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6 毫秒
1.
11月18日,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以下简称“大洋协会”)与国际海底管理局(以下简称“管理局”)在京签署国际海底多金属硫化物矿区勘探合同,大洋协会秘书长金建才与管理局秘书长涅·艾洛提·奥丹敦分别代表双方在合同文本上签字。该合同的签订,  相似文献   

2.
世界大洋底蕴藏着丰富的金属矿产资源,其所含的锰、钴、镍、稀土等矿产是陆地含量的数十倍乃至数百倍或更高,因此是未来矿产资源的接替区。本文介绍了世界大洋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多金属硫化物及深海稀土等资源现状、分布及潜力,分析总结了21世纪以来国际海底区金属矿产勘查合同现状,并介绍了俄罗斯、巴布亚新几内亚、日本、中国等国家在其专属经济区内进行多金属结核、多金属硫化物开采实验的情况。由于世界大洋金属矿产资源丰富,潜力巨大,其勘查开发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国际海底勘探合同不断增加,商业开发提上日程,但国际海底区的金属矿产资源开发仍面临技术、规章、环境等方面的制约和挑战。  相似文献   

3.
据报道,5月19日下午3时,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4号远洋科学考察船驶离广州,奔赴东北太平洋国际海底区域的中国多金属结核资源开辟区,执行中国大洋协会下达的为期6个月的DY95-9航次勘探任务。我国自80年代起开始进行大洋多金属结核的调查和勘探,且990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中国大洋协会,从事我国在国际海底区域的勘探、开发工作。1991年3月,联合国批准了中国大洋协会为国际海底先驱投资者,并获准了位于东北太平洋国际海底区域的15万kmZ为中国多金属结核资源开辟区。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有关规定,我国必须在1999年3月前放…  相似文献   

4.
1991年3月在联合国海底管理局和国际海洋法法庭筹备委员会(以下简称海底筹委会)第九届春季会议期间,海底筹委会的总务委员会通过决议,审查批准了我国作为先驱投资者登记国际海底矿区的申请。在此之前,海底筹委会于1987年在纽约先后审查批准了印度、法国、日本、前苏联(下同)等四国勘探国际海底多金属结核资源矿区的申请。国际海底多金属结核资源矿区的开发登记制度的建立标志着大洋法律制度、特别是深海底勘探、开发法律  相似文献   

5.
中国大洋矿产资源勘查进展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概述了中国大洋矿产资源勘查的进程和取得的重要成果。80年代第一阶段多金属结构资源的概查,为中国申请国际海底开发先驱投资者打下良好基础;90年代第二阶段多金属结核资源的详勘与评价和结壳资源的探索性调查,为开辟区50%的区域放弃和获得7.5万Km^2的专属矿区以及6000m自治水平机器人在大洋矿区详勘中做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围绕中国大洋矿产资源开发的发展计划,概括介绍了大洋海底矿产资源研究的动态、重大成果和发展趋势,希望在我国的大洋工作当中加强系统论指导下的海底成矿系统研究,重视深海探测技术的发展,争取今后在多种资源矿区申请工作中有的放矢、把握主动。  相似文献   

7.
简讯     
我国已圆满完成国际海底采矿区的圈定工作,1998年11月2日,承担这一任务的“大洋一”号调查船已顺利返抵青岛港。这次调查历时200天,总航程25092海里。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要求及我国的有关计划,受中国大洋协会委托,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组织实施了这次在太平洋国际海底区域的中国多金属结核资源开辟区的勘探任  相似文献   

8.
《海洋信息》2021,36(2)
自1872年英国"挑战者"号综合环球考察航次发现深海多金属结核矿物后,国内外先后掀起了对国际海域固体矿产资源勘探的热潮。我国自1983年在南太平洋海域开展了锰结核资源调查,揭开了我国在国际海域矿产资源勘探的序幕。目前我国已实施60余航次调查,累计海上作业5 477天。本文综述了国际海域矿产资源勘探与开采技术的现状,从国际海域矿产资源勘探研究、海底矿产资源勘探技术、国际海域矿产资源开采技术等方面,分析了国内外勘探和开采技术的发展,提出了目前影响发展的因素,并研究了目前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具有世界一流海洋科学调查和深海设备试验水平的“大洋一号”远洋科学考察船 2 0 0 3年 4月 9日离开青岛 ,前往太平洋 ,将在国际海域执行为期八个多月的大洋资源勘查任务。“大洋一号”此次的主要使命是在国际海底区域进行以富钴结壳、多金属结核等资源为重点的勘察和深海技术开发实验工作。1 999年 3月 ,我国通过联合国国际海底管理局的批准 ,获得了太平洋上 7 5万平方千米具有专属勘探权和优先商业开采权的多金属结核矿区 ,这一矿区在当前预期的回采率条件下 ,可满足年产3 0 0万吨多金属结核、开采 2 0年的资源需求。执行本次勘查任务的首…  相似文献   

10.
1999年10月12日“大洋一号”科考船全面完成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与开发协会“九五”第10航次的大洋考察任务返抵青岛。科考船于今年6月16日从青岛港起航,来自国内外十多个单位的101名调查队队员及船员,辗转太平洋,历时119天,航程20143km,圆满完成富钻壳预选区、中国多金属结核开辟区环境基线调查任务,取得海底结核样品、岩石样品7000多公斤,海底照相资料17多公里长。“大洋一号”科考船返青  相似文献   

