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3 毫秒
1.
GNSS导航定位系统,是将美国GPS系统与俄罗斯GLONASS系统的定位设备合二为一,并使之兼容两种卫星信号的导航定位系统。该系统可解决GPS系统目前应用中所遇到的难题。本文介绍了GNSS系统的特点和功能。  相似文献   

2.
GPS和GLONASS集成的定位系统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尤红建 《测绘通报》1996,(5):3-6,12
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能为用户提供实时,连续,全天候,高精度的三维位置,速度和时间信息,以用于导航定位。目前有两个卫星导航系统可用--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集成这两个系统将会大大提高定位性能,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在介绍GPS和GLONASS系统不同点后,论述GPS+GLONASS兼容机的技术优势。精度高、抗障碍性好、并有抗美方垄断的可能性,对民用用户十分有利,对我国具有重要意义。Ashtech厂GG24接收机是世界上第一台较完善的且具有实际应用意义的兼容机。文章评述了它的功用和性能。结论指出兼容机将是未来卫星定位接收机的主要发展方向,将对卫星定位技术应用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GPS+GLONASS组合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人们开始讨论把GPS和GLONASS组合起来以扩大测量应用的可行性问题,主要是因为对这两种卫星系统的数据组合起来时会遇到技术上的挑战。本文将向您表明GPS+GLONASS技术能够为测量带来显著优势,这些优势包括大大增加卫星可用性和定位可靠性,而且提高作业效率又不降低精度,并能获得与当前GPS系统相同的精度。William Martin等用该设备采集了数据并给出了实际结果。说明单频GPS+GLO  相似文献   

5.
程鹏飞 《测绘学报》1999,28(1):90-90
差分GPS是基于对流动站施加差分改正进而提高单机用户导航精度的一门新技术。根据适用范围,差分GPS可分为区域差分GPS和广域差分GPS。本论文提出在中国建立差分GPS服务的三级服务水平:标准导航服务(SNS),精密导航及定位服务(PNPS)和高精度定...  相似文献   

6.
卫星全球导航系统和卫星全球移动通讯系统的有机结合将成为21世纪建立全球信息社会的奠基工程之一。GPS卫星全球定位诉全面建成和发展,促进了卫星全球导航/移动通讯系统的建设。本文综述了GPS卫星测量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以及导航/通讯卫星的研制近况。  相似文献   

7.
世纪之交的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陈俊勇 《测绘学报》1999,28(1):6-10
综合介绍了全球定位系统(GPS),包括它的卫星系统和接收机,近期和今后的发展情况。评述了GPS在各方面的重要应用,包括地基GPS的动态和静态应用。重点介绍了当前GPS应用的前沿,即空基和星基GPS的应用。最后推荐了国际地球动力学GPS服务(IGS)的内容和产品,并对我国GPS综合服务系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差分GPS测量是为了削弱美国SA政策等方面的影响,提高GPS导航定位精度的有效手段,广域差分GPS(WADGPS)测量则是在更大范围内为GPS用户提供差分改正。WADG-PS实际上是在一定区域里建立的卫星跟踪网。本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差分GPS测量和广域差分GPS测量的基本原理、WADGPS网的构造,讨论了各种DGPS网及其算法、GPS误差源及其空间不相关性、WADGPS中心控制站的误差模型及其算法等,并对各种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最后讨论了建立我国WADGPS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组合GPS/GIONASS单点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GPS系统和GONASS系统之间的差别,以及GPS/GLONASS双星系统的单点定位原理,分别处理了利用GNSS-300双星系统接收机测得的GPS、GLONASS和GPS/GLONASS的观测数据。  相似文献   

10.
GPS和GLONASS数据联合处理所提供的48星座组合定位系统,可以使用户获得更精确,更具可靠性和连续性的定位服务。本文在介绍GLONASS系统的组成及其运行状况,并与GPS系统进行简单比较的基础上,主要讨论GPS/GLONASS组合定位系统在城市测量及山谷地区中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1.
SA对GPS静态相对定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对在GPS卫星上实施“选择用户”(SA)对南加州常设GPS大地测量阵(PGGA)测站的日常相对定位的影响,已进行了实验检测。PGGA于1990年2月开始工作。日常数据采集由Scripps海洋学研究所(SIO)和喷气推进实验室(JPL)从设置在JPL,SIO和PinonFlat观测站的三台Rogue SNR-8接收机,以及设置在加利福尼亚,马萨诸塞和佛罗里达的CIGNET踊跟踪站的上的三台Min  相似文献   

