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GPS用于强风引起的超高层建筑物位移测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TK技术以其数据采集的迅捷和灵活及高效、快速、全自动、全天候、高精度的特性,在特大型土木工程的健康监测中开始得到应用.了解强风作用下超高层建筑结构体的形变情况,对于评估建筑物安全性及健康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GPS技术,进行强风下超高层建筑物变形试验,最后对计算的数据进行变形规律分析.  相似文献   

2.
由于高层及超高层建(构)筑物日益增多,沉降观测作为保证建筑物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在施工期间和运营使用期间都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以广州市某超高层建筑为例,通过对该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对该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规律进行分析,不仅确保了该建筑物的安全施工与运营,同时也为类似超高层建筑物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按“工程测量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高层或超高层建筑物沉降监测,经常发生各项观测成果间相互不可比,使得全过程的观测成果分群、分段、不连续,沉降量的真实性受到影响。本文以实践为基础,系统地探讨了如何避免这种影响,有交流价值  相似文献   

4.
陈伟  安明洪  杨龙 《北京测绘》2018,32(5):508-510
垂直度监测能够有效反映新建建筑物特别是超高层建筑物的施工质量和地基沉降等方面的综合情况。通过实际工程案例验证了精密方法施测计算出的超高层建筑物角线垂直度数据能够作为超高层建筑物垂直度监测指标,反映建筑物整体倾斜情况。最后与超高层建筑物的地基基础倾斜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说明这种角线垂直度测量方法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完全可以应用于超高层建筑物的垂直度监测,并能获得满意的监测结果,为超高层建筑物垂直度监测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为了保证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筑物的安全性,并为以后的勘察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建筑物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显,从而研究其沉降的原因,为建筑物的设计、施工、管理提供可靠的资料。  相似文献   

6.
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是保证结构稳定的必要条件,其局部不均匀沉降将可能造成建筑物结构变化、局部应力集中等问题。为了保证建筑物能够正常使用,在建筑物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有必要对其结构稳定及地基变化进行必要地变形监测。本文结合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框架结构电信生产楼的沉降监测实践,为探讨同类建筑物的变形监测,提供相应的布设方案及沉降观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赵芹 《测绘通报》2007,(4):23-24,26
保护煤柱的留设可保护其上部的岩层和建筑物等,随着周围井下煤炭资源的采出,应对其上部的建筑物进行变形观测,为了测量建筑物在平面上产生的位移量,常用基准线法和前方交会法进行观测。根据后方交会原理,只需在建筑物本体上设立测站,利用后方交会的观测方法观测和计算,减少野外作业时间,计算方法也更为严密。  相似文献   

8.
GPS用于监测高层建筑物动态特征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设计了若干个振动实验以模拟高层建筑物在外力作用下的动态特征,并采用动态GPS技术对此进行监测。实验数据的谱分析结果表明,利用GPS观测数据至少可以精确地鉴别出高层建筑物的低频动态特征,如相对位移和频率。该技术对于大型构筑物的安全监测将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朱赞  甘淑 《测绘工程》2018,(7):71-75,80
以钢结构为主体的超高层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受到来自气温、风力、日照以及自身重力等方面的影响而造成建筑的整体结构变形或建筑中心轴线倾斜变形。文中以某超高层钢结构建筑的变形监测实测数据为基础,通过分别构建倾斜变形量与时间以及变形速率与高度的相关回归分析模型,对建筑的整体稳定性进行评价。并通过分析对建筑的倾斜方位、角度进行计算,确定建筑物主轴线的倾斜度。对单日观测数据进行分析,探讨温度变化对钢结构建筑倾斜变形规律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一种确定钢结构建筑重要构件安装时间的决策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一、概述 随着我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变形观测在工业、交通建筑物及开发地下资源等而进行的工程设施中愈来愈得到广泛地应用。变形观测所接触的内容较多,而使用的方法也不少。本文采用角度平差法仅对建筑物的水平位移、裂缝观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引言建筑物变形观测是一门随同高层建筑应运而生的较年轻学科。众知,任何建筑物在受各种内、外荷载影响下,必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形变,这种形变如果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严重时会危及建筑物的安全。因此,对那些高大建筑物如大型水坝、桥梁、隧道、高层楼房等,  相似文献   

