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态敏感性评价是制定生态环境规划、区域环境政策的重要依据。文章利用生态敏感性相关理论,在营丘镇调研数据和影像遥感数据基础上,选取高程、坡度、水域、用地类型、道路交通5个敏感因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敏感因子权重;利用GIS多因子加权叠加法对山东营丘镇生态敏感性进行综合评价,得到营丘镇生态敏感性的空间分布。结果显示:区域生态敏感性的空间分布存在较大差异,敏感程度总体较高,极敏感区、高敏感区、中敏感区、低敏感区、非敏感区分别占总面积的10.09%、12.50%、25.57%、32.24%、19.60%。研究营丘镇的生态敏感性,并进行生态功能分区,提出分区保护和城镇规划建设措施,既满足发展需要,又能将生态环境影响最小化,保证营丘镇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生态敏感性评价是制定区域环境政策、区域规划布局的重要依据。本文在RS和GIS技术支持下,以遥感影像和生态环境调查数据为基础,选取高程、坡度、水域、交通道路、村镇建设和土地利用6个生态敏感性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并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评价因子权重,建立加权叠加综合评价模型,对地处黄河中下游冲积平原的鲁西北农业小镇——仁里集镇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得到仁里集镇生态敏感性的空间分布。评价结果表明:仁里集镇生态敏感性在空间分布上呈显著差异性,生态敏感性总体较高;高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低度敏感区和不敏感区分别占总面积的7.0%、39.7%、43.0%和10.3%。在生态敏感性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护和城镇开发建设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为技术支撑,通过特尔斐专家评价法,建立了湿地公园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济西国家湿地公园进行了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表明:水域湿地、植被类型为高度敏感因子,高程、植被覆盖度、景观格局、景观生态价值为中度敏感因子,坡度为弱度敏感因子;湿地公园综合生态敏感度划分为高度敏感、中度敏感、弱度敏感、不敏感4个等级,面积占比分别为32.5%、18.2%、28.2%、21.1%,高敏感区与中敏感区集中分布于水库、滩涂、水渠及周边区域内;湿地公园综合生态敏感度属于中度敏感。  相似文献   

4.
为了防止大辽河地区湿地生态功能减退,促进大辽河地区的河流及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本研究以盘锦和营口地区为研究区域,建立了大辽河地区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的指标体系,结合GIS技术,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判模型计算出研究区域的敏感性等级及空间分布。评价结果表明,大辽河地区生态敏感性在空间分布上呈现显著差异性;中度敏感区主要分布在盘山县区以及盖州东南部分地区,土地面积为2 607.42km2,占总土地面积的30.38%;高度敏感区占整个研究区域的大部分,覆盖了盘锦市、大洼县、营口市、大石桥市以及盖州市大部分地区,土地面积为5 975.55km2,占总土地面积的69.62%。中度敏感区要适度开发,避免生态环境破坏;高度敏感区要恢复与保护原生植被,提高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与稳定性,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利用天津市2000年、2006年和2010年3期TM遥感影像和近10年天津市相关年鉴数据,通过ENVI影像解译,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采用生态敏感性法和动态度法,对天津市淡水水域和盐田进行生态敏感性分析。研究表明,天津市水域生态保护用地总面积相对稳定,略有增加的趋势;淡水水域生态用地面积较大,分布较广,且中低敏感区面积相对较大;盐田生态用地面积相对较小,集中分布于东南滨海区,高敏感区所占比重最大。  相似文献   

