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黄耘  赵谊 《地震学刊》1998,(4):19-25
系统研究了江苏及邻区1970年以来较有影响的9次中强震前地震空区、中小地震条带分布等地震活动图象异常变化特征,认为江苏及邻区地震前出现地震条带、地震空区等异常现象较普遍。在本地区研究条带异常所选取的震级下限为ML3.0为宜,在黄海地区研究地震空区震级下限取为ML3.0,而陆地地震空区可取ML2.0为震级下限。  相似文献   

2.
汶川地震前地震活动特征的普遍性及其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汶川地震前地震活动较为显著的异常是:1970—2008年汶川地震前,从云南北部至甘青川交界形成规模巨大的5.5级以上地震活动增强区(或称环形分布);1970—1999年围绕龙门山断裂带形成5级以上地震背景空区,汶川地震发生在增强区内的背景地震空区里;2001—2007年形成ML4.0以上地震孕震空区,震前1年孕震空区内部及其两端相继发生多次ML 4.0~5.0地震,空区打破.上述地震活动增强区、背景空区和孕震空区是大地震前普遍出现的现象.为对比分析,本文系统研究了2001年以来我国大陆及邻区4次MS≥7.8级地震和全球10次MW≥8.0级地震前类似地震活动异常,并给出统计特征.结果显示:地震增强区规模为850~2700 km,持续时间13—38年,增强区长轴对数与主震震级呈正相关关系.增强区与余震区规模之比为2.3~7.7,其对数与主震震级呈负相关.背景空区长轴300~1100 km,持续时间10—32年,其长轴对数与主震震级呈正相关关系.孕震空区长轴为370~780 km,持续时间1—7年,孕震空区长轴对数与主震震级呈正相关关系.对于板内地震,构成增强区的最低震级为5.0级或5.5级,构成背景空区和孕震空区的最低震级分别为5.0级和4.0级.而对于板间地震,构成增强区和背景空区的最低震级为6.0级或6.5级,构成孕震空区的最低震级为5.0级或5.5级.基于坚固体地震孕育模型,认为地震活动增强区的环形分布是由于震源区的破裂强度高于周围介质造成的,地震孕育过程中体应变的范围和强度存在逐渐增大和变小的过程,这是地震活动增强区出现三阶段特征的原因.从包体弹性理论可以推导出增强区尺度的对数与主震震级、增强区与震源体比值的对数与主震震级存在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3.
分析探讨了浙江鄞县4.2级地震历史上浙北中强震前的地震前的地震空区现象,认为孕震空区可能是浙北中等及中强震的中期前兆,并提出浙北孕震空区的特征及判别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把重整化群方法引入孕震空区研究,定量地给出了孕震空区识别的临界指标。结果表明,其临界概率值介于0.480—0.618之间。并对21个孕震空区的相关概率值进行了回顾性的预报检验,有20个地震空区的相关概率值都落入上述的临界概率值之间。因此,重整化群方法可作为识别孕震空区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了山东地区地震活动的某些特征,利用地震图象论证了目前所出现空区的真实性。结合水准测量和地震活动参数b值以及小震群活动等资料,认为目前所形成的空区已发展到晚期阶段。  相似文献   

6.
陈宇卫  陆远忠 《地震》1994,(2):11-18
在中国,孕震空间已经比较广泛地应用于地震预报的实践,并多次取得实际预测强震的效果。但经过系统震例研究发现,利用孕震空间预报地震的虚报漏报率比较高。本文运用解决临界相变问题的重正化群方法所求出的孕震空间区可能发生失稳破裂,导致强震发生的判据对孕震空间的危险性作出进一步鉴别,并用突变论方法求解尖拐空变方程,预测孕震空区未来发生强震的时间和震级,并进一步确定孕震空区的危险性。对26个中国大陆强有的孕震空  相似文献   

7.
孕震系统宏观层次的单元体应力水平群体涨落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立德  郭大庆 《地震研究》1996,19(4):409-417
孕震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系统具层次结构,因此应分层次建立孕震系统的力学模型,作从地球整体观出发,提出了单元体应力水平群体涨落模型,该模型为孕震系统宏观层次上的力学模型,这一模型可作为几个地震带或几个地块内的地震活动频度,相关转移,时空分布及各类定点观测手段异常台项数群体涨落,时空转移,震后异常等研究的物理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活断层粘滑运动的发震机制,从剪切应力降出发,通过能量与震级的关系,建立了一个新的孕震能力预测公式,以便为地震预测预报的研究提供新的途径。 1.孕震能力与构造应力之间的关系地球上的绝大多数地震皆为地壳的构造运动所引起,而构造运动则是在构造应力(?)的作用下发生的。因此,应力与孕震能力之间就必然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Byerlee等人的大量研究表明:构造地震主要是活断层粘滑运动的结果。也即,在某一瞬  相似文献   

