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闻传芬 《地质科学》1979,14(3):264-269
剑阁球粒陨石于1964年10月9日(或19日),陨落于四川省剑阁县杨家村公社民主大队。1964年12月,经四川省地质局实验室涂继尧等同志初步定为石陨石。1966年3月,我所钟大赉和刘秉光两同志,由四川省地质局实验室得到一小块大小为6.2×5×1.8公分,重222克的标本(照片1)。陨石的原形和大小现已无法查清。恩施球粒陨石于1974年12月26日15时30分陨落于湖北省恩施县芭蕉区,地理坐标东经109°51′20″,北纬30°34′40″。1977年9月,笔者赴现场调查时,据直接了解情况的李建华同志介绍,当时在瓦屋公社、乾溪公社和寨湾公社交界处的上空,突然由西北往东南方向发出声响,在70-80里的范围内都能听见。尔后掉下多块陨石。  相似文献   

2.
《地球化学》1974,(2):105-116
安龙球粒陨石于1971年5月2日陨落于贵州省安龙县科汪公社。1972年5月经安龙县龙广区革委刘奕东同志介绍,我所欧阳自远、景式范和唐树莲三同志曾赴现场进行调查和收集陨石标本。在调查过程中得到了当地县、区和公社的领导以及贫下中农的热情支持和协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3.
贵州西部茅口组石灰岩地层广泛分布,岩溶发育强烈。通过收集资料、野外地质调查、试验和钻探等手段,运用统计学方法,对贵州西部茅口组岩溶发育特征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分析结果表明岩溶发育在平面上和垂向上都具有不均匀性。平面上呈现研究区中部的六盘水区域岩溶发育十分强烈,西部的威宁地区发育相对较弱的规律;垂向上呈现随着茅口组灰岩埋深的增大,岩溶发育程度先增强后减弱的规律。该研究结果对今后贵州西部岩溶区重大工程建设、岩溶灾害的治理及岩溶地质环境的保护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戴传固  王尚彦 《贵州地质》2002,19(3):208-211
贵州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在新形势下应融入国家经济建设中。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应针对贵州存在的重大基础地质问题及前沿性地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强调生产和科研相结合,总体提高贵州基础地质研究程度。区域地质调查工作还要努力拓宽社会服务领域,向社会提供更多的为矿产资源调查、土地资源调查、生态环境调查研究、旅游资源调查基础资料,把社会需求与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有机联系起来,为贵州的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西部大开发服务。  相似文献   

5.
贵州西部晚古生代裂陷作用及其成矿系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贵州西部晚古生代裂陷作用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文章系统识别了贵州西部裂陷构造,分析了各级别构造发展阶段特点、各类别地质环境特点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并对贵州西部晚古生代成矿系列进行了修订和完善。研究得出,全区共有3个矿床成矿系列、7个亚系列、18个矿床式,其中部分与晚古生代裂陷构造作用有密切关系:1贵州西部晚古生代因板内拉张形成了裂陷构造,以及裂陷槽盆与台地相间排列的古地理格局;2峨眉地幔热柱活动是在地壳岩石受裂谷作用破坏最强烈的阶段沿着构造薄弱地段发生的,裂谷构造对岩浆活动产物的就位有一定控制作用;3海西期以陆内裂陷为主,主要形成了多种沉积型矿产的矿体及一些后生热液型矿种的矿源层,其中同生断裂对于沉积、成矿产生了积极作用;4印支期以升降运动为主,而燕山期以水平运动为主,因此主要是燕山期导致大规模褶皱造山和断裂活动,导致晚古生代地质体产生了后生成矿作用,形成了较多的金、铅锌、汞、锑等低温热液矿产。  相似文献   

6.
《地质论评》1986,32(4):封三
这次会议是为纪念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校长,著名腕足动物学家威廉斯而召开的。会议于1985年9月9日—13日在法国西部海滨城布雷斯特市西布列塔尼大学召开,由国际古生物联合会主办。有100多位来自22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7.
根据贵州省委、省政府作出的西部大开发、科技要先行的部署 ,贵州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于 2 0 0 0年 3月 2 0日在贵阳召开了第四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会议讨论的中心议题是 :如何发挥学会优势 ,迎接西部大开发。与会代表们从贵州的资源、环境、生态和经济、地理状况出发 ,就在西部大开发的形势下贵州应如何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代表们认为 ,贵州省经济发展滞后 ,贫困人口所占比例较大 ;70 %以上的地区为喀斯特生态环境 ,土地贫瘠、生态脆弱 ,选择并合理利用土地、改良土壤具有重要的意义。因而地球化学与农林相结合 ,将是…  相似文献   

