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前言铁路工程地质勘测工作在解放前是沒有的,例如在复线勘测和旧线段建中就收集不到有关这方面的资料和记录。过去,由于在修筑铁路时忽视了工程地质这一重要基础资料,因而在許多已成铁路线上,各种有关地质的自然病害,經常带給铁路运营和維修上的极大困难和损失。宝天铁路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该綫通过地形甚为陡峻的渭河峽谷,工程地质条件复  相似文献   

2.
对场地地质条件进行平面上合理的分区和评价,是岩土工程勘测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地基基础方案设计的第一步。通过工程地质分区在济南奥体中心勘测中的实际应用,分析场地按地质条件细分对地基承载力、地基基础设计及场地类别划分的影响,指出工程地质条件的详细分区在重大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一工程地质图是反映制图地区的工程地质特性,并对影响工程建筑物的修建及其稳定性的工程地质条件给予评价的地质图件。根据编图的目的和图件所反映的工程地质问题的性质,工程地质图主要可分为:在图件上表现某一项工程地质条件或某一项岩石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工程地质分析图;在图件上反映影响某一种工程建筑物或多种工程建筑物的多种工程地质条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云南省已建和正在勘测建设中高等级公路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评价,阐述各种特殊地质与不良地质的特征与规律,并对山区高等级公路工程地质的勘测提出要求。  相似文献   

5.
大家都知道在水电站建设的工作中,勘测、设计、施工、三者的分工关系是:勘测为设计服务,施工单位是按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因此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的勘探工作,是要按具体水工建筑物的意图要求来探清水力枢纽各个建筑物地段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的特性和规律,以作为设计人员考虑相应的工程设施的依据。所以说地质勘探的成果就是水工设计的基础资料,因此倘若地质勘探得出了错误的结论,就有可能导致错误的设计,而最后造成施工上不应有的困难和人民财产的巨大浪费,以下我着重的介绍一下局  相似文献   

6.
1979年9月在英格兰由国际工程地质协会和伦敦地质协会工程组联合召开了工程地质制图讨论会。会议主要是为讨论城市工程规划、设计和施工服务的工程地质制图的方法、应用及效益的目的而召开的。 讨论会包括六方面内容。(一)研究和讨论为规划服务的区域工程地质制图;(二)研究和对论工程建筑物危险性评价  相似文献   

7.
鉴于在地震危险区进行各类重大工程规划、设计之前,迫切要求解决与工程地质有关的一系列抗震地质问题,笔者试做如下讨论。 一、抗震工程地质调查研究问题 危害工程建筑物的震害地质因素很多。诸如伴随地震发生出现的新断裂、砂土液化、地下水埋藏条件、岩石类型、地形地貌、溶洞陷落、崩塌、滑坡以及地面沉陷和上隆等,都是影响震害的因素。为正确地评价与选择场地抗震地质条件,就必须对地震危险区的各类震害地质因素作严密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8.
《四川地质学报》2022,(3):408-412
盆因拉隧道为雅鲁藏布江峡谷段高地应力区某铁路的关键性控制工程之一。为了指导隧道施工过程的安全性,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等方面对盆因拉隧道沿线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研究,并采用超前地质预报方法、水压致裂法和涌水量预测进行了现场勘测,最后对工程区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评价,提出了针对该隧道的施工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9.
盆因拉隧道为雅鲁藏布江峡谷段高地应力区某铁路的关键性控制工程之一。为了指导隧道施工过程的安全性,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等方面对盆因拉隧道沿线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研究,并采用超前地质预报方法、水压致裂法和涌水量预测进行了现场勘测,最后对工程区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评价,提出了针对该隧道的施工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0.
岩溶的存在,一直是岩溶地区水利、水电、交通、建筑等工程中较棘手的地质问题。因此,采用恰当方法勘测工程地质中岩溶的分布与发育情况,对工程地质给予综合评价,就成为工程地质勘  相似文献   

11.
珊瑚礁工程地质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珊瑚礁工程地质研究的主要内容为珊瑚礁自然地质条件、珊瑚礁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和珊瑚礁混凝土料问题。除了通常的工程地质研究方法外, 着重介绍珊瑚礁工程地质研究的钻探、触探和地球物理勘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适应西部开发的需要 ,充分发挥工程地质在西部开发中的作用 ,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决定于 2 0 0 1年 9月在成都召开“中国西部重大工程与环境地质问题学术研讨会”。受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委会委托 ,本次会议由成都理工大学、国家电力公司成都勘测设计院、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院以及西南交通大学承办。会议宗旨为工程地质服务于西部开发 ,初步拟订的主要议题如下 :( 1)西部开发中地壳稳定性评价 (包括水库诱发地震 )与活动性断裂的工程效应分析 ;( 2 )西部开发中的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 ;( 3)西部地区高坝建设中的工程…  相似文献   

