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贻贝(Mytilus edulis L.)是一种冷水性双壳类软体动物,它在我国沿岸分布的南限是胶州湾,但仅见于港内码头及船底上,且数量不多。
1958年青岛市水产局、原青岛市海水养殖场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单位曾一起自大连和烟台移贻贝苗至青岛试养,次年养殖架上也曾有少量幼苗附着,但未能大量繁殖起来。1971年后胶南县海水养殖试验场及青岛市第二海水养殖场等先后进行数十亩乃至数百亩移苗养殖,附苗量虽有所增长,但直至1974年仍缺乏生产意义。这种情况引起我们的思考:胶州湾贻贝苗源能否大量发展?它的限制因素是什么?
1972年至1973年,我们与烟台地区海水养殖试验场等单位曾对烟台沿岸贻贝苗源进行调查研究,确认当时烟台苗种产量不高的主要原因是附着基不足,其次是亲贝不足,据此试验成功了“废旧草绠采苗法”。之后,随着采苗器材的增加及养殖面积的不断扩大,烟台芝罘湾已发展成为一个较好的苗场,通常可供万亩以上生产用苗。这个经验对我们开发胶州湾的苗源很有启发。
1975年胶南县在胶州湾大力推广“废旧草绠采苗法”,收割海带后保留废旧海带架两万台采贻贝苗, 1976年进一步扩大贻贝养殖面积,继续留绠采苗。我们在青岛市水产局及胶南县水产局等单位的协助下,于1975年9月及1976年8-9月,对胶州湾内及湾口(青岛前海)留绠采苗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这些调查资料即为本文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3.
胶州湾成因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洪滨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86,(3)
胶州湾是黄海的一部分,为一个半封闭性的海湾,面积约500平方公里.其大地构造位置处在沂沐裂谷系鲁东裂谷带上,是沂沭裂谷系中若干古火山构造之一.加深对它的研究不仅对郯庐断裂带、陆架海域的研究有所收益,同时对青岛地区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也有现实意义.为此,许多地质工作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5.
6.
邹兴长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1)
1979年9、10两月,我院在青岛近海进行了规模较大的海洋航空遥感试验。这次试验,利用多种手段,从空中、海面和水下不同途径,对胶州湾海区开展了立体、同步观察和测量。我国研制的机载三厘米扫描微波辐射计,是这次试验所用仪器之一。本文仅就海洋微波遥感作一扼要论述,并着重分析这次试验取得的微波资料。 相似文献
7.
胶州湾底栖生物多样性初探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21
用1991-1995年胶州湾10个监测站的资料,采用Shannon-Weaver指数,Pielous均匀度指数,种的丰盛度指数以及Sanders稀疏曲线进行大型底栖生物多样性比较。结果表明,在胶州湾,粉砂-粘土混合型的沉积环境中大型底栖生物多样性高于匀质的粗砂底质。 相似文献
8.
9.
海水中的铁对浮游植物的生长有重要的意义。Gran曾用一种骨条藻做试验,证实了铁能剌激浮游植物的生长。Thompson等则注意到海水中的铁有季节变化。Menzel及Ryther发现马尾藻海营养物质消耗殆尽的表层海水中,影响浮游植物繁殖的主导因素是铁而不是磷酸盐和硝酸盐。类似的实验在东印度洋也有人做过;在印度洋贫水中加入铁或铁加硝酸盐或铁加磷酸盐,二氧化碳有显著的变化,而单独加入硝酸盐或磷酸盐,则没有那么显著的变化。
为了了解胶州湾海水中铁的含量、分布及其季节变化,我们从1964年6月起至1965年6月止,每隔一个月在胶州湾作8个站的非同步定点观测。测定的项目有总铁和活性铁两种。1964年12月的一次观测及7站、8站的几次观测因故未能进行。1965年初,自制了一批硝化纤维素膜,其平均孔径约为0.5微米。1965年4月用这种膜过滤了二个站的水样,测定了粒状铁的样品,同年6月测定了7个站的粒状铁样品。采样站位如图1。调查船是海鹰号和海燕号。1964年6月和1965年4月,调查时定位误差较大。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研究了近几年来在胶州湾外附近海域采集的水螅虫。共鉴定了10种,隶属于5科7属,其中有两种是我国近海的首次记录。标本保存在青岛山东海洋学院生物系。 相似文献
12.
胶州湾内外的涨、落潮三角洲上发育有一定规模的潮流沙脊体系,通过多波束调查采集数据和浅剖、沉积物资料的分析,对沙脊特征进行了研究。湾内涨潮三角洲上分别分布有冒岛沙脊、中央沙脊和岛耳河沙脊;湾外落潮三角洲上分别发育了潮流沙脊大竹、南沙、北沙和位于主潮流通道末端的弧状沙脊。潮流沙脊体系的演变具有较为明显的继承性。沙脊以海侵时期发育的沙体为内核,沉积物组成以粒度较粗的砂质沉积物为主,物源基础为低海平面时期胶州湾盆地内堆积的河流三角洲相沉积物。据分析,沙脊现代物源较为匮乏,整体目前处于冲刷不淤的状态。在现代潮流水动力条件下,研究区潮流沙脊处于活动状态。 相似文献
13.
