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一直是我们地理教学的中心问题之一。经过教学实践,我们认为案例教学在涉及有关人地关系方面的教学内容时应用效果颇佳。  相似文献   

2.
批判性思维是指对别人的观点持赞成或部分赞成或不赞成的意见,并且具有自己独特见解的一种思维品质和思维方式。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与质疑、探究学习方式的运用是一致的,是进一步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必要前提。如果学生缺乏批判性思维的精神,对别人的观点不加思索地全部接受,这样的学生是很难产生创造性思维的。  相似文献   

3.
创造性教学理论,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拓宽了道路。在地理教学中,如何运用这一理论,结合地理学科特点.最大限度地启迪学生思维呢?笔者拟从大胆假设入手.谈谈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鼓励学生“插嘴” 激活学生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消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智力疲劳的一剂良药。当师生情感相互交融,教师将愉悦的情感传给学生,并引起共鸣产生感染和激励作用时,学生就会将学习视为一种享受。此时,学生带着欢乐用心灵去感受教师,自觉地倾听教师的讲解。师生情感交往,学生任何厌倦和疲惫心理都不会存在。  相似文献   

5.
振兴中国教育,必须大胆着手教学改革;教学改革的核心就是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为此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和重视。不同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和情况纷纷开设大量选修课以满足学生求知欲,注重课堂教学结构和内容的大胆创新,培养学生科学观的探究式学习方式的运用等。  相似文献   

6.
我们常常责怪学生在课堂上不活跃,主动性太差,不会回答问题,更不会提出问题,学习只会被动接受,学得很死,实际上根子在教师。因为我们很多教师太“权威”,太惟我独尊,因此要转变教师为中心、教师是“权威”的观念,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变“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为“教学相长”的朋友关系,  相似文献   

7.
张宏 《地理教学》2005,(2):42-43
传统的教学是我教你学,不注重学生主体的独立思考。学生一味死记硬背、纸上谈兵,这样培养出来的只能是书呆子型的学生,所学的知识也是脱离生活实际,不能灵活运用,从理论到理论的东西。要改变学生的这种学习方式,必须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体悟科学方法,而不是复制知识,同一问题可以从不同方面,多个角度切入进行分析和判断,  相似文献   

8.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Ⅰ(人教版、必修)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一课,重点是探究水循环的类型、基本过程及其地理意义。它是学生学习全章知识的基础,是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自编短文进行小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体验学习”是新一轮课改提倡的学习方式,是指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以任何可用感官作为媒介,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关注、欣赏、评价某一事件、人物、环境、思想等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以动手操作,直观感受,模拟真实等活动方式,以获得的感性材料作为思维活动的基础,从而认识抽象的概念。在地理教学中,我们也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实践情境中,以亲身的经历获得感性的认识,生成丰富的体验,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地理知识,提高地理技能,并升华地理情感。  相似文献   

10.
黄春媚 《地理教学》2022,(12):34-37
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特点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地理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能有效触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内在动力,为其持续高效学习地理提供有力支撑。本文基于思维可视化的理念引导学生学习“人类的聚居地——聚落”一课,通过创设思维情境引领思维发展,运用视频、地图、思维导图、流程图、景观图和地理模型等思维可视化教学手段突破教学难点,带领学生由知识层上升到思维层,深入分析地理问题的成因,提出解决地理问题的措施,培养学生高阶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1.
周慧 《地理教学》2005,(12):30-32
地理探究性学习的内涵是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价值引导下,以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出发点,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探究的教与学的情境,从地理教材和相关学科及现实中的自然现象、社会生活中,让学生通过地理学科教学中的多元思维活动、信息搜集处理活动和观察、观测、调查、制作、实验等实践活动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达到发展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知识的迁移也叫学习的迁移,心理学上把已获得的知识、情感和态度对后续学习活动的影响,或后续学习活动对先前学习活动的影响称为学习迁移。学习之间的影响有促进和干扰之分,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的称为正迁移,如果起干扰或抑制作用的,称为负迁移。教学中,教师应遵循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原则,尽量引导正迁移,减少或杜绝负迁移,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相似文献   

13.
上课时.如天气骤变等偶然地理现象发生,吸引住学生的无意注意,教学局面突然失控,怎么办?此刻教师如果能及时把地理教材与现在实际情况联系起来组织教学,或提问复习,或启发讲解,有时还要大胆打破原来的教学计划,提前学习有关新课,  相似文献   

14.
思维障碍是学习的绊脚石,不少学生学习地理或多或少地在思维上存在一定障碍,而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对学习中的思维障碍做一些具体分析,弄清它形成的原因,提出克服的办法,对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具有一定意义。中学生学习地理的思维障碍主要反映在概念、规律的认识和习题解答两个侧面,  相似文献   

15.
李小妹 《地理教学》2006,(6):11-13,15
新地理课程标准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理念。课堂讨论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探讨的过程,是师生对话、生生协商的自由论坛。通过课堂讨论有助于学生理解地理原理、解决地理问题、发展地理思维,提高学生的表达、交流、交际以及合作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6.
刘小唤 《地理教学》2004,(10):30-31
印度是继“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我们临近的国家和地区”中日本和东南亚之后接触到的南亚最大的国家,进一步使学生产生学习区域地理的兴趣,学会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使自己真正成为地理学习的主人,是这一节的主要教学目标。我采用了直观的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收集展示资料,阅读、观察、分析、思考、讨论、对比、归纳总结等思维活动,在主动获取新知的同时,提高了用地理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了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培养了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崇高情感。  相似文献   

17.
合理地创设问题的情景能促使学生主动地进行思维活动,并参与到学习中来。而思维活动如何进一步多方位、多角度地展开,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积极开发,在教学中显得更为重要。现代教学已越来越注重教学过程,而教学的过程也正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雷鸣 《地理教学》2005,(6):15-16
日常生活里,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会形成对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看法,并在无形中养成一定的思维方式,来理解与解释各种自然现象,我们把这些看法和思维方式称为学生的“生活体验”知识。高一学生一般年龄为十六周岁,已经具有丰富的“生活体验”知识,因而,他们在学习某一地理知识之前,头脑里并不是一片空白的,这些“生活体验”知识将对其学习产生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地理学习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地理学业成绩,更要关注学生地理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方面所发生的变化。结合地理新课程的实施,我们选取了我区一所学校的六年级进行地理档案袋评价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20.
史小燕 《地理教学》2019,(14):40-41
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养成是培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升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本文通过教学案例,从“思维导图”填空,到“思维导图”重构,到“思维导图”延伸,再到“思维导图”的运用,使学生对“思维导图”的学习不断地深入,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