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静水压休克诱导大黄鱼三倍体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采用静水压休克方法诱导大黄鱼三倍体,在水温20-26℃条件下,卵受精后2min用450kg/cm^2的静水压处理大黄鱼受精卵2min,三倍体诱导率65.6%,孵化率相对对照组达70%。文中还就处理条件与三倍体诱导率和胚胎存活率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采用冷休克抑制第二极体排出的方法诱导了半滑舌鳎三倍体,并探讨了三倍体诱导的最佳条件.通过流式细胞仪倍性检测和染色体观察验证各组三倍化率.结果显示:在受精后5 min开始,将受精卵放在4℃海水中进行冷休克处理,持续时间为20 min,三倍体诱导率最高为35%.通过对三倍体染色体进行分析,辨认其雌雄染色体型为ZWW/ZZZ,出现频率为1∶1,没有发现ZZW型雌鱼,暗示半滑舌鳎Z染色体和W染色体之间的交叉和互换受到严重抑制.  相似文献   

3.
异源精子诱导牙鲆雌核发育二倍体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紫外线照射处理的石鲽精子和受精后冷休克的方法诱导了牙鲆雌核发育。结果表明:用2只平行的相距15cm的20W紫外灯管,照射距离为10cm,在5~100s时间范围内照射石鲽精子时,受精卵的发育表现了典型的哈特维希效应,照射40s的精子所得胚胎的孵化率达到最高峰(41%),染色体观察结果显示,此照射剂量组的所有胚胎均为单倍体(n=24),表明照射精子遗传失活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如果冷休克处理前受精卵保持在(15.5±0.5)℃,受精卵在一定的休克温度(0~10℃)条件下,用不同休克起始时间(受精后1~10min)及冷休克处理持续时间(15~90min)均能诱导染色体加倍。对冷休克处理条件的优化结果表明,在2~4℃条件下,受精后3min开始、冷休克处理45min时,二倍体诱导率最高,达79.7%。染色体鉴定显示,处理组的正常胚胎均为二倍体(2n=48),未发现单倍体和非整倍体。  相似文献   

4.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种,三倍体诱导对其种质改良、产业提升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价值。目前有关大菱鲆三倍体的人工诱导虽已有报道,但对其诱导条件缺乏细致的研究。本文采用冷休克法抑制第二极体排放,通过对诱导处理起始时刻、温度和持续时间3个主要因素的单因子实验,筛选其最佳诱导条件。结果显示,在受精和孵化水温为15.0±0.5℃条件下,受精后6 min,用–2~–1℃处理25 min可获得较好的诱导效果,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诱导率可达100%。随后在最适条件下进行了规模化诱导,获得鱼苗200万尾以上,其诱导率高于98%。跟踪观察发现,三倍体诱导组胚胎的形态及孵化时间与二倍体对照组基本一致。本研究结果可为大菱鲆三倍体的产业化应用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三倍体金虎杂交斑(棕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蓝身大斑石斑鱼E. tukula♂)的细胞遗传特性。以静水压休克诱导的三倍体金虎杂交斑为研究对象,通过细胞DNA含量测定鉴定出三倍体金虎杂交斑、对三倍体金虎杂交斑进行红细胞大小、形态的比较及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显示,三倍体金虎杂交斑的DNA含量与二倍体金虎杂交斑的DNA含量的比值为1.45︰1。三倍体金虎杂交斑血细胞长轴、短轴分别为二倍体的1.34、1.14倍(P<0.01)。三倍体金虎杂交斑血细胞体积、表面积分别为二倍体的2.07和1.54倍(P<0.01),三倍体金虎杂交斑血细胞核长轴、短轴、核表面积、核体积分别为二倍体的1.22、1.05、1.29、1.57倍(P<0.01)。通过头肾-秋水仙素注射法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显示,二倍体金虎杂交斑的染色体数目为48,核型为2n=48=2sm+46t, NF=50,三倍体金虎杂交斑的染色体数目为72,核型为3n=72=1m+2sm+69t,NF=75,未发现有性染色体。实验结果为石斑鱼杂交种多倍体育种提供了丰富生物学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6.
黑鲷三倍体的人工诱导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尤锋 《海洋与湖沼》1993,24(3):248-255
分别于1989年3—6月、1990年3—5月在天津和青岛两地采用冷、热休克法对黑鲷进行三倍体的人工诱导研究。结果表明,冷休克法诱导三倍体的效果好于热休克法,其最适诱导条件为卵子在受精后5min,温度为3—4℃的海水中处理10—20min,三倍体诱导率最高可达50.35%;正交试验证明,三倍体率受冷、热休克法的三因素影响程度的顺序由大到小依次为,处理时间、处理时刻、处理温度;黑鲷染色体数目:2n=48,3n=72,它们的染色体组型也同时获得。  相似文献   

