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上扬子台地西缘二叠系—三叠系层序界面成因分析与盆山转换许效松刘宝赵玉光(地矿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二叠纪—三叠纪上扬子台地西缘经历了被动大陆边缘早期裂谷阶段—热沉降—前陆盆地的转换过程。与构造转换相对应,该区发生了五次二级海平面升降周期,形成了5个超...  相似文献   

2.
通过精细露头层序地层学的研究,将三叠纪标定了二级层序2个,三级层序9个。提出并厘定了层序旋回的等级系列:一级(200-400Ma),二级(10一100Ma),三级(1-10Ma),四级(0.1-0.2Ma),五级(0.2一0.05Ma)和六级(±0.02Ma)层序旋回。将三叠纪盆地划分为被动边缘(T1+2)和前陆盆地(T3)阶段。进一步标定了古构造沉降对有效容纳空间及层序形成的贡献。提出并规范了高频层序的内涵本质及其划分方案。建立并标定了不同物质背景之下的高频层序四种鉴定类型;三角洲河口坝或滨岸旋回序列型;波痕指数垂向有序变化型;厚层灰岩或白云岩与薄层灰岩或白云岩有序叠置偶合型和砂屑灰岩与砂、泥岩层偶型。高频层序行为堆叠样式及其所携带的信息可深刻地揭示三级层序的内部构架,提高地层对比精度。为建立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定量编制全球海平面变化曲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贵州罗甸沫阳、四川广元上寺和重庆中梁山二叠系及二叠-三叠系界线附近海相碳酸盐岩的碳同位素测定结果。注意到早二叠世及晚二叠世吴家坪期的δ13C具有极大的正值,反映了这段地质历史时期生物过渡繁盛和有机碳的高速埋藏。晚二叠世长兴(大隆)期的δ13C值急剧降低,并在三叠纪初步达到极小值,反映了二叠-三叠系界线附近生物的迅速衰亡和集体绝灭。界线附近生物的集体绝灭事件除与二叠纪末的火山作用、环境与气候变迁有关外,还与晚二叠世的碳循环平衡失调造成广泛缺氧事件有着密切关系,实际上是几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扬子地块西缘新生代造山作用与前陆盆地构造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貌学、第四纪地质学。同位素及构造。沉积的综合分析表明,扬子地块西缘造山带的主体隆升时期发生于新生代特别是第四纪以来,其隆升幅度可达2000~4000m,中新世以来至少有5~6km地层被剥蚀,上升速率约达0.6mm/a;与其伴生的前陆盆地新生代沉积可分为老第三纪继承性萎缩拗陷盆地阶段和新第三纪─第四纪前陆盆地改造阶段。前者具有山间和山前磨拉石盆地特征,后者具有类磨拉石盆地性质。深部资料的进一步分析表明第四纪时期岩石图具四层结构,中地壳为一区域性韧性流壳层,是处于岩石图加厚后的均衡调整和区域伸展时期,盆山关系的分析也表明,造山带与前陆盆地在形成、演化和改造上具有统一的区域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5.
盆山转换与造盆、造山过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盆地系统和造山带系统是大陆岩石圈上的两个主要构造单元,其包括地质历史中曾存在的和消失的盆地、大洋、大陆边缘及陆地。因此,盆山转换研究、探索盆转山和山控盆的过程则成为大陆地质的前沿研究领域。沉积地质学通过盆山转换和转换过程的分析研究,并以大陆边缘为主,对盆地分析、露头层序地层学研究,在盆地沉积相的时空配置和演化、大陆边缘转为前陆盆地过程中,分析海-陆环境在时空上的四个转换过程和自演化序列。盆山转换的另一关键是层序等时格架的建立。层序的等时性应包括层序界面(单一的和复合的界面)、层序和时间损失量。  相似文献   

