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工程勘察设计行业改制相关的政策背景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的体制改革始于1979年。当年,国家开始在勘察设计行业推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试点。从1984年开始,国家全面在勘察设计行业实行拨款制改收费制,勘察设计单位逐步走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道路,形成了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格局。1999年和2000年,国家相继出台了《关于工程勘察设计单位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办发[1999]101号)和《关于中央所属工程勘察设计单位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国办发[2000]71号)文件,标志着整个行业进入到以体制层面的变革为重点的改革时期。进入2000年后,在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和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工程勘察设计企业逐步迎来了改制的高峰,而这一峰值出现在2005年。2005年之  相似文献   

2.
《中国勘察设计》创刊已经十周年了。十年来,我院在深化设计体制改革、推进全面质量管理以及强化经营管理诸多方面,都得到过贵刊的指导和帮助。特别是《院长论坛》、《设计改革》等栏目,介绍了不少探索改革的有益经验,使我们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受益匪浅。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勘察设计行业不断遇到许多新的问题和困难。我们希  相似文献   

3.
正"勘察设计单位如果不主动转企改制,未来很难生存下去,目前推进的体制改革也有"倒逼式改革"的意味。""勘察设计单位改成国有独资企业应是阶段性的选择,未来勘察设计单位还是可以根据这一轮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后国家出台新政策的情况推进股份制改革。"我国勘察设计行业体制改革先后经历了四个阶段,目前,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已经进入最后的倒计时。未来何去何从,需要勘察设计单位作出审慎抉择。  相似文献   

4.
中国加入WTO以后,市场逐步规范,竞争日趋激烈,目前设计单位迫于内部管理的要求、外部竞争环境的压力,对依靠信息系统来综合管理企业日常业务和项目设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目前一些有条件的设计院已经完成实施工程设计管理集成系统软件的建设,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项目使用的效果不是很理想,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两点尤其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张传刚  赵铁斌  于飞 《地下水》2006,28(5):109-110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加入WTO后和国际接轨的加速,促使工程造价管理改革日渐加快,传统的概预算定额管理模式逐步转变为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动态管理、一体化管理及竞争机制已逐步渗透到基本建设领域。而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个过程中,势必会出现一些问题,本文对目前工程投资效益低及管理失控等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6.
地质工作体制改革已经经历了10年,但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改革,是在《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后的6年.地矿部门在这六年的改革实践中,以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新体制作为指导思想,以实现部分地质成果商品化、地勘单位企业化或地勘单位管理企业化、地质工作社会化为目标,先后主要采取了简政放权让利、开辟地  相似文献   

7.
我代表全院职工,向《中国勘察设计》创刊十周年表示热烈祝贺!《中国勘察设计》走过的十年历程,是我国勘察设计单位改革不断走向深化,艰苦创业逐步发展成熟的十年。十年来,《中国勘察设计》作为设计院经营者的良师益友,提供了很多具有行业特色的经济动态和政策宣传;研究和探讨了设计改革的经验和问题;交流了各设计院的改革举措,我们获  相似文献   

8.
科技改革十年汤松然(地矿部探矿工程研究所北京102405)遵循“依靠、面向”和“攀登科技高峰”的指导方针,10年来,我所作为改革试点单位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由完全依赖国家拨款,逐步向自我发展、经济自立的科研经济实体转化。查阅国家科委对其所属开发型研究...  相似文献   

9.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闻发言人表示,新改组的发展改革委将继续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缩小投资审批范围。他表示,新机构组建后,将把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加大力度,积极推进。目前,进一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条件基本具备,时机已经成熟。 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方向是:根据“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对经济活动的调节作用,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规范政府投资行为,逐步建立  相似文献   

10.
我国设计单位在逐步走向国内市场竞争的同时,若干年来,也在逐步进入国际设计市场。由于我国历史形成的原因,一方面比较艰难地进入国际市场,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另一方面,通过近几年的实践,也暴露出不少的问题有待努力解决。我们在近几年参加国外工程项目已经完成或正在实施的马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