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从莱河矿作为一个富含Fe~(3+)的正硅酸盐新矿物被研究以来,已有可能将铁橄榄石-莱河矿,看成一个新的矿物系列。在这个系列中已报道的有铁橄榄石、变铁铁橄榄石,高铁铁橄榄石和莱河矿。 此组矿物除铁橄榄石外,热力学性质目前还没有实验资料。为此本文运用了一些近似计算的方法对该组矿物(重点是莱河矿)的热力学参数作了估算,对莱河矿的可能成因和生成条件提出了一些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2.
曼莱苏木铜金矿区是蒙古国南部曼莱—曼达赫成矿带上一个新发现的铜金矿区。对曼莱苏木铜金矿区与该成矿带上的欧玉陶勒盖铜金矿床、查干苏布尔加铜钼矿床的分析对比,认为它们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成矿地质特征,表明曼莱苏木铜金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十分有利,并圈定了乌兰敖包和奥尤特两个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3.
《地球化学》1976,(2):104-106
莱河矿是一个含高铁的硅酸盐新矿物。该矿物的矿物学研究结果见文献[1]。实验用的标本取自我国东北莱河村的一变质铁矿中。  相似文献   

4.
胶莱盆地莱阳期原型盆地恢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地震剖面解释、钻孔测井资料解释和野外典型剖面的观察,并运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和方法,对胶莱盆地和沂沭地堑系沉积充填序列进行了描述与对比分析,基本理清了胶莱盆地地层层序格架,并恢复莱阳期胶莱盆地原形。胶莱盆地莱阳期发育两个独立的槽状断陷带:一个沿牟即断裂构造带发育,呈NNE向展布,称之为朱吴—即墨断槽带,该断槽带完全受牟即断裂带的控制;另一个沿沭河裂谷带和诸城凹陷发育,总体也呈NNE向展布,称为苴县—诸城断槽带。两个断陷槽控制了该期的沉积相及分布。另外,位于胶莱盆地东北角的郭城凹陷可能是一个独立的断陷盆地,其发育受东西两侧断裂控制。平度地区是否存在独立的断陷湖盆,目前尚难确定。苏鲁造山带北部边界断裂(百尺河断裂)的伸展复活主导了胶莱原形盆地的发育。  相似文献   

5.
《岩土钻凿工程》2009,(5):42-42
为了让客户对威猛系列产品有更多的了解,更容易的寻找详细的产品资料,除了现时的百莱玛网站外,百莱玛已另外建立了一个全新设计的有关威猛产品的网站_www.balamavermeer.com。新网站内容详列威猛各系列产品的资料,客户可在网站内寻找各种威猛产品的最新推介和讯息,设计精简,但内容丰富,又易于搜索。想知道百莱玛最新推出的威猛产品优惠?想了解威猛设备的最新消息?想知道百莱玛组办的非开挖最新培训活动资料吗?答案就在www.balamavermeer.com!  相似文献   

6.
论胶莱盆地的改造与原型盆地恢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造盆地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石油勘探意义。通过系统分析对比原型盆地与改造型盆地认为胶莱盆地具有改造型盆地的特征。根据胶莱原型盆地的改造过程及其特点的探讨、国内改造型盆地研究实例分析及胶莱盆地改造型盆地研究的欠缺,对胶莱盆地改造型盆地进行了充分论证。最后,指出胶莱盆地的改造与原型盆地恢复的关键在于判断胶莱原型盆地构造性质、原型盆地恢复采用的理念及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山东平度大庄子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大庄子金矿床是产出于胶莱盆地北缘的一个新类型金矿床,金矿受盆地边缘具有顺层产出特征的平缓断裂的严格控制。金矿化主要发育在断裂内的硅化大理岩质碎裂岩和角砾岩等张性构造岩石内,以其胶结物发育黄铁矿化、硅化为特点。控矿断裂具有与胶莱盆地“同生”的性质,其成生和金矿床的形成与郯庐断裂带在中生代燕山期间构造岩浆活动及胶莱盆地的发育演化密切相关,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具有明显的深源性。  相似文献   

