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宫德吉 《内蒙古气象》1995,(3):19-23,27
夏季阶段性干旱的分析及预报宫德吉(内蒙古气象台)我区地处内陆,干旱少雨是我区的主要气候特点。特别是由于我区降水时段集中,变率大,水旱灾害频频发生,尤以旱灾为重,成为制约我区农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干旱发生的时段不同,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其中以...  相似文献   

2.
白城地区近几年特大连旱成因分析及防御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多年气象资料统计 ,通过对历年降水、气温等要素的分析 ,找出我区干旱的主要因素。本文主要就近几年的干旱情况从降水、气温、墒情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分析 ,说明我区由原来的阶段性干旱发展为目前的全年性干旱的特点。同时从天气学和气候学角度分析了主要气象成因 ,提出如何防御干旱灾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干旱主要原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建源  陈艳春 《气象》1999,25(11):34-36
干旱造面山东省作物大面积减产和严重的经济损失,其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降水时空分布不均,二是客水量减小,三是温度偏高,蒸散量增加,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干旱监测预警服务系统,加快水利建设的步伐,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  相似文献   

4.
干旱是长期因扰我区农业生产发展的因素之一,特别是春旱更为严重。农业化学抗旱节水技术针对性强、适应性广、应急性好,以其见效迅速、使用简便、投入经济、无毒无害的特点,能发挥独特作用而为其他常规农业措施难以替代。近年来,自治区农牧业气象中心的科技人员在我区...  相似文献   

5.
水资源匮乏是限制棉花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明确棉花干旱后的复水灌溉量、复水时间及其对生长发育的影响解除程度,可为制定有效抗旱减灾降损措施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精准水分模拟试验,研究了花铃期不同复水程度(50%、75%、100%灌溉量)对棉花轻度干旱胁迫(土壤湿度为50%-60%)形态特性、产量的解除效应。结果表明,干旱复水后,100%和75%复水量处理棉花蕾铃干物质、地上总干物质均高于或接近对照,干物质增加量与复水程度呈正比,而50%复水量处理始终低于对照,复水对干旱的解除效应不显著。复水过程中,棉田土壤湿度和植株叶片含水率的差异变化趋势一致,复水后第4d达到最高,随后逐渐下降;复水后第19天至30天,50%复水量叶片含水率显著低于对照,土壤已发展为重旱,而75%、100%复水量叶片含水率与对照间差异不显著,土壤为无旱状态,二者配合可快速监测棉田干旱状况。复水后株蕾铃数、单铃重、棉花纤维长度均低于对照,蕾铃脱落率增加,最终产量低于对照,但75%、100%复水量产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50%复水量无法解除轻度干旱胁迫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75%、100%复水量可有效解除干旱影响,且在复水后第19d内受旱棉花处于恢复生长的旺盛期,进行干旱复水灌溉时需考虑复水程度和时间差。  相似文献   

6.
一、概述我区地处甘肃东南部,陇东和陇南的交界处,秦岭山脉北侧。境内沟壑纵横,气候比较复杂。旱、涝、雹及暴雨等自然灾害均有发生,但危害最重,范围最广的还是干旱。因此,干旱是我区农、林、牧业生产中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从历年逐旬平均降水曲线(图1)分析,我区在季节分布上,有三个明显少雨时  相似文献   

7.
金华地区是一个丘陵和山地为主的地区,受干旱的威胁较大。夏秋干旱一直是我区的重大灾害性天气之一,解决好夏秋干旱的预报问题是摆在全区气象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干旱等级判定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干旱等级判定方法探讨宫德吉,汪厚基(内蒙古气象台)内蒙古大部地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干旱缺雨是制约本区农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认真研究干旱的发生规律、探讨干旱对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要研究干旱规律,就要知道历史上我区哪年算旱,哪年不算旱,...  相似文献   

9.
本季度我区天气气候异常,出现了本世纪以来罕见的持续高温少雨天气,给我区工农业生产带来较严重的影响。造成这种天气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形成广西干旱少雨天气的形势重复出现,直到九月中旬才有改变。  相似文献   

10.
冬季十二月至次年二月,是我区冬作物的生长季节。冬季干旱对冬种和冬作物的生长及收成影响很大。本文从旱地土壤水分的变化情况,分析冬季旱地土壤的干旱规律和预测方法,为农业防御冬旱和合理利用土壤水分提供依据。 一、资料和方法 土壤水分的贮存变化情况,是直接影响作物生长好坏的重要因子。为了了解旱地土壤水分的变化规律,过去我区的农业气象试  相似文献   