6.
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原因分析与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黄河三角洲为研究区域,选择土壤全盐为标志,以海拔高程、地下水位、地下水矿化度、、灌溉排水状况、土壤有机质和人口密度6个土壤盐渍化主要控制性因子,采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了土壤盐渍化原因分析;基于ArcGIS 9.3和Matlab,选择上述7个要素为评价因子,以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为生态终点,利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建立了区域土壤盐渍化的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并进行了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主要受自然和人为因素驱动,其中地下水位和海拔高程等自然因素是造成研究区土壤盐渍化的自然因素,土壤有机质和人口密度等是人为因素;土壤盐渍化极大和重度风险区域集中分布于黄河三角洲东南沿海区域、西北沿海、东北部的部分地区,该区域受海洋影响强烈,土壤盐渍化面积最大,占到总面积的58%以上;无风险、轻度风险和中度风险区域主要与黄河径流的距离有关,且随着距离增大而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7.
现代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退化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黄河三角洲是中国乃至世界典型的滨海湿地分布区。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现代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分五个区域进行评价,其中油田分布区退化严重,作为自然保护区范围的一千二区和黄河口区也明显退化。对整个现代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而言,虽然总体退化程度不高,但已呈现出整体退化的趋势,且这种趋势在短期内不会停止。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海岛生态安全格局完整性逐渐降低、生态安全风险逐渐增加。为提高海岛地区应对生态风险的能力,本研究选择舟山岛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重要性评估,结合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和景观连通性分析,筛选出10个生态源地。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搭建生态廊道并基于重力模型分析廊道的重要程度,构建了33条潜在生态廊道和12条重要生态廊道,通过网络闭合度(α指数)、线点率(β指数)以及网络连接度(γ指数)评价了研究区生态网络完整度,并运用Linkage Mapper识别出多个重要生态节点。研究表明:(1)舟山岛生态源地斑块较细碎,面积为72.36 km2,约占研究区面积14%;(2)总体生态阻力较低,低阻力面面积为254.69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约50%;高阻力面主要为舟山岛沿海城市建设区,面积为141.99 km2,约占研究区面积28%;(3)生态网络完整度评价结果表明,生态网络中供物种迁移扩散的路径不足,生态网络整体循环性和流通性有待提高;(4)位于源地间的小块耕地和建设用地一定程度上阻碍和限制了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基于上述结果,提出了“一带...  相似文献   

9.
福建罗源湾海湾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以"暴露程度-敏感性-适应能力"为框架,构建了罗源湾海湾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罗源湾海湾生态系统在1986~1990、2004~2006、2010~2012年三个阶段的脆弱性状况开展了定量评价,结果显示,罗源湾海湾生态系统在三个阶段均处于"中度脆弱"水平,综合评价得分逐年上升,呈现渐脆弱趋势.三个子系统的模糊评价结果表明,罗源湾海湾生态系统面临的暴露程度不断增大,其主要人为胁迫因子为滩涂围垦面积、临港工业发展和海水养殖密度;其次,罗源湾海湾生态系统的敏感性也越来越强,主要的敏感因子有海洋生物质量综合指数、浮游动物和潮间带底栖生物多样性指数和鱼卵仔稚鱼种类与密度;与此同时,适应能力则呈较好态势.研究结果可为相似区域海湾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1988、1998、2009和2016年四期遥感影像,运用GIS技术,将地学信息图谱的图形思维与景观生态学的定量思维相结合,以距今不同时期的亚三角洲和滨海湿地为研究区,从景观结构和景观演替两个方面探究黄河三角洲河道、海岸线演变对景观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1)距今不同时间的河道对黄河三角洲景观结构的影响程度不同,距今时间越长的亚三角洲研究区内耕地占总面积的比例越大且耕地是亚三角洲研究区中的第一优势景观类型。在1855—1889亚三角洲研究区内,除耕地和建筑用地外,其他各类景观占总面积的比例都较小且随时间变化不明显;在1929—1934亚三角洲研究区内,盐田、养殖池占总面积的比例从2009年到2016年增加了近40%,涨幅明显;在1964—1976亚三角洲研究区内,各类景观占总面积的比例趋于平均;在2017至今的亚三角洲研究区内,耕地和光滩占总面积的比例较高,达到24%左右。(2)距今不同时间的海岸线对黄河三角洲景观结构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在1855滨海湿地研究区内,耕地占总面积比例为60%左右,而海域占总面积比例接近于0,极差较大;在1934和1974滨海湿地研究区内,光滩、柽柳、碱蓬群落、芦苇、白茅群落占总面积比例随时间变化几乎呈逐渐下降趋势,而建筑用地和盐田、养殖池则呈逐渐上升趋势;2009滨海湿地研究区,河流、人工水域占总面积比例在2009年和2016年均达到32%以上。(3)根据景观类型重心变化特征,分析河道、海岸线演变对景观演替的影响程度,将不同时期亚三角洲和滨海湿地研究区景观演替分为如下几类:亚三角洲人类活动主导型、废弃河道主导型、行水河道主导型、滨海湿地人类活动主导型、废弃海岸主导型、新海岸主导型。  相似文献   