12.
朱庆 《河南测绘》2005,(2):25-26
一、前方 高层建筑相对于一般建筑物而言,具有自重大、结构复杂和地基变形大等特点,因而其变形观测的重点亦有所不同。高层建筑物的变形观测内容应按照其性质与地基变形情况考虑,针对性要强,重点明确,通盘考虑,以便取得建筑物的状态变化指标值,从而为验证结构的可靠度以及分析结构设计的合理性提供依据,发现异常现象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高层建筑的安全使用。高层建筑的变形观测重点是沉降观测、倾斜观测和裂缝观测。  相似文献   

13.
针对城市高耸建筑物倾斜观测作业时间长、信息量少的问题,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到城市高耸建筑物变形监测领域,探讨对无观测标志、不可或不便攀登的城市高耸建筑物进行倾斜观测的施测方法。以龙柱为例,制定了可行的测量方案,并采用高斯曲面拟合算法对其表面进行拟合,精确计算出龙柱的倾斜量,且与全站仪倾斜观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快速、全面的获取观测对象的整体信息,且能够满足高耸建筑物倾斜观测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4.
曲海涛 《东北测绘》2012,(5):158-161
为保证高层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筑物的安全性,在对其施工中,根据施工进度必须按规定对其进行沉降观测。本文对高层建筑的沉降原因、观测精度和频率的确定、基准网点及观测点布设、观测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并根据观测实例进行变形分析。  相似文献   

15.
随着特殊结构体、异形结构等高大的圆形、椭圆形建筑物拔地而起以及建筑物高度的不断升高,建筑物结构的多样化,其稳定性和可靠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建筑倾斜度是衡量建筑物质量和安全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之一。而传统的观测方法受各方面的条件限制,观测精度较低,操作方法和计算原理较为复杂。面对特殊结构体建筑物的倾斜观测,在传统方法的技术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方法,阐述了该方法的施测原理和操作步骤,结合实例分析了其精度,验证了其在特殊结构体建筑物倾斜观测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多层建筑物已经被高层和超高层建筑所替代。高层建筑物对单元地面所产生的压力骤然增加,建筑物自身所存在的荷载相应增加。本文主要利用数字水准仪对高层建筑H楼进行沉降观测,设置15个周期,主体施工阶段每2层观测一期数据,封顶之后观测了5期数据。取3个点作为实验分析数据,得出了沉降变化曲线。利用BP神经网络、改进BP神经网络,对沉降数据进行预测,取期间的沉降数据和期间累计沉降数据作为训练样本,根据两个沉降数据预测值的大小,选择合适的训练样本,提高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7.
为了切实掌握水工建筑物的实际工作状况,以及校核设计和监视水工建筑物安全运行,近年来对水工建筑物观测的研究发展较快。拱坝水平位移观测,已有较先进的方法出现,如激光准直法、精密导线法等。  相似文献   

18.
膨胀土的物理性质表现为吸水膨胀、失水收缩。当我们在这样土质地基上进行基本建设时,往往造成建筑物的开裂、破坏以致影响对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使建筑物变形的有三个因素:(1)由于膨胀土的特性使建筑物产生垂直方向的运动;(2)膨胀土使建筑物在水平方向移动;(3)建筑物基础扭转。但使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因素是垂直运动(一般简称建筑物的沉降运动)。本文仅就膨胀土地区建筑物沉降观测以及作为沉降观测的高程控制的精度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兰泽英  刘洋 《测绘工程》2016,25(7):40-45
超高层建筑施工监测(即第三方监测)对于检核施工质量,保障施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超高层建筑施工监测存在缺乏统一、规范的内容及技术体系,激光投点时对塔体摆动影响关注不够等不足。为此,在采用多种先进仪器设备,构建超高层建筑施工监测较完备科学的内容体系和技术体系,并解决以上缺点。文中对基准平面控制网的建立与维护,施工控制网竖向传递复测,轴线检测,电梯井、核心筒垂直度测量,施工控制网高程基准竖向传递检测,建筑物沉降观测等6方面内容做系统阐述,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广州市多栋超高层建筑施工监测中,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20.
马春萍  杨传栋 《河南测绘》2004,(4):21-21,24
由于受各种条件和因素的影响,工程建筑物及其设备在运营过程中都会产生变形,如建筑物整体或局部发生沉陷、倾斜、位移、扭曲和裂缝等。如果变形在允许范围之内,则认为是正常现象;如果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会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严重的还可能危及建筑物的安全。因此,在工程建筑物的施工和运营期间,都必须对它们进行变形观测,以监视建筑物的安全状态,确保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