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潮汐偏角法对山东泰安、马陵山、烟台3个台的石英摆倾斜仪、自记水管倾斜仪资料进行了分析处理,结果显示:泰安、马陵山分点潮汐偏角在华北各次5.0级以上地震,特别是黄海地震前1年7个月至1个月时段内出现的高值或低值异常,表明潮汐偏角可应用于地震中短期预报。  相似文献   

2.
引言 德都台偏角分量(D)基线值的月均值自1995年以来,一直有这样一种趋势:每年的3~7月份有一明显下降的变化,且有一低点在上述月份内,低点的两端呈漏斗状分布。这样的变化趋势和满洲里台、长春台在形态上基本一致,仅在幅度上明显大一些。在使用基线值处理观测年报时,使我台偏角分量的日均值差值曲线在每年的1月~3月和10月~12月与满洲里台、长春台的变化有很大差别。在2000年评1999年资料时发现了这一问题,确认我台的资料在冬季加温不正常,并指出前几年的资料也可能有问题。经地磁组确认是绝对观测仪器受温度变化的影响造成的…  相似文献   

3.
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7.8级大地震,震前地磁偏角有没有异常?现就我们收集到的观测资料,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资料选择及异常识别 唐山地震前,在唐山及其周围布设了比较多的陶瓷偏角仪。我们共收集到15个观测点的资料,根据观测时间长、曲线变化较平稳、观测条件符合规范要求等原则,选用其中8个点的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陶瓷偏角仪在全国推广以来,多数反映仪器调好有困难,照相纪录时动镜光点成相不清晰,且光源灯炮又易烧坏。这些问题的存在降低了资料的可靠性,给使用者增加了麻烦,更影响仪器的推广。我县陶瓷偏角仪(以下简称陶偏仪)78年改成照相纪录时,就针对仪器结构上的缺陷,一面改进光源灯,一面改进读数箱上的玻璃介质窄缝。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光源灯由采用6V、0.4A的灯泡改为6V、0.15,降低了灯泡功耗,同时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陶瓷偏角磁变仪的整点值读数精度,我们对陶瓷偏角磁变仪自动记录部分的时号装置作了改进。该仪器原先是用闹钟改装的机械触点,每小时接触一次。该装置工作虽较稳定,但时间精度差,24小时走时误差达3至5分钟。天长日久,触点易磨损或氧化,接触电阻大,使时号灯工作不可靠,造成时号线粗细不匀,影响照面质量。  相似文献   

6.
兰州形变台水管倾斜仪映震能力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兰州形变台FSQ水管倾斜仪1987年以来的观测资料为研究对象,从非潮汐和潮汐两个方面,利用形态分析法、曲线拟合、残差分析、潮汐因子动态分析、半日波大潮椭圆以及潮汐偏角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了观测异常与地震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台的水管倾斜仪对邻区的中强地震有很好的中、短期响应。  相似文献   

7.
现代风成沉积物磁化率各向异性与风向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风洞及室内模拟定向风条件下的风成沉积物磁化率各向异性与风向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风成沉积物磁化率各向异性的长轴方向的偏角不仅与风向有关,而且与粉尘沉积量有关。风成沉积物磁化率各向异性的长轴方向的偏角在α95(α95≤20°)的区间范围内与粉尘沉积量大的风向一致.在干旱、半干旱区,现代风成沉积物(沙丘、黄土的表层土)的磁化率各向异性的长轴方向的偏角在此范围区间内与常年盛行风向一致,尤其与沉积物沉降时的盛行风向一致.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介五山(广州)台采用“摆杆方位解析确定法”对水平摆工作方位检测与重调的情况。得知摆杆偏离初始平衡的角度达1.75°(东西摆)与0.2°(南北摆),表明以前资料有59.2%是在摆杆偏角超限状况下测得的。经重新调整后,仪器运行状态符合《规范》要求。文章还给出将以往资料归算至南北方向的公式,以利分析及交换资料之用。  相似文献   

