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气候变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将给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中国沿海地区地势低平极易受到海平面上升的直接影响,本文研究提出了一套适用于中国沿海地区海平面上升风险区划的方法,评估中国地区海平面上升的风险,分别按照省级评估单元和市级评估单元区划中国沿海地区的海平面上升风险,并提出风险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海洋溢油风险区划是海洋溢油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科学合理的风险区划可为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提供管理依据。文章在海洋溢油风险系统研究和溢油污染事故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辽东湾海洋溢油风险区划指标体系和风险量化模型,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获得了辽东湾海洋溢油风险区划图。在分析辽东湾海洋溢油风险区主导因子和风险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风险区的防范对策,为区域海洋溢油风险管理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分析我国易遭受台风灾害的13个省、市、自治区渔业台风灾害风险,文章从台风气象灾害的危险性、渔业系统的敏感性、脆弱性和抗灾减灾能力4要素的内涵出发,共选取18个指标,建立完备的渔业台风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计算出各地区的渔业台风灾害风险指数。同时根据风险指数的大小,将这些地区分为4个等级:高风险区为广东和福建,中风险区为海南、山东、浙江和江苏,低风险区为江西、广西、辽宁和安徽,微风险区为河北、上海和天津。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区别化加大渔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重视渔业主产区风险管理以及差异化推广政策性渔业保险的建议,旨在为渔业台风灾害的有效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加强沿海石化园区海洋环境风险区划的科学管理和决策,降低相关区域的海洋环境综合风险,文章根据海洋环境风险源和污染源排查,海洋敏感区、易受损区分布和环境现状调查以及园区风险管理和应急制度核查等的结果,基于PSR模型,从海洋环境风险指数、海洋环境敏感指数和海洋环境风险防控能力指数3个方面,构建沿海石化园区海洋环境风险区划评估框架;分别选取突发性环境风险和累积性环境风险、自然风险和社会风险以及政府和企业等各项相关指标,制订评估方案;通过确定评估指标权重,计算海洋环境综合风险值,并将风险等级划分为5级。以大连市沿海某石化园区为例进行评估,评估结果表明:该石化园区所在海域总体处于低风险等级,无极高风险和高风险区;在保持现有海洋环境风险防控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大力改善区域海洋生态环境,可进一步降低园区海洋环境综合风险。  相似文献   

5.
风暴潮灾害风险是由风暴潮危险性、承灾体脆弱性、暴露性和防潮减灾能力决定的,其中承灾体脆弱性、暴露性和防潮减灾能力构成了风暴潮灾害的易损性。结合目前国内对风暴潮灾害危险性研究较为深入,而对易损性研究欠缺的现状,以青岛沿海风暴潮为例,建立了风暴潮灾害易损性风险区划模型。模型首先通过风险因子识别建立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聚类分析将研究区域进行综合分类,再用熵值法、灰色关联分析及模糊综合评价法分别对各地区潮灾风险进行量化,最后应用熵值—灰色—模糊组合方法从主客观角度定性定量进行综合风险区划排名,将青岛九区市划分为4个不同风险等级,揭示了青岛近海地区风暴潮灾害风险的地域差异性,为因地制宜地制定防灾减灾措施与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利用2000——2012年海洋灾害和社会经济发展统计数据,在分析辽宁沿海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现状的基础上,根据自然灾害指数法和主成分—熵权法,得出各风险因子的贡献率和灾害综合风险指数,基于GIS进行该地区海洋灾害风险区划。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辽宁沿海地区海洋灾害经济损失不断上升,黄海区域风险程度较高,辽东湾地区风险水平低,沿海六市主要受暴露性和脆弱性因子的制约。  相似文献   

