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金矿床中金与黄铁矿和毒砂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卡林型金矿中的金,以肉眼,甚至在显微镜下都看不到,因而称之为“不可见金”.经过金的物相分析,发现Au与毒砂、黄铁矿有关.进一步的问题是:Au在毒砂、黄铁矿中呈何状态分布,是呈微细的独立矿物?还是类质同象?是以化学键进入毒砂、黄铁矿的晶格?还是吸附在其表面?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世界上其他类型金矿,如浊积岩型金矿、造山带内太古代绿岩带金矿、变质金矿、与火成岩有关的金矿,甚至含金的块状硫化物矿床,其中的金除了以自然金(可见金)产出外,在黄铁矿、毒砂、辉锑矿、雄黄等硫化物中还含有不可见金.从不可见金到可见金,需经过热液蚀变作用,在高As条件下,温度和硫逸度的升高,可溶出不可见金,在温度下降和还原条件下,Au以可见金形式存在于蚀变环带中.这种从不可见金到可见金的转换过程,反映了Au、As、S以及Fe等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金矿中的黄铁矿和毒砂具有相似的结构,包括在其原始生长的晶体中含有不可见金,并且在稍后的成矿阶段内形成赋存有可见金的蚀变环带.蚀变环带以As含量高为特征,并且,后期的可见金是沿裂隙或毒砂与黄铁矿的粒间分布.可见金是热液活化了矿物内的不可见金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2.
湖南含砷金矿资源储量大,分布广,类型多.矿床中的砷矿物主要为毒砂,几乎所有金矿床中的毒砂都含Au(一般120×10-6~250×10-6),且比共生的黄铁矿含Au量高2~5倍,甚至1个数量级以上.毒砂中金的分布率高达64.3%~94.05%.毒砂的生成期有早、晚2期.化学成分为富S亏As型,并以富含微量元素Sb(Se)、Ni、Co而贫Mn及晶胞参数a0值增大等为标型特征.大多数含Au毒砂均含有相当数量的“不可见金”,即使利用电子探针也难以发现.初步认为毒砂中的“不可见金”多呈纳米级微细粒状存在.  相似文献   

3.
常见硫化物矿物晶格中的金及粒径小于1000埃的分散金均称为不可见金,它们无法用矿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测到。离子探针微量分析(次级离子质谱法)表明,12个矿床硫化物矿物颗粒中不可见金的含量为0.5至1000ppm之间。不同矿床,或一个矿床中不同矿石相间不可见金含量变化很大。最主要的载金矿物为毒砂和富砷黄铁矿。黄铁矿中金与砷含量呈正相关,表明种促进了金进入黄铁矿晶格。当两种或差别大的毒砂共生时,细粒毒砂更富含不可见金。磁黄铁矿、黄铜矿、斑铜矿、方铅矿和黝铜矿中不可见金的含量通常较低。  相似文献   

4.
金矿床中毒砂标型特征及金的赋存状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几乎所有金矿床中的毒砂都含Au,而和黄铁矿一样都是"不可见金"的主要载体矿物。不可见Au通常优先富集于毒砂中。毒砂中的Au含量比共生的黄铁矿Au含量高2~5倍,甚至高1个数量级以上,Au的分布率亦相当高。含Au毒砂一般为自形晶、半自形晶,长柱状、板柱状以及菱柱状等。化学成分为富硫贫砷型,并以富含微量元素Sb和Ni、Se以及显微硬度偏低,晶胞参数α0值增大为特征。大多数含Au毒砂的光片没有显微Au存在,即使利用电子探针也难以发现。初步认为毒砂中的"不可见金"大多数是以纳米级微细粒状存在。  相似文献   

5.
辽宁盖县猫岭金矿床毒砂的矿物学研究及成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盖县猫岭金矿床以毒砂和磁黄铁矿为主.毒砂可划分为大颗粒毒砂、细脉状及毒砂石英脉中的毒砂和细粒浸染状毒砂三种性状.毒砂与金矿化密切相关.化学分析结果表明,矿区毒砂为“硫”毒砂,形成于中低温条件、中深部位.毒砂中δ~(34)S值同辽河群的δ~(34)S相一致,表明毒砂中的硫来源于辽河群.毒砂矿物标型特征指示矿床成因  相似文献   

