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地球空间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的集成   总被引:22,自引:7,他引:22  
随着地球空间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获取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传统的地基的、手工的、单点的、单要素向空基的、全自动的、面域的、全要素方向局长;所获取信息的数据量成几何级数增加,数据的质量和性质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与此同时,地球空间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从传统的测绘领域迅速扩展到更加广泛的领域,这些新兴的应用反过来又对地球空间信息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动态和实时方面的巨大需求将促使地球空间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的结合,从而促进其进一步发展。可以预见,在21世纪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将与通信技术紧密结合,并充分利用通信技术迅速发展的大好机遇,获得快速发展。本文在对地球空间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集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着重对技术集成的模式和方法进行深入讨论,并通过典型应用的分析进一步阐述其应用领域和前景。最后,提出地球空间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的集成是下一个世纪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易洁 《测绘技术装备》2001,3(1):13-15,9
本文简要介绍了地球空间信息技术的概念,论述了地球空间信息技术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着重阐述了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建立刚体地球章动序列的地球物理方法。依据固体潮的理论,建立了一个新的刚体地球章动序列,章动项的系数截断到0.0001mas,在考虑二阶效应的情况下,一共包括了304项。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了参考椭球面之外,地球质量产生的扰动位的球谐展开式。分别在地球的平均球面上以及地球表面之外,给出了该扰动位的球谐展开式,为进一步研究外部质量对扰动位的影响建立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引力位虚拟压缩恢复法的基本思想是选定一个位于地球内部的球,根据地球表面的引力位,通过连续不断的压缩(到内部球)与释放,构造出了一个级数解,在假定该级数解一致收敛的情况下,所得到的解在地球外部与地球的真实场完全一致。证明了上述级数解在所选球的外部的确是一致收敛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回顾了各种地极坐标系统的状况,包括地极坐标原点的定义、系统的组成和这些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等。地极坐标系的原点,就是地球参考系Z轴与地面的交点,因而选择某个地极坐标原点,在实际上也选取了相应的地球参考系。本文还详细叙述了常用的各种地球参考系原点和轴向的定义,实现的方法、精度,不同地球参考系之间的转换参数等等。  相似文献   

7.
杨粉莉 《测绘标准化》2004,20(2):30-31,34
介绍了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及精细农作的概念和特点,探讨了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在精细农作中的应用,指出以地球空间信息技术为主要技术支撑的精细农作技术体系,可为现代化农业生产提供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强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卷首     
倪庆华 《地图》2009,(6):5-5
自人类诞生伊始,我们生活的地球发生过无数鲜活的故事,这些故事自然也让这个地球承载了如此多文化的历程。无论今天的人们想象力怎样丰富,也许都无法得知当时人类曾经的辉煌,只有沉默的大地、静静的山脉和流淌的河流在默默记录着发生过的一切。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介绍了地球空间信息技术的概念,阐述了其相关技术在气象行业中的应用,说明了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在气象行业中应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在二十世纪的下半叶中,地球上总共损失了30万个物种,酿成这样的物种大灭绝的元凶正是人类自己亲手。进入二十一世纪,科学家们对未来几年中地球生物物种面临的威胁仍然忧心肿肿,地球物种灭绝的风向标在指向一个个人们不愿看到的严酷事实……  相似文献   

11.
现代地图学发展的主要特征和今后方向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岳 《中国测绘》2002,(1):39-42
近十多年来,一系列高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地图学发生了重大变革,完全改变了传统地图生产和应用模式。在当今人类处于向信息社会迈进的时代,作为研究表达地球信息的地图学应如何发展,这门学科要研究的内容和方向是什么,这是大家关注的问题。本文根据作者的思考和参阅国内外文献,提出一些浅见,欢迎同行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详细讨论了地球自转形变的动力学效应。地球自转形变导数地球引力位系数产生时变摄动并引起测站位置的变化。导出了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地球引力位系数变化的表达式,并给出了表示地球自转角速度矢量的三个参数m1、m2、m3与地球自转参数xp、yp、D间的关系。建议在高精度空间大地测量中要顾及由极潮引起的测站位置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假定给定了海量的卫星重力观测数据,基于球谐展开法并应用最小二乘原理可以确定地球重力场模型EGM,由此确定的重力场模型在地球表面附近的空间区域未必有效。设想有一个包含了地球的大球Ks,假定EGM在大球的外部成立,则可根据虚拟压缩恢复法求出一种新的重力场模型NEGM,它是对原有重力场模型的进一步精化,适合于整个地球外部空间,从理论上可以解决重力场的“向下延拓”问题。初步的模拟实验检验支持虚拟压缩恢复法以及由此而引中出的“向下延拓”法。  相似文献   

