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一、会议概况第五届国际地震各向异性专题讨论会(5IWSA)于1992年5月17—22日在加拿大爱伯塔省班夫市举行。这是自1990年6月在爱丁堡举行的4IWSA 后的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5IWSA 到会代表100多名,其中包括许多著名的地震学家和一些石油公司的代表。会上提交论文报告74篇,张贴论文10篇。代表主要来自西方工业国家及独联体。报告共分作:①波动和本征张量;②浅部地壳的观测研究;③裂隙和物理参数;④天然地震学;⑤测井研  相似文献   

2.
地震学专题参加会议交流的论文共27篇,其中8篇论文进行了分会场口头报告。 地震学专题论文的报告内容广泛,涉及到地震学理论和应用研究的许多方面。  相似文献   

3.
日本地震学会每年春季和秋季召开两次全国性学术讨论会。1980年的秋季大会于10月14日至16日在仙台市召开,共有三百多人出席,包括日本著名地震学家萩原尊礼、铃木次郎、力武常次、浅田敏、字津德治和茂木清夫等。六名中国地震学者也应邀出席了这次大会,受到日本同行们的欢迎和关注,此外未邀请其他国家的地震学者参加。会上共宣读论文237篇,其中包括中国学者或与日本学者合作的论文3篇。论文中有不少是研究生的研究成果,讨论会鼓励年青地震学者提交报告。整个会议比较紧凑,学术讨论气氛较浓,基本上反映出近年来日本地震研究工作的概貌。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根据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的最近三届(1986年12月、1987年5月和1987年12月)全国性学术会议的论文摘要和美国政府工作报告(1983—1986)的地震学部分、近年来的国际交往资料以及部分私人信件撰写而成。目的在于较全面地并突出地介绍美国近年来地震预报研究的最新动态,而对于过去我国同行了解较多的方面或无特殊进展的方面则未涉及。  相似文献   

5.
地震记录信息开发利用讨论会是第二届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学专业委员会确定的一项学术交流活动,原计划于1990年召开,后因要与第三届地震学专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同时举行,故于1991年12月上旬在海口市召开。在讨论会上交流的论文共25篇,其中有11篇是中青年学者的论文。交流论文的内容涉及对地震记录信息的多方面开发利用,我们可把它们大体分为下列三个方面:(1)利用地震记录信息研究震源陈运泰系统地论述了地震矩张量及其反演;陈培善报告了根据地震记录研究地震能量、环境应力、地震效率以及地震能量在时间域和频率域随地  相似文献   

6.
日本地震学秋季大会于1986年10月7日至9日在岐阜大学教育学院召开。大会共宣读报告280余篇,三个会场同时进行。大会报告内容可分18类:构造学(31篇);地震活动及预报(31篇);震源过程(29篇);地壳构造与重力(21篇);地震工程学(21篇);地震构造学(16篇);活断层与活构造(16篇);地球内部物性(16篇);地壳变动与历史地震(13篇);普通地震学(13篇);地球内部结  相似文献   

7.
2004年12月13—14日,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在北京召开地震预报发展战略研讨会。这次会议受到中国地震局党组、局领导的高度重视。会上散发了由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主编的《国外地震预报文献汇编》,收录了国外地震学家在地震预报思路方面的重要论文34篇,在地震预报方法方面的重要论文31篇,在地震机理研究方面的重要论文15篇。在所收录的重要论文中,相当一部分论文来自《世界地震译丛》。它们是:  相似文献   

8.
正如Burridge和Knopoff(1964)所著经典论文的“引言”中所指出的,这篇论文在震源理论的发展中起了关键作用。因为数学的发展超越了一些地震学家或并不积极进行理论研究的地震学学生的知识水平,我将讨论一些基本的结果,这些结果将会有助于理解该篇论文,且有助于将其置于更广阔的前景之中。  相似文献   

9.
1989年10月6—8日的3天里,日本地震学会在相隔18年之后,又在高知县召开了1989年度地震学会秋季大会。这次大会的最大特点是,尽管是秋季大会,但却有很多论文报告,包括会场张贴的论文在内多达306人次,大概是秋季大会历史上为数最多的。大会的另一个特点是发表的有关伊东近海地壳活动的研究报告达40篇。论文报告从许多方面作了论述,并  相似文献   