麻痹性贝毒PSP在紫贻贝体内的累积、转化与排出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于1998年9月在青岛鲁迅公园附近礁石区采集紫贻贝(Mytilus edulis),采用实验室培养的方法,初步研究了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ATHK)产生的麻痹性贝毒(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PSP)在其体内累积、转化与排出的规律。结果表明,在累积实验阶段,紫贻贝内脏的和肌肉中的PSP毒素含量均随实验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累积实验结束时,平均每只贝体内的PSP毒素含量为13.40nmol,毒性水平为12.24ugSTXEq/100g,紫贻贝内脏中的毒素含量远远高于肌肉,内脏中PSP毒素占贝体内PSP毒素总量的97.5%。在8天的排出实验阶段,贝体内的PSP毒素总量呈下降趋势,实验结束时,PSP毒素共排除了约50%,每天排除率约为9%。 相似文献
14.
15.
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初探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根据1998—1999和2000—2004年在胶州湾10个大面观测站考察采集的大型底栖动物定量样品,利用Brey(1990)的经验公式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栖息丰度、生物量、次级生产力和P/B值的研究计算,其中,平均栖息丰度在1998—1999年为381.7ind/m2,2000—2004年为304.6ind/m2;平均生物量以去灰干重计,1998—1999年为22.22g/m2,2000—2004年为16.30g/m2;平均次级生产力以去灰干重计,1998—1999年为18.65 g/(m2.a),2000—2004年为3.41g/(m2.a);P/B值在两个时间段均为1.05a-1。结果表明,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由湾口—湾北部的湾顶呈梯度升高,2000—2004年次级生产力较1998—1999年有所下降,湾顶的高分布区下降更为明显,且高分布中心向西偏移,而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基本保持稳定。文中分析了次级生产力下降和偏移的原因。通过比较,发现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高于渤海,远高于南黄海和东海,验证了次级生产力受水深的影响,随水深加大而降低;P/B值较渤海高,较东海低,与南黄海大部分海域平均值接近,验证了P/B值随水温升高而升高,也说明了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中个体小、生活史短、代谢快的种类所占的比例高于渤海,低于东海,与南黄海其它水域近似。 相似文献
16.
17.
基于线粒体DNA的COⅢ基因序列对我国沿海重要经济贝类紫贻贝3个养殖群体(烟台、乳山、东极)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由PCR扩增获得32个体的COⅢ基因750bp的部分序列,其多态性遗传参数统计显示,32个个体共检出18个单倍型,总群体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为0.946,核苷酸多样性指数(Pi)为0.0207,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为15.316,三个群体均显示出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系数(Fst)表明,东极群体与烟台群体及乳山群体已明显分化,而烟台群体和乳山群体间无遗传分化,并且存在着较大的基因流。 相似文献
18.
从贻贝斧足肌中提取了多酚氧化酶和芳基硫酸酯酶,前者能作用于邻苯二酚和邻苯三酚,但不作用于对苯二酚;后者能作用于底物硝基邻苯二酚硫酸酯(P-NitrocatecholSulphate)。应用硫脲和NaHSO_3及KH_2PO_4和Na_2SO_3,均能抑制幼贝和成贝分泌足丝进行附着,抑制浓度分别是10—15mmol硫脲,2—4‰NaHSO_3;1—5mmol KH_2PO_4,1—3mmolNa_2SO_3,这种抑制作用是可逆的。本实验结果进一步证明贻贝足丝的形成过程是足丝酚蛋白的单宁化过程,同多酚氧化酶和芳基硫酸酯酶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9.
胶州湾聚球菌(Synechococcus spp.)蓝细菌的分布及其对初级生产力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2—2004年应用表面荧光显微镜计数法对胶州湾聚球菌(Synechococcusspp.)蓝细菌的季节变化、月变化及其对浮游植物总初级生产力的贡献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胶州湾Synechococcusspp.丰度处于0.16×104—21×104cells/ml之间,最大与最小值之间相差约两个数量级,其中夏天Synechococcusspp.丰度最高,春、秋季相当,冬季最低。夏季Synechococcusspp.丰度平均值约是冬季的3—4倍。Synechococcusspp.的季节变化呈现一定周期性。Synechococcusspp.月最高值(21×104cells/ml)出现在8月的B2站表层,最低值(0.15×104cells/ml)出现在12月A1站表层。对18个月的胶州湾Synechococcusspp.水平分布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河口和近岸区域Synechococcusspp.丰度相对较高。以D8站为典型站位对Synechococcusspp.垂直分布进行的分析发现,不同季节Synechococcusspp.最大值出现的水深不同。胶州湾Synechococcusspp.在总浮游植物生物量中所占的比例在0.2%—77%之间,平均为4.7%。此外,对2003—2004年温度与Syne-chococcusspp.丰度的相关性分析中发现,两者呈正线性相关(相关系数达0.6)。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