7.
不同倍性大黄鱼核仁数目银染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银染法对不同倍性(单倍体、正常二倍体、正常三倍体、雌核发育二倍体、雌核发育鱼子代三倍体)大黄鱼胚胎、仔鱼或成鱼的不同组织进行细胞核仁数目观察计数。结果表明,大黄鱼各种倍性个体细胞核仁数目与染色体倍性之间有良好的对应关系,且核仁数随个体倍性的增加而增加;非诱导雌核发育的大黄鱼细胞核仁众数与染色体组数相等(二倍体为2,三倍体为3),而人工诱导雌核发育大黄鱼及其子代细胞核仁众数却比其相同倍性的非雌核发育鱼少1(雌核发育二倍体为1,雌核发育三倍体为2)。雌核发育鱼核仁数减少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值得进一步研究。大黄鱼不同发育阶段(胚胎、仔鱼、成鱼)以及同一个体不同组织(鳃、肾、鳍)的细胞核仁数目(众数)相同。因此,借助核仁银染法可以快速、可靠、简便地进行染色体倍性鉴定。而雌核发育鱼核仁数减少的机理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不同倍性大菱鲆胚胎发育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真鲷(Pagrosomus major)冷冻精液诱导的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单倍体、雌核发育二倍体和杂交二倍体,以及同源精子诱导的大菱鲆三倍体和普通二倍体的胚胎发育时序和形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水温(14.5±0.5)℃、pH=7.8~8.2和盐度29.7的孵化条件下,整个胚胎发育阶段,三倍体和雌核发育二倍体胚胎发育速度一直较普通二倍体为慢,三倍体稍快于雌核发育二倍体;单倍体囊胚期前胚胎发育速度最快,囊胚期后发育速度逐渐变慢,至原肠期滞留时间最长;尾芽期前杂交二倍体的胚胎发育速度一直比普通二倍体快,至心跳期胚胎发育开始停止,胚胎死亡,不能正常孵出;除杂交二倍体外的各实验组至孵化出膜所需时间和孵化率分别为:普通二倍体109 h 15min和(83.4±3.02)%,三倍体109 h30 min和(44.6±2.40)%,雌核发育二倍体112 h 15 min和(42.4±3.54)%,单倍体124 h 40 min和(4.5±1.91)%。各组胚胎发育形态上的差别主要表现为杂交二倍体胚胎畸形,胚体细长,多数器官分化不全;单倍体表现出典型的单倍体综合症;雌核发育二倍体、三倍体胚胎与普通二倍体相比,形态上没有明显差别,但初孵仔鱼畸形率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了细胞松弛素B (CB)和6-二甲基氨基嘌呤(6-DMAP)两种诱导方法对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壳橙品系进行三倍体诱导,分析了两种诱导方法的不同条件下幼虫的三倍体率、孵化率、D形幼虫畸形率以及幼虫生长和存活。研究表明,虽然细胞松弛素B (CB)和6-二甲基氨基嘌呤(6-DMAP)诱导的三倍体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同种方法中不同处理条件下长牡蛎壳橙品系的三倍体率、孵化率和D形幼虫畸形率差异显著(P0.05)。综合三倍体率、孵化率、D形幼虫畸形率这三个指标;在水温25~27℃、盐度30、受精后15 min时,使用浓度为0.5 mg/L的CB溶液,持续诱导20 min为CB诱导的最适诱导条件;在水温25~27℃、盐度30、受精后15 min时,使用浓度为300μmol/L的6-DMAP溶液,持续诱导15 min为6-DMAP诱导的最适诱导条件。幼虫生长和存活的观察结果表明,三倍体诱导组与对照组生长差异显著(P0.05),CB诱导组和6-DMAP诱导组的幼虫壳高平均日增量分别为(15.83±1.44)μm和(15.27±0.48)μm,均高于对照组(12.10±0.42)μm;三倍体诱导组与对照组幼虫存活率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为长牡蛎壳橙品系的遗传改良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0.
香港巨牡蛎♀×太平洋牡蛎♂异源三倍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香港巨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和太平洋牡蛎(C.gigas)为研究对象,进行牡蛎异源三倍体研究试验。在水温25℃条件下,香港巨牡蛎剥离卵子于海水中浸泡促熟1.5h后,与太平洋牡蛎精子受精,获得最高卵裂率为(24.40±3.79)%。受精后20min,采用盐度为10的低渗海水处理杂交受精卵25min,可获得68.65%的异源三倍体幼虫,孵化率为12.71%。异源三倍体幼虫的存活率和生长率均未表现出优势。受精后第9天,异源三倍体幼虫的存活率仅为(0.116±0.023)%,平均壳长为(103.50±0.85)(m;对照组的存活率和壳长分别为(42.17±2.74)%和(123.25±8.60)μm。幼虫在附着变态前死亡。  相似文献   