10.
《地震学问题》是一本论文选集,于1985年由苏联莫斯科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191页,32开本。书内收集了苏联著名地震学家、科学院通讯院士里兹尼钦科在地震学各方面所作的基础研究的主要论著,有些论文是首次发表。里兹尼钦科的最大贡献是发展了地震勘探法、地震活动性定量分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放射性(核)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发展国民经济中的应用学术交流会,于1986年9月22日至25日在北戴河举行。来自全国有关的36个单位58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收到论文50篇,摘要59份,在会上宣读了43篇。报告了各单位进行的工作。论述和介绍了放射性(核)物探方法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当前国内外使用的各种放射性探测方法及新方法的应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地震危险性分析研究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4月17日至21日在江苏省无锡市召开,与会代表80余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曾融生先生应邀参加了会议,并在会上作了学术报告.参加会议的还有水电部、航空工业部、建筑科学院、大专院校和地震工程、地震地质、地震前兆等专业委员会的同志.这次会议共收到论文摘要165篇,其中122篇收入会议的“摘要汇编”,大会宣读的60余篇.会上组织了半天关于潜在震源区划分问题的专题讨论,约20位代表在讨论中发了言.  相似文献   

13.
为检阅广东省地震学界近年来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和交流经验,广东省地震学会于1988年10月24—26日在广东省番禺县举行学术年会。会议收到论文(或摘要)89篇,其中,地震地质34篇,地震学15篇,地震前兆11篇,工程地震与抗震14篇,地震观测技术与仪器10篇,其他  相似文献   

14.
世界著名地震学家纳特利(Otto W.Nutt-li)因患癌症于1988年2月9日与世长辞,享年61岁。纳特利1927年生于美国,1953年在圣路易斯大学获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尔后一直任教于母校——1956年任助理教授,1959年任副教授,1962年任教授。他在地震学的许多领域内作出了贡献,仅最近15年就发表了近百篇论文。尤其是在研究板内地震方面的杰出成就(包括对著名的新马德里地震的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5.
由日本的学术组织“断层研究资料中心”举办的“大陆地壳地震构造研究讨论会于1988年10月21日在京都大学会馆隆重召开。日本各大学、各研究机关的80余位有关专家、教授和地学科学家出席了大会。著名地质学家藤田和夫教授主持了大会,并做了重要的发言。会上共宣读论文16篇,对从喜马拉雅山脉到日本海沟的大陆地震应力场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会者对中国大陆问题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会上发表的论文涉及地震学、重力学、地  相似文献   

16.
引言在过去的四年里,对于美国大陆地壳及下地壳岩石层的地震学研究比过去任何同期内完成得都多,而且不断增长的研究活动大概会持续数年。几种趋势说明了这种现象。首先,最初由美国大陆反射剖面合作集团(COCORP)的研究结果(Brown and others,1986),后来又由英国反射剖面研究协会(BIRPS)的研究结果(Matthews and Cheadle,1986)所引起的对地震反射研究的兴趣已经导致了几项其它地震反射计划的制定。这些最有效的研究计划有:怀俄明大学(Smithson and others,1986)、弗吉尼亚工业学院(Virginia PolytechnicInstitute)、美国西南部地壳构造研究加州各大学联合体(CALCRUST,Henyey,1986)和美国地质调查局(Hamilton,1986)的计划。  相似文献   

17.
地震学预报方法实用化攻关工作会议今年五月在成都召开。会议上发表的41篇报告集中反映了我国二、三十年来地震预报研究在最主要的地震学领域内所取得的长足进展和令人瞩目的成就。作为与会代表和评委,深受鼓舞、获益非浅。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于1980年7月3~9日在苏州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263人,列席15人。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顾功叙、翁文波、付承义、方俊等出席了大会。会上选举了理事69名,常务理事18名,顾功叙继续当选为理事长。大会收到学术论文341篇,汇编了论文摘要,其中在会上报告并讨论的论文共141篇。这  相似文献   

19.
《矿山地震学研究与进展专辑》索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矿山地震学研究与进展专辑》是由地震部门和煤炭部门专家共同编辑的一本介绍微震学在矿山应用方面的文集。该文集收录了8个国家利用地震学研究矿山震动和冲击地压(岩爆或矿山冲击)的多项成果;比较广泛地介绍了国外在矿山地震及其安全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国内的研究动向。但因经费原因,该文集未能公开出版。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些研究成果的借鉴作用,特编辑了这本《索引》,供采矿专业与地震界的科研人员查阅。本专辑作为《矿山地震学研究与进展专辑》的文献索引,共收录了国内外论文58篇,其中,提供了国外38篇论文文献的题目、作者、摘要、代码、目录、图题、表题、出处、原题和译(校、审)者等10个条目;国内文献系最近一二年和即将发表的研究成果。该索引还收录了3篇对矿山地震学的学科发展颇有见解的“序”。  相似文献   

20.
“全国历史地震科研工作会议”在杭州举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震地质》1986,8(1):50
由国家地震局主持,于1985年11月19—24日在杭州举行了“全国历史地震科研工作会议”。来自全国36个单位的62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及论文摘要42篇,内容涉及历史地震资料考证、历史地震资料的地震学分析,历史地震参数的标度及其应用、历史地震工作回顾与展望以及国内外动态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