8.
深海沉积物中的宇宙球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1979年,我国海洋调查船“向阳红09号”从太平洋西部海底沉积物中发现了很多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的细小球粒(直径<1mm),作者曾作过初步报道[1,2]。本文将报道对这些球粒的进一步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9.
唐婷婷  牟军  田文明  唐佐其  强希润  王安华 《贵州地质》2020,37(3):244-250, 232
贵州西部中、上二叠统界线附近普遍发育与玄武岩风化壳有关的铁-多金属矿化。本文通过对贵州西部普安地区二叠系茅口组顶部古风化壳型铁矿详细野外地质调查发现,玄武岩风化壳剖面普遍发育铁矿化,但铁矿体主要呈透镜体产于喀斯特洼地或溶斗之中,剖面上表现为Fe由上而下运移富集的特征。7件岩(矿)石样品地球化学分析表明,贵州西部普安地区二叠系茅口组顶部玄武岩风化壳普遍富集Fe、Ti、Al的氧化物,As、Sb、Cu、Nb、V、U、Zr等亲硫及高场强元素。该区部分样品TFe2O3、TiO2含量达到工业品位,Al2O3也呈不同程度富集,具有铁-多金属富集的特征。此外,研究区Fe倾向于喀斯特洼地富集,而Ti、Al则倾向于残留喀斯特斜坡富集,具Al、Ti与Fe差异性分离的特征,这可能与玄武岩间歇性喷溢,古地理特征,风化作用及频繁海侵、海退事件关系密切。综合研究表明,峨眉山地幔柱活动推动了贵州西部古地理格局的演化(喀斯特不整合洼地),并造就了(矿源层)高铁钛玄武岩堆积。贵州西部二叠系茅口组顶部古风化淋滤作用及古地理格局演化对Fe的迁移及富集具有显著的控制作用。因此,对于贵州西部二叠系茅口顶部玄武岩风化壳及其古地理恢复的研究是寻找玄武岩风化壳型铁矿床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0.
贵州莲花山背斜金的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刘远辉 《贵州地质》2002,19(4):231-234
作者就多年在贵州西部峨嵋山玄武岩分布区的莲花山背斜构造带从事金矿勘查开发和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中的试验和认识,对莲花山背斜的成矿地质条件作了剖析,进而提出了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科协、中国工程院、陕西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西部生态重建与经济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于1999年8月5~9日在西安召开,来自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和内蒙古等11个西部省市区的代表,以及中国科协、中国工程院的专家和中国科学院、中国气象局、水利部、国土资源部等部委研究机构的专家近20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267篇学术论文,其中100篇论文全文、101篇论文摘要和66篇论文题录收入了会前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工程院和陕西省人民政府联合编辑、四川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12.
《贵州地质》2007,24(4):F0002-F0002
2007年11月16日,第二届中国西部黄金工业创新发展高层论坛在筑举行。本届论坛由贵州省黄金协会和贵州省地质学会联合主办,贵州省有色地质勘查局、贵州锦丰矿业有限公司锦丰(烂泥沟)金矿、中国黄金集团贵州有限公司、贵州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省地质矿产资源总公司承办。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青海省、山东省、贵州省及相关地州县的地方政府、黄金管理部门、生产企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地勘单位、学会、协会的代表共73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3.
由水利电力部水资源办公室和水文局联合召开的城市供水水库水质调查评价与水源保护工作座谈会,于1988年4月19~22日在北京举行。出席会议的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电)厅(局)的20位代表。会议交流了各单位自去年4月在贵州召开的工作会议以来,开展城市供水水库水质调查评价与水源保护工作的情况;总结了前一阶段的工作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对下一阶段的工作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中国锑矿资源潜力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锑矿是中国的优势矿产之一.地质大调查开展以来,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找矿政策实施以来,中国西部新发现了一批大中型锑矿.西藏、新疆锑矿资源优势的逐渐显现,打破了原来以湖南、广西、贵州等东部省份为主的分布格局.本文结合全国重要矿产潜力评价成果,通过广泛查阅资料,综合分析地层、构造、岩浆岩等成矿条件,在全国范围内划分了11个锑矿成矿远景区,并分析了主要成矿远景区的成矿特征和找矿潜力.同时还对其他远景区进行了简单评述,提出找矿建议.  相似文献   

