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序言     
正海洋生命学院是中国海洋大学历史最悠久的院系之一,其前身始建于1930年的国立青岛大学生物系,是当年学校理学院的四个奠基学系之一。时任校长杨振声倡设"海边生物学",由此学院成为中国最早从事海洋生物学教学与科研的单位。1959年设立海洋生物系,1981年和1984年海洋生物学获批首批硕士点和博士点。1994年海洋生物系建置海洋生命学院,学院下设海洋生物系、生物工程系和环境生态系。2011年海洋生物遗传学与  相似文献   

2.
序言     
1986年6月18日至29日,国家海洋局局长严宏谟应西德联邦研究技术部的邀请,率团前往西德考察海洋科技状况,探讨两国今后可能合作的领域,项目和方法,并于1986年6月27日在波恩签订了中、西德海洋科技发展合作议定书。该议定书的签订为进一步发展两国间的海洋科技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序言     
对虾是我国海水养殖主要品种之一,具有生长快、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等优点,是人们普遍喜爱和出口创汇的名贵水产佳品。近十余年来,浙江省对虾养殖面积迅速扩大,总产量增加了几十倍,已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但是不少地区的虾塘等基本设施没有跟  相似文献   

4.
序言     
化学化工学院是中国海洋大学历史最悠久的院系之一,其前身是始建于1930年的国立青岛大学化学系。1959年创建海洋化学系,1982年和1986年建立全国首批海洋化学硕士点和博士点。1993年被批准为全国唯一的海洋科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海洋化学点)。2002年改名为化学化工学院。2005年依托化学化工学院的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批准立项建设,2009年5月通过验收并正式成立。  相似文献   

5.
序言     
台湾海峡及其邻区位于东亚活动大陆边缘重要地段,居于台湾俯冲带的弧后地带,东北面是冲绳海槽,西南是南海海盆。然而台湾海峡本身既非弧后盆地,又不是边缘海盆,又非裂谷带。台湾岛弧的俯冲带的俯冲方向又甚特殊,因之研究本区的构造特征及其演化历史,是岩石圈动力学和演化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助于活动板块边缘理论研究的深化,而对深部及浅层构造的了解,又有助于对本区的矿产资源,特别是能源、地热能的开发利用,以及地震预报和灾害的防止。  相似文献   

6.
序言     
该文件是国际科学联盟理事会出版社和SCAR于1989年出版的题为《南极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之后发表的。在此以前发表的文件中,只概括地阐述了在南极地区进行全球变化研究的理由。此文是在SCAR发起的于1991年9月18~21日在德国不莱梅港的阿尔福勒德、威格纳尔研究所召开的工作会议上审核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  相似文献   

7.
序言     
  相似文献   

8.
序言     
目前,我国大规模海水养殖主要集中在滩涂和近岸浅水海域的狭小空间范围内,这带来了病害风险、质量安全、产业冲突、生态损失等一系列问题。海水养殖向深远海拓展、走绿色创新之路是产业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海洋大学在淡水养殖、海水养殖、渔业工程方面有着深厚学术积淀,同时有物理海洋、海洋地质、海洋工程、海洋化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以及经济与管理等学科的有力支撑。基于上述学科基础,经几年酝酿,水产学院“黄海冷水团冷水性鱼类养殖科技攻关团队”于2012年初正式提出了在黄海冷水团养殖鲑鳟鱼类的计划。经与多家养殖企业商讨,最终在2014年10月,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开始与日照市万泽丰渔业有限公司协作,在我国率先实施了基于现代海洋装备的深远海鱼类养殖项目。  相似文献   

9.
选编序言     
近十几年来,在分析我国近海海域水团与温度、盐度、密度的特征、分布变化以及预报方法研究方面,我国的海洋科学工作者己做了大量的工作,正式发表的论文也相当可观,将散见于各种学报、专著和研究报告中的这些文章,选编之后以专辑出版,无论对从事该领域研究的同行,还是对顾意了解这方面研究进展的其他学者,都是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10.
从70年代开始,海洋技术研究所己逐研制测量单个海洋环境要素的海洋仪器转向监测系列要素方向发(?)形成有综合监测技术和多功能的海洋系统。FSS1-2型千米潜标是其中开展最早,并首次通过鉴定的一套海洋系统。它的出现标志着系统科学思想已经在海洋观测技术领域见到了成果。随之,其他类型的海洋系统也正在不断的研制出来。  相似文献   

11.
<正>国家海洋权益的维护与国家主权和国家安全息息相关,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海上航运和渔业活动增多、海上侵权事件频发,为了维护海洋安全,迫切需求对海上船只目标进行监视监测。目前,合成孔径雷达(SAR)和高频地波雷达是海上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