6.
在上扬子台地早三叠世嘉陵江组的白云岩中,产有一种呈"针状"、"板柱状"、"麦粒状"或"树枝状"等形态的不同于常见沉积白云石的特形白云石。本文借鉴国外近年来在特形方解石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特形白云石是由类似形态的特形方解石经白云石化作用假像交代而成,因而它同特形方解石一样,可以指示沉积及成岩环境,具有大气渗流、介质溶液过饱和及微生物强烈参与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扬子台地西缘(今昆明—西昌—成都间)奥陶系研究程度明显弱于台地内部,相关岩石地层单位命名方面的信息还存在不少模糊或不准确之处,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其中一些单位名称在使用上的争论。通过追溯文献出处和沿革,本文澄清了研究区内涉及的28个奥陶纪岩石地层单位的命名信息,并参照现代地层命名规范,对它们的命名有效性进行重新评估,发现其中9个在命名上是无效的。同时认为,命名有效的19个岩石地层单位名称是今后研究区内奥陶纪地层学研究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8.
黄思静 《地球化学》1994,23(1):60-68
本文报道了贵州罗甸沫阳、四川广元上寺和重庆中梁山二叠系及二叠一三叠系界线附近海相碳酸盐岩的碳同位素测定结果。注意到早二叠世及晚二叠世吴家坪期的δ^13C具有极大的正值,反映了这段地质历史时期生物过渡繁盛和有机碳的调整埋藏。晚二叠世长兴期的δ^13C值急剧降低,并在三叠纪初步达到极小值,反映了二叠一三叠系界线附近生物的迅速衰亡和集体绝灭。界线附近生物的集体绝灭事件除与二叠纪末的火山作用,环境与气候变  相似文献   

9.
李祥辉  曾允孕 《沉积学报》1999,17(3):339-344
扬子西缘龙门山山前带泥盆纪发育一套碳酸盐与陆源碎屑混合的沉积体系,这套混积沉积体系中可识别出2个层序组、8个混积层序。研究表明,SS2 层序组的各层序( S4 ~ S7)混积作用主要产生于TST中,SS3 层序组的各层序( S8 ~ S11) 混积作用则集中于SMT/ LST及早期 TST, HST普遍不发育混积作用;从SS2 到 SS3,混积类型由泥质陆棚背景的混积Ⅰ型向砂灰质混积Ⅱ型转变,混积作用从间断和原地混合到相的混合变化;SS2各层序具有持续缓慢海侵-相对快速海退特点,总体表现出较长期的构造活跃-较短期稳定样式,SS3各层序则具相对快速海侵-持续缓慢海退结构,总体构造活跃样式为四个活跃-稳定叠加的跳跃式。  相似文献   

10.
扬子西缘龙门山山前带泥盆纪发育一套碳酸盐与陆源碎屑混合的沉积体系,这套混积沉积体系中可识别出2个层序组、8个混积层序.研究表明,SS2层序组的各层序(S4~S7)混积作用主要产生于TST中,SS3层序组的各层序(S8~S11)混积作用则集中于SMT/LST及早期TST,HST普遍不发育混积作用;从SS2到SS3,混积类型由泥质陆棚背景的混积Ⅰ型向砂灰质混积Ⅱ型转变,混积作用从间断和原地混合到相的混合变化;SS2各层序具有持续缓慢海侵-相对快速海退特点,总体表现出较长期的构造活跃-较短期稳定样式,SS3各层序则具相对快速海侵-持续缓慢海退结构,总体构造活跃样式为四个活跃-稳定叠加的跳跃式.  相似文献   

11.
中、上扬子北部盆-山系统演化与动力学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南方中生代经历了中国大陆最终主体拼合的陆缘及其之后的陆内构造演化。晚古生代末期,在秦岭—大别山微板块与扬子板块之间存在向西张口的洋盆,即勉略古洋盆。中三叠世末期开始,扬子板块相对于华北板块发生自南东向北西的斜向俯冲碰撞作用,扬子北缘晚三叠世至中侏罗世发育陆缘前陆褶皱逆冲带与前陆盆地系统。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中国东部的大地构造背景发生了重要的构造转变,中、上扬子地区处于三面围限会聚的大地构造背景。在这种大地构造格局下,中、上扬子地区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发育陆内联合、复合构造与具前渊沉降的克拉通内盆地系统。自中侏罗世末期开始,扬子北缘前陆带与雪峰山—幕阜山褶皱逆冲带经历了自东向西的会聚变形过程及盆地的自东向西的迁移过程和收缩过程。扬子北缘相对华北板块的斜向俯冲导致在中扬子北缘的深俯冲及超高压变质岩的形成。俯冲之后以郯庐断裂—襄广断裂围限的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地块在晚侏罗世向南强逆冲,致使扬子北缘晚三叠世至中侏罗世前陆盆地被掩覆和改造。  相似文献   