8.
作者利用FeO-Fe_2O_3-SiO_2系中包含莱河矿的Schreinemakers线锥,讨论了莱河矿生成自由能所应该满足的限制。结果表明,王声远计算的莱河矿标准生成自由能数据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9.
胶莱盆地地球化学参数特征及赋金层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太岭 《物探与化探》2000,24(5):363-366,372
通过对鲁东地区及胶莱盆地金地球化学参数统计结果的研究和对地球化学异常、重砂异常分布规律的分析,探讨了胶莱盆地富金及赋金岩层,指出了胶莱盆地的找金前景及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0.
莱河矿的超结构和低温穆斯堡尔谱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沈步明 《地质科学》1995,30(4):374-383
本文进行了莱河矿3C超结构和4.2K穆斯堡尔谱的对比研究。研究表明。莱河矿的非等效位置M2A+M2C,M2B,M1B,M1A和VB能够分别与Kan等(1985)测定的莱河矿穆斯堡尔谱的吸收双峰A,B,C,D和E对应,不仅解决了超结构位置和吸收双峰之间的对应,而且圆满解释了吸收双峰A:B和C:D的强度比为2:1的关系。另外,还利用莱河矿超结构的资料讨论了莱河矿的反铁磁性内部作用。  相似文献   

11.
山东胶莱盆地位于胶东地区的胶北隆起区和胶南造山带之间,在大地构造位置上,位于叠置在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的拼合带部位,它的周边被深断裂所围限和控制,因此属于一个断陷盆地。自晚侏罗世至晚白垩世,胶莱盆地经历了初始拉张、强烈拉张、稳定扩张和萎缩消亡的几个构造演化阶段。它的形成和发展与中生代库拉—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以及郯—庐断裂带的强烈活动的动力学背景密切相关。胶莱盆地在形成和发育过程中,对胶北隆起区的大规模金成矿作用中的控矿构造的时空演化、矿液上侵驱动转移、成矿热动力、成矿流体和金属来源等方面均有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莱历斯高尔一带斑岩体位于伊犁板块北部的别珍套-科古琴晚古生代岛弧中段.莱历斯高尔一带斑岩型矿床主要分布有直线距离不足1 km的莱历斯高尔钼矿和3571铜矿,与成矿作用关系密切的斑岩体的岩性为二长闪长斑岩和花岗闪长斑岩.通过较系统的矿物学研究发现,本区岩石类型属于造山带钙碱性花岗岩类,成岩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并且有少量地幔物质加入.斑岩体形成于相对高温(740~790℃)、高fO2(10-9~10-11 Pa)的环境.3571铜矿斑岩体压力估算范围为140~230 MPa,而莱历斯高尔钼矿斑岩体压力估算范围为300~430 MPa,显示3571铜矿斑岩体较莱历斯高尔钼矿斑岩体的侵位深度要浅.结合本区的地质背景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等研究成果,推测3571铜矿斑岩体相当于莱历斯高尔钼矿的浅成相,其深部可能存在类似于莱历斯高尔的钼矿,具有钼矿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3.
莱河矿中阳离子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00—688K之间测量了河北莱河矿的穆斯堡尔谱。高温穆斯堡尔谱表明,莱河矿只显示一个Fe~(2+)双峰。没有测出铁榄橄石的存在。如果将莱河矿冷却到室温以下,则在240K首先出现磁分裂的谱线。从莱河矿的Fe~(2+)和Fe~(3+)双峰的面积比和化学成分能估算Fe~(2+)和Fe~(3+)的占位以及空位在M_1和M_2上的分布:对M_1来说为0.65Fe~(2+)+0.35□;对M_2来说为0.90Fe~(3+)+0.1□。Fe~(2+)和Fe~(3+)的同质异能位移随温度的变化率分别为-9.8×10~(-4)mm/s·K和-5.7×10~(-4)mm/s·K,计算了四极分裂与温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岩土力学》2008,29(2):448-448
虽然离项目落地还相距甚远,但胶莱海河还是迈出了重要一步:国家拟将与胶莱海河有关的研究纳入渤海环境保护“十一五”国家级战略行动规划。  相似文献   

