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刘云峰  刘广辉 《测绘通报》2013,(12):45-46,100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能够准确、无接触地获取地物表面的三维数据,使得复杂目标三维数字化重建成为可能。本文以大型佛像为例,研究文物精细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实现了大型复杂文物真三维重建,建立了文物数字档案,为文物保护、修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多层DEM表面模型的地层结构的三维可视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建立多层DEM表面模型构造三维地层结构,讨论了利用不规则三角网模型以绘制多层三维地层模型和三维剖面的技术和方法,并在微机上进行了实现。  相似文献   

3.
李兵喻鸣  祁信舒 《测绘科学》2004,29(B12):142-145
“数字城市(CyberCity)”是关于城市的一种逼真的三维数字表示,使人们可以探察汇集有关城市的自然和人文信息,并与之互动。三维城市模型是数字城市的基本内容,不仅具有多种细节层次的几何表达,还提供具有相片质感的表面描述如逼真的材质和纹理特征以及其他相关的属性信息。在2003年,湖北省第二测绘院基于CCGIS软件进行了对数字鄂州三维重建的探讨。通过这些实践,有关数字城市GIS建设的关键技术问题得到了深入研究。本文将重点介绍有关“数字鄂州”的具体实现过程以及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李兵  喻鸣  祁信舒 《测绘科学》2004,29(Z1):142-145
"数字城市(CyberCity)"是关于城市的一种逼真的三维数字表示,使人们可以探察汇集有关城市的自然和人文信息,并与之互动。三维城市模型是数字城市的基本内容,不仅具有多种细节层次的几何表达,还提供具有相片质感的表面描述如逼真的材质和纹理特征以及其他相关的属性信息。在2003年,湖北省第二测绘院基于CCGIS软件进行了对数字鄂州三维重建的探讨。通过这些实践,有关数字城市GIS建设的关键技术问题得到了深入研究。本文将重点介绍有关"数字鄂州"的具体实现过程以及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的不断进步,数字城市建设已从二维向三维发展,数字城市可视化模型的构建是数字城市的重要工作。本文分析三维数字城市的数据需求,结合3ds Max软件实现三维地形模型、三维建筑模型、三维小品模型技术,构建三维数字城市可视化综合模型。  相似文献   

6.
三维城市模型的建立是构建城市三维景观的一个重要内容,而数字正射影像,数字高程模型和二维矢量数据是建立三维城市模型的基础,生成具有真实感的城市三维景观,就需要在城市地形模型表面粘贴真实的纹理影像,因此,正射影像目的处理质量是决定三维城市模型最终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从技术的角度出发,阐述了三维城市模型中的正射影像图处理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利用数字摄影测量探测橡树草原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数字摄影测量的一个新的应用,即自然景观的变化监测,它是我们近年围绕遥感生态测量学所做的一些初步尝试。用加州橡树草原区1970 年和1995 年1∶12 ,000 比例尺航空摄影立体像对,构建有别于数字地形模型的数字表面模型。由于数字表面模型上记录着树冠和其它景观的三维表面坐标,我们可以测量树高与树冠郁闭度,从而比较25 年间橡树草原的变化。用数字表面模型有助于改善遥感多光谱分析所探测到变化的精度,使融合三维表面数据和多光谱数据以提高遥感信息提取的精度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8.
宫岩 《北京测绘》2013,(3):85-88
三维模型数据的质量检查是构建数字城市必要环节。为了提高数字城市建设的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数字城市三维模型数据检查方法,本文主要通过平面精度检查、高程精度检查、纹理正确性检查以及合理性检查这四方面,保证了数据生产的精度。并通过数字通州项目验证了三维模型数据检查的全面性。  相似文献   

9.
面向数字城市建设的三维建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维模型数据以其直观性、客观性和真实性等特性,成为数字城市数据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解决三维模型数据获取的精准性和高效性等,在建设数字城市过程中,采取多种技术方式实现三维模型的获取。包括采用传统手工三维建模实现三维精细模型的精准性,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实现三维模型数据的超精细化,以倾斜摄影测量的半自动建模方式实现快速建模等。本文从技术角度全面总结了在建设数字城市过程中三维模型的具体技术途径及应用方式。三维模型数据应用于数字城市的历史文保、教育、经济等多个领域,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0.
针对摄影测量三维建模向全自动化发展的背景,该文基于SURE摄影测量软件,实现了自动化建立三维场景。阐述了主要的处理环节,包括密集匹配、平差交会、三角构网及贴图等,可生产的产品包括密集点云、真正射影像、数字表面模型、不规则三角网及三维贴图场景;通过分析匹配效率及点云和数字表面模型的精度,显示出其产品均可达到测量级精度。使用高重叠度或倾斜影像,SURE还可以生产出精美的三维城市模型;充分挖掘每一个像素的高精度三维坐标,是其在同类软件中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1.
传统数字正射影像图(DOM)采用微分纠正方法消除相机倾斜与地形起伏所带来的投影误差,但会产生双重投影现象. 真数字正射影像(TDOM)可有效解决DOM的双重投影问题. 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无人机影像的实景三维模型TDOM制作方法, 首先通过无人机挂载五镜头相机获取航空摄影测量影像并生成实景三维模型;然后采集实景三维模型建筑物顶部轮廓边界线,并构建其三维体模型;最后基于建筑物顶部轮廓边界线三维体模型进行遮蔽检测和遮蔽补偿生成TDOM. 以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无人机影像实验数据验证了本文方法,实验表明本文的方法可作为一种生成高质量的TDOM方法.   相似文献   