11.
以自然条件下大气-作物-土壤系统的水量平衡方程为基础,结合广西干旱灾害特点,建立广西农业干旱评估模型。与广西历史农业旱情实况对比分析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客观、定量地对农业干旱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逐日动态监测和灾中、灾后评估。  相似文献   

12.
江西省云水资源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江西周边11个探空站资料与江西省内84个站1959—2007年降水资料,根据天气学原理和数理统计学方法,对江西省大气中总水汽量、总云水量、水汽交换次数、水汽更新率、实际总降水量等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总水汽量、总云水量最大值均出现在6月(1975年),最小值出现在12月(1963年);中度干旱频率区域总云水量值最大,轻度干旱频率区域总云水量值最小;水汽交换次数平均为7.23次/月;水汽更新率平均4.22天/次;总水汽量、总云水量的地理分布呈北部高、南部低趋势分布;总水汽量、总云水量、总降水量相关性比较好,年变化呈现多峰型。  相似文献   

13.
干旱是我区的主要灾害天气,有十年九旱之说。干旱中又以伏旱对农业危害最大,人称伏旱为“卡脖子旱”。加之伏旱较频繁,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往往给将成熟的秋作物以毁灭性的打击,给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带来极大的损失与困难。所以,作好伏旱的分析、预报是我们气象部门一项重要的任务。现根据我区气象资料,对伏旱的发生规律及预报方法作如下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我区历年在西南部和中部经常发生不同程度的春、夏干旱,部分地区还经常遭受冰雹危害,而桂北地区往往出现秋旱。因此,干旱和冰雹是我区农业生产主要自然灾害之一。 人工影响天气试验研究是近三十多年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至今仍处于试验研究阶段。我区人工降雨试验是结合抗旱斗争需要始于一九五九年,当时用樟脑酒精、盐粉做催化剂,用飞机、孔明灯进行播撒,断断续续工作,一九六四年停止试验,一九七二年以后继续开展这项科学实验活动,曾经同时使用过飞机、高炮、土火箭等方法来播撒盐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去秋以来,我区由于降水普遍偏少,河流水量、山区积雪、水库蓄水比往年减少,今春气温回升又缓慢,不少地区已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个别地区旱情严重.截止5月初受干旱威胁的地区已有十个地州市、28个县,656万亩农田、2千万亩草场. 哈密地区巴里坤、伊吾两地旱情严重,并经其要求,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区气象局批示,决定1986年5-7月在巴里坤、伊吾南北天山间的地区进行人工降水作业和试验.为此,我们曾对该两地5-7月的云雾资源  相似文献   

16.
1977~1978年度冬小麦生育期间,我区遇到历史上罕见的干旱,塘坝干涸,河水断流,部分山丘地区甚至人畜吃水困难。冬小  相似文献   

17.
田富伟  郜应芬 《山西气象》2000,(1):23-25,45
11999年气侯干旱特征干旱是我区也是全省的主要气象灾害。在全省范围内,干旱的发生频率和影响范围,在自然灾害中占据首位。1999年我区又遇到了百年不遇的大旱,旱情甚至比1972年还要严重。例如河曲县,1972年大旱年,6-8月降水量为118.8mm,而1999年仅降了73.5mm,比1972年还少45.3nun。由于干旱,河水断流,水库干涸,地下水位下降,工农业用水和人畜吃水困难,有的地方甚至颗粒不收,一片荒凉景象。同时,生态环境也受到了很大的破坏。为了便于研究,我们把忻州地区分成四个片:忻定盆地用忻州的资料;神、五、苛、宁高寒地区用五寨…  相似文献   

18.
万汉芸  聂祥 《贵州气象》2001,25(5):12-14
通过分析EI-nino和La-nina现象季委不同位相对我区夏季降水的关系,得出在EI-nino冬季增强型和冬季减弱型中,我区夏季降雨量以偏多为主:在La-nina冬季增强型中我区夏季降雨量和EI-nino冬季不同位相相同,而La-nina冬季减弱型中,我区夏季以少雨干旱为主。这主要是ENSO冬季不同位相,对后期的西太平洋副高以及东亚季风等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9.
广西农业干旱动态评估模型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以自然条件下大气-作物-土壤系统的水量平衡方程为基础,结合广西干旱灾害特点,建立广西农业干旱评估模型。与广西历史农业旱情实况对比分析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客观、定量地对农业干旱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逐日动态监测和灾中、灾后评估。  相似文献   

20.
在英明领袖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区战胜严重干旱,夺得了78年小麦大丰收,595万亩小麦,单产和总产均比77年增长三成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