12.
姚连璧 《测绘学报》1998,27(2):185-185
全球定位系统(GPS)及其在高等级道路勘测中的应用GLOBALPOSITIONINGSYSTEM(GPS)ANDITSAPPLICATIONTOHIGH-GRADEROADRECONNAISSANCESURVEY姚连璧(同济大学测量与国土信息工程系,...  相似文献   

13.
GN8接收机浅析谢世杰(开祥卫星科技公司,北京)1996年初,加拿大GN公司推出的GN8,是一种8通道的GPS单频接收机。该机物美价廉,受到美国GPS专家的好评,在北美、英国、澳大利亚、韩国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1.GN8的特点(1)跟踪性能极好199...  相似文献   

14.
欧洲民用GNSS策略和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洲对卫星导航的策略观点认为,不能依靠单国军方控制的卫星系统实现单一导航手段,但组成民间多国共建的国际管理运行的GNSS系统不能一步到位,因而制订了GNSS-1和GNSS-2分阶段目标。美国GPS政策暴露了独霸性和排他性,ESA提出“空间模块”概念,可以从区域性系统渐进地扩展成全球系统,在策略上,组织和集资问题上均较有利。  相似文献   

15.
《测绘通报》2007,(9):73-73
由党亚民等编著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原理与应用》一书近13已由测绘出版社出版。该书系统介绍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分别介绍了GNSS导航定位的时空基准、GNSS卫星运动和卫星星历、GNSS卫星信号和定位原理、GNSS动静态定位原理、GNSS数据处理、GNSS导航定位技术应用以及各种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连续运行多功能差分示范基准站的建设与实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差分GPS定位技术包括了米级精度常规差分实时导航定位(CDGPS),厘米级精度实时动态定位(RTK),广域差分实时动态定位(WADGPS)等技术,综合以上的多功能差分基准站是国内外目前GPS研究和重点之一。本文就武汉多功能差分示范站的建立,简述了多功能参考站的技术背景,介绍了示范站的整体结构,组成和功能,并利用自行开发研制的用户系统在武汉地区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初步展示了这一系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高原山区GPS基线向量可靠性问题探讨曹以恒敞东(云南工业大学,云南省测绘局一大队)GPS测量是用接收机与天线组成的测地系统,接收GPS卫星信号实现空间点定位的高新测量技术,它为定位测量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手段。一般而言,GPS具有全天候作业,观测操作...  相似文献   

18.
连续运行多功能差分示范基准站的建设与实验(续)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差分GPS定位技术包括了米级精度常规差分实时导航定位(CDGPS)、厘米级精度实时动态定位(RTK),广域差分实时动态定们(WADGPS)等技术,综合以上技术的多功能差分基准站是国内外目前GPS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文就武汉多功能差分示范站的建立,简述了多功能参考站的技术背景,介绍了示范站的整体结构,组成和功能,并利用自行开发研制的用户系统在武汉地区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初步展示了这一系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NOAA AVHRR数据的高精度导航定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NOAAAVHRR数据的导航定位中,一般只进行卫星轨道根数调整和卫星时间漂移校正,而未考虑卫星姿态系统偏差的影响。该文在定量分析影响导航定位精度的主要因素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导航算法。该导航算法不仅对卫星时间漂移、卫星轨道根数进行约束最优调整,而且通过估算卫星姿态偏差将其融入到导航定位中加以校正。同时,将导航算法和卫星轨道计算、地面扫描点地理经纬度的计算方法以及参考图像的高精度配准等结合起来考虑,利用具有足够定位精度的1∶100 万数字地图数据和高分辨率Landsat TM图像,提取地面控制点,使AVHRR数据导航定位精度在整条轨道大范围内提高到1 个像元,在星下点附近小于1 个像元。  相似文献   

20.
评介《GPS卫星测量原理与应用》(修订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介《GPS卫星测量原理与应用》(修订版)谢世杰(总参测绘局100088)吴学祥吴录喜(大庆油田物探公司163357)(地矿部四物测绘院453700)80年代出现的GPS卫星测量,是近3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重大的空间测量技术。它不仅具有无需通视、全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