12.
华南上扬子区是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研究的经典地区之一,但由于交通等因素,该区西缘(今昆明—西昌—成都之间)赫南特期浅水相沉积的时空分布规律仍不清楚。文章通过总结近年来的调查新成果与已发表资料,系统分析了研究区赫南特期地层划分对比和古地理,并取得一些新认识。在赫南特早期,研究区以含较凉水壳相动物群(TBF 1)的泥灰岩、灰岩发育为特色,统归入观音桥组(近岸相仅包含其下部)。赫南特中期开始发生明显的相带分异:近岸一侧广泛发育一套含暖水壳相动物群(TBF 2)的生物碎屑灰岩,归于观音桥组上部,向远岸一侧相变为黑色笔石页岩(龙马溪组底部)。至赫南特晚期,近岸的少数地区(如镇雄北部)以产出暖水壳相动物群(TBF 3)的粗碎屑沉积为特色,创名尾坝组;远岸一侧与前一时期类似,以龙马溪组底部黑色页岩沉积为代表。文章还通过综合已知数据,分别对区内赫南特早—中期和晚期古地理进行高精度重建。  相似文献   

13.
14.
梅冥相 《地质学报》2014,88(10):1944-1969
发生在中、晚三叠世之交的印支运动,在中国南方表现为以下构造事件:1秦岭-大别造山带的形成与隆升,记录了华北板块与华南板块的对接碰撞;2中国南方东南部1300km宽的陆内造山带的强烈作用,以及由此造成的前陆褶皱逆冲带的北西向迁移。在上述构造事件的结果,结束了扬子地台自埃迪卡拉纪以来以作为一个稳定的古地理单元而且大多数时间发育浅水碳酸盐岩的沉积历史。在扬子地台消亡之后形成一个特别的上扬子前陆盆地(或四川前陆盆地),其中堆积了以河流沉积为特征的须家河组及其相关地层。以河流沉积为特征的须家河组及其相关地层,在川西地区覆盖在马鞍塘组台地碳酸盐岩和小塘子组陆棚至滨岸相砂页岩地层之上,向东、向南逐渐超覆尖灭,从而形成了一个特殊的上三叠统层序地层格架,这个特殊的层序地层格架记录了扬子地台的消亡和上扬子前陆盆地的形成和发育过程。就像黔西南地区在中三叠世台地边缘再生的晚三叠世前陆盆地以及该盆地中填充的特别的上三叠统一样,上扬子前陆盆地上三叠统层序地层格架,尤其是河流沉积为特征的须家河组特别的沉积趋势(从相对集中发育煤层的高可容纳空间低能河流沉积、演变到河道砂岩聚合作用为特征的低可容纳空间高能河流沉积的序列,所组成的沉积层序)所组成的冲积构架,以及逐渐从西向东、从北向南的逐渐超覆尖灭的空间分布,不但是了解扬子地台消亡和上扬子前陆盆地形成的重要物质记录,而且代表了前陆盆地充填序列中一种较为特别的河流相层序地层序列。  相似文献   

15.
扬子地块西缘古特提斯盆地演化与含锰建造盆控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红军 《矿物岩石》2001,21(3):105-113
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笔者所进行的建造序列和建造空间分析,认为本区盆地受古断裂系严格控制,可划分为若干盆地区,盆地亚区,盆地系。文中对本区古特提斯构造演化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边缘离散和板内裂陷是该区主要的构造型式,而由板块拼合产生的挤压型盆地只经历短暂的发育阶段。海西-印支斯研究区沉积盆地经过了初裂、强裂、逆转和余裂,最后走向消亡的全过程。对应于初裂、强裂和余裂分别发生了中-晚泥盆世、早-晚二叠世过渡期和中-晚三叠世等三个阶段的具有各自特征的含锰建造体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盆山耦合与沉积盆地成因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8  
王清晨  李忠 《沉积学报》2003,21(1):24-30
我国的沉积盆地成因研究主要遵循盆山耦合的研究思路进行 ,关注重点为盆山体系的构造、沉积和深部结构上的耦合现象。构造耦合研究是指盆山结合带的统一变形特征 ,沉积耦合研究是通过沉积响应去重塑盆山耦合过程及相邻造山带的演化过程 ,深部结构耦合的重点是研究盆山体系在岩石圈尺度的动力学统一性。国际上相应领域的研究重点为岩石圈深部过程与近地表构造过程的耦合。国内外研究既有相同之处 ,又有差异之处。建议在未来的沉积盆地成因研究中更加开阔思路 ,采用天然实验室的工作模式 ,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17.
尽管前人对塔里木盆地塔北地区三叠系进行过沉积与层序地层研究,但是有关全盆范围内层序地层格架研究比较少见。应用现代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着眼于塔里木盆地台盆区的整体研究,综合利用地震、钻井、测井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对研究区三叠系三级层序界面和体系域界面进行识别,共识别出5个具有等时意义的层序界面,对应划分为4个三...  相似文献   