14.
在完整后牛顿近似下的太阳系质心参考系和地球质心参考系的定义及其转换关系的基础上,研究了在广义相对论框架下各种时间系统(太阳系质心坐标时、地球质心坐标时、太阳系动力学时和地球时)的定义、以及它们的具体实现和相互之间的转换关系,为空间大地测量学的研究提供了明确的时间概念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三亿五千万年前,我国的西北地区还是一片海洋,一种半鱼半蜥的怪物在海水自由自在地游弋。它长着鱼一样的圆型身体、长尾巴、皮肤光滑,但它又长着蛇一样的头、两只突出乌亮的眼睛和四肢,它前爪四个指头,后爪却有五个指头。接着地球发生了剧烈的造山运动,在今天的新疆地区天山山脉从海洋中升起。地貌变化给古鱼类带来了危险,它们纷纷逃往陌生的空间,为了适应环境而不断地变化自己的结构,有的长出了肺,有的把用于摇动的鳍变成了自由爬行的四肢。古生物不断变化繁衍,或进化,或灭绝,只有新疆北鲵亘古不变,一脉相承。它经历了恐龙的灭绝,地球五次大变动,也目睹了人类由爬行向直立行走逐步进化的过程。时至今日,它仍然在新疆高原的清泉中游弋,爬行……  相似文献   

16.
廖祥春 《测绘科技通讯》1995,18(1):35-36,29
本文简要谈了一个测绘科学更名的必要性,介绍了地球信息学的涵义,重点论述了测绘科学更名为地球信息学的理由。  相似文献   

17.
地球参考系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讨论了组合不同空间技术建立全球最优协议地球参考架(CTRF)的理论和方法;重点分析了影响CTRF稳定的几种主要地球长期形变因素的性质和规律。首次考虑到地球质心运动对CTRF的影响,提出了协议地球质心的概念,给出了更为完整的四维地面点位模型。  相似文献   

18.
跟踪世界发展动态 致力地球重力场研究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12  
比较系统、扼要地叙述了笔者所在单位40余年来坚持跟踪世界发展动态,致力于地球重力场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并从教学和生产需要出发,在地球重力场研究方面所获得的一些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的成果。  相似文献   

19.
多地球物理场探测是研究地震孕育机理的关键,而卫星遥感探测为此提供了技术支撑。利用区域GPS应变场、基于汶川震源模型的应力触发效应等,全面综合地震学、重力场、地球化学、红外、电离层等多种参量研究结果,针对2010年4月14日玉树7.1级地震前多地球物理场参量进行整合分析,勾画了玉树地震多参数异常时间序列发展框图,确立了玉树地震独立孕育发生的特性,其中遥感探测技术显示了在地基测站稀疏区域的独特监测优势。结果发现,根据多地球物理探测参量的异常响应,玉树地震可分为3个不同的孕育阶段,不同应力状态下的岩石激发不同的地球物理场异常信息,长期监测GPS应力应变变化比较显著,而临震阶段以空间电磁扰动为主,多地球物理场之间的耦合关联还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6500万年以前,一颗直经达6英里的小行星在今天的加勒比海地区击中地球。由此引发可怕的“星击海啸”和“星击之冬”,海水淹没陆地,空中爆炸尘埃长久遮住太阳,生活在白垩纪与第三纪之间的恐龙灭绝。6500万年以后的今天,地球上的科学家相信他们已经绘制出所有进入地球运行轨道、直径大于6英里的天体,目前他们正抓紧搜寻可能击中地球、直在半英里左右的小行星和慧星。2001年,就在俄国科学家宣布将有58颗小行星向地球方向飞来时,美国科学家操纵一架小探测器,成功登上一颗距我们几亿公里的小行星,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登陆小行星。在它们接近我们之前,我们先接近了它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