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蒙古北山地区小狐狸山钼矿成矿岩体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小狐狸山钼矿成矿岩体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酸性铝过饱和的钙碱性系列花岗岩,里特曼指数δ=0.87~2.23,A/CNK值为1.03~1.07,稀土元素∑REE=(97.21~246.57)×10-6,∑LREE/∑HREE=6.27~8.99,δEu=0.27~0.35,铕强烈亏损。成岩物质以壳源为主,形成于挤压构造环境;成矿岩体具有高温元素W、Sn、Mo、Bi高背景含量,且中温元素Cu、Pb、Zn背景含量偏低;岩体蚀变类型主要有钾化、钠化和云英岩化;小狐狸山钼矿化主要产在边缘相和过渡相内,集中分布在岩体超覆于地层之上的南部地段,表明矿化主要与岩浆演化到晚期的热液作用相关联。黑鹰山-雅干成矿带存在着海西中晚期至印支期的多期成矿作用,海西中晚期对应于古亚洲洋闭合事件,为火山弧构造环境,小狐狸山钼矿与印支期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关,对应于古亚洲洋闭合后的板内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2.
利用最新取得的内蒙古北山北带小狐狸山斑岩型钼多金属矿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资料以及小狐狸山岩体锆石206Pb/238U表面年龄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该矿床的成岩、成矿年龄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测试结果,认为该矿床成因类型为斑岩型,含矿岩体形成时间为(246.8±1.7)Ma,为早三叠世晚期,成矿时间为(220.0±2.2)Ma,为晚三叠世早期,两者反映了成岩→成矿活动的时间轨迹,代表了小狐狸山斑岩型钼多金属成矿系统成矿过程的时间域。  相似文献   

3.
<正>1研究目的(Objective)研究区地处塔里木板块北部边缘,位于觉罗塔格—黑鹰山铜、镍、铁、金、银、钼、钨、萤石、煤成矿带。区内岩浆活动强烈,断裂、褶皱发育,为铁、铅锌、钼、萤石等各类矿产提供了有利的成矿地质条件。该区自小狐狸山铁矿发现以来,针对铁、  相似文献   

4.
小狐狸山钼矿床是近年来在内蒙古北山地区新发现的一个具中型规模的隐伏矿床,辉钼矿化呈浸染状、星点状或细脉状分布于小狐狸山岩体的边缘相细粒花岗岩和过渡相中细粒似斑状花岗岩中,属斑岩型钼矿床.金属矿物主要为辉钼矿和黄铁矿以及少量的闪锌矿、黝铜矿、方铅矿、辉铋矿和磁铁矿.文章对矿床中6个辉钼矿样品进行了Re-Os同位素分析,获得模式年龄为216.3~220.1 Ma,等时线年龄为(220.0±2.2)Ma,MSWD值为0.54,187Os初始值为(0.23±0.30)ng/g.表明钼成矿时代为三叠纪,属印支期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5.
小狐狸山钼多金属矿床位于内蒙古北山地区的东北部,矿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奥陶系咸水湖组火山岩。本次工作显示,小狐狸山矿床赋矿火山岩地层存在安山玢岩呈岩株状侵位于奥陶系咸水湖组安山岩中,测得该安山玢岩(XHLS-01)的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年龄为(419±5) Ma,对应晚志留世,晚于奥陶纪安山岩的成岩年代(489±11) Ma,研究成果更正了对矿区仅发育奥陶纪火山岩的传统认识。小狐狸山矿区晚志留世安山玢岩w(SiO2)为57.18%~58.19%,w(K2O+Na2O)为5.78%~6.97%,w(TiO2)为0.57%~0.90%,为富钾贫钠、准铝质岩石,与奥陶纪低钾钙碱性的安山岩不同;微量元素显示安山岩和安山玢岩均呈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高场强元素亏损特征,安山玢岩稀土总量(∑REE含量)为71.9×10-6~72.24×10-6,低于安山岩96.89×10-6,Eu呈较弱负异常。以上显示小狐狸山矿区晚志留世安山玢岩的母岩浆来自俯冲洋壳板片交代的亏损地幔源区,上升过程中经历了较弱的分离结晶和同化混染作用。小狐狸山志留纪安山玢岩和奥陶纪安山岩均形成于岛弧环境。综合区域地质、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显示,内蒙古北山地区早古生代具有相似的构造演化过程,同属西伯利亚板块与塔里木板块之间的岛弧增生带。  相似文献   