18.
塔里木盆地上泥盆统与石炭系层序地层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毅 《沉积学报》1998,16(2):74-81
塔里木盆地晚泥盆世-石炭纪为远离陆棚边缘的陆棚内部碎屑岩和碳酸盐岩陆表海沉积环境,在层序地层分布模式上与Vail等根据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提出的层序地层分布模式有所不同。共将上泥盆统-石炭系划分出五个层序,十四个体系域。其中,第I层序是在快速的海平面上升和陆源碎屑物质快速补偿条件下形成的;第Ⅱ层序代表陆源物质补给由快变慢的条件下形成的;第Ⅲ层序代表海面由慢速上升至快速下降过程中且陆源物质补给相对稳定条件下形成的;第Ⅳ层序代表海平面快速上升与陆源物质补给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形成的;第Ⅴ层序是在快速海平面上升及陆源物质供给补偿不足的条件下形成的。塔里木盆地晚泥盆世-石炭纪的沉积史是在相对海平面呈阶段性上升的海侵过程中发生的,可将这一时期的海平面变化划分为五个二级周期旋回。其中构造作用对第I、I、V周期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扬子地块西北缘二叠系-中三叠统层序地层与沉积相展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国齐  杨威  万怡平  金惠 《岩石学报》2011,27(3):741-748
扬子地块西北缘二叠系-中三叠统以大套碳酸盐岩地层为主。本文应用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方法,通过地震、露头、岩心和测井资料分析,在二叠系-中三叠统识别出升隆侵蚀不整合面、海侵上超层序不整合面、水下沉积间断层序不整合面、局部暴露层序不整合面等4种沉积层序界面,并将二叠系-中三叠统划分为11个三级层序23个体系域。通过层序地层对比,建立了研究区层序地层格架,在格架内分析了不同体系域的沉积相特征,认为台缘礁滩相和台内滩相为有利储集相带,且前者主要发育于层序Ⅰ的高位体系域(栖霞组),以及层序Ⅴ和层序Ⅵ的海浸体系域(长兴组和飞仙关组)。  相似文献   

20.
中—上扬子地区二叠系眼球状石灰岩特征及成因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罗进雄  何幼斌 《地质论评》2010,56(5):629-637
眼球状石灰岩是中—上扬子地区二叠系一种具特殊构造的碳酸盐岩,由"眼球"和"眼皮"组成,广泛分布于中二叠统栖霞组下部和茅口组中—下部。在野外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室内薄片鉴定分析,碳、氧同位素分析及微量元素分析,对眼球状石灰岩的野外宏观特征、镜下微观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机理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眼球"与"眼皮"宏观及微观特征差异明显,"眼球"颜色较浅,为较纯净的石灰岩,不显层理,生屑以藻类、腕足类、有孔虫和■类等为主,"眼皮"的颜色较深,泥质较"眼球"高,多数为含泥石灰岩,略显波状,生屑以介壳类为主,缺乏藻类,定向排列,且成岩作用相对较强烈;碳、氧同位素研究表明"眼球"与"眼皮"为相似成岩环境的产物;微量元素分析表明"眼球"为富氧沉积,"眼皮"为缺氧沉积;遗迹化石也表明"眼皮"为缺氧沉积。综合分析,提出"眼皮"可能为上升流作用的产物,眼球状石灰岩是受上升流作用的影响,由沉积和差异压实共同作用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