12.
基于等值线图的乐山大佛三维可视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传统的近景摄影测量获得佛象二维等值线图的基础上,通过扫描数字化二维等值线图,利用GIS软件GeoStar实现乐山大佛的三维建模(DSM)、虚拟现实和三维仿真,最终实现了三维漫游。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基于 Open GL的剪取变换和累加缓存操作而提出的“切片合成法”,其基本原理就是对三维地质模型等间距裁剪一系列“薄片”,然后在帧缓存的累加缓存中进行迭加合成 ,最后生成地质界面的等深线图或剖面系列 ,它避免了裁剪平面与 TIN求交、等值线追踪等繁琐的操作。此方法在三维地质模型可视化、医学断层扫描三维成像等领域都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向红梅 《测绘工程》2011,(6):45-47,52
目前,我国很多城市拥有适时更新的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如何利用已有资源快捷地编制中小比例尺的建库数据,值得研究和探讨.文中给出在MicroStation中利用1:2 000数字地形图编制1:10 000建库数据的方法与技术.使用数字高程模型编制等高线并结合地形和高程模型进行等高线的编辑、裁剪,采取从数字地形图上直接拾取和...  相似文献   

15.
基岩面高程等值线图是建立三维地质模型所需的一项重要数据,也是三维地质调查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制作基岩面高程等值线的主要数据源为钻孔和地形等高线。在制作过程中,首先对钻孔数据进行筛选和标准化处理,筛选出347个钻孔投影成Map GIS的点文件(.WT),为提高精度,使成图更符合实际情况,结合武汉市地形特征,提取地表基岩露头出露部分等高线(.WL)代表露头区基岩面高程。再利用Map GIS DTM分析数字高程模型对钻孔和等高线对应的点文件和线文件(.WT和.WL)剖分插值网格化,生成平面和立体的基岩面等值线图。通过对Map GIS提供的4种剖分插值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应用Kring泛克里格网格化模型绘制的基岩面高程等值线图更符合实际情况,同时也更快速、方便。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Kring泛克里格网格化方法时,应对数据进行正态分布检验。  相似文献   

16.
光照模型是地貌晕渲图能够在2维平面获得地貌3维立体形态的主要原因。在计算机图形学的基础上,推导了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晕渲光照模型计算公式;通过对相关文献公式的分析,指出了数字地貌晕渲采用的光照模型与传统地貌晕渲几何光学原理的关系;并对该模型下地表灰度值的计算与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
摄影测量数据库主要存储和管理数字地图成果数据,包括数字高程模型数据(DEM)、数字矢量地图数据(DLG)、数字影像地图数据(DOM)和数字栅格地图数据(DRG)。本文主要介绍了摄影测量数据库的设计、建立以及应用分析等内容。  相似文献   

18.
刘洪  黄军胜 《测绘通报》2017,(5):100-104
论述了数字地形图中产生高程点与等高线错误的可能原因,分析了高程点和等高线在地形图中的空间位置关系及作为判断条件的数学关系,论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判断规则,展示了通过编制计算机程序实现找出其错误的核心代码,此研究对于减轻质检人员在检查数字地形图的高程点与等高线错误时的劳动强度和提高工作效率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基于等高线生成DEM的内插算法及其精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等高线为例,探讨了利用地图等高线矢量化生产DEM内插算法,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精度及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20.
Rational function model-based image matching for digital elevation model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presents an image matching technique for IKONOS satellite imagery based on rational function models (RFMs). This algorithm adopts the object-space approach and reduces the search space to within the confined line-shaped area called the piecewise matching line (PML). Also, the detailed procedure of generating 3D surface information using the RFM coefficients (RFCs) is introduced to illustrate an end-user's point of view. The final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M) generated using the proposed scheme shows a mean error of 2·2 m and rmse of 3·8 m compared with that from a 1:5000 scale digital ma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