15.
吴金  张朝晖 《中国岩溶》2020,39(1):119-126
基于贵州特殊的地貌地形,采用野外实地勘察、文献数据统计分析法,并结合目前喀斯特天坑的研究报道,对贵州喀斯特天坑发育的地质背景、成因、类型及其分布规律现状进行总结,并对其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结果表明:(1)贵州喀斯特天坑共有25个,按深度和形态规模分类,超级天坑有3个,大型天坑有2个,中型天坑有18个,小型天坑(直径和深度100 m以下)有2个;(2)贵州喀斯特天坑主要以早三叠统永宁镇组、夜郎组,三叠系下统罗楼组加紫云组和三叠系中统小米塘组加凉水井组的不等厚地层为主,包括三叠统厚层块状灰岩、中石炭统及下二叠统厚层块状灰岩地层;(3)贵州喀斯特天坑成因包括塌陷型和冲蚀型两类,以塌陷型天坑为主;(4)贵州喀斯特天坑主要分布于贵州中部、南部、西部以及西北部一带,呈现出从南向北、从西向东,天坑数量逐渐减少,规模由大到小,超级或特大型天坑主要分布于黔南一带。  相似文献   

16.
贵州数字地震台网地震监测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贵州已经建立并运行14个数字地震监测台站。根据地震仪器的性能对贵州数字遥测地震台网的监测能力采用震级排序法进行理论计算,并利用2008年全年和2009年上半年的实测地震资料进行了检验。结论为贵州大部分地区能够监测≥ML2.1级地震,中部和东部部分地区≥ML1.9级地震,西部≥ML2.3级地震,北部地区监测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7.
贵州西部玄武岩型铜矿成矿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邓克勇  王东  张正荣 《贵州地质》2007,24(4):247-252
为打开贵州西部寻找玄武岩型铜矿的新局面,本文通过对玄武岩型铜矿成矿规律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在贵州西部玄武岩分布区寻找玄武岩型铜矿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贵州区域农业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李瑞玲  王世杰 《中国岩溶》2001,20(3):225-230
科学地评价贵州的农业生态环境,可以为西部大开发中的区域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对贵州各个区域的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的系统研究,对贵州各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进行了客观评价,从定量角度对各区农业生态环境加以探讨;并对西部大开发中贵州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9.
贵州重大地质灾害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吕刚 《贵州地质》2016,33(2):108-112
贵州是山地省份,地质灾害发生尤其突出,为我国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通过对全省重点地区重大地质灾害隐患进行详细调查,查明了全省威胁100人以上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发育状况,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得出了:(1)贵州重大地质灾害全省各市州均有发育,其中西部六盘水、毕节和黔西南分布最多,其次为北部的遵义、铜仁,中部、南部和东部相对要少;(2)贵州重大地质灾害规模等级以小型和中型为主,大型以上规模等级的灾害数量少;(3)贵州重大地质灾害类型以滑坡为主,崩塌次之,地面塌陷相对较少,泥石流和地裂缝数量少;(4)岩土体类型变化大、结构松散,地形起伏、坡度变化大是重大地质灾害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构造发育、地层破碎是次要因素;(5)降雨集中是重大地质灾害形成的主要诱发因素;(6)人为活动现已成为重大地质灾害发生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关于西部国土资源大调查导向方面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大调查要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打好基础西部矿产资源调查要与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发展西部矿产资源调查的矿种选择要考虑区域协调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配套的需要西部发现有远景的矿区(矿床)一定要做到普查程度,并提出有经济意义的初步可行性评价西部大开发,立法要先行西部大开发要加大对国土资源大调查的财政投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