6.
庞家河微细浸染型金矿金的赋存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庞家河金矿矿石中的主要在金矿物和载金矿物,金然矿石中的配分微型赋存状态矿石中金矿物主要有自然金银金矿;主要载金矿物是黄铁矿,毒砂和粘土质矿物(含绢云母和少量粉砂质)金主要为次显微金,粒度在0.025~0.1μm之间,呈小圆球状及链状的独立金矿物(自然金)充填在黄铁矿,毒砂的微裂隙度或沉淀在晶面上或吸附在晶体边缘。在氧化或半氧化矿石中,可见到一部分可见金或显微金。  相似文献   

7.
湖南金矿床中黄铁矿和毒砂的含金性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鲍振襄 《矿产与地质》1991,5(5):368-374
(?)南的共生与(?)生金矿庆中的金,大部分为次显微金和(?)显微金.(?)中的黄铁矿和毒砂是金的主要载(?)矿物.金主要以机械混合物或微包体形式赋存,主要形成于硫(?)化物矿化(?)或晚期.矿石合金量的高低与载金矿物的晶形,(?)度,生成期及碎裂程度等有关.(?)黄铁矿、毒砂是金矿床的主要标型矿物.As是标型指示元素.  相似文献   

8.
湖南产于前寒武系中金矿床毒砂的标型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产于前寒武系中的金矿床尤其是砷金矿床 ,毒砂分布甚广 ,毒砂中 Au含量一般 12 0×10 -6~ 2 50× 10 -6,金的分布率达 64.3%~ 93.1% ,是金的主要载体矿物。毒砂的形成有早、晚两期 ,化学成分为 S富 As亏型 ,并以富含微量元素 Sb、 ( Se)、 Ni、 Co而贫 Mn以及晶胞参数 a0 值增大等为标型特征。绝大部分含 Au毒砂的光片没有显微金存在 ,即使利用电子探针也难以发现金。由此产生了毒砂中的金以超微细颗粒存在或以晶格金形式存在的分歧。经有关金矿床多项实验研究结果 ,初步认为毒砂中的“不可见金”大多数是以纳米级微细粒状存在。  相似文献   

9.
泥潭冲金矿床中毒砂标型特征及金的赋存状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泥潭冲金矿床为主要受近EW向脆-韧性剪切带控制的砷金矿床,是龙王江锑砷金成矿区最具代表性和经济意义的金矿床.文章阐述了矿床地质特征,探讨了载金矿物毒砂的标型特征和金的赋存状态,认为毒砂中的"不可见金"主要为纳米级微粒状的自然金.  相似文献   

10.
万古金矿床位于江南造山带中部,赋存于新元古界冷家溪群浅变质岩系中,受NNE-NE向长沙-平江断裂带和近EW向九岭-清水韧性剪切带联合控制,金资源量约85t。其主要矿石类型为毒砂-黄铁绢英岩型和石英-硫化物脉型,其次为构造角砾岩型。毒砂和黄铁矿为该矿床主要的载金矿物,分布广泛。金成矿作用可分为四个阶段,I为乳白色石英-绢云母-白钨矿阶段;Ⅱ为烟灰色石英-绢云母-毒砂-黄铁矿-金阶段;Ⅲ为烟灰色石英-绢云母-黄铁矿-毒砂-多金属硫化物-金阶段;IV为乳白色石英-方解石阶段。其中,Ⅱ、Ⅲ为成矿主阶段。根据成矿主阶段毒砂电子探针分析结果,Ⅱ阶段毒砂中As的含量在42.19%~44.84%之间,均值为43.42%(n=56),Ⅲ阶段毒砂中As的含量在40.08%~43.36%之间,均值为42.08%(n=19)。通过毒砂温度计相图估算出Ⅱ、Ⅲ阶段的形成温度和硫逸度分别为364±21℃、319±22℃和10^(-9.7)~10^(-7)、10^(-11.5)~10_(-8.6)。电子探针数据揭示的载金毒砂和黄铁矿中不可见金含量分别为0.01%~0.66%和0.01%~0.11%。黄铁矿Au-As元素投点分布于金溶解度曲线两侧,说明其内金主要以纳米级颗粒和固溶体金或晶格金的形式赋存;其中Ⅱ阶段黄铁矿纳米级金颗粒占比为73.33%,多于Ⅲ阶段黄铁矿(67.80%)。以上数据说明在水岩反应过程中,围岩中的含铁矿物与成矿流体中的H;S发生反应,生成毒砂和黄铁矿。伴随着强烈的水岩反应,成矿温度和硫逸度降低,成矿Ⅱ阶段至Ⅲ阶段主要载金硫化物由毒砂转变为黄铁矿,强烈的硫化作用导致金-硫络合物失稳并释放金,金以置换的方式进入硫化物晶格或以显微-超显微金颗粒的形式沉淀,形成含金硫化物;即硫化作用是导致万古矿床不可见金沉淀的主导机制。  相似文献   

