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浙江地质》2012,(5):27-28
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2011—2020年)》,确立了我国今后十年地质找矿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基本思路,为贯彻落实《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浙江省政府出台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的意见》。围绕“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这个中心,浙江省地质学会2012年将开展一系列工作。  相似文献   

2.
陈毓川 《地球学报》2012,33(4):389-391
2011年10月19日,标志着我国政府以"力争用8—10年时间形成一批重要矿产资源战略接续区,建立重要矿产资源储备体系,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力资源保障和产业支撑"为总体目标的《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2011—2020年)》(下称《纲要》),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讨论通过。  相似文献   

3.
信息在线     
《辽宁地质》2011,(10):58-63
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明确目标任务 日前,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讨论通过了《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2011-2020年)》。  相似文献   

4.
王少勇 《辽宁地质》2012,(11):36-39
2011年10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吹响了举全国之力实现找矿突破的号角,  相似文献   

5.
《岩矿测试》2011,(6):698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10月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讨论通过了《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2011—2020年)》。《纲要》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的目标任务:通过实施找矿战略,实现  相似文献   

6.
《湖南地质》2012,(7):50-51
严峻的能源、资源安全形势呼唤我国找矿新举措。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指出,“提高地质找矿能力,缓解资源瓶颈制约,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在国务院通过的《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2011-2020年)》中,找矿突破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新一轮地质找矿热潮在各地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规划纲要》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发[2006]65号文件切实加强地质工作的意见》及省委省政府“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总体要求,增加重要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全面增强山东省矿产资源保障能力,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决定开展重要矿产资源深部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8.
7月11日,河南省地矿局召开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推进会,这标志着河南省地矿局的找矿热潮蓬勃掀起。为此,记者专程采访了河南省地矿局局长张锦同。记者:2011年10月19日,国务院颁布《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2011-2020年)》以来,河南省地矿局采取了哪些积极的措施?都有哪些成功的做法?张锦同:河南省地矿局是全省地质找矿的主力军,也是全国地质找矿的一支重要力量。这支有着光荣历史、辉煌业绩的找矿大军,正以勇敢之师、精锐之师、胜利之师的姿态,投身于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  相似文献   

9.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实现工业化的进程不断加速。但是,人们不得不承认,工业化进程必须依赖的矿产资源的支撑度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正是鉴于这种形势,国务院审议通过了《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规划纲要》。  相似文献   

10.
《探矿工程》2004,31(10):55-55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4年9月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规划纲要(2004-2010年)》。会议听取了国土资源部关于制定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规划纲要有关情况的汇报。会议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50多年的努力,我国矿业得到长足发展,为国家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现在一批矿山资源枯竭,接替资源不足,其中煤矿、有色金属矿产尤为突出,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稳定。探寻新的接替资源,延长矿山寿命,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保障能力,已是当前一项紧迫任务。会议指出,  相似文献   

11.
《辽宁地质》2012,(2):25-25
日前,经国务院批准,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在京联合召开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关于加强地质找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动员和部署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汪民主持会议并宣读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土资源部等部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2011-2020年)的通知》。  相似文献   

12.
《探矿工程》2011,(7):75-75
中国国土资源报消息(2011-07-18)5月印发的《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将云南省发展战略定位为我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门户。云南省国土资源部门在加快推进桥头堡建设中,立足云南,加强地质找矿,加快打造昆明(国际)矿业交易中心,为把云南打造成为外向型有色金属和稀贵金属产业基地,提供强有力的矿产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13.
杨晓奇 《探矿工程》2006,33(2):17-17
在新的…年刚刚开始的时候,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决定》要求“切实加强重要矿产资源勘查,努力实现地质找矿新的重大突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更加有力的资源保障和基础支撑”。《决定》为我国地质工作的发展掀开了新的历史篇章,将对“十一五”时期乃至更长阶段的地质工作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许多老地质工作者高兴地说,我国地质工作的第二个春天来了!  相似文献   

14.
《探矿工程》2012,(4):79-79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消息(2012-04-09)2012年4月6日,全省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动员部署会议在郑州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2011~2020年)》和全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总结我省近年来地质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5.
在绿色勘查中实现找矿重大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精神,2011年11月28日,青海省在全国率先召开了地质勘查大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地质勘查实现重大突破的实施意见》.青海省以其独特的地质构造孕育了形成大型、超大型矿床的地质背景和条件,蕴藏着石油、天然气、盐湖、煤炭、有色、贵金属、可燃冰等丰富的矿产资源.国家即将启动的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部署的19个重点成矿带青海就有3个.首批启动的47片整装勘查区中青海就有4个,占全国的十分之一.青海作为国家资源重要战略接续基地的地位正在日益凸现.青海省省长骆惠宁指出:"青海最大的优势在于丰富的矿产资源,没有地勘工作的大突破,就难有经济的大发展".青海省在部署地质找矿突破行动中,结合青海实际,以生态优先的理念把环境地质工作提高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青海是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也是生态脆弱地区,必须树立生态优先、"生态立省"的地勘理念,坚持勘查与保护并举.绿色与利用并重的原则.实现在保护中勘查,在开发中保护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山东地质》2008,(1):F0002-F0002
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4号)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发[2006]4号文件切实加强地质工作的意见》(鲁政发[2006]65号),增加我省重要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全面增强我省矿产资源保障能力,促进全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省政府决定在全省开展重要矿产资源深部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7.
记者从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获悉,全面反映我国年度矿产资源储量、勘查、开发、市场及矿产资源管理政策等综合信息的《2012中国矿产资源报告》显示,2011年,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以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为主线,深入探索地质找矿新机制,加强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完善和规范矿业权市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及其管理工作取得重大进展。该《报告》首次以中英双语形式出版,将在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发布。  相似文献   

18.
当前,找矿突破处在攻坚阶段,一方面,国家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困土资源部等部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2011—2020年)的通知》,明确了各地要按照“公益先行,基金衔接,商业跟进,整装勘查,快速突破”新机制和“358”要求进行总体部署,另一方面,找矿商业投资热度已经开始下降,全国地勘资金投入同比下降24%,首次出现投入下降“拐点”,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激励机制亟待建立。  相似文献   

19.
《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近日由国务院批准实施。《规划》围绕全面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切实巩固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矿产资源基础,明确了以下目标及任务:  相似文献   

20.
张福良  胡永达  雷晓力 《地质论评》2016,62(S1):141-142
为更好服务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助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格局重塑,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国土资源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依托《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格局及对策研究》项目开展了相关研究。项目在明晰矿产勘查开发格局内涵并梳理总结我国主要矿产资源分布及其潜力和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最新勘查进展基础上,分析研究勘查开发基地形成的驱动力和约束力,展望我国主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格局,提出相关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