11.
采用低渗抑制受精卵第2极体(PB2)的释放诱导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三倍体。水温20℃时,分别进行不同盐度处理(8~20)、不同起始处理时间(受精后15~40 min)和不同持续处理时间(10~25 min)的实验,对三倍体处理组和对照组幼虫的生长进行观察,同时将低渗、6-DMAP、热休克、冷休克4种诱导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受精后30 min开始处理20 min,诱导率最高,可达(92.36±2.41)%,卵裂率为(49.78±6.51)%,孵化率为(61.82±1.63)%;D形幼虫期,处理组幼虫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P0.01),不仅生长速度快,而且发育到变态时个体比二倍体大;低渗诱导的三倍体率与6-DMAP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与热休克和冷休克相比差异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2.
中国对虾三倍体的诱导研究——Ⅱ.细胞松弛素B处理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用细胞松驰素B(C.B)处理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的受精卵,诱发三倍体,经培养已获得溞状幼体.实验所用C.B浓度为0.1~2.5mg/dm3.处理的起始时间是在受精后5~20min,处理的持续时间为10~40min.三倍体的诱导率达62.5%.C.B处理浓度越高,对极体排放的抑制力越强,但胚胎畸形率和非整倍体数量则增多.对虾三倍体的诱导成功,为对虾的多倍体育种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3.
于2001—2004年对人工诱导大黄鱼的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组织进行倍性检测,胚胎眼泡期采用染色体计数法测定,鱼苗和成鱼阶段用流式细胞法,结果表明,胚胎染色体数目2n=48条为二倍体,3n=72条为三倍体.采用流式细胞法测定鱼苗和成鱼个体时,若受测样品的DNA相对含量值与已知对照组二倍体的比值约为1.5:1,其个体为三倍体;比值约为1:1,则为二倍体,无论用肌肉或尾鳍组织,皆可检测出其个体的倍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中国太平洋牡蛎二倍体自交作为对照,比较了诱导三倍体群体及其杂交三倍体的早期表型性状。通过对各试验组卵径、卵裂率、D幼率、D形幼虫大小、生长、存活率和倍性等指标进行测定,进一步评估了2种诱导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与诱导三倍体群体相比,杂交三倍体表现出明显优势,D幼率、D形幼虫大小均大于诱导三倍体群体,且差异显著(P<0.05);稚贝期壳长和壳高生长也显著快于诱导三倍体群体(P<0.05)。至附着,杂交三倍体的存活率很高,显著优于诱导三倍体群体。就三倍体率而言,杂交三倍体达到100%,而诱导三倍体群体仅为51.00%±11.79%。由上得知,杂交三倍体更适合应用于大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15.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为我国北方沿海主要的海水经济品种,其四倍体的获得对种质改良和三倍体的规模化生产具有重要的价值。到目前为止,有关大菱鲆四倍体的人工诱导尚未见报道。本文采用静水压抑制受精卵卵裂的方法,进行了四倍体诱导条件的摸索。结果显示,在14.8—15.5?C培育时,在卵裂前15min用67.5MPa处理6min可获得较好的诱导效果,其孵化率最高可达72%,染色体制片计数法计算其原肠胚期诱导率可达70%,初孵仔鱼流仪检测诱导率最高为73%。诱导组胚胎发育与对照组在形态学上基本一致,仅发育孵化时间比对照组略有滞后。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低渗和6-二甲基氨基嘌呤(6-DMAP)诱导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三倍体最佳条件以及6-DMAP和低渗配合使用诱导三倍体的可行性,本研究通过低渗、6-DMAP以及6-DMAP与低渗配合三种方法诱导长牡蛎“海大2号”三倍体。研究显示,低渗处理组中,当第一极体(PB1)出现40%时,在盐度为8的低渗海水中持续处理15 min,综合评价指数最高,为34.33%,此时2日龄长牡蛎的三倍体率和存活率分别为73.77%±1.89%和45.78%±6.23%,8日龄长牡蛎的三倍体率和存活率分别为50.65%±4.89%和21.17%±5.54%。6-DMAP处理组中,当PB1出现40%时,75 mg/L的6-DMAP持续处理15 min,综合评价指数最高(36.52%),此时2日龄长牡蛎的三倍体率和存活率分别为74.81%±0.68%和46.30%±1.54%,8日龄长牡蛎的三倍体率和存活率分别为60.37%±0.61%和30.25%±2.85%。6-DMAP和低渗配合组中,当PB1出现40%时,在盐度为8的低渗海水中,以50 mg/L的6-DMAP持续处理15 min,...  相似文献   