11.
黔西南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中标型矿物特征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克云 《矿产与地质》1992,6(2):139-143
黔西南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中标型矿物有:黄铁矿、毒砂、石英、水云母和褐铁矿,主要的是黄铁矿。阐述了这些标型矿物的特征及其与金的成矿关系。  相似文献   

12.
王德荫 《地质与资源》1993,2(3):242-247
近年来,不可见金的研究,运用高分辩透射镜和离子探针等综合测试方法取得了很大突破。不可见金,指的是硫化物中以超显微包裹体或固熔体形式存在的超显微金、次显微金。金质点上限近来Cook等定为0.1μm。由加拿大、希腊、美国等一些金矿床研究表明,硫化物中不可见金主要见于卡林金矿床以及热液、块状硫化物及矽卡岩型矿床中,其形成多与载体矿物黄铁矿、毒砂相关,并往往优先富集于毒砂中,如卡林金矿床黄铁矿金含金量为数十至数n×10-n×100×10-6,而毒砂中则高达近一倍。不可见金的研究,在当前无论对其矿石加工工艺研究,还是对找矿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广西凤山金牙金矿床黄铁矿的标型特征及其实际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方耀奎  叶荣 《矿物岩石》1992,12(2):7-15
本文论述了金牙金矿床中黄铁矿的矿物组合标型,成分标型、晶形标型、物性标型、同位素标型等特征。这些标型特征不仅为该矿床的成因提供了可靠信息,而且对确立金矿床的分带、预测金矿化深度,以及矿区及其外围的找矿标志和评价准则均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国家辉 《地质与资源》1994,3(4):289-292
本文简要论述了桂西北地区超微粒浸染型金矿类型及成因的标型特征,其中包括热液活动方式和期次及热液蚀变,矿体形态、产状、厚度及品位变化,矿石的岩石学、结构构造、矿物组成、化学成分以及金的赋存状态等。同时还介绍了可作为该类型金矿的寻找和评价依据的找矿标型特征,如石英、黄铁矿、毒砂及碳酸盐矿物——标型矿物组合,毒砂——标型矿物,以及主要矿物石英、黄铁矿、毒砂、辉锑矿的各种标型特征。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嵩县前河金矿床黄铁矿的标型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了河南省前河金矿床中黄铁矿的矿物组合标型、物性标型、晶形标型、成分标型、微量元素标型等特征.这些标型特征不仅为该矿床的成因提供了可靠信息,而且对确立金矿床的分带、预测金矿化的深度,以及作为矿区及其外围的找矿标志和评价准则,均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普弄巴金矿床黄铁矿的标型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惠兰  张哲儒 《矿物学报》1995,15(1):111-116
笔者对本地区金矿床中黄铁矿的晶体结构形态、物理性质、微量元素及同位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铁矿晶形呈五角十二面体,八面体-五角十二面体、立方体-五角十二面体聚晶富Au;黄铁矿的晶胞参数(a)、热电系数(α)与砷、金关系密切,基本上成正相关关系;黄铁矿质变热电系数的测定表明本区金矿床为中低温矿床;本区金矿床中的黄铁矿多数为空穴型,据其空间分布特征,认为本区金矿床深部可能有一定勘探远景;同位素研究表  相似文献   

17.
鲍振襄 《地质与资源》1992,1(4):223-227
在湖南中西部钨锑砷金矿床中,辉锑矿是金的重要载体矿物之一.除富含Sb的黄铁矿、毒砂可作为金的可靠指示矿物外,辉锑矿中微量元素As和Tc,既是合金辉锑矿的标型元素,又是评价辉锑矿含金性的重要辅助标志性元素.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讨论了河南小秦岭金矿田寻找金矿的矿物学标志问题,诸如石英、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等主要矿物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形态特征和晶体构造等方面之标型特征。这些标型特征有助于研究小秦岭金矿田中金矿床的岩浆热液成因。作者对金矿床的变质热液成因观点持反对态度。这些矿物标型特征提供了寻找金矿的指示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