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内蒙古大地构造分区及其特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依据内蒙古全区的地层资料,采用板块构造观点,依据建造类型、生物群特征、构造环境对内蒙古大地构造进行了分区。共划分了华北板块、西伯利亚板块、塔里木板块三个一级构造单元。华北地块、华北北部大陆边缘、华北西部大陆边缘、塔里木北东大陆边缘和西伯利亚东南大陆边缘五个二级构造单元。并进一步划分了火山型和非火山型被动陆缘等十个三级构造单元。对各单元特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和论述,特别是融入了大量新的1/5万区调成果资料,在诸多方面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论菲律宾海板块大地构造分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菲律宾海板块是毗邻中国大陆的一个独特的小型板块。除南端表现十分复杂外,它的构造边界多以海沟为界,比较清楚,然而次级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则比较复杂。本文根据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按照块体构造理论注重统一的地球物理场、相似的地壳结构、有机的成因联系等3个基本原则,将菲律宾海板块划分为3个具有不同构造演化特征的单元,即西菲律宾海块体、四国—帕里西维拉块体和伊豆—博宁—马里亚纳块体。西菲律宾海块体包括两部分:一个是西菲律宾海盆,始新世以来受太平洋板块和印澳板块近南北向的相对俯冲作用影响,并顺时针旋转形成了现今的构造样式,于30 Ma左右停止扩张。另一个包括大东盆岭、花东盆地、帕劳海盆和吕宋岛弧蛇绿岩等洋壳在内的白垩纪洋盆。根据形成年代和形成时的扩张方向可将四国—帕里西维拉块体分为两部分:四国海盆和帕里西维拉海盆,两者以索夫干断裂为界。伊豆—博宁—马里亚纳块体沿博宁高原南缘分为南北两部分,两者表现出不同的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3.
蒋镇亚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2,16(1):80-81
<正> 一、湖北省大地构造动定转化历史湖北省大地构造演化历史明显分为三大阶段。早元古代-青白口纪(Pt_1-Qn)为地槽阶段,地壳相对活动。距今25亿年-7.0亿年,时限18亿年。其中:早元古代为地槽初动 相似文献
4.
汪灵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8,22(1):12-16
概述了中国东南沿海大地构造性质,对有争议的东南沿海中段与南段的大地构造界线划分问题提出了新的看法,在此基础上将整个东南沿海划分出3个Ⅰ级、7个Ⅱ级和18个Ⅲ级构造单元,并论述了它们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5.
6.
秦岭大地构造分区的遥感影像判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遥感影像的纹理结构及其相对应的地球物理场特征,秦岭地区可自然分割出四个构造景观单元。即:东秦岭盆岭构造区,西秦岭隆凹构造区,南秦岭叠覆构造区和镇淅盆隆构造区。构造影像单元的拼接组合关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华北板块,扬子板块,松潘一甘孜地块,秦岭一大别地块构造域的地质演化史。即:晋宁一加里东构造旋回期,扬子板块与外来地块(秦岭-大别地块,松潘一甘孜地块)实现对接形成南中国联合大陆板块;自海西构造运 相似文献
7.
从活动论观点论中国大地构造分区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在近代地质文献中,大地构造学(Geotectonics)的涵义是指对大型的、区域的、全大陆乃至全球的地质构造的研究,以区别于构造地质学(Structural Geology)对地壳组成物质小型变动和变形的研究.在本世纪50年代以前,由于探测手段的限制,我们对海洋深部了解很少,所以大地构造研究的范围主要限于大陆地区,大地构造理论和假说也多以考虑大陆为主.从60年代以来,海底钻探和地球物理技术的发展大大丰富了我们对海底构造和深部构造的认识,遥感遥测技术的发展也增加了我们对大陆整体构造和线性构造的认识.现代大地构造学说从海底构造开始,板块构造学说就企图利用对海底构造的认识,全面联系地表的 相似文献
8.
张金城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1986,(1)
大地构造与土壤之间,通过某些中间环节,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本文根据我国土壤分布与构造地貌等特征的关系,说明大地构造是影响土壤分布的一种基本因素。为此,在土壤调查与区划时,必须重视深部地质因素。 相似文献
9.
10.
11.
贵州三迭纪生物地层问题(续)——贵州三迭纪岩相分区和古生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是《贵州三迭纪生物地层问题》一文的补充,目的在于将贵州三迭系岩相和生物古生态联系为一个整体,以便有助于划分地层区,确定各时期化石组合的地理和岩相分布,并从中选择适宜的带化石,以及用以推测沉积矿床的远景。本文所用地层区域、地层单位及化石组合的名称及含义均见前文。在文中,将自低潮线至200米深处之浅海区分为三部分。下半部(约为100—200米深)叫下部浅海,上半部(约为浅于100米)叫上部浅海,最上部的1/4(约为浅于50米深)叫极浅海。 相似文献
12.
13.
中国东部大地构造分区及其特点的新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大地构造的观点来看,中国东部和中国西部是两个性质不同的构造体系:西部是活动性比较大的、古生代的、经过中、新生代又复活了的、地槽型强烈褶皱地区,褶皱带之间往往夹着大小不等的“中间地块”;东部则是活动性较小的、以前震旦纪结晶片岩和轻变质岩系作基底并以古生代浅海相沉积和中生代陆相沉积作盖层的地台型断裂褶皱地区。 相似文献
14.
15.
16.
Gennady F.Ufimtsev 《地学前缘》1999,6(3):67-73
地球体的一般几何形态及其表面的地势起伏,都与地球地形的全球对称以及与由全球地震层析X射线摄影法推导出的深部构造相关联。在西太平洋中,星球地势起伏的对称受到破坏,那里的地球体表面受到抬升。这一区域表现有特殊的岩石圈构造,而且显而易见地是,在后冈瓦纳地球各向异性膨胀一收缩的背景下,自晚中生代以来,这里的构造圈已发生了一些最为重要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据多年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实践和体验,总结了从野外工作到室内综合研究,如何发挥找矿的主观能动性。在区域地质调查的各工作阶段,不断归纳和总结区域地质特征,捕捉成矿信息,摸索成矿规律,研究找矿方法,最终获得找矿的突破。 相似文献
18.
1:50万比例尺的安徽省工程地质分区图是综合性工程地质图。编图目的是为本省在经济建设中的规划和布置各种类型建筑物提供工程地质依据。在图中分出了四级工程地质区:Ⅰ,区域;Ⅱ,地区;Ⅲ,区;Ⅳ,亚区。第Ⅰ级工程地质区——“区域”根据新构造运动和大地貌条件来划分;分出了基岩区域,过渡区域和堆积区域。第Ⅱ级工程地质区——“地区”是依据划分开不同的岩系组合而决定的。这样,在基岩区域中根据大地构造,在过渡区域根据基岩和表层沉积发育的不同情况,在堆积区域中按第四纪沉积物不同发育组合来划分。所分出的第Ⅰ、Ⅱ级工程地质区如下: Ⅰ、基岩区域: Ⅰ_1、江南台背斜地区; Ⅰ_2、下杨准池槽地区;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