11.
大连市海水入侵灾害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海水入侵的成因及影响因素,选取一定的自然和人为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在GIS技术的支持下,以千米网格为评价单元,基于海水入侵危险性指数SIHI的计算,主要对大连市海水入侵灾害危险性及空间分异特征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大连市SIHI≥0.4、具有海水入侵灾害危险性的区域总面积为1437.16km2,占大连市总面积的10.0%。其中,海水入侵灾害高危险区、危险性较大区和危险性较小区面积比例分别为64.4%、14.8%和20.8%。大连市海水入侵灾害高危险区基本呈带状分布在渤海岸的金州湾和普兰店湾一带,在甘井子—金州沿海地带贯通黄渤海岸,在长兴岛也有一定面积分布。  相似文献   

12.
黄河三角洲NDVI时空演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黄河三角洲地区植被盖度的时空动态,在利用遥感资料分析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年际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影响NDVI时空变化的自然和人为因素。结果显示,黄河三角洲地区2002、2006、2008、2013年10月的NDVI均值分别为-0.04、0.06、0.10、0.16,NDVI0的区域面积分别约1253、1733、1742、2175km~2(分别占区域总面积的43.67%、60.01%、66.82%、81.77%)。在时间动态上,区域NDVI总体呈逐渐增加的良性发展态势,黄河入海口地区尤为突出;在空间格局上,NDVI可分为高植被覆盖区(NDVI0.4)、中等植被覆盖区(NDVI为0.1—0.4)和稀疏植被覆盖区(NDVI0.1),且按离海远近在区域内分别呈现斜"Y"、斑块和条带状。地形高度、地下水和土壤水盐条件(尤其是潜水氯离子浓度,二者之间R=0.737)等环境因素影响NDVI整体空间分布格局,区域降水和气温等气候条件造成NDVI年际动态变化,而黄河下游生态调度对过水区域特别是河口地区NDVI良性变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黄河三角洲地区应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提高植被盖度及其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3.
黄河三角洲表层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针对黄河三角洲表层土壤及沉积物的重金属分布调查,在2006~2008年间采集表层土壤样品219个(其中浅海湿地25个),并运用受普遍认可的生态危害指数法、单因子及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对黄河三角洲整体进行环境质量评价,得出以下结论:(1)黄河三角洲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污染指数从高到低为:CrPbZnAsCuCdHg;(2)浅海湿地的近海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较上三角洲平原的表层土壤低,前者最大影响来源于As,土壤样品一级标准率达到96%;后者的最大威胁是As和Cd,土壤样品一级标准率达到88.5%;(3)黄河三角洲表层土壤及近海沉积物的Eri值、RI值、单因子污染指数及综合污染指数均较小,远未达到轻微污染的标准,表明黄河三角洲土壤环境状况较好,整体处于清洁水平。  相似文献   