6.
小狐狸山钼矿是内蒙古北山地区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中型规模的斑岩型矿床。通过对成矿斑岩锆石和成矿晚阶段石英脉型钼矿的同位素研究,获得小狐狸山含矿花岗岩锆石LA-ICP-MS U-Pb年龄216.9Ma±0.5Ma(MSWD=0.41),与斑岩型钼矿化的时间220Ma±2.2Ma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为该矿床主要为一个斑岩型钼矿床提供了同位素年代学的佐证;晚成矿阶段辉钼矿单矿物Re-Os模式年龄加权平均值为213.2Ma±4.6Ma(MSWD=1.3)。小狐狸山钼矿床成矿岩体的展布受控于沿黑河展布的北东东向构造,该组构造切割了早期形成的北西向区域构造,暗示216~220Ma为北山地区由后碰撞进入板内伸展环境提供了初步的年龄约束,北山地区印支期的成矿作用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7.
小狐狸山钼矿是内蒙古北山地区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中型规模的斑岩型矿床。通过对成矿斑岩锆石和成矿晚阶段石英脉型钼矿的同位素研究,获得小狐狸山含矿花岗岩锆石LA-ICP-MS U-Pb年龄216.9Ma±0.5Ma(MSWD=0.41),与斑岩型钼矿化的时间220Ma±2.2Ma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为该矿床主要为一个斑岩型钼矿床提供了同位素年代学的佐证;晚成矿阶段辉钼矿单矿物Re-Os模式年龄加权平均值为213.2Ma±4.6Ma(MSWD=1.3)。小狐狸山钼矿床成矿岩体的展布受控于沿黑河展布的北东东向构造,该组构造切割了早期形成的北西向区域构造,暗示216~220Ma为北山地区由后碰撞进入板内伸展环境提供了初步的年龄约束,北山地区印支期的成矿作用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8.
王继春 《地质与勘探》2014,50(5):921-931
小狐狸山钼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来在北山地区发现的一个具中—大型规模的隐伏钼矿床. 该矿床成矿特征典型,赋矿岩体可以明显的划分为三个相带,即边缘相、过渡相和中心相。岩体中心相具强硅化、钾长石化现象,过渡相和边缘相具有明显的钠长石化蚀变特征,并叠加有岩浆期后云英岩化蚀变现象。钼矿体主要产于岩体过渡相和边缘相的钠长石化带和云英岩化带中。小狐狸山钼多金属矿床成矿时代为三叠纪, 属印支期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通过对Mo→Pb-Zn→稀有金属的复合矿化特征分析,推测该矿床可能是不同期次岩浆热液活动形成的热液叠加矿床。结合岩石地球化学、构造环境及其矿化、蚀变特征分析,该矿床应为板内伸展构造环境下形成的高-中温岩浆热液叠加型矿床。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北山地区近年来发现了一条近东西向的斑岩型钼(铜)矿带,其中规模较大的矿床有流沙山、额勒根乌兰乌拉和小狐狸山钼矿,这3个矿床的辉钼矿Re-Os同位素等时线测年分别为(260±10) Ma(中二叠世)、(332.0±9.0) Ma(早石炭世晚期)和(220.0±2.2) Ma(晚三叠世),显然,不同的成矿时代,反映了矿床形成的环境不同。本文在补充与成矿有关斑岩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和岩石、矿石地球化学工作基础上,从区域地壳演化角度分别揭示了3个矿床形成的地质环境。在早古生代时期,3个矿床的原始位置均处于哈萨克斯坦板块中,到晚古生代,由于在红石山—百合山—蓬勃山一带裂谷发展成洋盆后,流沙山钼矿所处位置被割裂到塔里木板块中,额勒根乌兰乌拉和小狐狸山钼矿仍处于哈萨克斯坦板块中,其中,流沙山和额勒根乌兰乌拉钼矿床均处于南、北陆缘活动带的岛弧中,由于俯冲机制及下伏基底的差别,二岛弧中的构造岩浆活动有所不同,塔里木北缘活动陆缘带中的岩浆活动异常强烈,从石炭纪一直延续到二叠纪末,成矿作用早期以铁为主,晚期形成了钼(铜)矿产。哈萨克斯坦板块南侧陆缘带的岩浆活动稍逊于塔里木板块北缘,而且主要集中于石炭纪,并在这种环境形成了额勒根乌兰乌拉钼矿。二叠纪末,北山地区分裂的板块又拼贴成统一的大板块,从此,北山地区进入到一个陆内地壳活动环境,拉伸-挤压构造和由此引发的偏酸-偏碱性的岩浆侵入活动成为中生代地壳活动特色方式,小狐狸山钼矿及稀有金属矿床就是在这种环境中产生的。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钼矿找矿新进展及成矿远景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沈存利 《地质与勘探》2010,46(4):561-575
近年来,内蒙古钼矿勘查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相继发现和探明了大苏计、乌兰得勒、小狐狸山等大中型钼矿,正在勘查的查干花、激流河和迪彦钦阿木钼矿具有特大型远景规模。本文在对近几年新发现典型钼矿床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区域成矿学理论,初步总结了内蒙古钼矿区域成矿规律。认为内蒙古钼矿床成矿均与岩浆活动有关,主要成矿类型为斑岩型和火山-次火山岩型。成矿时代则主要为加里东中晚期、华力西晚期、印支期和燕山晚期4个时期。初步提出6个钼矿成矿系统,划分出9个钼矿成矿远景区。研究分析认为内蒙古钼矿成矿条件优越,斑岩型及火山-次火岩型(铜)钼矿床的找矿潜力仍然非常巨大。  相似文献   

