云贵高原某些湖水寄宿时间对较长,湖水深度相对小的湖泊,界面扩散作用是水体碱度的重要来源之一,湖水寄宿时间较短,深度较小的湖泊,界面扩散对上覆水体的影响可以忽略不地。  相似文献   

15.
5种南海海藻醇提取物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大永  李敬  郭书举  苏华  范晓 《海洋科学》2009,33(12):40-43
海藻是海洋生物代谢产物的主要来源之一,能产生丰富多样的生物活性物质.为了更好地利用中国南海的海藻资源,分别对采自中国湛江硇洲岛的1种绿藻基根硬毛藻Chaetomorpha basiretorsa Setchell和4种红藻刺状鱼栖苔Acantophora spicififera (Vahl) Boerg、三列凹顶藻Laurencia tristicha Tseng, Chang et Xia、紫杉状海门冬Asparagopsis taxiformis (Delile) Trevisan、鸡毛菜Pterocladia tenuis Okam进行了生物活性研究,分别对细胞毒活性(KB、Bel-7402、PC-3M、Ketr3和MCF-7)、Na~+,K~+-ATPase抑制活性以及犬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抑制活性进行了筛选,部分海藻提取物表现出一定的生理活性.  相似文献   

16.
掺铝氧化锌厚膜制备及其对三甲胺和海产品鲜度的敏感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烧结法制备掺铝氧化锌厚膜,把氧化锌粉末分别同0%,1%,3%,5%的Al2O3粉末机械研磨混合均匀,在1100℃下烧3h,再同粘合剂,有机溶剂混合制成浆料,用刮刀法在氧化铝基片上浆料制成膜,在100℃下烘干后再经1100℃烧结2h。膜的灵敏度的测量方法是将膜放在玻璃管内加热到测量温度,测量膜暴露在一定浓度TMA气体或由牡蛎放出的气体时电阻值的变化。测量温度为200,250,300℃和400℃,T  相似文献   

17.
于1986年夏、秋两季在福建省惠安、罗源采集太平洋牡蛎,以人工授精法获取受精卵,在空调室内研究盐度变化对太平洋牡蛎面盘幼虫趋性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盐度的提高能促使牡蛎D形面盘幼虫从正趋地性转变为负趋地性,同时幼虫的正趋光性也得到加强。在D形面盘幼虫期,能引起趋光性加强的盐度增加阈值为2.9×10~(-12);在8日龄壳顶面盘幼虫,提高至5.0×10~(-12)以上。当D形面盘幼虫和壳顶面盘幼虫分别从25×10~(-12)移置于30×10~(-12)时,趋光水平能得到明显提高的时间阈值分别为4h和6h。据以上结果,作者认为该种幼虫在河口区有无阻留的主动性取决于该区环境的变化,同时也与幼虫不同发育时期有关。盐跃层的存在对牡蛎幼虫垂直分布的影响表明,只要盐跃层为2.5×10~(-12),即能抑制幼虫的向上游泳;一旦盐跃层增加,其阻抑作用仍维持接近低盐跃层水平。这说明盐跃层的存在对牡蛎幼虫的垂直迁移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大型海藻无性系微球体构建和反应器培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大型海藻细胞的全能性获得了蜈蚣藻(Grateloupia filicina)、多管藻(Polysiphonia urceolata)和孔石莼(Ulva pertusa Kjellm)的无性系材料,在此基础上分别构建了绒球状微球体、网状微球体和簇生状微球体3种微球体形式,这种微球体形式适合于大型海藻的生物反应器高密度...  相似文献   

19.
采用3H-TdR同位素示踪方法研究了环境因子对溶藻弧菌对大黄鱼表皮粘液粘附作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溶藻弧菌能很好地粘附于大黄鱼表皮粘液,其粘附量在菌浓度不超过6.52×108cfu/ml情况下随菌浓度的升高而升高;粘附量在25℃下孵育180min趋于饱和,在180min以内与孵育时间呈正相关关系;粘附作用在温度25—30℃、pH值偏酸、盐度35条件下较强;在无Na (盐度为0)时,无粘附作用;Ca2 能显著加强溶藻弧菌的粘附作用,而Mg2 作用不明显。这些结果表明,溶藻弧菌对大黄鱼表皮粘液有较强的粘附作用,其粘附作用受温度、盐度、pH值等环境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以彩虹明樱蛤养殖壳高优势组(平均壳高为17.35±1.01mm)为实验动物,进行4种重金属离子Hg2 、Cr6 、Cu2 、Zn2 对彩虹明樱蛤的急性毒性和加和等毒性强度联合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彩虹明樱蛤对重金属的耐药性均随实验时间延长而缓慢降低,4种重金属离子毒性大小依次为Cu2 、Hg2 、Zn2 、Cr6 ,其对彩虹明樱蛤96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0.0554mg/L、0.1099mg/L、2.2605mg/L、19.6277mg/L;Hg2 、Cr6 、Cu2 、Zn2 离子两两组合在加和等毒性强度下对彩虹明樱蛤96h联合急性毒性所呈现的致毒特征与离子间毒性强度匹配情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