14.
根据2014~2016年渤海各航次监测数据,选择22项因子构建表征研究区水环境、沉积环境、生态系统健康状态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AHP层次分析方法对渤海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渤海综合生态指数CEI为0.643,健康等级为中级,表明渤海生态系统整体处于亚健康的状态。生态健康较差和差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莱州湾-渤海湾及其毗连地带的黄河三角洲地区;唐山-秦皇岛-葫芦岛近海及其纵深海域大体处于中级健康水准;渤海中部海区及其毗连的渤海海峡区域,海洋生态健康水平较高。根据评价结果,认为陆源输入、围填海工程是莱州湾和渤海湾的主要胁迫因子,并探讨了相应对策,以期为渤海的综合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5.
基于遥感的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黄河三角洲的Landsat TM/ETM+影像(1989~2009年)为数据源,采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黄河三角洲的岸线与面积变化进行监测。结果表明:1989年以来,黄河三角洲的岸线形状及长度均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中北部的刁口河流路区岸线向内陆蚀退明显;清水沟流路区的岸线整体向海域推进,部分区域有蚀退现象;神仙沟流路区主要为人工海堤,岸线变化不大。黄河三角洲的整体面积在1989~2009年处于增加中,但2006~2009年,面积变化为负值。从淤蚀情况来看,1989~2009年,黄河三角洲的淤蚀强度经历了"和缓-剧烈"的过程。这说明20年来黄河三角洲整体上处于增长发育中,但2006年后三角洲整体上呈现蚀退现象,同时黄河三角洲的淤蚀情况变得比以往更剧烈,意味着更强的海陆交汇作用和岸线变化。黄河的入海流路、水沙量、降水量等是影响三角洲岸线变化的重要因素,而人工堤坝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持海岸线的稳定。对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变化的研究有助于有效地管理和保护区域的社会和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象山港为研究对象,根据海岸带遥感信息和象山港入海污染物通量,建立海岸带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对象山港海岸带岸滩进行生态评价;建立象山港海岸带岸滩和港湾海洋生态的影响因子评价指标体系,对象山港生态进行综合评价。通过研究发现,综合考虑岸滩和港湾海洋生态的影响因子,象山港1C区和4C区的评价结果发生明显变化,海岸带生态因子对整个港湾的生态分别起了负、正面影响,将1C区的生态由好变为较好,4C区的生态一般变为较好。  相似文献   

17.
以2014–2015年海洋调查数据为基础,Arc GIS软件为平台,通过选取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脆弱性相关影响因子,基于灾害理论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辽东湾近岸海域油污染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模型及评价标准,将致灾因子危险性等级和承灾体脆弱性等级进行叠加,从而实现对研究海域油污染生态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并对该海域溢油风险可能导致的环境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诊断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辽东湾近岸海域风险处于较高风险,应加强对环境敏感区域的保护,并完善环境监测体系。本文同时为重要湿地生态敏感区合理配置溢油应急资源和实施风险决策提供技术支撑,也为目前事故后的危机管理到预防性风险管理的转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黄河流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下游的黄河三角洲分布有世界上暖温带保存最广阔、最完善、最年轻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该区域特殊的地质地貌决定了其生态多样性,需要进行重点研究和保护。文章立足于我国现有湿地保护政策和湿地面积缩小的现状,提出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可着重围绕其岸线变化、冲淤速率、地形地貌等开展研究,并采用减压分洪扩充法等治理修复方法扩大湿地面积,为推动黄河流域及黄河三角洲湿地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9.
海上溢油是严重的海洋灾害,严重威胁海洋环境。以渤海区域为例,通过开发基于GIS的海洋敏感区溢油敏感度分析系统,利用实时绘制的规则网格和敏感区图层叠加分析方法,计算各个网格的敏感值大小,渲染并生成海洋敏感区专题图,对敏感值较大的敏感区,采取优先保护的措施,以减少溢油对海洋自然保护区、养殖区、动植物栖息地和海洋经济区等区域的危害,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黄河三角洲潮上带和潮间带不同生境微塑料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塑料是近年来广受关注的持久性污染物之一,对海洋生态系统有着不可忽视的潜在危害。河口三角洲作为典型的滨海盐沼湿地,属生态敏感地带,是海洋和陆地两大生态系统的交错地带。选取黄河三角洲潮上带和潮间带盐沼裸斑、翅碱蓬、柽柳、芦苇和潮沟五种典型生境开展土壤微塑料进行采样调查并分析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潮上带及潮间带土壤中塑料的整体丰度范围在7~147个/kg,相比世界范围内其他滨海地区属于中等水平,其中翅碱蓬区是微塑料平均丰度最高的区域。整体而言,在各材质中,聚乙烯材质微塑料的检出比例最大,达29.53%;而在各形状中,碎片状微塑料占比最大,达38.88%,其次是颗粒状微塑料,占比37.09%,二者比例接近,为研究区微塑料的主要形态。潮汐作用对微塑料的分布有重要影响,微塑料在距离海岸较近的样点丰度较低,而在高潮线附近明显聚集,同时在植被覆盖区微塑料丰度也明显升高。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人类活动强度较低,但仍面临着来自原位风化降解、潮汐风力搬运等多种潜在来源的微塑料污染。综上,对河口湿地微塑料污染的治理与防护,对于维持区域生态系统稳定与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