13.
一、国家要求铁路勘测设计的技术要赶上国际水平周总理在“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中曾希望我国的科学技术在十二年后要达到国际水平,我们铁路勘测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当然不能例外,也要在这十二年内赶上国际铁路勘测设计的水平,或者还要超过他们。根据我这几年和大家一块工作的认识,我认为:我们的线路工程师,对于线路布置,是有很高的技巧,我们的大建工程师,对于桥隧结构,也有精湛的研究,只是对于工程地质知识的运用,为了达到国际水平,还需要在这一方面加一把力。德国大土木建筑工程师寇克虏曾说过:“土木工  相似文献   

14.
长江下游大型桥梁建设的工程地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大型和特大型桥梁等交通工程建设不断兴起。仅长江下游江苏省境内来说,400km长的河段上,在未来的10a内将要建成6座特大型桥梁。这类特大型桥梁工程建设经验少,桩型多为大直径超长灌注桩,现有规范难以满足设计需要。因此,工程地质勘测和桩基设计面临许多新的问题。通过江苏省境内几座特大长江大桥的工程地质综合研究,认为应采用区域稳定性与地基稳定性、地质分析和力学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工作重点主要有3个方面。第一,在查清工程区大地构造单元、断裂活动特征等区域地质背景的基础上,进行区域稳定性评价;第二,分析场区地层结构和构造发育情况,划分工程地质岩(层)组,并进行岩土体质量评价;第三,进行室内和现场试验,测定岩土体参数并进行优化分析,确定地基设计参数,选择桩基持力层。将这一研究思路用于苏通大桥工程,较好解决了工程建设中的难题,为大桥设计提供了可靠的工程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5.
受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的委托,由中国水电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承办、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等7单位协办的《第七届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大会》于2004年10月21日至24日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  相似文献   

16.
受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的委托 ,由中国水电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承办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等 7单位协办的第七届全国工程地质学术会议于 2 0 0 4年 10月 2 1~2 4日在昆明市召开。中国地质学术第六届工程地质专委会主任王思敬院士在开幕词中指出 :这次会议是我国工程地质学术界的一次重要会议。国家制定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 ,工程建设规模越来越大 ,工程地质问题越来越复杂。工程地质学的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工程地质学发展的根本。工程地质学家任重道远。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  相似文献   

17.
郑州市区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分区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郑州市区建设场地实际资料的分析,将郑州市区划分为两个工程地质区和四个亚区;研究了不同工程地质区和亚区内不同岩性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等工程地质特征,对各区的建筑物适宜性和地基承载力进行了评价,并对不良地质作用提出了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组织 ,成都理工大学、国家电力公司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研究院、西南交通大学主办的“2 0 0 1中国西部重大工程与环境地质学术讨论会”于 2 0 0 1年 10月 10日至 18日在四川省都江堰市举行。这是本世纪我国工程地质与环境领域首次高层次的学术盛会。到会的工程地质专家和工程地质工作者共 2 6 0余名 ,除了西藏等少数几个省及地区之外 ,每个省都有代表参会 ,分别来自国土、煤炭、石油、水利、铁道、电力及中科院和高校等系统。另外 ,还有包括新华社、四川电视台、香港大公报等在内的 7家…  相似文献   

19.
施雅风先生不仅是"中国冰川之父",对中国冻土研究的开创和发展,施先生也功不可没.全国解放前,对中国的多年冻土仅有不多的、零星的报道.1952年后,由于大兴安岭的林业开发和森林铁路的兴建,铁道和林业部门对东北多年冻土开始了调查和资料收集.1956年,辛奎德、任奇甲在《地质知识》上发表了题为"中国东北地区多年冻土的分布"的文章.1958年,铁道部第三设计院出版了《多年冻土的工程地质和铁路建筑》一书,初步比较全面地总结了兴安岭地区的冻土调查与观测资料,以及冻土工程地质勘测和铁路建筑方面的一些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此外,1957~1959年中苏黑龙江综合考察队在黑龙江沿岸某些地段曾做过专业性的冻土调查.1954年,青藏公路通车,也传出了青藏高原有多年冻土分布的信息.但这一时期的冻土研究均较分散,且不系统.  相似文献   

20.
前言一个地区的工程地质评价总是和该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问题和建筑物性质、勘察阶段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上海软土层中兴建各种地下工程。如何对地质条件进行评价?目前,大多仍停留在提供一般的、定性的描述,或者提供若干常规的物理力学指标上面,尚未有较好的评价方法。本文根据上海软土层中常见的一种工程地质问题——流砂及其对工程的影响,试提出一项新的评价指标,即“流砂指数”,作为评判一个地区工程地质条件优劣的依据,供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