11.
东天山东段-北山地区三叠纪钼成矿作用广泛而强烈,新探明大中型矿床4处:花黑滩钼矿床、白山钼矿床、小狐狸山钼矿床、东戈壁钼矿床.这些钼矿床均分布在古生代板块缝合带附近,与造山后钙碱性花岗岩成因联系密切,成矿作用高峰期在235~220Ma.矿石中辉钼矿铼含量表明,成矿物质中有不同程度幔源组份的贡献.造山后伸展背景下,岩石圈拆沉、软流圈地幔上涌底侵,导致下地壳部分熔融,这是成岩-成矿作用重要动力学条件,也为成矿作用带来丰富热能、流体及成矿物质.区域性深大断裂是深部岩浆或流体上侵的有利通道和成矿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12.
文章阐述了岩溶区山-坝系统土地利用耦合演化研究的必要性,梳理了岩溶区山-坝系统土地利用变化研究进展及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首先构建了基于远程耦合模型的岩溶区山-坝系统土地利用耦合演化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其次,探讨了岩溶区山-坝系统土地利用耦合演变过程、驱动机制、管控模式、影响评估四点研究内容;最后提出了实证研究思路与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3.
北山地区的早志留世笔石相地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二十年来,随着我国地质事业的蓬勃发展,加强了北山地区的工作,其地质研究程度速迅提高,地层的研究工作亦有新的进展,早志留世笔石相地层的发现就是其中的一项新成果。北山的早志留世笔石相地层是甘肃省地质局区调队1966年于甘肃省肃北县罗雅楚山最先发现的,并命名为黑尖山组。1974—1980年,甘肃省地质局地质力学区测队相继在中蒙边界黑鹰山地区进行1:20万区调工作,于黑鹰山—居延海一带的圆包山及小狐狸山两地先后发现含笔石的早志留世地层,由于该地岩性和黑尖山组岩性有明显差异,而且笔石化石丰富,故另起新名为圆包山组(图1)。  相似文献   

14.
盆地和造山带是在空间展布和形成机制上具有密切联系的构造体系。盆 -山体系的构造样式分析 ,不仅可以重塑造山带及其邻区盆地的盆山耦合过程和景观演化 ,而且是探索造山作用对地貌、气候、资源、能源、环境和灾害等方面控制作用的基础。按照地球动力学环境 ,可以归纳为三种主要类型 ,即伸展、挤压、走滑盆 -山体系 ,结合其所处的大地构造体制和板块运动阶段 ,可以得出盆 -山体系构造样式的综合分类方案。长江流域的地质 -生态环境与自然灾害受到中新生代以来地壳运动和秦岭 -大别等造山作用的严格制约与影响。根据盆地原型和盆缘造山带之间的配置关系和成因联系 ,研究区长江流域中央造山系的典型盆 -山体系构造样式主要有桐柏 -大别造山带与中扬子北缘的江汉洞庭断陷盆地 ,秦巴边缘冲断造山带与上扬子北缘的四川前陆盆地。本文按同造山期、晚造山期和后造山期演化阶段 ,依此分析两个典型盆 -山体系的构造样式演化特征及其动力学机制探讨  相似文献   