11.
随着陆地金属矿产资源的日渐枯竭,深海多金属硫化物逐渐成为海洋矿产资源勘探的新趋势。文章介绍了全球主要海底多金属硫化物矿床的成因及分布特点,阐述了多个国际矿业公司和国际海洋组织对西南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海底块状多金属硫化物勘探活动的最新进展。从海底多金属硫化物的金属品质、深海采矿的法律政策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对海底多金属硫化物的开发前景进行探讨,并提出积极投身国际海底资源开发规章制定,进一步细化国内法律制度,为深海采矿提供良好的法律制度环境;提升深海治理能力,增强我国在深海领域的话语权;完善深海技术装备体系,提高深海开发创新能力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国际海底先驱投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海底区域占世界海洋面积的65%,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目前最有可能进行商业开采的是大洋多金属结核,该资源分布于世界大洋底层,以太平洋分布最广,估计储量为17000亿吨,是一项巨大的战略资源。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及其财团对大洋多金属结核资源展开勘察活动;20世纪60年代末期至70年代,这一活动达到了高潮,采矿、冶炼技术研究和试验工作已具相当规模;进入80年代,一些国家已完成勘探目标区的圈定工作,并进行了大量的采矿和选矿试验研究;估计21世纪20年代后即可进入商业性开采,国际海底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正在引起激烈的国际竞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2011年是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以下简称大洋协会)成立20周年。20年前,国务院英明决策成立了大洋协会,由此开启了我国全面进军国际海底区域的壮丽征程。20年来,大洋协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各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工作队伍不断壮大、技术装备不断更新、勘查领域不断拓展、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已发展成为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社会组织和活跃在深海大洋的一支中坚力量,在我国进军深海大洋的史册上书写了极其光辉的篇章。  相似文献   

14.
《海洋开发与管理》2011,28(10):14-17
2011年是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以下简称大洋协会)成立20周年。20年前,国务院英明决策成立了大洋协会,由此开启了我国全面进军国际海底区域的壮丽征程。20年来,大洋协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各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工作队伍不断壮大、技术装备不断更新、勘查领域不断拓展、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已发展成为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社会组织和活跃在深海大洋的一支中坚力量,在我国进军深海大洋的史册上书写了极其光辉的篇章。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两艘远洋科学勘探船近期将前往离我国海岸1万多公里的东北太平洋海域进行勘探,为我国下世纪寻找战略储备资源。 中国大洋矿产资源协会秘书长金建才说,作为本世纪内4次大规模大洋勘探的一部分,这两艘勘探船将用半年的时间,利用国际先进的光学和声学探测器及6000米水下机器人,对1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  相似文献   

16.
大洋采矿输送软管动力特性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大量勘探数据的基础上,对中国东太平洋7.5万km^2矿区采矿环境进行研究,得出集矿机是否安全行驶,直接关系着大洋采矿的成败。影响集矿机行驶的因素很多,其中输送软管是重要因素之一。通过理论分析计算和小型模拟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行了软管与集矿机受力分析与仿真计算研究,开发了相应的应用软件。总结了大洋采矿系统中输送软管动态特性数值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对我国大洋多金属结核矿产资源的开发,深海采矿系统的设计和回采策略的制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7.
信息之窗     
“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信息系统”通过验收 2001年9月7日,“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信息系统”课题通过了中国大洋协会办公室组织的专家验收。 “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信息系统”是中国大洋协会“九五”课题(DY95-05-07)。国家海  相似文献   

18.
《海洋开发与管理》2006,23(3):F0002-F0002
4月24日,是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简称中国大洋协会)成立15周年纪念日。为纪念这一日子,展示我国在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方面取得的成就,由该协会主办的“进军大洋造福人类——中国大洋资源研究开发15年成果展”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行。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国家海洋局局长孙志辉,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孟宪来,国家海洋局副局长、中国大洋协会理事长王飞出席开幕式,并为成果展剪彩。开幕式由中国大洋协会办公室主任张利民主持。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在北京举行成立大会。联合国海底筹委会第9次会议一致同意将中国大洋协会登记为深海采矿先驱投资者,中国大洋协会已成为继印、俄、法、日后的第5个深海采矿先驱投资者,李鹏总理给大会发来了贺信。 上海海洋地质调查局第三海洋地质调查大队,用《勘探二号》钻井平台,施工了一口油气探井——宝云亭二井,全井累计试获日产原油71.15m~3,日产天然气3.94万m~3,日产水110.37m~3。  相似文献   

20.
应中国大洋矿产研究开发协会的邀请法国海洋开发研究院(IFREMER)深海采矿专家、法国大洋结核块研究协会(AFERNOD)主席Jean-Pierre Lenoble教授于93年11月3日至4日对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研究所进行了访问并做了题为“深海多金属结核研究与开发”的学术报告,对法国在深海多金属结核研究与开发中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访问期间双方就共同感兴趣的深海矿产资源、滨海砂矿等研究领域进行了讨论。通过J.P.Lenoble教授的这次访问,加深了中法海洋矿产地质科学家之间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