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7月14日,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涂光炽领衔主持,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学共同承担的国家重点基金和面上基金项目“分散元素成矿机制”通过了由贵州省科技厅主持的成果鉴定。中科院院士翟裕生、常印佛、李廷栋、陈毓川四位院士与贵州工业大学、贵州省地质矿产局等部门的评审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研究成果内容丰富,全面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规定的各项任务。在矿床学和矿床  相似文献   

2.
地球化学填图与地球化学勘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学锦  刘大文 《地质论评》2006,52(6):721-732
在中国与西方国家,地球化学填图的目的与做法并不相同,西方的地球化学填图是由研究机构开展的,使用等离子焰光量计、X射线荧光光谱仪等大型仪器进行多元素分析,目的是取得多种元素在地球表层分布的基础性资料。地球化学勘查则由矿业公司主要分析少量成矿元素,目的是为了找矿。而中国的地球化学填图计划却做出了巨大努力,使地球化学填图取得的资料既有学术价值又对矿产勘查具有重大的实用意义。本文详细讨论了西方国家与中国地球化学填图与地球化学勘查的思路、方法与技术的演变,并瞻望了地球化学填图在21世纪的巨大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自由网离散数据的地球化学编图以任意方式进行网格化成图存在明显不确定性,会导致地球化学特征的改变或歪曲。克里格法提供了一种更科学合理的空间估计插值方法。笔者运用该方法对津巴布韦超低密度地球化学调查数据进行了空间分析并编制了地球化学图件,研究和讨论了自由网离散数据的地球化学编图方法,评价了采用克里格法编制地球化学图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应用MAPGIS制作地球化学图单元素异常图及综合异常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MAPGIS离散数据网格化模型绘制地球化学图,通过四种不同的网格化方法效果对比,在元素含量分析数据极差相对较小时,采用Kring泛克立格法网格化模型绘制的地球化学图效果佳。分析数据极差相对较大时,采用距离幂函数反比加权网格化模型绘制的地球化学图效果较好。两种数据网格模型绘制的地球化学图均达到化探规范中对地球化学图的要求,因此提出了应用MAPGIS制作地球化学等含量线图,利用地球化学等含量线图的属性,绘制单元素异常图及综合异常图。  相似文献   

5.
2008年1月26日,洞庭湖区生态地球化学调查项目(以下简称"洞庭湖区调查")的成果在长沙通过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张洪涛研究员、谢学锦、何继善、薛禹群院士和全国及湖南省知名地质、农业、环境等方面专家组成的专家评审委员会的评审,被评定为优秀级成果。  相似文献   

6.
地球化学图册或图集是地质科学的基本图件。其重要意义不亚于地质图。为满足我国出版地球化学图集的要求,研究如何应用计算机技术实现我国各省的多元素地球化学图的编图自动化,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满足国内化探需要的计算机编图系统,使我国的地球化学图件赶上或超过其他国家的水平是很有必要的。一、系统内容 (一)数据的拼接、归位和坐标体系转换目前编制1∶50万或更小比例尺图件是采用1∶20万化探数据。作分省或分片区域性地化图时,是把1∶20万单图幅数据拼接成多图幅整  相似文献   

7.
《地质通报》2005,24(6)
地质调查项目《全国区域地球化学系列图编制》成果于2005年5月23日通过有关专家的评审验收。该项目的主要目标任务是通过编制全国性区域地球化学系列图,为矿产资源战略性研究和基础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提供地球化学资料。本项目首次汇集了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299幅1∶20万和18幅1∶50万区域化探39种元素和氧化物的测试数据,共计数据点142万个,近5540万个数据,覆盖面积达650×104km2。以海量原始分析数据为数据源,研制开发了全国区域地球化学数据管理系统,首次建立了全国1∶20万(少量1∶50万)区域地球化学数据库,编制了全国1∶500万和…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总结我国地球化学填图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概括并阐述了地球化学填图计划中3种多元素配套分析方案。对指导、优化我省乃至全国地球化学样品分析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冯济舟研究员主编的《贵州省地球化学图集》不久前由地质出版社出版发行。图集编入了覆盖贵州全省的39个元素或氧化物的地球化学图,充分展示了贵州省不同地质背景所反映的地球化学特征。该图集是贵州区域化探扫面成果的图象化,是20多年来贵州勘查地球化学工作者艰辛劳动的成果和智慧的结晶,是一份十珍贵难得的基础地质科技资料,可广泛应用于地质学、  相似文献   