7.
海洋功能区划作为<海洋环境保护法>和<海域使用管理法>两部大法共同确定的一项基本制度,既定的理论体系应有一定的承继性,以维护其权威性和严肃性.但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认识的不断深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海洋综合开发利用的层次将不断提高;同时随着毗邻陆域的城市化进程,海洋产业将不断调整和优化,海洋功能区的分类体系还会有阶段性的更新.在分析海洋功能区划既定的理论体系基础上,提出一些完善的建议,同时,根据实践总结对海洋功能区划的编制方法提出一些建议,为下一轮海洋功能区划技术导则的修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靳双龙  陈建 《海洋科学》2018,42(3):63-76
针对海上新能源开发的环境风险问题,基于中国近海的海面风场、海浪和热带气旋资料,统计其高值频率、概率极值、平均值、气候变化趋势等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和互反判断矩阵计算近地层大风、大浪、热带气旋危险性指数,并对三者的综合危险性指数进行区划,为中国近海海上风能、波浪能、海流能、潮汐能等开发活动规避自然风险提供参考。研究表明:海上新能源开发环境风险偏高的海区包括南海北部、吕宋海峡、菲律宾海中北部等,该海域热带气旋引发局地大风巨浪或将能量经吕宋海峡向南海传播形成大浪区;风险居中的海区包括北部湾、南海中部、菲律宾海中南部、台湾周边沿岸海域、东海中部等,这里虽然有台湾海峡、越南东南部海域等盛行大风区,但其相对热带气旋来说风险较低;风险偏低的海区包括渤海、黄海大部、东海西北部、南海南部等,这里风浪的各项指标都很低,热带气旋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几乎为零。此外,利用有效风速出现频率、波浪能开发有效时间占比,分别进行风能、波浪能资源区划,给出海上风能、波浪能的资源与风险综合区划。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针对北极海冰融化和东北航道开通的航行风险问题,采用风险评估理论,利用海冰密度、风速、能见度、气温和高程等指标数据,构建风险指标体系,开展了对北极东北航道主要航段自然环境危险性风险(以下简称综合风险)的评估与区划等工作,讨论各指标因子对综合风险的贡献度,得到如下结果:1)经验上来看,北极东北航道适宜通航的月份为7~10月,从风险量化角度分析得出东北航道7~10月自然环境风险较其它月份低,对经验结论进行了验证。2)研究区综合风险分布为"东高西低",即巴伦支海的综合风险较低,咯拉海、拉普捷夫海和东西伯利亚海风险较高。3)可通航月内(7~10月),9月份综合风险最低,其次是8、7月份,10月份综合风险最高。4)除去个别年份(2008和2009年),研究区在2004~2015年综合风险呈现下降趋势,2015年达到最低值。5)敏感性分析得:海冰对综合风险的贡献度最大;风速、水深次之;气温对综合风险贡献最小。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选取对温岭市最不利的台风路径,采用SWAN和MIKE21模型计算台风风暴潮淹没深度,对淹没深度进行分类并划分危险性等级;根据温岭市土地利用类型进行脆弱性等级划分;建立台风风暴潮和承灾体致灾因子指标体系,得出风险水平等级区划。结果表明,温岭市台风风暴潮灾害风险最大的区域在东部产业聚集区、松门镇沿海、乐清湾温峤镇西南角和坞根镇西北角,其次在隘顽湾顶部分区域,再次在滨海镇和松门镇部分区域,其他地区风险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1.
选取南四湖流域相关水信息资料,利用水文统计等方法,分析了南四湖主要入湖河流干支流、入湖河流与湖区的洪水遭遇频率。研究发现:河道支流发生5a一遇、10a一遇、20a一遇降雨时,遭遇到其干流相应洪水标准分别为4a一遇、7a一遇、10a一遇洪水;入湖河流发生5a、10a、20a一遇洪水时,与相应的上、下级湖湖水位同频率。  相似文献   