9.
孕震前兆场图象演化的整体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0.
华北强震地形变及重力前兆特征与孕震机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车兆宏  范燕 《中国地震》1999,15(1):46-53
通过分析华北地区强震地形变及重务前兆特征,发现震前在较大范围内存在与构造密切相关的动力不过程;在震中区介质状态发生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组合-硬化模式:调整单元的运动,牵动较大范围构造运动的加及断层两侧深层介质密度变化;应力集中单元由于能量的不断积累,介质出现硬化过程。上述机理形成了前兆的各个阶段。  相似文献   

11.
李强  徐桂明 《地震》2003,23(4):57-63
Wyss 等人的地震平静理论是一种较系统的、目前较为广泛认同的平静理论。根据该平静理论, 以累计频度定量计算方法对华东地区( 苏、鲁、沪、皖, 黄海) 1970 年以来大震前的平静现象进行了研究, 并对该地区MS ≥5.5 地震的发震模式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多数震例在震前出现了平静异常, 平静异常大多出现在震前半年至一年内, 发震模式形式多样, 说明了震源区及其邻近断层结构的不均匀和复杂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震前电磁辐射是一种与孕震活动有关的客观现象,通过讨论孕震区的力学性质和电学性质,提出了孕震区产生电磁辐射的电学模型,并对这个电学模型作了尝试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鲁甸6.5级地震是川滇菱形块体南南东向运动在青藏高原东缘与华南地块相互作用边界变形带上发生的一次中等强度地震.尽管野外应急科学考察没有发现明显的地震地表破裂带,但云南昭通防震减灾局局域地震台网记录到的余震条带状分布、震后科学考察获得的地震烈度长轴方位和极震区地震裂缝等显示出发震断层为NW向包谷垴-小河断裂,左旋走滑性质,属大凉山断裂南端部组成部分;库仑应力计算表明,鲁甸地震可对周边活动断层系历史地震空段产生应力加载作用,其地震危险性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4.
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青海门源地区地震活动频繁, 自1986年以来先后发生了三次6级以上的强震活动.研究门源地区的地震活动特征、发震构造和孕震环境可以为地震发生机理的分析和未来地震危险性的判定提供重要依据.本文基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提供的地震目录和震相数据, 使用波速比一致性约束的双差层析成像方法获得了门源地区2009年以来的地震精定位结果和高分辨率的三维VP、VS和VP/VS模型.使用"剪切-黏贴"方法计算了门源MS6.9地震和MS4.5以上余震的震源机制解, 并收集了该区域历史中强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 2013年门源MS5.3地震和2016年门源MS6.4地震的余震序列沿着冷龙岭北侧断裂展布, 2022年门源MS6.9地震的余震序列沿着托莱山断裂和冷龙岭断裂展布, 其展布方向与附近断裂的走向一致.1986年门源MS6.4地震、2013年门源MS5.3地震和2016年门源MS6.4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均为逆冲型, 而2022年门源MS6.9地震及其余震的震源机制解以走滑型为主.结合地震定位结果, 本次门源MS6.9地震与之前的三次中强地震的发震构造不属于同一条断层.研究区内断裂分布、中强地震的震源位置与三维速度结构具有对应关系, 托莱山断裂和冷龙岭断裂两侧的介质性质存在明显差异, 应力在刚性介质边缘累积, 导致门源地区中强地震沿着异常体边缘的断裂频繁发生.  相似文献   

15.
首先对由深部地震测深剖面观测综合归纳出一个华北地区岩石圈12层三维非均匀实际模型在承受和不承受来自底面的上拱力条件下的应力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对唐山地震孕震条件及长期前兆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6.
关于应力触发地震机理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元敏  马胜利 《地震》2008,28(3):95-102
应力触发地震问题的研究对于地震机理和预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该文围绕潮汐力触发和地震应力触发问题, 简要回顾应力触发地震的野外观测与研究概况, 综述应力触发实验和模拟取得的成果, 简述新的实验结果,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应力触发地震的机理, 分析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永登5.8级地震前地震活动异常特征,并应用秦保燕提出的地震动态空区的原理和地震频次起伏加剧,研究了1995年永登5.8级地震的孕震过程,对地震三要素进行了回顾性预报。结果表明,预测结果与实际地震发生的时间、强度和地点十分接近  相似文献   

18.