9.
经典定常Ekman螺旋结构的表面漂流应该在南北半球分别沿风向右偏和左偏45°,而已有观测和研究结果表明:在北极和高纬度海域,表面流相对海面风向的偏角小于45°;在大洋低纬度海域,该偏角大于45°.针对该现象,本文设计了理想化数值实验,研究了不同垂向分布特征的垂直黏性系数对经典定常Ekman螺旋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垂直黏性系数的垂向分布特征对Ekman螺旋结构影响显著,当垂直黏性系数随深度增加而减小时,表面流偏角大于45°;当垂直黏性系数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时,表面流偏角小于45°;观测到的低纬度海域与极区表面流偏角的不同应该主要由海洋上层垂直黏性系数的不同垂向分布特征产生;螺旋扁平度不等于常数1,但无明显的变化规律;体积输运的大小和方向与经典Ekman理论结果一致,不受垂直黏性系数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金属水平摆倾斜仪、陶瓷偏角仪的光记录器中,用自记钟带动记录滚筒来实现观测资料的连续自记。它是台站中比较普遍使用的一种记录装置。由于它由机械部件所组成,运行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机械故障,需要观测人员及时排除,这里就我们几年来使用的情况简单介绍一下可能遇到的故障及其排除方法,以供使用者维护时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激光准直机构、无磁二维旋转机构、二维旋转控制与角度测定等装置的设计,并通过磁通门传感器配置、数据采集与总控装置设计和地磁场偏角与倾角自动算法的研究与实现,构建自动化地磁倾角与偏角自动测量系统原理样机。通过原理样机的实验验证和误差分析,取得地磁绝对观测系统关键技术,为地磁自动化绝对观测系统研制提供技术支撑,突破目前人工观测的限制,为地磁无人值守台站观测模式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2.
我们使用的陶瓷偏角仪时号钟,原来是利用闹钟的分针使两块小铜片相碰,接通电源后时号灯发光。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铜片容易氧化,造成接触不良,影响时号灯正常发光。另外,有时候不小心倒拨分针还会碰断小铜片。因此,我改用光控时号灯的方法,实践证明效果很好。现将其工作原理、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对琼中地震台两套记录仪标定日连续多组基线值观测数据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台两套记录仪日变化记录曲线一致性较好,测量误差除GM3偏角外,均满足《数字地磁台网观测资料质量评比办法》要求,基线值变化幅度稍显起伏,但能够真实反映地磁场日变化状态;标定时段内两套仪器间的基线值有一定差异,但不影响观测数据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1979年普洱6.8级地震前地磁异常现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介绍了1979年3月15日普洱6.8级地震当天,在距离微观震中仅6.4km的磨黑镇,现场安装的陶瓷偏角磁变仪的磁系出现了异常大幅度摆动的事件,笔者从陶瓷偏角磁变仪的观测原理和地震当日的地磁场活动程度等方面,分析了造成这次异常事件的原因,并指出这种异常现象可能与地震前的震磁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鲁科一井"(CCSD-LK-Ⅰ)768.9~1112.3m之间的上白垩统沉积岩样品进行了岩石磁学、磁化率各向异性(AMS)以及天然剩磁组分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利用特征剩磁(ChRM)和黏滞剩磁(VRM)方向恢复岩芯原始方位的可行性.三轴等温剩磁热退磁曲线、磁滞回线、反向场退磁曲线、一阶反转曲线等岩石磁学测量结果表明,沉积岩的主要载磁矿物为磁铁矿和赤铁矿.335块样品的AMS测量结果表明磁化率椭球主轴的最大轴K1和中间轴K2与水平面夹角较小,最小轴K3接近垂直于水平面分布,说明沉积岩保留了原始沉积磁组构特征.系统热退磁实验表明,多数样品在25~350℃和500~690℃温度段分别获得VRM和ChRM分量.利用ChRM偏角方向,并考虑构造旋转量校正,对VRM偏角方向进行恢复,Fisher统计得到DVRM=-1.3°,IVRM=59.6°,与当地现代地磁场方向(D=-6.7°,I=53.9°)基本一致.用ChRM偏角方向对磁化率主轴K1偏角方向进行校正,校正的结果为:D_(ch_K1)=349.2°,I_(ch_K1)=-0.7°.本文研究结果对于地质勘探中利用古地磁学方法恢复钻孔岩芯原始方位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泰安地磁台于1977年安装72型三分向磁变仪,并配有CHP5型核旋仪和CT6经纬仪,分别绘出垂直强度(Z)水平强度(H)及偏角(D)的基线值。长期以来,H磁变仪基线值离散度较大,其年均方误差平均为±2.5nT。在历年资料的评比会上都提出过这一问题,并怀疑是否与泰安地磁台的地质条件(地处花岗岩)有关。为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7.
磁偏角(D)的绝对值观测是任何一个正规地磁台都要进行的一项常规工作。CJ_6偏角磁力仪已在国内27个地磁台上被用作 D 绝对值观测的主要仪器。近几年地磁台资料评比会上反映的情况表明,由于各台在 D 绝对值观测中对各个技术环节的掌握和理解上都有不同,所以各台D基线值的观测精度的差别也较大,高的年均方差可达±0′.07左右,低的年均方差还>±0′.2  相似文献   

18.
在绝对偏角仪测磁偏角D的过程中,需借助于一个已知地理方位角的标志,简称标志,根据标志在仪器上的读数,找出地理子午线的位置,磁子午面与地理子午面之间的夹角即为磁偏角(D)。方位标志设置的稳固程度如何,将会直接影响所测磁偏角的可靠性。本文对拉萨地磁台1957年用水泥墩设置的(D)标志进行了考察,该标志墩面离地平约1.5m,埋深约1m。考察结果发现此标志读数存在近似V型的季节性变化。为了弄清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对1984年在绝对观测室4号墩放置的舒米特仪测得的(D)标志资料与水文站测得的拉萨河水位资料  相似文献   

19.
1969年渤海地震前兆总结会议上,曾有专文讨论磁偏角与渤海大震的关系。以后各地专业台站在运用磁偏角予报地震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随着陶瓷偏角仪的推广,各地群测点的磁偏角观测工作蓬勃开展起来。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推导出水平摆倾斜仪摆杆初始平衡位置的计算公式,并对其精度及各参数的选取进行了分析。据此,提出了一种可快速、准确地检测和调整摆杆方位的方法。全国50多个台站运用该法测得了各仪器摆杆的偏角,并重新调准仪器,取得了较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