12.
省市县海洋功能区划编制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广东省市县三级海洋功能区划编制实例.分析了海洋功能区划在海洋综合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指出了目前省市县三级海洋功能区划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解决问题的措施开展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文章综述了国内外土地规划、城市规划等实施评价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海洋功能区划实施评价的研究现状及开展评价的必要性;通过借鉴土地和城市规划实施评价的理念,提出了海洋功能区划实施评价的技术路线,构建了区划目标完成情况、措施落实情况、海域使用符合性及总体实施成效共4个评价层次,17个评价要素,45个评价指标的指标体系,并给出了该指标体系的标准化方法和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14.
海洋功能区划保留区选划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功能区划中的保留区是后备的海洋资源,是留给子孙后代的未开发海域.2009年启动的新一轮全国和省级区划编制中,对保留区内涵进行了调整,2006年颁布实施的《海洋功能区划技术导则》(GB/T 17108 2006)提出了功能区选划方法,但过于笼统,可操作性差,且不能满足保留区内涵调整后的需要.结合新一轮全国和省级海洋功能区划编制,探讨了海洋功能区划保留区设置的意义和保留区内涵,分析了保留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目标导向法、排除法和综合分析法三种保留区选划方法,最后针对保留区的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开展海洋主体功能区划与海洋功能区划的关系和衔接研究,是保障两者在我国海洋事业中充分发挥各自作用的基础.本文从编制及实施2个方面理顺海洋主体功能区划与海洋功能区划的关系,促进两者在实际工作中的相互结合.  相似文献   

16.
海洋功能区划控制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江涛  刘百桥 《海洋通报》2011,30(4):371-376
合理利用海域、改善海洋环境质量和降低海洋开发利用活动负外部性,都需要通过加强海洋开发利用活动的控制来实现,而海洋功能区划是控制和管理开发利用活动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从文本控制、图则控制、指标控制、海域使用全过程控制四个方面构建了海洋功能区划控制体系,其中文本控制由目标、原则和文本条款组成;图则控制由图则边界、用海类型和管理要求组成;指标控制由规模控制、结构控制、利用方式控制、海域使用强度和效率控制、环境控制指标构成;海域使用全过程控制由建设期、运行期和结束后构成。通过构建海洋功能区划控制体系,有助于区划目标  相似文献   

17.
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从提高海洋功能区划修改、修编质量和区划成果可实施性的角度出发,构建了以海洋功能区划目标实施情况、海域空间布局情况、公众对海洋功能区划的满意程度3个领域,共5项指标13个评价因子组成的海洋功能区划实施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了海洋功能区划实施评价的等级标准,形成了一套定量化的海洋功能区划实施评价方法体系。研究成果可为深入开展海洋功能区划实施评价提供研究思路,为海洋功能区划的修改、修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海洋环境分类管理分级控制区划理论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协调发展理论、生态学理论为理论基础,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不同海域在环境质量现状、环境承载力和主导海洋功能上的差异,提出海洋环境分类管理分级控制区划的基本原则、技术方法和区划方案.通过采用空间叠置法、相关分析法等定性和定量分区相结合的方法对各管理区进行划界,将规划海域划分为重点保护区、控制性保护利用区和污染控制区,并确定各分区的环境质量目标.其主要目的是按照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各分区的海洋资源与环境特点,对海域内及周边区域的开发活动实施分类指导,促进沿海地区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前国内海岸带城市洪水淹没风险领域中较多关注单一致灾因子(风暴潮)导致的淹没,缺乏对导致海岸带洪水发生的其他致灾因子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综合考量。根据风险的内涵,借鉴国外综合性风险评价理念,将洪水淹没自然机理模型与概念框架模型相结合,选取能表征风险发生概率的自然过程指标以及能表征风险危害性后果的社会经济类指标,构建具有针对性的海岸带型洪水淹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对青岛市洪水淹没风险进行综合评估。研究得出青岛市洪水淹没风险指数值为0.3240,根据我国主要海域自然灾害等级划分(表3),可知其风险等级为3,危险性属于中等水平;确定了青岛市洪水淹没风险的各类致灾体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并得出洪水淹没风险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可控因素两类关键性控制指标制定短期和长期性的适应策略和行动,充分利用可调节因素,有效加强并提高防范性指标,以期到达最大程度上降低青岛市洪水淹没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前,海洋功能区划备案工作尚未形成一套较为完备的海洋功能区划备案管理体系,造成海洋功能区划备案可操作性不强.文章阐述了海洋功能区划备案的内涵,分析了海洋功能区划备案管理的必要性、意义和作用,明确了备案管理体系的构成,初步形成了备案机构、内容、时限、审查、登记和公示以及备案后成果的汇总、管理和利用的管理体系,指出了海洋功能区划备案实施的主要措施及注意的问题,对加强海洋功能区划制度建设,完善海洋功能区划管理体系做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