15.
北祁连造山带东部武威斜豪-古浪石城子-靖远水泉-带上奥陶统一下、中泥盆统砂岩碎屑组分源区大地构造背景的判别结果表明,上奥陶统砂岩中的沉积物主要来自弧造山带内的过渡岛弧源区,并且早期可能含有较多的来自未分割岛弧源区的物质,下志留统砂岩中的沉积物主要来自碰撞造山带,而下、中泥盆统砂岩中的沉积物主要来自卷入碰撞造山带内的分割...  相似文献   

16.
北山-巴丹吉林地区石炭纪-二叠纪构造古地理及其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北山-巴丹吉林地区石炭纪-二叠纪的沉积、古生物、岩浆岩、混杂岩、火山岩等的调查研究,认为北山-巴丹吉林地区的构造古地理为由哈萨克斯坦板块、塔里木板块和华北板块3个板块和牛圈子洋(对应红柳河-牛圈子-洗肠井蛇绿混杂岩带)、恩格尔乌苏洋(对应恩格尔乌苏蛇绿混杂岩带)2个大洋并存的格局。哈萨克斯坦板块主要包括黑鹰山-马鬃山区;塔里木板块包括石板泉-杭乌拉区;华北板块主要包括乌力吉区。黑鹰山-马鬃山区的构造古地理为黑鹰山弧后盆地和马鬃山岛弧;石板泉-杭乌拉区的构造古地理为被动大陆边缘;乌力吉区的构造古地理为乌力吉北岛弧和乌力吉弧后盆地。通过分析各构造古地理单元的特征和演化过程,认为塔里木板块和哈萨克斯坦板块拼合时间为晚石炭世,塔里木板块与华北板块的拼合时间大致为晚二叠世。  相似文献   

17.
应用重矿物资料、砂岩组分分析、沉积法、古水流测量等方法对银额盆地及其邻区石炭纪小独山期-二叠纪紫松期进行物源分析,重矿物组合和砂岩组分分析认为,研究区至少有敦煌-阿拉善-狼山古陆和马鬃山-拐子湖中间隆起带2个物源;沉积法和古水流测量结果显示,研究区北部(蒙古国境内)还存在一个物源,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石炭纪小独山期-二叠纪紫松期存在3个物源,分别为敦煌-阿拉善-狼山古陆、马鬃山-拐子湖中间隆起带和研究区北部物源(蒙古国境内)。  相似文献   

18.
史冀忠  陈高潮  姜亭  牛亚卓  韩伟 《地质通报》2013,32(11):1777-1789
应用重矿物资料、砂岩组分分析、沉积法、古水流测量等方法对银额盆地及其邻区石炭纪小独山期—二叠纪紫松期进行物源分析,重矿物组合和砂岩组分分析认为,研究区至少有敦煌-阿拉善-狼山古陆和马鬃山-拐子湖中间隆起带2个物源;沉积法和古水流测量结果显示,研究区北部(蒙古国境内)还存在一个物源,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石炭纪小独山期—二叠纪紫松期存在3个物源,分别为敦煌-阿拉善-狼山古陆、马鬃山-拐子湖中间隆起带和研究区北部物源(蒙古国境内)。  相似文献   

19.
黔东北及邻区新元古代陡山沱期岩相古地理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陡山沱早期,沉积环境自北西向南东可大致分为碳酸盐台地潮上坪-台缘浅滩相和浅海陆棚盆地相;陡山沱晚期,自北西向南东可大致分为开阔台地相区和深水陆棚-次深海相区。庙河型生物群的产出位于晚期开阔台地向深水陆棚-次深海过渡相区中的黑色页岩、硅质页岩中,其沉积环境为最大浪基面以下的宁静、贫氧环境,其沉积方式为悬浮沉积。  相似文献   

20.
研究断裂带控制的火山-沉积建造及古生物区系、陆缘岛弧碰撞-造山型花岗岩带、俯冲火山弧根带阿拉斯加型镁铁-超镁铁环状杂岩和造山期或造山期后山前逆冲推覆构造等特征后认为澜沧江断裂带不是冈瓦纳板块与扬子板块的结合带,而是他念他翁山山前与昌都-兰坪-思茅(弧后)前陆盆地之边界断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