17.
采用低盐度(4、6、8、10、12、14、16)和高盐度(40、45、50、55、60、65、70)在40%~50%受精卵出现第一极体时处理10和15min,进行长牡蛎三倍体的诱导。在低盐度诱导三倍体实验中,随着盐度降低,D型幼虫孵化率逐渐降低,处理10和15min的卵裂率差异显著(P0.05),孵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当盐度为8时,处理受精卵10与15min,三倍体诱导率最高分别可达84.4%和91.0%,两处理组三倍体诱导率差异显著(P0.05)。在高盐度诱导三倍体实验中,随着盐度升高,D型幼虫孵化率逐渐降低,处理10和15min的卵裂率和孵化率均差异显著(P0.05)。当盐度为55时,处理受精卵10min,三倍体诱导率最高为80.3%;当盐度为60时,处理受精卵15min,三倍体诱导率最高为97.1%,两处理组三倍体诱导率差异显著(P0.05)。研究发现,在盐度为8和60条件下,40%~50%的受精卵出现第一极体时,处理15min,长牡蛎三倍体诱导率最高。  相似文献   

18.
初步探讨了利用高盐抑制受精卵第2极体(PB2)的释放的方法诱导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三倍体。水温25℃条件下,分别进行不同高盐处理(盐度梯度为40、45、50、55、60、65、70、75、80)、不同处理时机(受精卵出现第一个PB1,30%和50%PB1,出现第一个PB2,50%PB2)和不同持续处理时间(10~25min)的实验,通过胚胎孵化率、三倍体诱导率及综合评价指数的分析表明,高盐诱导太平洋牡蛎三倍体的最适方案为:当50%受精卵出第一极体时,以盐度为65的高盐海水处理受精卵20min,三倍体诱导率最高达65.53%。  相似文献   

19.
华贵栉孔扇贝三倍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曾志南  陈木等 《台湾海峡》1995,14(2):155-162
本文报道了用细胞松驰素B、高温和低温休克等方法诱导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 nobilis)三倍体的实验结果。在26.0~28.0℃条件下,选用不同浓度的细胞松驰素B0.1、0.3、0.5、0.7和1.0mg/dm^3,在受精后15min,处理受精卵15min,三倍体诱导率分别为12.5%、37.5%、68.0%、66.6%和81.0%,其中0.5~1.0mg/dm^3浓度的细胞松驰素B对改变倍性最有效。高温休克选用31.0、33.0、35.0和37.0℃处理受精卵,最高三倍体诱导率达46.7%(33.0℃,处理15min)。低温休克选用6.0、8.0、10.0和12.0℃处理受精卵,最高三倍体诱导率为40.7%(10.0℃,处理20min)。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处理强度的增大和处理时间的延长,三倍体诱导率增高、但孵化率下降,畸型率上升。用高温休克处理的实验组幼虫生长速度较对照组快。作者认为,在商业性生产中,温度休克是诱导扇贝三倍体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文中还就细胞松驰素B与温度休克诱导三倍体的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热休克诱导斑马鱼异源三倍体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于1997年5月在广东省珠海市集斑马鱼和豹纹斑马鱼,采用热休克方法研究阻止第三极体排放诱导异源三倍体斑马鱼的适宜条件。按正交实验方案组合诱导参数,结果表明:在卵受精后2min,采用39℃持续处理2min,三倍化率可达53.8%,原肠期相对存活率为91.0%,尾芽期相对存活率为91%,孵化期相对存活率为91.1%。本研究分析了热休克处理的参数与三倍体出现率和胚胎相对存活率的关系,并得出诱导参数中起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