10.
谢学锦 《地质通报》2007,26(11):1399-1404
地球化学填图的发展属于勘查地球化学家的贡献。勘查地球化学家从发展局部矿产勘查至区域性矿产勘查,再从区域性地球化学填图至全国性乃至全球性地球化学填图。论述了西方国家、苏联和中国发展地球化学填图所走的不同道路,从而预见21世纪地球化学填图的标准化、多样化及其在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方面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1.
20多年来,我国地矿部门开展的地球化学填图工作覆盖了全国600多万km2,获得了数以千万计的数据。地质工作者根据这些数据发现在巨型矿床周围存在着巨大的套合地球化学模式谱系,巨量的物质供应是形成巨型矿床的关键因素,形成了地球化学块体新理论。目前,中国地质调查局正在使用这一方法对全国的资源潜力进行重新评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找矿项目的立项工作。通过对地球化学块体及内部结构的研究,目前已形成低密度(1个采样点/1~10km2)、甚低密度(1个采样点/10~100km2)、超低密度(1个采样点/100~1000…  相似文献   

12.
根据放射性元素的地球化学性质和其在岩石中的分布规律,应用放射性测量技术对变质岩填图单位的划分作了尝试。对划分的填图单位应用岩石学、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方便、快速、准确可靠、成本低,是在大、中比例尺填图时对深变质岩填图单位划分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林存山 《中国地质》1993,(10):26-28,32
我国近代地球化学勘查始于50年代,而在80年代即在“六五”和“七五”期间有了重大的发展。地矿部以总额约2.5亿至3亿元人民币的投资强度支持了1/20万(部分为1/50万)全国区域地球化学测量的持续开展,至1990年底已累积完成面积400万平方公里(其中1/50万测量约占11%)。本项工作发现了综合地球化学异常1.9万多处。其中有23%、4%和1.3%分别进行了三、二和一级的异常查证。通过详查找到了矿床105处,其中10%属于以金为主的大型矿床。本项工作总体上属于世界先进水平,效果突出,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4.
新一轮全球地球化学填图:中国的机遇和挑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从198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继批准实施国际地球化学填图(IGCP259)和全球地球化学基准(IGCP360)项目以来,中国和欧洲在制定全球地球化学填图的方法指南及技术标准方面作出的决定性贡献。文中指出,中国的"环境地球化学监控网络及动态地球化学填图"项目、欧洲的FOREGS地球化学基准值填图项目为全球其他国家开展类似工作提供了示范,但地球化学家预期10年内获得全球地表地球化学概貌的愿望至今未能实现。挪威和中国的地球化学家通过IAHS/ICCE正在酝酿"Global geochemical mapping and the sediment-bound flux of major world rivers"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以开展新一轮全球地球化学填图。通过国际极地年,IPY317项目首先从北极地区启动。新一轮全球地球化学填图项目计划以中国提出的"全球地球化学填图的泛滥平原沉积物采样草案"和挪威提出的"三角洲中河漫滩沉积物的采样草案"作为实施方案,因而巩固和扩大了中国地球化学填图技术在全球的优势地位。论文在分析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后,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对新一轮全球地球化学填图给予优先支持。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裴荣富院士、梅燕雄研究员等完成的地质调查工作项目“1:2500万世界大型超大型矿床成矿图编制及全球矿产成矿规律研究与评价”成果报告,于2008年5月16日通过评审验收。评委高度评价该项编图和研究成果,认为成果报告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6.
施俊法 《地球科学》1999,24(3):320-324
通过分析国外区域地球化学填图计划,指出现代区域地球化学填图具有多目标的特征。强调测定多元素总量和有效态量;论证了超低密度地球填图技术。最遑,针对国土资源地质大调查,提出了裸露区,半裸露区,平原区和覆盖区的地球化学填图的内容与方法,期望对我国地球化学填图起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滑坡工程地质平面图与剖面图的编图方法及注意事项 ,供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走向21世纪的地球化学填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国外区域地球化学填图计划,指出现代区域地球化学填图具有多目标的特征,强调测定多元素总量和有效态含量;论证了超低密度地球化学填图技术.最后,针对国土资源地质大调查,提出了裸露区、半裸露区、平原区和覆盖区的地球化学填图的内容与方法,期望对我国地球化学填图起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实践证明,区域化探是寻找有色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铀以及磷、钾等多种矿产比较经济有效的手段;是划分地球化学省和圈定成矿省,进行区域成矿预测,确定找矿战略区的重要方法;是基础地质研究和地球化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球化学编图是显示地球化学数据的良好方法,评价解释异常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配合冶金地质系统成矿区(带)地球化学普查的开展,本文对国内外区域化探及地球化学编图概况,包括某些有关方法,加以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0.
季菱姒 《物探与化探》1991,15(4):307-309
当前我化探界的分析质量监控系统对系统误差的处理不完全合适,致使相当可观的系统误差进入地球化学数据中,给编图工作造成很大困难。对待系统误差应当进行纠正,而不可以采取像对待偶然误差那样,设置某一个容许限予以放行。样品分析顺序的随机化也使上述缺陷得到隐藏,分析人员与野外人员的脱节使系统误差得以畅行多年。此外,地球化学编图中应尽可能地将基本数据用上去以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