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佛教诗歌——禅诗,是中国诗歌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缘起就是“心缘”俱合而成,是既讲究韵律、音韵美;又是融禅理、禅趣、禅境于一体的诗歌。其终极关怀是明心见性,其哲思追求是佛禅感悟,是既有禅味,又有诗味的。禅诗往往写得清静空寂,自然自化,或妙喻空灵,随缘自适,这既是种禅悟后“人境俱不夺”的圣境,又流动着禅门慈航普渡的大悲之情。 相似文献
2.
3.
1983年3月7日下午5点30分,我国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洒勒山发生了一起巨大的山地滑坡,仅3—5分钟的时间内,近6千万立方米的滑坡堆积物掩埋了果园公社的洒勒、新庄、苦树等四个生产队,伤亡278人,毁坏农田3千余亩,报废小型水库一座,实为我国北方黄土地区罕见的滑坡灾难。 洒勒山相对高差300余米,由Ⅰ、Ⅱ、Ⅲ、Ⅳ级阶地组成自然斜坡,其中Ⅳ级阶地高出河床180—200米,阶面宽300—350米,为本次滑坡产生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层础 阶地物质组成可分为三部分:上部为马兰黄土(Q_3~(e01)),中部为老黄土(Q_2~(nl)),下部为第三系粘土岩夹砂砾岩(N_2)。 相似文献
4.
5.
6.
7.
中国社会转型带来的改革和建设不断促使大学校园走向开放与多元。针对单位式校园向社会化校园转变的趋势,研究两类校园空间的环境认知,对我国高校今后的发展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文章借鉴环境行为学方法,在探索性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调查问卷抽取环境认知与空间行为样本,通过边界与中心认知、行为地图缓冲区分析、网格统计和空间叠置等方法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选取湖南师范大学和中南大学的本部校园作为对比案例,得出以下结论:1)社会化校园在被动地适应社会转型中融入城市系统,导致环境认知差于单位式校园;2)自然地理条件、功能格局和使用者主观意识相互交织,在时间因素的推动下,使社会化校园产生有别于单位式校园的空间行为格局;3)学生认知的发展性和社会转型环境影响的持续性,构建了环境认知与空间行为相互作用的机制。最后简单探讨了对大学校园建设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13.
大众需要建筑,建筑更需要大众.校园建筑风格的选定,既与建筑师的设计理念有关,更与校园使用者对校园文脉的理解有关.校园文脉蕴藏在全体师生员工的心中,也蕴藏在历经沧桑、给历代学子留下深刻隽永烙印的历史名作--建筑艺术之中.本文以上述中心思想论述福建师范大学新校区的建筑风格. 相似文献
14.
1.思想目标:树立环保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念,唤起学生对环境危机的忧患意识.使其正确认识环境与环境问题,促进学生良好行为和习惯的形成。通过学生的宣传引导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即每个人,包括当代人和后代人都有平等地享有自然和求得生存与发展的权利即人际平等和代际平等。提高环保意识,不仅仅在于认识,更在于行动。自觉地 相似文献
15.
维罗纳(Verona)位于意大利北部阿迪吉(Adige)河畔,是一个人口约27万的意大利中等城市,它东接水城威尼斯,南通首都罗马,西依经济重镇米兰,北临阿尔卑斯山。维罗纳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商业中心,是威尼托区中仅次于威尼斯第二大城市,并且还是意大利北部最繁华的城市之一。Verona在拉丁语中意为“极高雅的城市”,自古就是一个兵家必争之地,同时也是意大利和欧洲铁路、公路相连通的主要枢纽,国际机场离市区仅10公里,因而,维罗纳也被称为”意大利之门”。它最重要的象征是著名石雕“狮门”。这是一座高约20米,宽8米的古罗马式拱门,矗立在古老的卡佩罗街头。尽管经历了好几个世纪,上面的群狮依然栩栩如生。 相似文献
16.
17.
1.三维建模概述三维建模并不只是简单地利用软件建立一个立体三维的物体模型,更多的是根据周围人文、地理环境等进行三维景观建模。早期的三维建模是随着“数字地球”、“数字城市”的提出以及发展而相应产生的。随着城市规划的发展以及地理信息技术的不断加速,三维景观建模主要涉及到城市规划、水利工程、区域重建、广场改造、校园规划等领域。由于三维景观建模不但要考虑艺术性和观赏性,更要考虑地形、水体、植被、土地利用情况等。三维景观建模技术越来越需要地理信息技术的支持。基于编程技术的建模通常采用VRML、Java3D、Cult3D、Shockwave3D等方式。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各异,适用范围也不同。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学校课外气象科技活动,深入开展素质教育,并将实践活动进行总结,为地理教育的丰富及延伸,做好科学普及工作,以培养具有科学素质的学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