为了识别震源机制解节面中的实际发震断层面,本研究在反演震源处应力场的基础上,进一步计算震源机制解两个节面的不稳定系数,将其中最不稳定的节面视为实际发震断层面.本研究将上述方法应用于地震资料丰富且中强震发震构造研究较为深入的云南盈江地区,获得以下结论: (1) 2008年3月21日和2011年3月10日地震发震断层为震源机制解中NEE向节面,对应震中附近的大盈江断裂; 2008年8月21日地震的发震断层为震源机制解中NS向节面,对应震中附近近NS向苏典断裂; 2014年5月23日地震断层面识别结果为NEE向节面,其发震断层可能为昔马—盘龙山断裂; 2014年5月30日地震的发震断层为震源机制解中NS向节面,其发震断层可能是与苏典断裂平行的断裂.(2)盈江地区总体断层面识别结果显示盈江地区发震断层走向优势分布为近NS向和NEE向,呈现出共轭断层,研究区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为NNE向; 断层走向和最大主压应力轴走向关系符合安德森断层理论.(3)本研究表明基于应力场识别震源机制解节面中发震断层面方法物理意义明确,实际应用结果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19.

2022年6月1日17时00分08秒(北京时间)四川雅安市芦山县发生MS6.1地震,此次地震是继2008年汶川MS8.0、2013年芦山MS7.0地震后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的又一显著地震,与后者在空间上仅相距9 km.为揭示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特征及其与2013年芦山MS7.0地震的关系,进而理解龙门山断裂带强震孕育动力学过程与地震危险性,本文采用CAP全波形反演方法计算了芦山MS6.1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利用多阶段定位法对2013年芦山MS7.0地震以来余震区地震进行了精确定位,并基于库仑应力讨论两次地震的应力触发关系.结果显示,芦山MS6.1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为:节面Ⅰ的走向、倾角和滑动角分别为221°、40°和105°;节面Ⅱ的参数为22°、52°和78°,矩心深度14 km,震源机制断层面解呈现一组与龙门山断裂带性质接近的节面.反演给出的P轴方位角为120°,倾角为6°,反映了此次地震主要受NWW-SEE向水平挤压应力作用,与龙门山断裂带南段背景构造应力场一致.地震精定位结果显示芦山MS6.1地震序列发生在2013年芦山MS7.0地震发震断层北西侧的一条倾向南东的反冲断层上,据此可判断震源机制解的节面Ⅱ为发震断层面.在此基础上,通过指定发震与接收断层,计算获得2013年芦山MS7.0地震对此次MS6.1地震所在断层的最大库仑应力加载值可达1.5 MPa,说明前者对后者有显著的触发作用.

  相似文献   

20.
A variety of geophysical observations suggests that the upper portion of the lithosphere, herein referred to as the elastic plate, has long-term material properties and frictional strength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e lower lithosphere. If the average frictional stress along the non-ridge margin of the elastic plate is of the order of a kilobar, as suggested by the many observations of the frictional strength of rocks at mid-crustal conditions of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the only viable mechanism for driving the motion of the elastic plate is a basal shear stress of several tens of bars. Kilobars of tectonic stress are then an ambient, steady condition of the earth's crust and uppermost mantle. The approximate equality of the basal shear stress and the average crustal earthquake stress drop, the localization of strain release for major plate margin earthquakes, and the rough equivalence of plate margin slip rates and gross plate motion rates suggest that the stress drops of major plate margin earthquakes are controlled by the elastic release of the basal shear stress in the vicinity of the plate margin, despite the existence of kilobars of tectonic stress existing across vertical planes parallel to the plate margin. If the stress differences available to be released at the time of faulting are distributed in a random, white fasbion with a mean-square value determined by the average earthquake stress drop, the frequency of occurrence of constant stress drop earthquakes will be proportional to reciprocal faulting area, in accordance with empirically known frequency of occurrence statisti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