15.
胶莱盆地是形成于中生代晚侏罗世的陆相盆地,构造变形较为复杂。在野外断裂构造变形观测的基础上,结合年代学数据和地层沉积序列,确立了胶莱盆地白垩纪的变形演化历史。总体上,胶莱盆地在形成和演化过程中沉积了3套地层,经历了多个构造变形阶段。其中,发生在白垩纪的变形阶段主要有:(1)早白垩世早期,鲁东地区受区域近E—W向引张应力场控制,胶莱盆地发生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喷发间歇期沉积了大盛群;早白垩世晚期,受强烈的区域性NW—SE向挤压,胶莱盆地褶皱回返。(2)晚白垩世早期,在区域近S—N向引张应力作用下,诸城断陷盆地发育,王氏群沉积;晚白垩世晚期,胶莱盆地受区域性NE—SW向挤压,导致王氏群褶皱变形。  相似文献   

16.
山东半岛是我国重要的黄金产地,已先后发现了数十个石英脉型金矿(玲珑式)和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焦家式)。近年来,中国科学院黄金创新工程项目在乳山-牟平地区成功地进行了金矿找矿预测工作,在胶莱盆地东北缘变质基底地层中找到了胶东金矿床新类型——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由此得到启发,并在胶东地区掀起了一个沿中生代盆地周边寻找和研究金矿床的热潮。本通过对位于胶莱盆地东北缘蓬家夼金矿的研究,认为该金矿是一个与低角度层间滑动断层有关的金矿床。  相似文献   

17.
招-莱地区金矿的主要控矿条件可以用“一个背景双重控矿”来概括。“一个背景”指新太古界胶东群变质岩系构成的区域成矿地质背景,以黑云变粒岩、斜长片麻岩和斜长角闪岩为主的古变质岩系为该区的主要矿源层,并为金的成矿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双重控矿”指花岗岩形成作用和断裂作用对该区金成矿的严格控制。从工业成矿的角度看,为该区金成矿更为直接和重要的控制因素。招-莱地区金矿也是中生代地洼构造-岩浆作用成矿的典型例子。  相似文献   

18.
秘鲁北部卡哈马卡省密执基莱(Michi-quillay)斑岩铜矿床(图1)恰好符合洛厄尔和吉伯特(1970)所描述的这类矿床的模式.密执基莱斑岩形成的时代较年青,只有20.6百万年.时间上仅能容许它发生极少的剥蚀,但其蚀变和矿化的特征表明,密执基莱为一典型的斑岩铜矿床.  相似文献   

19.
胶莱盆地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及构造单元划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太岭 《山东地质》2000,16(3):41-47
胶莱盆地第四系分布广泛,其构造单元可利用重磁资料进行划分。本文对鲁东地区各岩层的磁性及密度资料进行了汇总,按物性特征将其划分为5种类型。根据胶莱盆地重磁场形态、走向、幅值等特征,可将其划分为6个分区,其中七级镇重高磁高低相间区为该盆地的特殊地段。胶莱盆地共划分14个次级构造单元,它们的形成与发展受七级镇断裂带的控制。  相似文献   

20.
胶莱坳陷主要断裂系统与动力学演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胶莱坳陷是发育在鲁东隆起上的一个中生代断陷盆地,在对盆地主要断裂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坳陷的形成与发展主要受边界断层尤其是郯城-庐江断裂带煌控制,经历了3个受不同地球动力学条件控制的演化阶段,古生代-中生代为陆-陆碰撞与板内造山运动阶段;白垩纪为郯庐断裂右旋剪切作用阶段,该时期是坳陷总体抬升时期,局部形成了早第三纪次凹(洼陷)对于如胶莱坳陷等这种后期剥蚀较强烈并经历了复杂的盆地动力学演化过程的残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